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三百五十九章 貝勒出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九章 貝勒出山

第三百五十九章 貝勒出山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16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您的位置:


/五味酒

分享到: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shu5

位于遼西沖要之處的廣寧,城防嚴備,甲士精銳,規模與戰力都讓人頻頻側目。守將本來是鑲黃旗的一名章京,守軍人數也不過才千余人,而今這座小城的駐防規模卻似一地首府一般,突然間涌入了近三千的八旗甲士。

人吃馬嚼靡費頗巨,弄的督理糧道的官員們怨聲載道,一直將狀子告到了盛京御前的皇太極處。究竟是誰能將一座彈丸小城惹出的動靜,一路傳到了滿清的奴酋面前呢?

此人正是前睿親王多爾袞,之所以在睿親王的前面冠了一個前字,那是因為他現在的爵位已經不是親王,由于去歲破邊墻進入南朝打草谷的行動失敗,他被震怒不已的皇太極大加斥責了一番,直接褫奪了一切爵位軍職。后來還是禮親王代善求情,皇太極就坡下驢,又給他復了個多羅貝勒的爵位。

但盛京肯定是容不下他了,皇太極趴在地圖前琢磨了一番決定將自己這十四弟放到廣寧去。廣寧一地已經地處前線,往南走幾十里便是明朝老臣孫承宗構筑的關錦防線。

皇太極啊將多爾袞置于此地也是煞費一番苦心,他既不想浪費了多爾袞的用兵之能,又不愿他重返大清的權力核心,所以將他放逐到前線,物盡其用,人盡其能,又可以使他難以與聞朝中大事,如此便一舉兩得。

誰知這多爾袞自打被他貶斥以后,性情竟似變了一個人,一改往日小心翼翼的性格,行事愈發的放浪形骸,幾個旗的子弟頻頻告他的狀子,弄得皇太極頗感為難,懲處不是,不懲處也不是。

多羅貝勒多爾袞雖然身處前線,卻一點身為前線主將的覺悟都沒有,三天兩頭上山行獵,每次出行前呼后擁,鬧的動靜頗大。有兩次甚至驚動了大凌河的明朝守軍,以為是韃軍又要攻略關錦了呢。

廣寧本是鑲黃旗守將的地盤,多爾袞帶著自家旗丁來到此處之后,大有鵲巢鳩占的架勢。還有一點更讓這些黃旗守將們憤憤不平,那就是多爾袞極度的寵信漢人。反倒對他們這些同為八旗的子弟們不咸不淡,冷落備至。

這些漢人里風頭最搶眼的一個人,據說是去歲在南朝打草谷,多爾袞于高陽抓回來的一個明朝降官,但又由于此人一向低調以示身份,很多人只知道其人姓魯,具體名字卻不甚了了。

但是,魯姓漢人刻意的低調卻因為多爾袞有意為之的抬高而變的毫無意義,除了他的名字無人知曉以外,平日里的一舉一動都有數百雙眼睛在盯著,恨不得將其置于死地。也好殺殺這為太過囂張的多羅貝勒的威風,但每每都事與愿違,此人行事小心的簡直令人發指,平日里規矩的連進門先邁左腳還是右腳,都日復一日的一般模樣。

“先生何故皺眉?”

多爾袞由一方精致的木匣內取出了碗底大小的羊脂玉瓶,瓶子是廣口的旋開蓋子,里面是雪白的膏狀物,用狹長的小指指甲挑了一小塊抿進嘴里,砸吧砸吧嘴,面上表情極似享受。

“稟貝勒,此物來歷不明,切不可食用過于頻繁,臣,臣恐對身體不利…”

多爾袞口中的先生正是當初的高陽典史魯之藩,他猶豫了一下,仍舊不顧避諱的,直言心中隱憂。聞言之后,多爾袞竟放聲大笑。

“先生多慮,此物名為‘福壽膏’盛京里已經流行了有一陣子,王爺貝子們使用者十之**,如果有問題早就有了,何至于等到現在?”

說著,多爾袞在案頭推過另一方精致的木匣,“都說了讓你也用一些,這一匣子拿去隨意用,一兩‘福壽膏’換一兩黃金,金貴著呢,正符合先生的身份。”

“福壽膏”是自打開了春以后,于盛京城中突然流行起來的一種養生之物。據說此物男女皆宜,可外用,可內服。所謂美容養顏,延年益壽,自打問世以來迅速便成為滿清權貴,爭相購買的養生神物。數月下來,不但在滿清權貴中建立了超凡脫俗的口碑,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魯之藩沒好氣的又將那一方精致的木匣推了回去,“臣,臣本是一介降官無福消受此物。”他自打降了多爾袞以后最不適應的一點就是此處的臣子們動輒自稱奴才,讓他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好在多爾袞是個比較開明的主子,允他隨意為之,但每次這個臣字一出口,他都覺得這是在恃寵而驕,但若讓他說出那奴才二字來,又比殺了他還叫人痛苦。

