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三百四十三章 轉折再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轉折再起

第三百四十三章 轉折再起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09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一想到自己上了賊船,盧金吉不覺遍體生寒,痛恨對方的卑鄙,卻完全忘了自己的貪欲與權欲。而此時,讓他焦頭爛額的不單單是這一件事,連日來累積的不利事件,使得他所面對的局面已經大為緊張,罷市究竟還能否進行下去,兒子被抓了如何才能救出來,大批的糧食被燒了,損失如何能降到最低……左思右想之下,他似乎又拋開了此前的疑慮與糾結,畢竟很多事都沒有證據,黑衣人又不會蠢到被李信抓住,何必承擔了本不該由他承擔的心理負擔?

籌謀了整整一夜的盧金吉,叫來了心腹,詳細叮囑一番……

當李信得知糧食被燒,第一時間便警覺起來,這等事他不會去做,盧金吉也未必會去做,對他而言這些糧食將是數以萬計百姓戶口之物,而對于盧金吉則是白花花的銀子,誰可能將此付之一炬呢?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可三衛軍此時卻毫無頭緒。

李信并沒有責備顧十四,而是讓他全力追查此事背后的真正陰謀者,他已經隱隱的感到,或許太原城中連日來的動蕩,如罷市,縱火等也未必沒有那些人的影子。

所以,事到如今罷市必須停止,秩序必須恢復,老天留給太原城的時間不多了,時間進入六月份以后仍舊滴雨未下,雖然有了火力提水機為基礎的灌溉系統,但終究是對地里麥子幫助不大,這個麥收時節的絕收,幾乎已經成了定局。

他更擔心別莊糧倉的糧食,究竟被燒毀了多少,還有多少能用。可經過篩選之后,得到的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超過八成的糧食因為煙熏和水浸已經無法食用。就連剩下的不到而成糧食……

想到此處,李信的大腦突然有些短路,不是自年后便滴雨未下么,可昨天明明是下了一陣暴雨,而且還因此澆熄了一場蹊蹺的大火……

就在李信為這場暴雨感到奇怪的同時,那場大雨已經成了太原百姓口中津津樂道的奇跡。老天終于還是開眼了,昨天的那場大雨是否將意味著山西的旱期將要結束?激動與興奮交織在一起,竟醞釀而成了一股躁動,在太原城中隱隱的醞釀著。

照顧躁動既隱含著對罷市的不滿,同時還參雜著對前景的展望。因為就在今日一早,太原府頒布政令,下令所有商鋪一體復市,同時宣布公審盧家大公子。

第一則政令商人們并不甚在意,但對于第二則,卻都伸長了脖子靜候審判。因為審判的結果,將直接表明這一輪交鋒的成敗,如果盧家大公子的罪名成立,城中商戶們就再也不用懼怕盧金吉這只已經沒了牙齒的老虎。

只是接下來的局勢的發展卻讓所有人都難以置信,直如看了一出轉折驚人的大戲。

盧金吉分別向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太原府甚至連山西總兵府在內,狀告三衛軍前營官顧十四帶人放火燒毀了他別莊的糧倉,以泄私憤。并且人證物證,一樣樣的擺了出來,只讓人覺得此事大有可能是真的。

事實上,山西布政使劉令譽在得知盧家別莊糧倉被燒的第一時間里,就已經在懷疑此事背后在有李信推波助瀾,可萬萬沒想到盧金吉這廝也真膽大妄為,就敢豁出來撕破臉。

按照常理揣度,盧金吉是萬萬不會燒毀自家糧倉的,就算有以此栽贓陷害的可能,但以二十多萬石糧食為代價也未免太大了,更何況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絕對是下下策。

所以,當盧金吉派人來承遞訴狀的時候,在劉令譽心里當即就坐實了李信的部下泄私報復的可能性,并再一次向李曰輔借錦衣衛一用。

這回李曰輔卻不愿意痛快的摻合進來,他認為眼下的局面仍舊難以確實,盧金吉表面上占盡了道理,可他總覺得有些破釜沉舟的味道,他不愿意卷入太原城的內斗中來,成了馬前卒,犧牲品。

“不是為兄拒絕,實在是形勢不明朗,你我兄弟此時不宜攪合其中,只要坐著喝茶看戲就好,難道忘了此前抓捕李信麾下那姓牛的隊官,吃了多大的鱉?”

李曰輔的心態可以理解,他只是傳話的上差,該辦的事辦完了自然就可以離開返京。而劉令譽不同,他恨不得抓住一切機會來打擊李信,以此多會本該屬于他的權力。

李曰輔又是一盆冷水澆下來。“難道劉兄忘了高時明的警告嗎?”

高時明曾親口警告劉令譽,盧金吉與北人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暗示他不要參與其中,他也因此放了牛蛋,還生生受了牛蛋的奚落。此事,他如何能忘了?

