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五百三十八章 波折再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波折再起

第五百三十八章 波折再起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8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最新章節閱讀

范復粹在小朝會上當眾向大明天子朱由檢進言,直指遼西大捷與錦州解圍李信其功不容置疑,霎時間引起朝臣一片喧嘩之聲,這是公然與張四知唱反調啊,而且在皇帝的旨意里,亦對李信只字未提,這已經被百官們認為是皇帝態度的風向標,此人竟公然提出來李信有大功,豈不是要忤逆龍鱗的節奏么,

一時間文華殿內雖是亂哄哄成一片,卻沒一個人站出來加以附和,這種情形范復粹是早就做好了準備的,若是良將功勞能被任意剝奪,張冠李戴,日后還有誰肯為大明出生入死,要知道,此前京中盛傳李信心懷死志,以一腔赤誠熱血薦我大明,聞者無不悚然動容,豎起大拇指來,叫一聲好,

可眼下如何,卻是只字未提,這等讓國人齒冷的事,別人不敢出來指摘,他范復粹絕不能坐視朝廷自毀棟梁啊,

按照大臣們的臆想,御座上的皇帝在聽到范復粹的諫言后應當勃然大怒,先將其貶斥一番,然后再拂袖而去,或是,范復粹言語沖撞,皇帝直接罷了他的官也未可知,

但出人意料的是,大明天子朱由檢竟不置可否,壓根就沒有表態,居然就沉得住氣,聽憑范復粹在文華殿上慷慨激昂,

既然皇帝選擇了沉默,那么此事的另一個主角也該粉墨登場了吧,果不其然,內閣大學士張四知抖著顫巍巍的胡子咳嗽了一聲,卻也沒有出面,出面的是戶部尚書李侍問,李侍問向來針對李信其人,這在朝堂之上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由此人出面難道是張四知想將水攪渾嗎,

“誰說李信當有功勞,依老夫看,在議功之前不如先給這丘八論論罪,沒有部堂行文,便擅自調兵北上遼西此其一,手握我大明萬余將士姓名,卻貿然將其置于絕地,此其二,若不是祖將軍勇武智計,只怕他是想以這上萬尸骨,來堆出青史之上那片紙只字吧,”

這話說的可夠陰損,何謂青史之上那片紙只字,以一腔熱血薦我大明,那就是青史留名,芳澤百世啊,這要羨慕死多少文人,他們窮其一生不也是為了這青史之上能留下幾個字嗎,,李侍問如此指責,就是在罵李信以上萬人的性命來替他買一個青史留名,何其惡毒,

但是,此話從側面來理解似乎也不無道理,李信明明是在能有選擇的情況下,選擇了一個對自身最不利,也是一條近似于絕地的路,這一招兵行險棋能夠安然脫身,真不知道他是命大,還是早就胸有成竹,不過這等誅心之言只能在肚子里轉一轉,百官們都知道,只要這話說出來,一個刻薄非議的名聲是跑不了的,他李侍問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債多了不愁,別人可是極為愛惜一身的羽毛,當然不會附和,但也斷然不會有人替李信出頭,

果然,李侍問此言一出,不但是眾臣們,就連一意提李信爭功的范復粹都被噎了一下,一時間不知是該替李信辯解,還是應當指責李侍問以公器泄私怨呢,

“李尚書此言有失偏頗,朝堂之上說起刀兵亦不過幾句話而已,可在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兵兇無情,眨眼間就可能丟了性命,或是肢殘體缺,又有幾個人敢以性命邀薄名,且不論李信選擇死守錦州的對錯與否,單單是那份敢于慨然赴死的決心便讓洪某汗顏不已,其時洪某亦在錦州,據實而論,即便讓洪某與那李信異地相處,也未必能有此決絕之心,”

百官凝神看去,只見新進內閣大學士洪承疇站了出來,侃侃而談,所講所言竟是讓人大為動容,的確如此,以死邀名,亦是烈士啊,李侍問所言或許有失偏頗了,

倒是范復粹對洪承疇有些另眼相看了,此人自入閣開始便有意無意的站在了張四知一邊,可今日又敢為李信據理力爭,亦足見其內心還是飽含著熱血與正氣的,而且洪承疇畢竟與李信曾并肩戰斗在一起,如此重視袍澤之情誼令人感佩不已,尤其還是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為李信出頭,使得這份袍澤之誼更顯彌足珍貴,

就沖這一點,百官們也不愿與洪承疇爭辯,一個不小心就成了挾怨的小人,誰敢觸這霉頭,

就在所有人以為李侍問將偃旗息鼓的時候,豈知這老家伙居然越戰越勇,一歪脖子看了眼洪承疇,繼續激動的指摘李信的過失,

“你們袍澤之誼老夫不多加置喙,但這無部堂之令就調兵出省亦是實情,尤其現今情形之下又無尺寸之功,若非孫閣老與祖將軍解圍,又很可能全軍覆沒,他既沒有功可以折罪,就當以朝廷法度論處,豈能因私情而害了公義,”

