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三百二十四章 黃姓后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四章 黃姓后生

第三百二十四章 黃姓后生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30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太原,李信已經得知了三衛軍于宣府大敗蒙古軍的消息,只是張石頭斬首萬余級的這個事實讓他也十分震驚。他要畢其功于一役的本意并不是斬殺掉所有入寇的蒙古人,相反,他的目的只是將之俘虜,然后遷往太原府,遠離邊墻,然后將他們作為一支可以無償使用的廉價勞動力。尤其是鐵軌的項目即將上馬,有了這樣一支不用發工錢的建筑隊伍,將為商社節省一大筆開支。

張石頭自殺妻案以后似乎變的有些偏激,這在所難免,可陸九如何也與之一同胡鬧?很快,他在接下來的軍報中找到了答案,宣府城破,形勢危急,據此判斷,他們的處置方式似乎也不為過,但是斬殺萬余人蒙古韃子,這其中很難說沒有殺降的行為存在。想來這萬余首級也一定會成為朝廷大佬們手中燙手的山芋,如何賞功便是他們所要面對的頭等難題。

這種事就讓他們煩惱去吧,李信不屑于攙和,他真正覺得惋惜的是宣府城中那幾十萬石的糧食居然被李鳳翔一把火燒了。可以說,正是由于這把火,將一場本來是大勝的戰役,燒成了大敗。

沒錯,是大敗…滿清雖然沒得到糧食,可他們畢竟沒有損失什么,而大明則不同,幾十萬石糧食那得要多少頃良田才能打出來如許多的糧食。一夜之間付之一炬,使他此戰的最終目標化為泡影。

所以,李信不但沒有因為軍事上的勝利而高興,反而還有幾分郁悶。郭師爺就在這個時候登門了,“大將軍,大將軍,好消息,好消息…”

看著郭師爺眉飛色舞的樣子,李信一陣厭煩,他不認為還能有甚好消息,值得如此失態。

郭師爺見李信不以為然,也不解釋,而是直接將一筒銅管放在他的案頭。

“大將軍自看,這則消息定能為大將軍解憂…”

這是商社內部才用的聯系方式,李信將信將疑旋開銅管,從中抽出了密信,才看了幾眼,眉頭不禁一陣狂跳。

“消息確實?”

李信問出了這句話以后自己都笑了,這等銅管傳訊是商社中的秘密聯絡方式,其中訊息都是涉及到商社核心的機密,自然不可能有假。慢著,李信隨即醒悟過來,為何要用商社的方式來傳訊?

“說吧,你們打算如何處置這批糧食…”

郭師爺笑道:“朝廷只知道李鳳翔燒光了糧食,多少熱有目共睹。其實,那火藥制造的陣仗雖大,其實真正被燒毀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也就十之二三的樣子。此事張石頭和陸九都不宜經手,已經責成黃勝秘密處置,未來一個月將化整為零悉數秘密運抵太原…”

李信默許了他們的行為,只要糧食還在大明的境內,在誰的手中又有甚區別?恐怕在商社的手里,要比在朝廷手里還要強上許多呢,畢竟聯合商社不會有人敢上下其手將糧食層層盤剝。

“還有事?”看到郭師爺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李信就知道他還有話未說。

“還真有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郭師爺話到一半,田復珍手中拿著一疊報紙,風風火火的來了。聽聞郭師爺亦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便與他謙讓了一番,說自己的事都是瑣事,先說后說都無妨。

最終還是郭師爺先說了。

“最近太原府,尤其是太原成里,好像一夜之間就多了不少家商社,專營鹽鐵,與咱們聯合商社競爭的厲害,甚至隱隱還有壓咱們一頭的意思…小人覺得,咱們可以適當的動用一下官府的權威,敲打他們一下,得讓他們知道知道上下尊卑…”

聽說太原城中有商社居然隱隱后來居上,李信來了興趣,讓郭師爺繼續詳細的說說,但他卻說不出子午寅卯來了。田復珍則在一旁插道:“此事,田某也多有耳聞…”

“那就勞煩田府尊細說一番…”

“太原這一個多月以來,的確多了不少商戶,不過其中只有三家值得稱道,分別是周姓,王姓和盧姓。這三家原本就世代居于山西,只因為年初突然爆發了瘟疫,便舉家前往山東避難,豈知竟因此躲過了流賊大禍。直到今日,聽聞局勢穩定之后,這才又舉家遷了回來…”

原來如此,并不是這幾家商戶能夠后來居上,而是他們本就在此根深蒂固啊…

郭師爺頻頻點頭,“如此更要打壓了他們的氣焰,必須讓他們知道現在誰才是太原城的龍頭…”

