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五百八十六章 安置流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六章 安置流民

第五百八十六章 安置流民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9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碭山縣城里沖出來的顯然是流賊精兵,耳聽得外面喧囂便出來維持秩序,只是他們立威的手段竟似只有刀刀見血一途。品書網

“大頭領交代過不許喧嘩,你們耳朵都聾了嗎?”一名頭目模樣的流賊從倒閉的流民尸身上抽回鋼刀,面目猙獰,大聲狂笑:“再有目無軍令者立斬不饒!”

這碭山縣城里沖出來的賊兵也不過百十人,卻將漫野的流民嚇的退潮一樣向外圍逃散開去。李信眼看局面就要失控,萬一沖擊了自己的方陣豈非無妄之災?于是當即厲聲喝道:“百姓往左右散去,勿沖擊官軍,否則刀槍無眼!”與此同時,李信身后的軍卒們也千口同聲,向流民喊話。

而流民們并沒有向李信想象的那樣立即就崩潰了,反在三衛軍警告之后,騷動陡然間停滯了,所有作勢欲逃的人都止住了身形,只有女人的抽噎和孩子的啼哭不時響上幾聲。至于距離方陣不過二十步遠的精瘦漢子們,盯著官軍的眼睛里則充滿了警惕、戒備甚至還有一絲絲恐懼和敵意。見此情景,李信陡然醒悟。

這些人說是流民,但相互裹挾嘯聚一起,隨流賊精干轉戰南北,不正是那號稱擁兵十數萬的流賊之一嗎?只有如此才能解釋,因何流賊對它們隨意砍殺仍舊忍耐跟隨,卻對官軍報著深深的戒備與敵意。如今天下頻遭天災,又在官府與地方富戶的壓榨之下,百姓們跟著流賊一路搶下去或許還能有一條活路…..

那從碭山縣城沖出來的兇惡流賊們這才發現了,官軍的存在,那頭目在驚駭之后,又大聲告警:“官軍襲城,官軍襲城!”喊了幾聲之后,那頭目又對城外漫野的流民下令:“還愣著作甚?官軍來了大伙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誰都活不了!給老子殺啊!”

呼喝之后,帶著身邊百十精干流賊便一頭扎進密密麻麻的流民之,在他們的帶動下流民似乎也蠢蠢欲動了。

眼見著形勢瞬間逆轉,順民眨眼都成了賊兵,李信心急如焚,真有些后悔貿貿然就上了來,放眼碭山縣城外的流民至少也有數萬眾,在沒有機槍的年代,僅憑火繩槍和大炮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封堵住這么多人的。

事到如今,李信也只有硬著頭皮,死馬當活馬醫。

“朝廷律令,首惡盡誅,從者不問!百姓斬賊首一級賞千錢,土地一畝!”

緊接著,李信身后又是千口同聲!

“兄弟們別聽官府狗官的話,他們說過的話,許過的諾,還少了嗎?又殺了咱們多少人?官軍怎么可能饒過你們?都聽老子的,給老子殺!到時候大頭領一樣重重有賞!”流賊頭目也跟著喊話,腦門上的汗珠已經噼里啪啦的淌了下來。他有些愕然,平素里小綿羊一樣百依百順的流民,今日如何竟也不聽號令了?

流民們警惕的眼神似乎也遲疑了,李信這句話對他們的誘惑可謂不小,首先從賊之罪既往不咎,且斬殺賊寇首級還有土地賞錢,這等事卻還是讓流民們將信將疑,官府食言而肥的事也不少,誰知道這軍將喊出的話究竟會不會作數。

李信情急之下抽出雁翎刀,又伸出左臂,狠狠一刀割了上去,頓時鮮血淋漓。

“我乃大明朝鎮虜侯,現在以血為誓,如有違背,天誅地滅!”

古人本就重誓言,更何況人家乃堂堂侯爺,又以血盟誓,足見誠意之十足。而明朝統治天下二百余年,正統觀念深入人心,與之做對畢竟是謀反,如此種種,終于有人忍不住問了一句:

“俺們若從了官軍,侯爺當真不會食言而肥?”

