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五百五十五章 封侯封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五章 封侯封公

第五百五十五章 封侯封公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05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張四知小朝會上奏請告老還鄉,出乎百官們意料,皇帝竟然當即便同意了張四知所請。百官中似乎有一股暗流在涌動,在諸多肢體語言與眼神的交流之后,終于有幾位品級并不高的給事中站了出來,再次參劾張四知。誰知皇帝卻有些不耐煩的搖搖頭,擺手道:“都是捕風捉影的事,沒有證據。”

戶科給事中陳文鏡則強辯道:“舉證查案不是臣分內之責,若圣上允準,臣愿查出奸佞誤國的證據…”

皇帝的聲音陡然變得尖利:“你就這么想看到朕的老師不得善終嗎?”

陳文鏡當時便愣住了,他萬沒想到皇帝會說出這種話來,分明就是不講理啊…可他又能怎么回答,說他就是想見到張四知不得善終嗎?那可真是嫌自己命長了,但如若不然,就只要偃旗息鼓。

戶科給事中陳文鏡選擇了沉默,皇帝卻并不打算就此收聲,在環視了文華殿中的文武百官之后,又用一種極為痛心的口吻說道:“你們啊,當初哪一個沒上過本,要對李信和他的親兵喊打喊殺,又有誰稱贊過那欺世盜名的祖義,要給他們叔侄加官進爵。可現在如何?只讓朕的老師來替你們背黑鍋嗎?如此心理,何其陰暗卑鄙…”

皇帝越說情緒越激動,身子都隨著隱隱發抖,他指著殿中百官問道:“你們之中還有誰要追究張四知?站出來,朕可以滿足你們。但卻有言在先,首要一條是其身須正,否則留下項上首級……”

一番疾言厲色,群臣們噤若寒蟬。這等誅心之言,豈非在說百官們都其心不正了嗎?可又有誰敢站出來強辯一生,自己坦坦蕩蕩,愿請命一查張四知?

放眼大明,恐怕也只有嘉靖、萬歷朝的海剛峰可以問心無愧的在朝堂之上,站出來吆喝這一嗓子。

皇帝此言一出,舉殿寂靜無聲,只怕連繡花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跌落的聲音。朱由檢看著群臣們這幅德行,心情矛盾,不知是該滿意他們終于沒人站出來難為張四知,還是該對百官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坦坦蕩蕩的說一句自己坦坦蕩蕩,無愧于天地,而感到悲哀。

朱由檢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悲哀,有那么一瞬間他真想將這滿文華殿中大臣都推出去,挨個問斬。但是,他卻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畢竟還要依靠這些其身不正之人來運轉大明京師,號令天下百官。

“沒事就散了吧,朕這回頭疼的緊…”

宦官聞言唱了句:“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若是擱在往常,八成會有臣子站出來搗亂,可今日大臣們卻都乖乖的行禮恭送皇帝。

大明京師安定門外十里,張四知站的腳都有些發麻了,可仍舊遲遲不愿動身。

“老爺,該動身了,再不走,天黑之前就趕不及投宿了…”

張四知這才收回了南忘的目光,看了眼一直追隨于自己的老管家。老管家身后還有十名順天府的皂隸,這就是護送他返回山東老家的隊伍。除此之外便是一輛普普通通的驢車,哪里有半分名臣返鄉的樣子。

忽然馬蹄叩地之聲由遠及近傳來,老管家精神一陣,“老爺,有人來了,有人來了…”

張四知的目光中迸發出了希望,他要急于看看,在今日落魄之時,究竟是誰還能來為自己送行。但隨著馬的馳近,張四知的心卻涼的透透的。因為來人竟是個北上而去的軍卒。

“走吧,向南,回山東…”

說罷,張四知撅著屁股爬上了那輛普普通通的驢車。

“這張四知不知使了什么招數,居然能在絕境之中,逃得一死,實在是不簡單,不簡單哪…”劉宇亮搖頭晃腦的分析了一番,終是不得其法。

李信卻笑道:“閣老難道沒聽說嗎,張四知只帶著老仆一名,驢車一輛,返回山東嗎?對了,還有十名順天府的皂隸相送…”

劉宇亮點頭,“一早也聽說了,想他縱橫朝堂幾十年,竟落得這般下場,真是讓人唏噓不已…”盡管劉宇亮巴不得張四知倒霉,看他的笑話,但心底里仍舊無可阻擋的升起了一股兔死狐悲之感。隨即,他又嘆了口氣:“這結局也算不錯,看看圣上自登基以來,被斬首的總督巡撫包括閣臣,兩只手都數不過來,他能全身而退也算是好結局了,還強求什么呢?”

李信卻略帶笑意的看著劉宇亮,“如何?閣老是在同情他么?他有什么值得同情的,以京師的百萬身家,買得老命一條,你說值得不值得?”