李信瞪了他一眼,“餿主意…商家競爭是好事,豈不聞鋪多旺市一說?我巴不得咱們山西的商人生意做便天下,咱們不但不能打壓他們,還要扶植他們,讓他們壯大……”

李信的一些說法將郭師爺說的愣愣怔怔,嘴上不說,心里卻在腹誹著,大將軍是不是缺心眼,將錢拱手讓外熱賺去…

“是否將他們也吸收進商社,讓這些人也入上一股?”田復珍對此事也另有看法,覺得打壓不如拉攏。李信又否定了田復珍的意見,“他們留在外面要更合適一些。”卻沒說原因。

“不如這樣,發行的債券可找他們也入些股?”田復珍還是希望能從這些人身上刨出一些可以看得到的利益。

“不必,任他們自行發展,陽關道獨木橋,誰都不干涉誰…”

田復珍卻道:“只怕他們未必就是獨木橋…”

“何以見得?”

“這幾家以販鹽為主業,卻從未見他們往九邊運送過糧食,手中卻鹽引不斷,難道不奇怪嗎?”

有何奇怪的,李信并不覺得有問題。田復珍耐心的解釋,大明朝自中葉以后“開中法”逐漸成為鹽業的主流,即是商人運送一定數額的糧食到九邊,然后以此換取朝廷出具的鹽引,通過鹽引來合法的販鹽,謀取差價…聽著似乎繁瑣而利潤低下,但實際上其中的暴力確實常人所難以想象的。

聯合商社亦販鹽,到現在為止,由鹽上取得的利潤,仍舊是商社的支柱收益。

李信立即就明白了田復珍的意思,但也不覺得奇怪到哪里去,中國情便是如此,商人依靠官府總能更好的謀取暴利,當屬于見怪不怪。

“稅卡的重稅就夠他們喝一壺了,應該針對這些人再提一提稅額。”郭師爺不死心,仍舊希望李信能動用官府的權力打壓他們。

“我看你是昏了頭,怕咱們樹敵不多嗎?田府尊,回頭他們若是申請山西境內的免稅通行證,可以適當的照顧一下…”

李信希望由這些商人能夠帶動起山西的整個商業氛圍,只有商業蓬勃發展起來,他的貨幣計劃才能盡最大可能的實現。雖然山西目前僅僅是搞債券,搞糧票,這種變相的貨幣,但終究是在為正式出臺貨幣而做的信用準備。

“哎?田府尊,你不也也有事要說嗎?”

田復珍這才一拍腦袋,“可不是,看我這記性,大將軍看看這報紙。”

李信接過他手中的《太原午報》,上下看了幾遍,沒發現什么問題,便問道:“可有問題?”

“問題大了…大將軍且看這幾片針砭時弊的評論的署名,可都是生面孔。”

“有問題嗎?”

“這些署名都來自民間,田某怕有些必有用心之人……”他說此話時,眼睛里充滿了憂慮,他早就意識到,報紙這東西是柄雙刃劍,能幫人也能傷人。

李信不以為然,“還道甚事,也無妨,發就發,讓百姓監督官府執法,也未嘗不是件好事。至少這發稿的底線可以寬一寬,只要不直言謀反,顛覆朝廷,都可以發嘛。”此事他清楚,當初負責報社的黃勝也曾請示過。

太原城東,迎賓客棧,小伙計不耐煩的催著一名看樣子年不滿三十的后生。

“我說黃公子,您這店一住就是小半年,欠的房錢也該結一結了,要不您就給咱這店里打打雜也算還還……得得得,咱不說還不成么,您也別哭喪個臉了,今兒掌柜的發下話來,無論如何也得先把這個月的房錢結了…”

后生一撣身上的棉袍,面有難色。

“實不相瞞,在下的盤纏在流賊占城時就都被搶了去,也曾寫過信,叫人捎些財物來,卻都如石沉大海一般…小兄弟且看,在下所穿還是冬日的棉袍,便知在下不是誑你。”

小伙計目光中蒙上了幾絲同情,嘆道:“咱就是個小伙計,您跟咱訴這苦沒用啊,做不了您這主,不如您親自去找掌柜的說說。”

黃姓后生又道:“今日在下將手稿送去了《太原午報》,若是能被采納刊登,報社是要支付在下稿酬的,到時有了錢,一定先結算房錢,在下以……發誓…”

小伙計有些不耐煩揮揮手將黃姓后生的話打斷,“看您這樣子也當是家里殷實之人,混到這般田地也是難為了,咱再替你兜著一天,明兒,不,后兒吧,后天現在此時,無論如何你都得拿錢來…”

黃姓后生感激涕零,沖著小伙計深深一揖到地,口中練練稱謝,小伙計趕忙跳開,“可別,別折俺壽。話說,您那稿子若被《太原午報》刊登了,能給您多少,多少稿酬?”

本書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