李侍問今日的表現也實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令百官覺得亦是難以辯駁,的確,洪承疇所言雖然讓人動容,可那畢竟是袍澤私誼,豈能因此了壞了法度,正所謂,于情于理擇重而選,看當下貌似更多應偏向后者,

范復粹雖然不能說出李侍問所言的錯漏之處,但還是一意為李信爭功,先是冷笑了兩聲才質問道:

“誰說李信無尺寸之功,如此浪言,你又有何憑據,就不怕老夫參你個攜私報復,攻訐功臣的罪名嗎,”

百官忽覺范復粹所言似乎也有道理,是啊,李侍問雖然說的頭頭是道,但那是建立在李信無尺寸之功的基礎之上啊,到目前為止皇帝雖然態度曖昧,若當眾講了出來,頂多也就是算個誅心之言,而這誅李信之心的言語出自李侍問之口,那不是泄私憤,還能是什么,

百官們雖不參與他們之間的斗爭,可看熱鬧的義務還是要盡一下的,便已經有人在私底下指責李侍問了,更有人說話難聽,傳入了老頭子的耳朵里,氣得李侍問須發顫抖,指著范復粹竟是半晌說不上話來,

只有張四知鼻口觀心,似乎超然于物外,不論如何李侍問將這潭水攪混了,皇帝投鼠忌器便不會輕易改變此前定下的旨意,祖家叔侄的功勞肯定是跑不掉的,

可皇帝的話還是讓張四知眉頭跳了一下,

“李信素來忠勇,提兵入遼西,當也是圍魏救趙的勤王之舉,功勞且不說,這罪肯定是子虛烏有的,”

此言一出,百官們頓時便糊涂了,就連范復粹也糊涂了,皇帝分明是在為李信開脫,那么也就是說李信圣眷猶在,可為什么功勞簿里沒有他只言片語呢,

糊涂的還有張四知,只是他這糊涂里卻比范復粹多了幾分忐忑之意,原來皇帝還是念著李信的情份的,那么接下來彈劾其罪,褫奪其職的后招可能就出現了極大的變數,

皇帝一句話就等于為范復粹替李信爭功一事蓋棺定論了,大臣們都已經做好了散朝的準備,可就在此時洪承疇竟然又站了出來,

“啟奏圣上,臣有本奏,”

洪承疇今日的表現給朱由檢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是以對這位剛剛入閣的大學士極具耐心,抬手示意他有話但講,

“永平府守將高平仁進京鳴冤,此事涉及李信,臣不敢擅專,還請圣裁,”

高平仁鳴冤,涉及李信,范復粹心頭猛然一顫,難道這才是致命一擊,百官們亦是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紛紛支起耳朵,細聽洪承疇究竟接下來會說些什么,

“大將軍,咱們不是回山西嗎,怎么一路向北,”

陸九在李信身旁就像個長舌婦一般的不停聒噪,李信對此早就習以為常,他抬眼看了看天色,又將地圖攤在馬鞍之上,確認之后才扭頭去看陸九,

“三衛軍使命尚未結束,接下來帶你們玩一把更大的,”

其實,不用李信直言陸九也猜得個七七八八了,三衛軍出了錦州向西翻過努魯兒虎山后,便停止向西而是轉向向北,一路進入遼河河套,不過這片河套與眾不同之處卻在于其間盡是鹽堿灘地,幾乎寸草不生,沒有半點人煙,

此間向西是科爾沁的放牧地,向東過了遼河則是滿清的統治腹地,大將軍領著大軍由此地北上,其意圖當然是不言自明,陸九的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聞著血腥味的餓狼一般,

“就等著十三哥這句話呢,娘的,在錦州城可把兄弟們憋屈壞了,如今也讓狗韃子們常常挨打的滋味,”

與陸九聽見打仗就興奮不同,步戰營營官程銘九則與其相反,“以往我軍無往不利,占的是地利的優勢,如今深入敵后孤軍作戰,末將擔心……”

李信則不容置疑的回答道:“擔心個甚,韃子雖然未敗,卻士氣大挫,其內部又因帝位而爭權奪利,正是咱們偷偷跟上去反咬一口的大好機會,況且我已令別闊兒西返聯絡蒙古部落聯軍東進接應,即便打不過,狠狠咬上一口再由蒙古草原返回山西也是不遲,”

現如今的情形對李信還是頗為有利的,漠南蒙古大部已經被李信所統合,而東部效忠于滿清朝廷的科爾沁諸部亦在此前一戰中,人馬損失頗重,短時間內根本就不是三衛軍以及蒙古部落聯軍的對手,這就為李信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