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四百一十三章 蛻變成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三章 蛻變成鬼

第四百一十三章 蛻變成鬼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6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魯之藩并沒有向北逃出邊墻,而是一路往南準備去尋圖爾格,他不甘心就如此灰溜溜的逃回遼東去,那可真就功虧一簣了,眼下只有圖爾格的大軍是僅剩下的翻身之根本。

所以他不顧一切的帶著身邊的百余親兵沿著圖爾格燒殺搶掠的路線由鎮虜衛直往南而去,但是他卻忽然絕望的發現,位于鎮虜衛城西南方的陽和衛就像是一道壁壘攔在了他的面前,由于這座城修的十分完備,又有三衛軍擅長的諸多火器,當初無論是魯之藩還是圖爾格都為了節省人力而沒有主動去進攻這座位置上并不甚重要的城堡。

只是兵敗向南挺近的現在,這座當初顯得次要的城堡,竟然突然變得異常重要起來。陽和衛的明軍守將顯然是加強了此地的防務。到處都是明軍的探馬游騎,一個不小心若是被他們發現,恐怕便將在劫難逃。

他該怎么辦?究竟是一意向南,還是折返遼東?這個疑問只在腦子里轉了一下念頭,魯之藩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畢竟選擇了后者就等于選擇了失敗,滿清雖然禮賢下士,但是對戰敗者也不從憐憫,這是一個屬于強者的朝廷,弱者將注定被大局所淘汰,只是他從來都未曾想到過,自己居然也成了一個可恥的失敗者。

“先生,前面發現明軍游騎……”

魯之藩心頭悚然一驚,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現在大軍已經丟的干凈,自己已經和一日前不可同日而語。

“快,避往那里…”

魯之藩手指不遠處的密林,那里是密密麻麻的林子,下面則到處都叢生著灌木,戰馬到了里面幾乎寸步難行,必須要人工用馬刀開出一條路來。

“先生,這樣下去咱們早晚得暴露行蹤,明軍的斥候肯定會發現咱們砍了灌木的痕跡。”

魯之藩冷靜下來之后,才頹然發現,現實果如那親兵所言,可若不如此還能有第二條路可選嗎?兩個字陡然在腦子里蹦了出來。

“殺馬…”

就在想到的同時,這兩個字也從魯之藩的嘴里擠了出來。親兵們都被魯之藩的話驚呆了,戰馬可是他們的寶貝,而且是用來逃命的最后依靠,若是將戰馬殺了,那從此以后便再沒有退路。

魯之藩見到眾人猶豫了心中一動,居然在這種危機四伏的環境中為大伙講起了故事。

“漢人有個典故,不知諸位聽說過沒?”

親兵們都是一等一的精銳,眼見兵敗對魯之藩,心中是多有微詞的,可聽說他要講什么漢人的典故,便都靠了上來,豎起耳朵打算聽聽他要講什么。

清廷上下對漢人的一部《三國演義》推崇備至,上至皇太極多爾袞等權貴,夏至一些區區小官都能信口講上幾個段子,甚至他們的很多用兵方略便都出自此書。這就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清廷上下對明朝當今從皇帝到臣子都蔑視至極,但對他們的祖宗歷史卻評價的相當之高,很多古往今來的典故更是當作一些生動的教材來推廣。

正義為如此,這些親兵們在聽說了魯之藩打算說一個典故,便都忘了密林外危險的存在,而聚集到一起,聚精會神的等著魯先生開講。

“漢人里有一個大大的英雄,名叫項羽…”

“先生先生,這個項羽是三國里大英雄嗎?”

有人急促的將其打斷,求知欲極強的問道。在他們看來,天下英雄無不出自三國,簡直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事。魯之藩看向那名想他提問的親兵,笑著搖頭。

“非也…項羽號稱西楚霸王,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項燕是誰?他的孫子都做過些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怎么從未聽過?和劉關張比,誰更厲害?”

魯之藩的心里充滿了不屑,劉關張是什么東西,怎么可能和項羽相比,當年那句古語豈是白白流傳的。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項羽就是這楚人中的佼佼者…”

他的滿人親兵中絕大多數都是文盲,偶爾間或有個半文盲就可以稱之為知識分子了,但聽過項羽的人卻寥寥無幾。終于有一個人拍了一把大腿,似恍然大悟,興奮的提問道:“聽說漢人隋唐之前有個大秦,苻堅皇帝武功了得,說的可是滅掉這個苻堅皇帝的英雄?”

魯之藩一臉的不以為然,但又不愿意打擊他們,只好不再賣關子。

“說起項羽你們不知道,但漢朝總該聽說過吧?”

