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四百二十九章 蹊蹺之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九章 蹊蹺之處

第四百二十九章 蹊蹺之處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9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當前位置:


洪承疇得勝消息很快便在三衛軍中傳開,盛京有變,奴酋夜半離營,清軍大亂,明軍趁勢收復不少遼西失地。這更堅定了人們抵制大將軍開赴遼東與韃子和談的決心。李信很快便發覺了部下們這種微妙的變化,明明擊敗漠北四大部的聯軍不過是眨眼之間的事,但卻在人為的怠工下開始變得拖拖拉拉。

這種情況在三衛軍中前所未有,李信只好挨個找他們談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作用卻不甚理想。李信又知道他們一片好心,不便以強力鎮壓。不過,有一個人卻忍不住了,這就是毛維張。他在這一日晚間特地趁李信的蒙古包中沒人的時候,悄悄的溜了進來。

“大將軍。”毛維張先是一躬到底,然后又滿心憂慮的道:“下官察覺軍中上下對軍令陽奉陰違,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李信當然知道他在說的什么,笑道:“他們也是一片拳拳之意,若是用強,怕傷了他們的一片好心!”

毛維張卻冷然道:“今日是出于好意,對軍令的陽奉陰違被縱容了,長此以往,他日若別有用心,又該當如何應對?”

緊接著毛維張有啰嗦了一大堆,歸根結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正所謂慈不掌兵,令行禁止是維系一支軍隊戰斗力的基礎,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便可以放縱違令的行為,那么便如千里長堤上的蟻穴……”

毛維張中期十足,這一番道理講起來義正言辭,直讓李信汗流浹背,自己的確是過于自滿托大了,怎么能忘了這以關鍵所在。

“毛鎮撫所言甚是!”

李信由衷的贊了一句,毛維張毫不扭捏謙虛,而是繼續說道:“下官雖然也不贊同大將軍執意和談之舉,但既然上位者有令,即便想不通透也要堅決執行,更何況大將軍的嫡系親信?”

這番言論也讓李信大感頭疼,軍令必須伸張,但卻不能像毛維張說的那樣六親不認,恐怕還是要講求方式方法的。最好有個皆大歡喜的結果,這還真要好好費心思量一番。

就在李信絞盡腦汁的時候,機會來了。遼東的情報網絡再一次送回了消息,奴酋皇太極的心愛女人宸妃久病臥床終于在前幾日不治身死。

皇太極對這個女人用情之深從“宸妃”二字便可見一斑,“宸”為紫微星,帝王之意,唐高宗曾特意為武則天設此位號,但在韓瑗、來濟的極力反對下沒能成功。因此后世帝王若以此位號賜予妃嬪,足以證明對其寵幸之極致。

那個蒙古女人能夠得到“宸妃”封號不算,皇太極還親自將她居住的寢宮命名為“關雎宮”,取意“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要逃淑女,君子好逑”。

皇太極既給了她僅次于其姑母皇后哲哲的地位,又給了她這個時代女人奢侈至極的愛情。那么,驟聞宸妃之死,皇太極能于前敵軍中匆匆返回京中探望便也不足為奇。

李信的蒙古包中,三衛軍上下的頭頭腦腦們基本上都已經到齊了。以上皇太極對宸妃的情義不是重點,重點在于既然皇太極連夜返回沈陽是因為宸妃之死,那么此前傳回的“盛京大亂,皇太極回京平亂”一說便不成立了。

如果這一點不成立,那么清軍行營在皇太極走后便陷入大亂之中,還讓尤世祿撿了大便宜,不但占領清軍行營,又收復了廣寧前屯衛城以及修復巖土堡寨,這等一連串不符合常理的勝局,就變得極為可疑,有待商榷。

“看不出來奴酋還是個情種,可既然不是沈陽城出了亂子,清軍大亂慘敗很可能是奴酋所挖好的一個陷阱!”

陸九又如以往一般率先發言,而且一語中的。毛維張對陸九的判斷也暗暗點頭,他對這個叫陸九的漢子每一次見面都要重新審視一番,以前覺得他魯莽粗俗,現在又凡發現此人居然也是有勇有謀,能僅憑一則消息便一眼瞧出了遼西戰局的蹊蹺之處。

牛蛋聽說了遼西戰局有問題,而且主持遼西戰事的洪承疇很可能胡因此而倒霉,便幸災樂禍起來。

“姓洪的奸狡之徒也有倒霉的一天,真是老天有眼,讓韃子將他打的稀里嘩啦才能出了這一口惡氣!”

牛蛋和史大佗的遭遇大伙早就得知,而且明眼人很快就能猜出其背后使壞的人非洪承疇莫屬,而且其人在鎮虜衛一戰中的表現明顯很不正常,擺明了是敲鑼打鼓看熱鬧。

這很快引起了大伙的共鳴,紛紛表示都恨不得看洪承疇跌跟頭,看他還如何狂妄?

