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信談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信談判

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信談判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01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正文

張四知馬上提出了反對意見,“中原剿賊平亂正在關鍵時刻,若將楊調往山海關,誰還有此能力穩住局面,盡殲余孽?”

劉宇亮反唇相譏,辯駁道:“張李余孽已經勢成強弩之末,河南有熊文燦,陜西有丁啟睿,據說沈王還統率大軍一部追擊張逆入川,有這幾人坐鎮,中原安矣!”

聞言之后,張四知冷笑數聲,不再接話,但薛國觀卻突然將話題岔開。

“臣心中有憂慮,不吐不快!”

朱由檢讓他直說,現在就是要大臣們暢所欲言。

“沈王身為藩王,一直統兵在外,恐怕于祖制不合……”

聽話聽音,薛國觀點到即止,大家便都明白了他的話中之意。明朝自成祖朱棣即位登基以來,最嚴加防范的便是這些屏蕃在外的藩王,別說是領兵,就連參政的權力都沒有。可如今倒好,這個沈王究竟是何居心?不但糾集大軍,還大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意思,雖然打著為朝廷評亂的幌子,但其用心已經直入司馬昭之心了。

這個話題本來大臣們都當作禁忌,皇帝不問,大臣們也不說,直到劉宇亮將沈王捎帶出來,薛國觀不知出于何種目的,將之抖在了明面上。而朱由檢對沈王的事也早就盡熟于心,之所以睜一眼閉一眼,還是手中兵力捉襟見肘鬧的,生怕處置不當再讓此人做反,便想先壓一壓,等中原戰事結束,再讓楊嗣昌摟草打兔子,將其一并拿下。

眼下大臣們既然提了出來,朱由檢自然就不能再裝做不知情,于是問道:“眾卿可有對策?”

薛國觀立即上前道:“沈王大軍之所以能于川陜間長驅直入,將流賊張逆打的屁滾尿流,所依仗的唯有一人,只需將此人調離川陜軍中,沈王自然敗矣!”

“哦?”朱由檢聽說能兵不血刃就解決他的心腹之患,立即便來了興趣,追問道:“何人竟有如此能耐?朕可知道此人?”

薛國觀道:“圣上自然聽過,前河南總兵左良玉!”

原來是他?此人據說在平陽一戰大敗,幾乎全軍覆沒,楊嗣昌曾上表參了此人,但是正逢黃河被李自成決口,京師又有流賊作亂,此事便被擱置,不想此人竟然投于沈王麾下,硬是又打出了一片天地來。看來此人當還是個將才,朱由檢突然起了愛才之念,亦不打算治此人之罪。

“既然如此,調左良玉為薊州總兵,跟隨楊嗣昌北上,剿賊諸事由熊文燦一體署理!”

朱由檢此言一出,重臣們立即異口同聲,“萬歲圣明!”

這的確是最好的結局,朝中的幾位重臣,不用以身犯險,又將楊嗣昌調離了大功之地,將來回朝之后,必然會因為沒有竟全功而失色幾分。至于薊遼之地,可就不是流賊所能比的了,自天啟年以后,歷任寂寥總督沒幾個有好下場的,楊嗣昌難道就能逃脫過這種命運了?反正朝中的幾位重臣是不信。

下水海營地的探馬回來了,更帶來了朝廷派出的傳旨欽差,司禮監隨堂太監高鏗。李信在得知三衛遭清軍圍困以后如夢方醒,此前一直籠罩在心頭的不詳預感成為現實,這也解釋了為何派往鎮虜衛打探情報的探馬因何沒一個能夠回來。

“李將軍不是咱家張他認為,滅咱自家的士氣,這一回韃子算是下了血本,你是沒看到啊,鎮虜衛外面的韃子兇猛的很啊,連洪部堂這等人物都沒占了便宜去,只怕,只怕他那萬把人不夠韃子塞牙縫的,不要猶豫了,咱們撤吧,撤回去解救三衛于水火之中!”

這個消息對于三衛軍和蒙古部落聯軍絕對是重磅炸彈,一旦公布必然猶如雪上加霜,甚至能夠使得整個聯軍瓦解,所以李信對此事嚴格保密,只在三衛軍幾個高層之間召開了一次小范圍的會議。

陸九第一個站出來贊同高鏗的意見。

“鎮虜衛是咱三衛的根基,斷然不容有失,說不得只好放棄這些蒙古韃子了。大將軍咱們連夜就撤吧!”

其他幾個營官也紛紛表態,李信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他突然注意到了旁聽列席的兩個陌生面孔,這不是那個戰地服務隊的米琰嗎?此人怎么也來了?哦,對了,是跟著高鏗一起來的,他這才想起來,高鏗的確曾說過一嘴,帶了米琰和另一個叫趙白生的占地服務隊隊員過來,想來另一個便是那趙白生了。

“你,對,就是你,你來說說對此事的看法!”