“嗯,三國便是漢末,南蠻漢人的族名都來源于此,是南蠻歷史上最了不起的時代…”

好在三國這一段歷史時期屬于漢朝末年,親兵們總算是沒有張冠李戴。

“漢朝的開創者,高帝劉邦都曾在這項羽手下戰戰兢兢。而且漢朝之前,還有一個強大而短暫的王朝,也是第一次完成了華夏大一統的朝代,秦朝,便是在此人手中滅亡…”

“第一次統一華夏?還真是厲害……”

“如此說來,這個項羽還真大英雄,不知放在三國里和五虎上將比一比能排個什么位置……”

魯之藩實在對這些沒文化的文盲鄙視到了極點,上不得臺面的雜劇話本,竟然被這些猴子們奉為天書,也不愿意與之多做解釋,而是直入主題。

“項羽在滅秦之時兵微將寡,在一次大戰前夕,他度過了大河之后便砸了鍋碗,毀掉戰船……”

有人立即驚呼:

“這,這不是絕了自己的后路嗎?”

魯之藩點頭,“正是,這一戰乃是滅秦決戰,項羽以少打多,以弱滅強,絕了部下們僥幸逃生的后路,大軍奮死力戰,終于一戰功成,流芳千古…”

終于有人恍然大悟。

“先生這是在效仿古人,難不成咱們也來個破釜沉舟?”

魯之藩欣然點頭,終于感覺這些人還算孺子可教。

不論這些滿人認不認這個故事,但殺馬一事卻也沒有人再阻止,很多人一陣不舍之后都毅然將自家的戰馬一一殺死,然后在林中草草掩埋。

很顯然,項羽的故事激勵了這些親兵們的戰斗士氣,但魯之藩卻并不如他們一樣樂觀,這次破釜沉舟首先一點要素便是圖爾格并沒有因為這次戰敗,而放棄對他的信任。只要他還能對圖爾格的大軍有足夠的影響力,就能指揮大軍橫掃山西,甚至度過黃河去河南,去山東折騰一番,讓明朝知道他們的厲害。

李信送走了高鏗之后,便率領大軍一路向南,在經過鎮虜衛時,眼看著自己起家之地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心中有感,暗暗發誓一定要阻止這種被滿清破關的事發生。

大軍于陽和衛獲得了足夠的補給,接下來的任務便是肅清還流竄在外三關一線的圖爾格大軍。不過李信此時卻得知了一個消息,在陽和衛以東的密林里發現了上百匹被剛剛殺死,又草草掩埋的戰馬尸體,而且據判斷這些戰馬都是來自遼東,很顯然是一股清軍潰兵所為。

這個事件絕不是殺馬那么簡單,直覺告訴李信,這一定和魯之藩有關系,只是一時間還想不清楚這背后還有什么預料不到的大事。很顯然,陸九也對此大為感興趣,主動向李信請纓,準備去偵查一番。

陽和衛是三衛于邊墻內唯一還完好的城堡,此地的安全也絕對不能放松,讓陸九率一步騎兵查清楚也好。

“給你一日功夫,務必查清楚殺馬的清兵動向…”

就在陸九走了沒多久之后,又有斥候探馬送來消息,昨夜曾有人隱約發現有一支百人以上的步卒向南而去,當初以為是韃子的游騎也沒當回事,但現在發現了上百被殺死的戰馬與之聯系起來便覺不同尋常。

戰馬在這個時代可是昂貴的戰略物資,上百匹戰馬被集體屠殺,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出來的事。

李信此時幾乎已經可以確定,這個魯之藩居然沒逃回遼東,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對魯之藩的膽氣頗為佩服,但更多的還是無限惋惜,一句話始終在嘴邊繞來繞去,卿本佳人奈何從賊…

如果魯之藩沒有逃走而是南下,李信便突然意識到,這個典使做事絕對不會無緣無故任意為之,那么他南下必然是去尋找圖爾格的大軍,然后在帶領著這股孤軍在山西境內來次破釜沉舟的一次掃蕩大戰…

亦或是說大屠殺…

李信不寒而栗,在軍事作戰失敗的情形下,如何才能最大可能的報復明軍呢?屠殺百姓削弱明朝的實力根基,自然便成了上上之選。一念及此,李信心里那點對魯之藩還殘存的一點點好感蕩然無存。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一個從小便受儒家理學熏陶的讀書人一旦投了韃子,怎么做起這些傷天害理,斷子絕孫的事來便一點道德負擔都沒有呢?難道他們的心里只有個人的成敗得失才是最重要的嗎?

李信眼中兇光畢露,一個窮兇極惡的魯之藩已經誕生,他再也不是那個與其在高陽城頭并肩作戰的魯典史了,不殺此人如何對得起在這次大戰中死傷的千千萬萬大明軍民?

本書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