而李信卻再一次儲戶大火意料之外,決定親自寫一封信送往遼西提醒洪承疇這個嚴重蹊蹺的問題。

這也遭到了絕大多數軍官的反對,大家一致認為洪承疇其人奸狡卑鄙,沒好下場也是老天爺不放過他。但李信一句話就將所有人都堵了回去。

“豈可因私怨而壞了公器?此事休要再提!”

大將軍此話一出口,誰還能多做啰嗦?而且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是,李信面色冷峻,突然又下了嚴令。

“遼西戰事緊迫,必須盡快解決眼前的麻煩。明日一早與漠北四大部決戰!”緊接著,他又親自分配各步戰營的具體作戰任務,并反復強調:“作戰失利者便不用回來見我了!”

各部頭頭腦腦聽的面有愧色,其中陸九、程銘九以及張石頭是負責具體制定作戰計劃的高級將領,李信繞過了這些人親自下達具體作戰命令,這已經是變相表露了他對此前推諉軍令的不滿。

程銘九面色略顯尷尬,但還是決定力爭一下。

“即使韃子有陰謀,洪承疇有危險,大將軍也不必接下那亂命圣旨!”

在程銘九看來,讓李信這樣一名與韃子屢屢血戰的驍將去代表朝廷與之和談,就等于是對他最大的侮辱!

此言一出,當即又有人附和,李信這一回便語重心長的道:“大明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今年大旱,中原流賊蜂擁而起,北方韃子虎視眈眈,大明積貧積弱久矣,根本就無力應對兩線作戰,孫閣老出此下策,實際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只有穩住關外的韃子,朝廷才能全力剿滅流賊,待天下安定,出兵滅清便指日可待。”

李信說到此處頓了一頓,只聽下面還是有人竊竊私語,似乎還是不以為然。

“諸位父母妻子都在關內,不論流賊得勢,還是韃子破山海關倒霉的始終是老百姓,是我們的父母妻子。所以我李信忍辱負重去與韃子和談,既不是為了皇帝也不是為了朝廷,而是為了天下與諸位父母妻子一樣的千千萬萬百姓!”

這一席話終于對持反對意見的人有所觸動,雖然很多人的家人早就在歷次大亂中死去,但那慘烈的一幕幕仍舊深深的烙印在腦子里,恐怕此生都難以忘記。

李信的這一番自我剖白在大家的心里引起了共鳴,大將軍位高權重都能敢于犧牲自我,前去與韃子和談,那么他們又有什么資格為了一己私利而反對呢?

不過陸九還是不甘心,如果李信的和談成功,最終的功勞也要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歸于在遼西與韃子力戰的洪承疇。他不希望洪承疇如此白白撿了個大便宜。

“黑鍋是十三哥的,功勞卻是那卑鄙奸狡之徒,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信灑然一笑,“本帥這一回去遼西,早就有了背黑鍋的覺悟,更何況鹿死誰手還在兩可之說,你們見過咱們三衛軍何曾吃過大虧?”

終于,連陸九也被徹底說服,雖然他聽李信說的輕松,但落在二中卻都是李信對他的安慰之語,這次東去不論成敗,橫豎都是有過而無功的,于是上前單膝點地。

“十三哥高義,陸九,陸九愿隨十三個左右聽憑驅馳!”

這是一種表態,不是做給李信,而是做給那些三衛軍心中存有芥蒂的營官看的。緊跟著,張石頭、程銘九等人紛紛表態,愿隨李信東進,不論龍潭虎穴都要跟著闖上一闖。

滿清在漠南并沒有駐扎八旗兵,屏蔽明軍的全部是當地的蒙古部落,如今漠南蒙古分裂,西部的幾大部都投靠了李信組成蒙古部落聯盟,東部以烏珠穆沁部為首的幾大部則在此前一戰中落敗,如今能阻止他們東進的只有拜音圖率領的漠北四大部的聯軍。

“打敗拜音圖,大軍東進,拿下遼東!”

忽而蒙古包中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口號聲,雖然有些不切實際,但卻振奮人心,由此出兵東進已經勢在必行。所有人士氣高漲,似乎只要李信出馬所有事情都事在必成。這其中只有一個人憂心忡忡,他就是毛維張。

雖然,李信已經決意東進與奴酋和談,但這只是一廂情愿的想法,人家韃子愿意談嗎?就算遼東的韃子愿意談,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還真就能答應他們不成嗎?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本站只收錄公共版小說,請網友上傳時注意。嚴格禁止任何色情、暴力、反動、以及和法律相抵觸的小說,一經發現立即刪除。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