每日在這種煎熬中度過,時間一長雖然也麻木了幾分,可就算過去了半年,還是對那一幕幕心有余悸。后來想通的魯之藩索性便認了命,大丈夫但求建功立業,既然無緣大明,那么輔佐一位大清圣主也不失為人臣之追求。

但偏偏選擇了他的主子回到盛京之后便被褫奪了爵位,后來雖然又重新啟用,又如變了個人一般,整日間玩物喪志,搗鼓這些“福壽膏”…

“西邊有了消息,明軍出了邊墻,據說有大動作,漠南蒙古的幾大部落恐怕要有反復。”

即便身處偏僻一隅,魯之藩仍舊習慣性的保持著一覽全局的行為,派出的斥候游騎每日按時回報。豈知多爾袞竟然伸了個懶腰笑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為這事犯愁的應該是皇太極才是,哪里需要多爾袞來狗拿耗子…”

“貝勒此言差矣,你可知出兵的明軍主將是誰?”

“是誰又與多爾袞何干?”多爾袞仍舊的曼聯不在乎。

“山西鎮總兵官李信…”

當李信兩個字由魯之藩的口中吐出以后,多爾袞臉上的笑容驟然間凝固了,但也僅僅是一瞬間的功夫便又恢復了正常,嘆了口氣。

“這回皇太極有得頭疼了…”

但是,話才說了一半,多爾袞猛然起身,“快,筆墨紙硯伺候…”

魯之藩聞言一愣,但還是手忙腳亂的幫著研磨攤紙。

片刻功夫,多爾袞便寫就了一篇奏章,看著魯之藩一臉的疑惑,笑問道:“先生何故表情如此?”

“貝勒明知主動請戰,皇帝必然不會應允,又……”

他突然意識到這位多羅貝勒本意便不欲西去平亂。

“先生果真慧眼如炬,我若主動求去,皇太極必然心疑不準。可不如此他定會讓你我前去,這一仗注定是個贏了無過,輸了有罪的差事,何苦趟這渾水…”

皇太極以打惡仗來消耗政敵的事屢見不鮮,大貝勒阿敏就是現成的例子,他雖然有信一雪前恥,卻不愿意一頭扎進皇太極挖好的坑中去。

魯之藩搖頭道:“貝勒此言差矣,私怨事小,社稷為重。李信出兵漠南蒙古,表面只是觸動那四大部,可實際卻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四大部落重新投了明朝,所影響的將是整個蒙古,到時候蒙古各部必然從如今的隱憂成為一支嚴重掣肘的鉗制力量,我大清于今歲冬日的討伐計劃惟恐便要擱置…”

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魯之藩既然吃了多爾袞的飯,就準備一心一意的為他為大清出謀劃策,以他對李信此人的了解,此人絕不會沒有因由的便出兵漠南蒙古,恐怕背后還隱藏著更深的目的,只是一時之間還沒想的通透,總要先勸服了多羅貝勒親自掌兵出師才是。

多爾袞猛然間肅容正色,站起了身子對魯之藩鄭而重之的一揖到地。

“先生之言振聾發聵,驚醒夢中之人,多爾袞只知明哲保身,卻忘了江山社稷,慚愧汗顏…”

其實,多爾袞放浪形骸亦是有意為之,自打去歲南掠失利之后,他自覺根基依然不穩,皇太極出于名聲考慮固然不會一次將其干掉,但此人向來擅長小刀子一片一片的割肉,讓人防不勝防,日積月累下來,名敗身死則是水到渠成之事。

因此多爾袞才以此來麻痹皇太極的心思,讓他覺得自己已經性情大變,威脅性越來越小,然后降低對他的警惕和壓制。果然,皇太極的注意力很快便轉移到滿清內部其他政敵的身上去了。

如此一來,誠然自保有余,但何年何月才能復出,卻是成了一個未知之數,或許多爾袞在等著皇太極翹辮子的一天,畢竟最近一段時間私下里流傳著皇帝身體有恙的消息。

皇帝身體有恙的消息能夠在私下里大肆流傳,可不是只頭疼感冒這等小毛病,而是有了能動搖身體根基的大毛病。

今日聞聽魯之藩所言,多爾袞的心思又陡然間變化了,或許等那家伙自行死掉不是一個最好的辦法,倘若迎難而上,克服掉背后的一切搗亂行為,于此次平定蒙古之亂,那么恢復親王爵位便指日可待。

多爾袞在骨子里不認為自己敗給了李信是因為能力不足,不過是讓他抓住自己一心將之收為己用的弱點,撿了便宜,鉆了空子而已。

一念及此,多爾袞將此前寫好的奏章撕了個粉碎。

本書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書書屋最快更新,請

本內容出自《》,五味酒出品,。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