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四百七十一章 決意守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一章 決意守城

第四百七十一章 決意守城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20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后將能永久保存閱讀記錄

小說:

全本:



李信要將孫鉁還活著的消息告知孫承宗,原本也是應有之義,大伙都紛紛點頭。但孫鉁卻盯著李信道:“李將軍,你真打算堅守這錦州城?”

劉宇亮不解其意,這和與山海關通訊有什么必然聯系嗎?

李信竟鄭重點頭,正色道:“是的,二公子,形勢恐有變化,建奴之所以在這一段進退失據,全是因了奴酋暴斃的原因,可他們也不是傻子可任由咱們拿捏,目下種種情形都表明他們內部已經達成了某種不為咱們所知的妥協,那么守住錦州的作用便尤為重要。只有守住了錦州,閣老苦心經營的寧錦防線才有盡復舊觀的可能,否則大明朝最后一道屏障,山海關直入窗戶紙一般的脆弱,其以西數十道關口都將成為韃子直接攻擊的目標,我大明京師恐將再無寧日!”

李信說了一大通,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說明守住錦州對此戰的關鍵意義。

“李信不過一介區區武夫,本就不足掛齒,二公子乃國之棟梁柱石,留在錦州徒然以身犯險,所以,還請二公子速下決斷離去,隨劉閣老往山海關去,通知孫閣老審時度勢,若有可為便一舉收復錦州以南各處堡寨,而李信在錦州堅守半年則不是問題!”

劉宇亮聽說李信要堅守錦州,當時臉色都嚇綠了,他不辭辛勞,前后奔波,一為保名,二為保命,可李信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居然危言聳聽,說這韃子要來打錦州,明明有更重要的目標山海關在眼前,韃子怎么可能退而求其次來打錦州呢?

拋開這些疑惑不說,就算韃子要來打錦州也不必堅守嘛,給他們便是。現在的錦州可不是孫承宗經營的錦州,城墻雖然高有三丈余,但卻存在七八處大缺口,甚至本城門的兩扇大門也早就被焚毀,而是臨時以木板釘制而成。想要將這殘破的城池休整的如原來七八成或許還可堪一戰,但這又要多少人力,多少青磚?以錦州現在的情況,三衛軍這些人又豈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

更重要的是,劉宇亮為名為命,如果死守錦州,就等于自蹈死地,命都沒了,名卻還有個甚用?因此他是堅決不主張堅守錦州的,必須要和孫鉁合力勸說這武夫離開錦州。誰知還沒張嘴,李信的話卻又讓他松了口氣,原來李信本就沒打算讓他和孫鉁留在錦州。

于是,劉宇亮便順水推舟,“如此,老夫便護送賢侄回山海關,這錦州便托付李將軍了!”

李信表示當仁不讓,再次強調,這次錦州之戰不比當年的高陽之戰,守高陽再不濟也是在大明內部,只要能堅守住早晚韃子都會退。而眼下錦州的情形卻大不相同,身在關外,朝廷能否收復舊地都是未知之數,留下來九死一生,所以孫鉁和劉宇亮兩個人必須走。可孫鉁卻決然不同意,“李將軍此言差矣,孫某身為寧遠巡撫,本就守土有責,此前寧遠失守沒有以身殉城便已經罪孽深重,如今有了將功補過的機會,若再畏難怕死豈不是枉讀了這三十多年的圣賢書?還有何面目去見君父?大不了,孫某在與李將軍攜手,將這錦州當作高陽,再來一次死中求活!”

聽到兩個人的對話,劉宇亮本來放下的一顆心卻又陡然懸了起來,乖乖的親娘呦,李信瘋了,孫鉁怎么也跟著瘋?錦州孤懸關外,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在兵家眼中就是一塊死地,眼巴巴的抱著有何用?

劉宇亮更不懂的是,韃子為什么要來打錦州。

“哎,都慢著,慢著,老夫怎么覺得不太對味。錦州這城里什么都沒有,又失修破敗,韃子憑什么放著山海關不打,來打這里?李將軍是不是……”

后面的話劉宇亮沒有直言,卻是將自己的質疑明明白白的表達了出來。

其實,李信的直覺并不完全是空穴來風。代善十萬大軍聚集在山海關內外,表面上占盡優勢,但終究因為有了錦州這顆釘子始終如芒刺在背,直到海上往來的海船被別闊兒一把火全都燒了,就此海路,陸路全部斷絕,錦州也就從一根刺升級為一顆釘子,一顆必須拔掉的釘子。

畢竟山海關附近是沒有足夠的百姓供其劫掠糧草的,而山海關又絕對不是旦夕可惜下的,更何況代善領著大軍久在權力中樞之外,又與其斷絕通訊,難免會疏離于皇位角力的中心,那么便很有可能被邊緣化。