“甚?他用百萬身家買了一條命?”

劉宇亮直覺的震撼無比,這老家伙也真能豁出去,居然主動亮出了自己的巨富家資,皇帝又何必須他來買,抄了家以后,那些錢不是仍舊要充公的嗎?

片刻之后,劉宇亮又恍然道:“老家伙心思夠敏捷,膽子也忒大,居然就敢賭上一把,萬一皇帝不念舊情,豈不是弄巧成拙?”

關于劉宇亮的話題也就進行到此,劉宇亮忽然又提起了范復粹。

“范復粹此人須得防備,老夫曾聽聞他在此期間可是折騰的不輕,上竄下跳…”

李信訝道:“李信可是聽說此人還曾賣力為李信主持公道…

豈料劉宇亮冷笑兩聲,“不要被他的表面行為所迷惑,你一個武人,年紀又淺,現在已經是掛印將軍,要那么多功勞,難道還想封公封侯嗎?難道你就沒聽過出頭的椽子先爛嗎?”

李信的身子猛然一陣,他的確沒劉宇亮想的那么深入,此前還一廂情愿的以為,這范復粹素有耿介之名,或許他是在為自己主持公道。豈料到了劉宇亮嘴里,竟然就成了包藏禍心。

他開始盤算著,最近的幾樁功勞,如果都肇事的封賞,究竟會到何種程度?

卻聽劉宇亮道:“你聽好了,眼下當務之急,一定不能獨攬功勞,錦州之功不妨分與孫承宗。奇襲滿清都城之功也不要切實的報上去,只要功勞不顯,你便不會遭到滿朝上下的嫉恨…”

李信此前便已經料到了功高未必是什么好事,可萬萬沒想到,問題會如此嚴重。

“李信愚鈍,還請閣老教我…”

劉宇亮卻又嘆了口氣,“只怕都沒有用啊,樹欲靜而風不止,誰知道他們又在折騰什么幺蛾子…”

果然,劉宇亮的話還是應驗了,不少大臣竟然一反常態的紛紛上書,請求為李信敘功,同時要嚴厲追究此前陷害李信的所有人。矛頭竟然有意無意的指向了遠在山海關的孫承宗。

不過好在李信反應也快,他才不愿意被那些別有居心的文臣當了槍使,當即便上書皇帝。稱錦州解圍,若無孫承宗援兵,只怕難以成功。這時李信便在慶幸,多虧那日陛見之時沒有對皇帝和盤托出,否則現在還真不知該如何應對。

李信的上書,一時間讓那些為其爭功的大臣們有些措手不及。一招釜底抽薪,本來的一箭雙雕之計竟然被輕松化解。有人直呼這李信不簡單,也由此得出了判斷,此人居心叵測……

很快,孫承宗的奏章送到了京師,這是專為祖義進京搶攻進行辯解的一封上書。其中直言,祖義行動乃是其自作主張為之,與其叔祖大壽并無干系。滿篇之中竟然沒一句是為自己辯解的。

李信有些糊涂,祖義真的是自作主張嗎?孫承宗為何會上一封如此內容的自辯奏章?

面對李信的疑惑,劉宇亮卻笑他心思簡單,“孫承宗是務實之人,這么做對山海關,對大明才是最有利的選擇啊…”

李信似乎有所感悟,“如此說,那祖義背后之人當是其叔叔祖大壽了?孫閣老所為,不過是要保住這位遼西悍將?”

劉宇亮聞言之后笑而不答。

孫承宗自辯不過是一段小插曲,很快新一波的問題再次找上了李信。

“你小子福分不淺啊,年不過而立便要封侯封公了…”

李信聞言之后頓時便呆住了,這幫老家伙還真是不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不罷休啊。但他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便兩手一攤,對劉宇亮笑道:“能有什么法子,封公就封公,封侯就封侯,李信捏鼻子認了便是…”

劉宇亮哈哈大笑:“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多少人終其一生都沒能封侯,你卻要捏著鼻子認下,真是要把作古之人從地下氣得還了魂?”

“我能有什么辦法?他們既然愿意折騰就折騰去吧…”

劉宇亮卻眨眨眼,“封公暫時別想了,封個侯只怕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今日若不是老夫拼死攔著,少不了你一個公爵…”

次日一早,范復粹等人又再次議李信的封號,最后議定了永安侯。

大明天子朱由檢,想了半天也沒想出這永安二字出自何處?王承恩則見機道:“老奴覺著永安這地名也耳熟的緊,只一時想不出在哪里,不過最近的票擬里似乎見過,當不在直隸便是遼西。”

朱由檢聞言之后,趴在直隸地圖上挨個找了遍也沒發現永安,倒是王承恩驚喜的喊了一句:“萬歲爺,老奴找到了…”

與此同時,王承恩的手指向了遼西地圖上一個不起眼的位置。

本書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