李信聲色俱厲,答應言出必踐。流民便如陡然間掀起了軒然大波,人潮竟在頃刻間就如潮水倒灌,頃刻間就將那百十個竟敢流賊淹沒了。也就在這一刻,流民們心里的仇恨之火也被同時點燃。

流民之不乏被流賊燒毀了家鄉之人,然后又被裹挾著與之一同燒殺搶掠,能一躍而成為頭目的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都在流賊地位極低,頻遭欺凌。此時,各種隱忍多時的情緒編入決口之堤,他們殺了百十個流賊精干猶自不足,又趁勢涌向了還未及關閉的碭山縣城北門。

守門的賊兵反應過來,再想關城門卻已經晚了……

一場血腥的屠殺剛剛過去,李雙財把著磚堞城墻已經不知吐了多少遍,數千顆首級悉數堆放在城墻北門之內的空地上,倒斃的尸身則在城外堆積如小山,鮮血滲入到潮濕的土地早就在陰郁的天色顯出一片暗黑。這些都是駐守在城的流賊,李雙財萬想不到那些幾個時辰前,還看起來孱弱可憐的流民爆發起來竟然如此的可怕。他們沖進了城以后,幾乎將所有流賊剿殺一空,然后又極為熟練的割下一顆顆血淋淋的首級,等著向鎮虜侯換賞錢和土地。

所以,眼下擺在北門內空地上的更是數千畝的土地與賞錢。但李雙財卻對此絲毫提不起興趣了,恐怖與血腥早就崔走了財富于他的誘惑。戰爭于他意識的神秘面紗正一點點的被揭開。在東昌府時,雖然也有革左五營二賀所部流賊肆虐,卻終究不曾如眼前這般大規模殺過人。

而這些剛剛屠殺了數千流賊的百姓們又一轉臉匍跪于地,在鎮虜侯面前卑躬屈膝,請求兌現諾言。李雙財暗暗咂舌,倒要看看鎮虜侯如何應對眼前的這些暴民。在他眼里,眨眼間殺人數千,難道還能算作順民嗎?

李信對此則悉數兌現,從流賊存積在府庫劫掠而來的財貨分出白銀數萬,按首級分發下去。同時,又著人規劃城外耕地,每畝一份,分成若干份,也按照首級數目分發了下去。

“從今日起,你們就是碭山縣的百姓。稍后往書辦處等級籍貫、姓名、丁口,就可以領到劃分好的土地!”

眼見著鎮虜侯竟公然分發碭山縣土地給流民,李雙財心驚之余又拜服李信的膽量。他雖然是個普通百姓,卻也知道土地分劃,非朝廷有令不可,若私自為之,總逃不了一個棄市的結果吧。

李信之所以這么做,也是為了安穩住滯留在碭山縣的數萬流民。時下五六萬人便可抵得上一個小縣的總人口,若是不理不問,任由他們流竄下去,早晚還要為流賊裹挾而去。但若想他們安定下來,唯一能綁住這些人的除了土地,便別無他物。

碭山縣本地大族富戶基本上都被流賊屠戮殆盡,縣府的公籍冊也都被焚毀一空,于是縣的千頃水田便都成了無主之地。李信便臨機決斷將這些土地分給流民,同時又令人將消息急送濟寧張方嚴,只要得到他的認可,這次私分土地的行為便會合法,而得到朝廷的承認。

時人雖然重鄉土,但土地對他們的誘惑也同樣難以拒絕,是以幾乎所有人都接受了李信以流賊首級授土地的條件。安置四五萬流民,說著容易做起來卻是千頭萬緒。不過已經有了以前在三衛組建難民營的經驗,便一切依照彼時舊例,原則上所有人集居住,分片管理。其大體上要做幾件事,一是興建棚戶擋風遮雨。二是盡快建立以朝陽堡為范本的自治體制。由此,流民吃住有了盼頭便會安定下來,又有了體制引導,生產生活也由此會走上正軌。

李雙財作為鎮虜侯的心腹,則被分派了他的老本行,于流民招募壯丁,組織保境安民隊。開始深入流民安置地,李雙財還戰戰兢兢,生怕這幫暴民將他也一刀砍了。可隨著幾天功夫下來,他卻驚訝的發現,流民們又恢復了綿羊一樣的神態,在他的面前唯唯諾諾。由于加入保境安民隊會有月付的工錢,很多人紛紛要求加入,自然而然,李雙財在流民也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才幾日的功夫,碭山縣城儼然已經有了一派太平景象,只憑借眼前所見,誰又能想得到僅僅數日之前這里還曾血流成河呢?李雙財抬起頭來,卻見北方的天空升起了沖天的煙柱,他知道這是三衛軍在焚化大戰后遺留的數千條尸體。頭一日他也曾去看過,三衛軍的軍卒正將已經燒了半日的焦灰投往滔滔河水之,同時又在附近撒上了重重的生石灰……用鎮虜侯的話來講,之所以如此做是為了防止爆發瘟疫。但李雙財還是難以接受,這種近乎于挫骨揚灰的殘忍。

碭山縣落入官軍之手的消息傳開之后,流賊果然便有了反應。原本匯集于徐州的流賊竟集結起來,猛然間反撲向碭山縣。與此同時,預想本該抵達鳳陽府的南京駐兵卻半點動靜都沒有,得知這個兩個消息后,李信的心便涼了半截,他知道何騰蛟的預言成真了,明軍怯戰果然拖延起來。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