因此,李信猜測,表面上代善穩坐山海關外,從容作戰,實際上他的內心之中比誰都希望速戰速決,然后攜大勝之功返回盛京,在皇位爭奪戰中分上一杯大大的好處。

可以目下的局勢,戰事卻在朝著膠著的方向發展,代善的內心定然也是急躁不安的。而盛京方面多爾袞的強勢出擊,重創了陸九和海森堡,雖然未能竟其全功,但也在側面上反映出,兩黃旗支持的皇后和莊妃一定和他做了某些不為人知的妥協。多爾袞得到了足夠的好處,才放棄繼續待價而沽,出手去解救滿清權貴尤其是兩黃旗在遼陽一帶大量的田產莊子奴隸。

以代善之狡猾,也必然能嗅到盛京城中出現的微妙變化,如果多爾袞與兩黃旗果真妥協了,他很有可能就會被排擠出新權力中心之外,這是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那么與爭奪權力相比,拿下山海關便不再那么重要,須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了權力基礎,有再大的功勛又有何用?再說,十幾萬大軍后路上還橫著一個錦州城,就像一根黃蜂毒刺死死的釘在其后路上。

只要代善下了回京的決心,那么錦州這個帶毒的釘子必然就會成為其泄憤的目標,并且,為了保住此前一戰的成果,也就是整個遼西走廊,拿下錦州也是極為有必要的。

不詳的預感由此產生,黃勝和米琰等人的安危也陡然變的讓人不安起來。黃勝乃是黃妸之兄,如果真出了意外,有個三長兩短,如何能對得起……

李信的內心竟前所未有的紛亂了,“二公子……”一時之間,他竟有些詞窮了,他想不出還有什么更有力的語言和理由,能夠讓這位孫二公子回心轉意。此人雖然忠直仁義,但卻是一頭不折不扣的倔驢,李信倒真希望他能像劉宇亮這等務實之人一樣,拋開那些所謂的氣節,離開此地返回山海關,留著有用之身豈不是比白白深陷此地好得多么?

但話又說回來,正是他們身具了這種獨特的氣質,才讓這個晦暗的世界多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多了一些給人以希望的點點星火,若是這天下都是一些冷血無情的政客,李信真就找不到繼續拯救泱泱大明的理由了!

“都等等,都等等,都說這打仗的事不可兒戲,老夫瞅著錦州城破百城這個模樣,還能拿什么來守住?”劉宇亮有一說一,這也是實情,既然不能說服孫鉁,那么就用事實說話吧,受不住的城,還要守下去,豈不是白白的浪費大好漢家兒郎嗎?

誰知道還沒等李信說話,孫鉁卻陡然音量增高。

“劉相難道沒見過去歲的高陽嗎?高不過兩丈,方圓不過三里,兵丁不過百人,不一樣和多爾袞率領的韃子大軍周旋了數月有余嗎?再看看這錦州城,雖然有數處缺口,但底子尚在,城高池深,休憩一番絕對要勝過高陽多矣。而眼前的三衛軍兵精將猛,又豈是當初那百十個衙役皂隸可以比擬的?以孫某之見,李將軍若是想守,當還是守得住的!”

劉宇亮被孫鉁搶白的一愣,轉而又抱怨道:“這,這,賢侄開始不也說了,錦州孤懸關外,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不是長久之地么?”

孫鉁說那一番話,其實是想讓李信放棄錦州,畢竟以身犯險,白白損失了著許多大好兒郎不是他所樂見的。但經過李信的提醒之后,他才猛然警醒,錦州的位置實在太重要了,此城既是山海關之咽喉,也是遼東之咽喉,誰得了去,誰便占了先機。

六州河上游,一帶黑水迤邐蜿蜒在林子間迂回曲折兩岸林密葉綠,正是七月間的好時節,可洪承疇卻沒心思欣賞這等良辰好景。何洛會正像跗骨之蛆如因隨行,一路尾隨追擊。

這一回,洪承疇總算學了乖,將李信送他那張字條上的箴言活學活用了。他只要發現了何洛會擺開決戰的架勢便絕不戀戰,而是一路上避其鋒芒,沿著六州河溯流西進。然后,只要看到何洛會的大軍稍有攜帶,或是分兵急進,他便會抓住機會狠狠的回頭咬上一口。

如此,洪承疇沒有被何洛會的大軍逮住,而何洛會卻零零散散的被咬了好幾口,每次必然會損失即使數百的甲士,這讓何洛會咬牙切齒不已。不過,禮親王交代的差事不能不執行,而如果要執行,不收拾掉這股明軍便不得安穩。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