李信沒有理會眾人的懇請,而是手指米琰,讓他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米琰萬沒想到,李信能注意到自己,并且點名讓自己表達看法,當即也不矯情,而是一吐為快,將所有內心想法一一說了出來。

“既然大將軍瞧得起在下,在下就一吐為快了!”

米琰其人三衛軍的營官們都認得,對此人印象也不好,自然換來了他們的一陣噓聲。但是,米琰也不在意,而是自顧自的說了起來。

“在下不認為三衛軍目下最后的選擇是離開此地南下……”

此言一出立即招致一名營官的反對,“米琰小子,不要亂說話,否則……”不過在那名營官注意到李信不悅的神情之后,后半截話又讓他硬生生咽了回去。

“你繼續說!”

得到了李信的鼓勵,米琰接著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下雖然才到達此處不過幾個時辰,不過對大將軍的戰略意圖也算稍有了解,以韃虜治韃虜這一則實在是神來之筆,而且的確已經成功了一半,這個蒙古大部落也是前所未有之舉。但是,一旦咱們現在放棄了,放棄了這個部落聯盟,就等于失信于人,這對大將軍的長遠戰略意圖造成的后果將是致命的,說嚴重一點,甚至是不可挽回的。”

“莫要危言聳聽,如何不可挽回,說出個子丑寅來!”

陸九在一旁冷冷的插道。

米琰看了路就一眼,拱手道:“陸將軍莫急,在下正要說這關鍵處,大將軍一旦放棄蒙古部落聯盟就等于失信于漠南草原蒙古各部。而這失去的信任和信譽想再找回來,恐怕便難于登天,將來再想一統草原,就只有武力流血一途。不但韃子們流血喪命,我華夏男兒也同樣要流血喪命。更何況在遼東還有虎視眈眈的滿清東虜,此等行為何異于將漠南蒙古各部再一次推向他們?如若不然,這漠南蒙古各部便會成為我大明一道屏蔽滿清東虜的天然屏障,試問他們還如何能如此前一般,恣意的毀關入寇?”

米琰頓了一下,掃視一眼軍帳中眾人,又坦然道:“所以,三衛軍一旦撤退,造成的損失和后果是不可估量的。目下局勢表面上困難重重,卻未必沒有解決之法。”說到此處,米琰又沖李信深施一禮,“想必大將軍早就已經成竹在胸了吧!”

軍帳之中突然陷入了一種空前的寂靜當中,所有人都在回味著米琰所說的話,這其中大有耐人尋味之處,這部落聯盟若果真有他所言之利,還真就不能輕易放棄,而更重要的是這小子居然干斷言李信已經成竹在胸了。

陸九難以置信又有幾分擔憂的望向李信,米琰這廝莫不是在給十三哥設套挖坑讓他往里面鉆跳吧!

李信卻面無表情,只是淡淡的點頭,隨后又問了一句眾人。

“諸位都如何看?”

其實他的心中卻頗感驚訝,此前一直小看了這年輕人,一直以為這貨和那些眼高于頂只知道紙上談兵的當代讀書人一般,是個小憤青,卻沒想到肚子里還有幾分墨水。更為難得的一點是,此人居然來到大營不過幾個時辰的時間,通過所了解的只言片語便領會了他的整個戰略意圖,是個人才!

“本帥有個艱巨的任務打算交與你去執行,可有膽量?”

李信忽然心中一動,決定對他施加考校一番。

米琰雙目激動拱手施禮道:“大將軍有用得到米琰的地方,盡管吩咐,米琰必將竭盡所能……”

這是米琰的真心話,建功立業的心思在他的胸中被壓抑的太久了,其烈度比呂惠中分毫不差,但他卻深以為,大丈夫在世,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本帥準備與清軍主帥談判,你可有膽量去一趟清營,做一回使者?”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有人只覺得不可思議,如何大將軍竟然要談判了?還有人幸災樂禍的瞧著米琰,這小子說話時一副大義凜然的德行,恐怕這回要現原形了,大將軍端的好計策。

豈料米琰竟然一口應下,“大將軍有命,米琰誓不辱命!”

這,這是答應了嗎?去清營可不是郊游,說去就去的,鬧不好有去無回要掉腦袋的,帳中諸位不由得收起了對米琰的輕視之心。

當天夜里,米琰出了綿延數里的軍營,直奔清軍營地而去。

鑲黃旗固山額真拜因圖憂心戰事一直未睡,在床榻上翻來覆去,忽然有奴才來報:“明軍派了個人來求見固山額真,說是要與固山額真談判!”

聞聽此言,他一骨碌爬了起來……

其他書友在看: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