“此一時,彼一時。此番與上回決然不同,盧金吉就算就北人有勾結,也斷然不會為此就燒掉了幾十萬石糧食。別忘了商人謀利,即使他與北人合作無非就是想求利,如此之大的犧牲,沒有人能夠承受的。只要迅速抓捕顧十四,審出真相。到時候李信那廝有口難辯,李兄再具實陳情圣上,便是大羅金仙也救不了他。”

在劉令譽苦口婆心,幾次三番的勸說下,李曰輔終于動心了。答應配合劉令譽的行動,但卻有一個條件,必須先與盧金吉取得一致,而且還要想辦法拉上提刑按察司一并坐實此案。只有如此,鐵證如山,才不容別有用心之人的質疑。

太原城中更是沸騰一片,原本很多已經準備復市的商戶,得知盧金吉竟然狀告李信麾下心腹,反應如此強烈,便又猶豫了。而城中百姓們則又有了熱鬧觀看,與茶余飯后的談資。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也相信是顧十四為了泄憤而焚毀了盧氏糧倉,其中有人拍手叫好,認為大快人心,燒了盧家的不義之財是為太原百姓出上一口惡氣。但還有一部分人,則認為這是顧氏在泄私報復,而不顧百姓死活。

有人便因此而將李信罵了一個狗血淋頭。

李信無奈的將手中紙箋扔到桌案之上,嘴角泛起一絲苦笑來。郭師爺滿臉憤憤不平的嘀咕著:“姓黃的小子吃里爬外,小人這就派力士去教訓他!”

“不必!在你眼里本帥是如此氣量狹小,睚眥必報之人嗎?”

“這小子吃大將軍喝大將軍的,竟然還敢如此撒野,簡直豈有此理!”

李信起身來到窗邊,將窗子推開,入眼是一顆已經枯死的桃樹,又突然轉過身來,直視著郭師爺。

“假如有一天,我李信真的如此有如此作為,不但是那個南雷,就連你也要罵本帥,人人得而誅之!”

郭師爺聽李信如此說,立馬就慌了,連連擺手,說自己不可能做出這等背信棄義之事,并指天指地的發誓賭咒,說自己絕無二心。

“小人郭丙煥如果對大將軍有二心,就天打五雷轟,粉身碎骨,打入十八層地獄……大將軍有所命,上刀山,下油鍋,就算是造反,小人也甘心驅馳!”

李信的本意是如果他真的做了違法或有害天下百姓之事,人人都可以罵他。卻萬沒想到,落在郭丙煥的眼里竟然成了對他的一次試探。賭咒發誓不說,就連造反這等在時人眼里大逆不道的話都說了出來,這讓他哭笑不得。

可郭師爺卻絕不是說說而已,如果李信振臂一呼另立新朝,他郭丙煥會第一個響應,

“此事休要再提,南雷此人倒頗有膽識,一定要著人關照好了,吃穿住行一定要多家照拂,不得為難他,知道嗎?”

郭師爺自然是連不迭的點頭,大將軍有容人雅量,更讓他認定了李信是個成大事之人。

“那,那盧金吉的誣告?小人得到消息,本來多數商戶是要復市的,有此反復之后,絕大多數人又都猶豫了!”

李信冷笑:“商人多數只看利益,反復也不足為奇,不必理會!至于盧金吉,你著人將這封書信給他送過去,他自會手軟!”說罷,他又返回桌案前,將一封沒有封口的書信遞給郭師爺。

郭師爺接過書信,欲言又止,終于還是一咬牙說道:“大將軍小人有個建議,不知當說不當說!”

又來了,李信最煩時人總是在有話要說的時候先來個預備詞。

“說!”

“對于盧金吉這等卑鄙小人,何必多此一舉,不如快刀斬亂麻,抓人,吵架,財產充公。太原局面立刻就能解決,不但商人們復市不成問題,府庫里也將因此而充實了許多!”

沒等李信答話,郭師爺又道:“小人知道大將軍如果使用雷霆手段是怕驚嚇了天下行商,不敢來山西,怕財產得不到保障。可您也說過,商人重利,只要有利可圖,還愁商人們不來嗎?”

李信不置可否,揮手上郭師爺下去。郭師爺索要講的話全部說完,也便不再勸說,施禮之后便退了出去。

當天午間,盧金吉便收到了郭師爺派人送去的書信,他從未與城中的這個外來商社打過交道,卻知道這個專跑口外貿易的商社財大氣粗,似乎有總兵府的暗中扶持,因此才在他宣布罷市的時候站出來提李信出頭。

他狐疑的拆開書信,看了幾眼,手卻驟然間抖了起來,指尖捏著的書信都差點滑落……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