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懷鬼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懷鬼胎

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懷鬼胎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30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吏部尚書劉覺斯看著皇帝的旨,心下長長出了一口氣,三司會審取消而改由致仕大學士張方嚴出面主審,現在此前負責主審的三司不過是從旁協助。品書網對此,一向不喜多事的劉覺斯雖感詫異,但卻是十分樂見的。否則按照以往的規制,三司里負責主審的正是刑部,那么他肩上的擔子便沉重的可以壓垮一個人的脊梁。當然,這都不是重點,如果處置不當,很可能晚節不保,便是想全身而退都將成為夢幻泡影。

與老尚書一般高興的還有一眾主事堂官們,否則一旦開審,必然會有雙方來請說,到那時一個不留神便有可能選錯了邊,站錯了隊,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好的多。

但是刑部內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此種態度,刑部左侍郎鄭三俊便是其態度最鮮明的。“牛蛋一案若不交與天子親軍,刑部便是首當其沖,交給已經致仕十幾年的張方嚴,卻不知圣上是如何打算的!”

鄭三俊見劉覺斯并不搭話,便主動提請:“部堂當上表相抗才是!”

劉覺斯白了鄭三俊一眼,沒好氣的道:“圣上定下的主意,你看幾時改過?爭有用嗎?要爭你去爭,老夫不跟你摻和……”

這一番明晃晃的拒絕,大家伙都以為此事也就如此過去了,但萬沒想到鄭三俊還真就一個人上疏皇帝,請求仍由刑部主導審訊,張方嚴縱然有斷獄之能,從旁協助便是。

結果這道奏疏自然是石沉大海,沒了動靜,皇帝既沒有批示也沒有申斥,權當此事便沒發生一般。不過等鄭三俊再度堅持的時候,京各級官吏已經被另一件怪事吸引去了目光。

張方嚴自領旨后發出告,著在京正七品以上官員,須盡數參與考察,發下問答卷子,須如實對答后,在由所有參與問答的官員,選出一百人來,以充作陪審團。

這等特立獨行之舉前所未有,百官們都看起了笑話,只是再怎么看笑話,這在朝會之后發到手的問答卷子卻是非填不可的。現在的張方嚴可是直通皇帝,否則被其在皇帝面前獨參一本可不是鬧著玩的。

再看張方嚴主持發下來的問答卷子,百官們也是一頭霧水。刑部左侍郎鄭三俊當然也領了卷子,當了幾十年的官,居然又答起了卷子,但展開之后看到內容卻是令人啼笑皆非。

“這等問題,莫不是在戲耍百官?”

“下官以為,張閣老如此問題,必有其根由。”鄭三俊抬起頭來,卻見接話的是刑部郎徐石麒,“哦?你說說,這些家長里短的問題,還能有什么根由?”

徐石麒一本正經的回答:“下官曾仔細研究過張閣老審案斷獄的套路,他每每必擇市井百姓或地主富紳來充作陪審,是以下官揣測,這些家長里短的問題里或可藏著選擇陪審的標準。”

“陪審?”鄭三俊頭一次聽說陪審這個名詞,徐石麒仔細描述了一番,他還是糊涂,“如果最后由陪審定有罪無罪,還要主審官作甚?胡鬧,簡直是胡鬧!”

“是,下官也覺得是胡鬧,不過張閣老似乎卻樂此不疲,而且還真就讓他翻了一些冤案來!”

鄭三俊嘆了一口氣,指著面前的問答卷子道:“填吧,填完了也算應付差事!”

上千份卷子收了上去,僅僅一天時間,張方嚴便公布了所謂陪審團名單,百官們也納悶,不知這選擇的標準是什么,只是被選之人雖暗叫倒霉卻都不敢推辭,也只好硬著頭皮贏下差事。

而張方嚴顯然是有戰決的打算,次日便宣布開審,借了刑部大堂的地方,拉足了架勢準備大干一場。同時,三法司亦被請了去,只不過身份卻大不相同。都察院和大理寺分別被委以他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傅永淳氣鼓鼓的坐在了刑部大堂之上,心里嘀咕著,這算什么事?都察院向來都是負有監察之責,今日倒好,被張方嚴抓了差直接負責牛蛋的罪證,這是要作甚,當告狀的嗎?

可是張方嚴身負圣命,傅永淳若反對,那就是抗旨,這個罪名他擔不起,只好捏著鼻子配合。

誰知道那牛蛋上了堂之后卻一直喊冤,傅永淳怒氣被激了出來,正好一身的邪火無處發泄,便將五城兵馬司與順天府交來的案卷嘩啦翻了一陣,連珠炮般的指責質問。

不過那牛蛋顯然不是省油的燈,竟然逐條辯駁,將堂堂都察院左都御史駁了個灰頭土臉。傅永淳惱羞成怒,一拍驚堂木大喝一聲:“看來不用重刑就治不了你這牙尖嘴利,來呀,給我打!”

