明賊第六百零一章 臨機決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一章 臨機決斷

第六百零一章 臨機決斷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27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手機閱讀本小說請訪問:


賀一龍被招安,李信實在難以置信,不知道是張方嚴與何騰蛟的統戰能力太強,還是賀一龍想招安想瘋了,居然也敢干與虎謀皮的事。再說了,眼下流賊雖然被三衛軍突然攻占臨淮的軍事行動搞的有點焦頭爛額,但遠沒到大勢已去的程度,畢竟朝廷在南直隸的絕大多數官軍都打著坐山觀虎斗的心態,所以他們就算一戰而不成,全身退走也是絕然沒有問題的,總不至于非要投降不可吧…

李信將張方嚴與何騰蛟兩個人的信件顛在手中,竟覺得實在有些燙手,信與不信都教人實在難以立下決斷。畢竟張方嚴與何騰蛟兩個人都不是那種不靠譜的人,如果他們認為招安可行,或可當真有可行的道理。幾經思量他還是放心不下,便又展開了兩個人的親筆手書,仔細的重讀了一遍,仍舊沒有什么其他發現。如果說有一點算作特別的發現,那就是他在張方嚴的信中讀到了一則小典故,還是當初在山西時的一段插曲,但也是與賀一龍招安這件事本身沒有關系的,或許他是暗指自己信與不信可臨機決斷?

不過,這個念頭在李信的心里并沒站住腳,畢竟這等大事若用這等根本沒有事先約定的隱秘方式來傳達,也太不靠譜了。粗心大意,意會不到豈非弄巧成拙?

而且重點還不再張方嚴與何騰蛟的信上,而是另一封來自賀一龍的信件。信件的字跡匠氣實足,與那些進士閣臣的筆跡比起來,有著明顯的刻板拘束之意。

李信雖然在這明朝于世人眼中是個不折不扣的武夫老粗,可在那個他出生的年代,也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了,因此對這筆跡也有著自己的一套判斷,比如朱由檢、楊嗣昌這等人,手書中的字跡奔放而高調,下筆自然就有筆走龍蛇的意味,再如孫承宗雖然看著沉穩大氣,實則內斂無比,而外在顯露的那些許大氣,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再回到張方嚴的筆跡上,仿佛每一個字都好像打磨過一般,讓人挑剔不出毛病來,卻又總能在不經意之處勾出意外一筆,打破了那種時時刻刻的拘束,反而使得險些歸于下乘的書法,更進了一個層次。

不但這些身居高位的有出身的文臣,就連有些太監那一筆字也往往讓李信拍案叫絕。就拿他那老搭檔,監軍太監高時明來說,雖然為人頗受詬病,但一手字寫的大氣磅礴,若單單以字論字,又如何能看出這乃是出自一個無根之人。所以,李信每每看到這些人物的親筆收書之時,就仿佛看到了一筆絕好的佳作一般,有時甚至不無意.淫的暗暗想著,這些文書若保存到自己出生的那個朝代,隨便拿出一本來拍賣,想必都要價值連城吧。

賀一龍這封信的筆跡與前述所有人相比,遠遠落于下乘,想來多半是出自那鄉間的以字謀生之人的手筆,若賀一龍那等粗鄙莽夫也能寫出這等匠氣十足的字來,也算是天下一奇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不看字跡,只看這信中的內容,很明顯便是一封口述的信件,其間參雜著不少俚語粗言,意思卻只有一個,那就是他賀一龍將會全力配合李信守住臨淮城,而且不但可以配合三衛軍守住臨淮城,還能夠里應外合,一舉擊敗革左五營,甚至斬殺老回回馬守應等人也不是難事。

只是,他還提出來,能否成功還要看朝廷堂堂鎮虜侯有沒有這個膽量,敢于和他配合一番。雖然便面上甚是恭敬,但卻在字里行間里透露出了一種不屑,認為李信根本就不敢冒險一試。

李信當然看得出來,這是賀一龍在使用激將法,但他卻不會因為賭氣或者臉面的事,去拿三衛軍三千生命去冒險。同時,他也不會盲目的拒絕一切看似不太可能的機會,比如眼下賀一龍提出來的辦法,他還要與身邊的幾位部下商量一下,畢竟群策群力,有時候也會查漏補遺,一個人再厲害也總有疏漏的地方。

“鎮虜侯萬萬不可…賀一龍賊子野心,俺們在東昌府讓他吃了那么大的虧,這廝豈能咽下這口氣,如果與他合作就是上了賊當…”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竟然是編外人員的李雙財,這是出乎李信預料之外的,李信允許他加入三衛軍卻并未將他和帶來的部下正式編入三衛軍,畢竟加入三衛軍是要經過一系列考核的,規矩絕不能破,所以戰場上也只有先如此折中一下。盡管李雙財認為就算編外,也已經正式成為了三衛軍中的一份子,而且戰斗時也的確表現出了超人的毅力,并沒有因為是新丁而出現怯戰甚至是恍然不知所措的狀態,僅僅在初見大批尸體時,曾有過不適應的反應,但這是人之常情,除此之外,他的表現在三衛軍中都應屬上乘了。

更為難得的是,李雙財在皇權思想長大,居然也敢屢屢只以權威,雖然他的命令在很多人看來,幾乎已經和金口玉牙相比,很多人就算心中不以為然也很少肯主動開口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雖然李信也甚篤大事須獨斷這種軍事信條,但集思廣益也是增加多樣性,與查漏補遺的一種手段。畢竟你提你的意見,我接納與否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這在官本位至上的明朝來說,提意見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意見本身上,而是上升到了另一種高度,決定著一個人是否恭順與臣服。如此一來,李信的威望固然在三衛軍體系中得到了空前的鞏固和提升,但長此以往,思維僵化的弊端也將逐漸顯露出來,這是他絕不希望見到的結果。所以,李信才一直能夠容忍海森堡無時不刻,近乎呆板的頂撞。雖然很多時候他的頂撞與建議都被當作了耳旁風,可是海森堡仍舊一路高升,李信所為的就是要樹立一種,自己是可以聽得進所有不同意見的印象。但又因為海森堡是化外之人,便很容易的被人曲解為,大將軍這是不與番鬼計較。

至于陸九可以肆無忌憚的提出各種反對意見,在其他人眼中也是他的地位比較特殊,畢竟他是李信的老兄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與之相比,就連張石頭這等老人都無法與之相比。

這與李信的期望不免有些事與愿違,李信除了哭笑不得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現在,居然就多了一個李雙財,李信就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對之倍加小心。不怕你提意見,就怕你不說,看著滿臉得意滔滔不絕的李雙財,李信也不無得意的想著,終于發現了一顆好苗子,然后他的目光有看似漫不經心的掃了眼眾將,暗道也讓你們這幫人看看,本帥絕不是那種搞一言堂的人。

胡思亂想之下,李信竟然少有的走神了,亦或是說跑題了。原本這場軍事會議為的研究與賀一龍配合,是否可行。實際上,三衛軍上下早就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以三千三衛軍,就算在流賊二十萬烏合之眾的團團圍攻之下,守住臨淮城也是手拿把掐的事,畢竟此前剛剛有了十萬流賊圍攻中保全了錦州的戰績,這些烏合之眾又算得上什么?

這就好像唐代一個宰相其中一句詩的意境,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見識過大風大浪以后,這點小破浪,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漣漪。

因此,在他們的心里頭,是否與那賀一龍合作,也不過是雞肋一般的存在,畢竟三衛軍打仗向來是非不得已情形下,一般只求穩,而不求大。誠然,打敗二十萬流賊這個肥肉實在誘人不已,可這要看與誰合作,與賀一龍合作?別開玩笑了…

這實際上已經是三衛軍一眾高級將領的共識,但誰也不愿先表態,畢竟大將軍還沒有表態,而且很多人判斷,李信的真實想法甚至很偏向于與那賀一龍合作呢,因此都決定先看看情形,畢竟如果大將軍早就有了決斷,任誰再提出不同的意見,那也是沒用的,誰都知道大將軍決斷剛硬,見識遠超常人,自己那點小想法,不如藏拙的好,何必說出來丟人…

如果李信知道了自己這些部下居然都是如此想法,想來除了哭笑不得,也是沒有其他辦法。

李雙財滔滔不絕說的口干舌燥,勸說李信不要與那賀一龍合作,眉飛色舞間,并沒有發覺,幾乎所有人都在拿看斗雞耍猴的目光瞅著他。

終于,李信擺手打斷了李雙財的滔滔不絕。

“好了,雙財的意見本帥知道了,諸位還有其他意見嗎?”

李信又習慣性的問了一句,眾將也習慣而又整齊劃一的回了一句沒有。他這才清了清嗓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合作,也未嘗不可…不過,如何合作,卻要咱們來定……”

眾人臉上立即都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仿佛是在說,看看,看看,說什么來著,咱們再建議又有什么用,大將軍早就做好了決斷…

本書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