話音剛落,卻聽主審張方嚴咳嗽了一聲,“都察院只有舉證之責,并無刑罰之權,都退下去!”衙役皂隸原本拎著水火棍已經上來了,見到張閣老發話了,又只好灰溜溜的退了出去。

結果,頭一天的審訊就在這種不斷的左右扯皮結束,百官們忽然有點醒悟過來,瞅這張方嚴似有和稀泥的意思啊,這廝在圣駕面前可是等于變相立下了軍令狀,如此做派是閑自己命長了嗎?

果不其然,宮里當夜就傳出了消息來,皇帝聽了宦官所匯報的審案經過后,一言不發,顯然是對此不滿的。

不但皇帝不滿意,張四知也不滿意,他要借此興風作浪,拉李信下水的,張方嚴這么搞,豈不是要把他的計劃搞黃了么!天黑透了,張四知頓覺書房憋悶,便將窗戶推開,一陣初秋的晚風立時便夾著涼意涌了進來,使得人的頭腦當即便清醒了許多。

“老爺,最近有人發現,閹黨馮銓與宮聯絡頗多,似有心再起!”

家丁的報告張四知毫不以為意,馮銓只這閹黨的標簽帖在身上,就這一輩子別想翻身,就由著此人折騰,亦不過是竹籃打水而已。

“還有甚事?”

“回老爺,那張方嚴今夜去見了刑部郎徐石麒!”

張四知暗道:張方嚴與需麒麟曾同在刑部共事,但怎么看他去見徐石麒都不像是敘舊,料來也折騰不出什么風浪。

“好了知道了,就有著他們折騰吧,都給老夫盯緊了點!”

誰知不過是眨眼的功夫,那家丁又折了回來,張四知眉頭一皺,剛要出言責備,那家丁卻搶先道:“老爺,馮銓來了!”

這亦大大出乎張四知預料,他素來與馮銓無交集,此人夜間造訪,肯定不會有什么好事,剛想回絕卻心頭一動,在話將要出口的時候改了主意。

“馮銓見過閣老,多年不見,閣老的身子是越來越硬朗了!”

張四知瞇著眼睛似睡似醒,在等他道明來意。果不其然,馮銓由懷里掏出了一張禮單,恭敬的放在桌案之上。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張四知瞥了一眼,眉頭頓時一跳,禮單上只有草草一行字跡,但卻寫的分明,紋銀十萬兩!

“唉!這銀子老夫只怕收不起啊,你閹黨的身份只要一日還在,便不可能復起的。”

“閣老誤會了,馮銓是為犬子而來……”

結果,馮銓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述一遍之后,竟是讓人大感荒唐,原來張方嚴進京抗爭死刑復核的真正有罪之人竟是馮銓之子,也該他倒霉,居然就撞在了張方嚴這老頭子的手。

張四知眼睛陡然睜開,哈哈大笑,“你這銀子不必拿回涿州了,不過也不是留在老夫這里。”

馮銓大感詫異,張四知卻讓他上前一步……

三日后再審,內閣派了薛國觀去坐鎮,張四知仍在內閣大堂坐鎮,李侍問心有忐忑,“讓張方嚴如此攪合下去,咱們的計劃豈非要前功盡棄?”他見內閣大堂沒有旁人,便將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

張四知似乎胸有成竹,笑道:“不必憂慮,老夫就讓他張方嚴嘗嘗,什么是作繭自縛!”

李侍問聞言問其因由,張四知便示意他走進幾步,又壓低了聲音,“張方嚴選出的一百陪審已經盡數……”

“如此大好,如此大好啊……”李侍問笑的連胡子都跟著不停的抖動起來。

正當此時,卻有堂官顛顛跑了進來,“兩位閣老,張方嚴又鬧幺蛾子了!”

張四知的心臟沒來由一陣亂跳,卻聽那堂官道:“張方嚴又選了一百個市井百姓富紳進來,與官員陪審各取五十人充作……”

那堂官往后再說些什么,張四知全然已經聽不進去,只在暗罵張方嚴老狐貍,居然如此輕易的就將他的一招釜底抽薪給破解了。

張四知知道,張方嚴的審案方式有很大的漏洞,既然有罪與否由陪審決定,那么不管間如何審,只要最后收買了全部的陪審,問題豈非便解決了!看來,還要讓那馮銓再掏出點銀子來,收買那些選進來的市井平民與富商。

那堂官還在喋喋不休:“官民豈可同坐?張方嚴真是老糊涂了……他還要將所有人都圈起來,審案結束之前,不許任何人與之接觸,說是怕有人收買……”

張四知聞言之后冷笑數聲,看來只有使出殺手锏了,他瞥了一眼放在案頭的一封密信!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