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廷派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廷派員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廷派員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5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milou

年初,山西晉商曾以大筆銀款賄賂張四知,以求得他能在朝廷上為李信說話。其時,張四知也極為配合的為李信好好運作了一番,這也當然是幫助李信正好與他的利益高度契合。

如今,楊嗣昌即將到臺,暗助李信來遏制楊嗣昌的意義已經失去,打擊的目標也轉移到了孫承宗伸手,因此,遏制李信又成了他行動的即有準則。

至于晉商賄賂的那數萬兩銀子,張四知根本就沒放在心上,難不成他還敢來找他這堂堂帝師,內閣大學士來討要不成?更何況這些一心只為求利的商人們,往邊墻外走私鹽鐵皮革甚至是糧食還需要他的幫忙,無論自家幫與不幫李信,都吃定了他們這些求利小人。

張四知連夜寫就了奏章,可一轉念又將其壓到了書案上厚厚的書堆之下,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似的。

當然,關系太原城怒殺奸夫淫.婦一案的,還有紫禁城中的大明天子朱由檢。

人紅是非多,用在李信身上絕對不過分,現在就算李信的一丁點不檢點,都能通過各種不知名的渠道很快就傳遍京師官場,兵很快就成為官員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而對于這個由自己一手捧紅的驍將,大明天子朱由檢更多時候是寵信多于責備,但是這一回他對李信優柔的處置還是產生了諸多不滿。在他看來,一個張石頭不過是丘八而已,于大局本無足輕重,如果想保他就把此事做的隱秘些。如果不想保他,就干脆利落,砍了給所有人一個交代。弄成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的模樣,又算怎么一回事,影響了他自己的名聲不說,恐怕還會招致更多的非議和攻訐。

但是,高時明的秘奏到了以后,朱由檢的態度竟也悄然發生變化,甚至開始同情怒殺奸夫淫.婦一案的涉案人張石頭。

朱由檢嘆了口氣,“唉,也是可憐人,你也來評說一番,張石頭和胡二狗兩人也算得東郭先生與狼了吧。”

話是對王承恩說的,只聽他亦是嘆了口氣。

“老奴也聽說了這案子的始末,張石頭實在是忠信仁義之人,能堅持原則不畏懼權威為民女申冤,又忠心耿耿千里尋主,對卒伍兄弟更是無微不至,據說他在太原城還為胡二狗置辦了房產,只等安定下來便要為那人娶妻……發生了這等事,老奴聽著也是痛心不已啊……”

王承恩在朱由檢面前說話向來謹慎,從不說出內心的定見,更多的時候都如此刻這般只以言語循循引導。如此重情信義之人正是朱由檢偏愛之人,看重李信也是重情信義要多于其本身的能力。他已經隱隱有了特赦此人的想法,若是一道圣旨下去,所有的難題都將迎刃而解。而且,張石頭怒殺奸夫淫.婦,情有可原,即便特赦,那些大臣們也沒有理由聒噪。

但是王承恩的另一句話卻讓他打消了立即下旨的念頭。

“據聞,案發當天,征西將軍麾下營官陸九的確打算了封鎖消息,以期息事寧人。但事有蹊蹺,不過個把時辰的功夫,消息便走漏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便滿城皆知。”

朱由檢一愣,聽王承恩的意思,此案背后似有隱情。

“難道是李信家門不靖?”

“老奴不知,只聽說連晉王都主張從嚴從重審理此案。”

聽說晉王都摻合進來了,朱由檢的敏感神經立時被撥動了,藩王們只要有點風吹草動肯定要出來鬧騰一番的,就像潞安府的沈王,居然敢公然有違祖制,帶兵入了潼關,此事早晚要殺雞儆猴,以儆效尤。可晉王十個厚道老實人,怎么也蠢蠢欲動起來了?再說,他可是李信的準岳父,李信又救了新樂郡主,兩人的關系應該有所緩和才是……

“晉王?難道是他在針對李信?不符合常理啊”

王承恩思索了片刻又道:“之前征西將軍婉拒了新樂公主的傳情禮物,被城中風傳悔婚,也許……”話到一半,朱由檢就明白了,同時心中有些不滿,高時明由太原的密報遺漏的東西越來越多了。

再看王承恩,朱由檢只覺得他也有點古怪,比起平日里,話也似乎多了許多。不過他剛剛起了這種念頭,王承恩便又如以往一般,少言寡語起來。

朱由檢暗道,興許今日是自己太過敏感了。但李信所面臨的諸多阻力,又絕對不是敏感,沒想到朝臣爭斗已經斗到前敵去了。這就是朱由檢所容忍不了的了,他想看看究竟是誰如此迫不及待的對付于朝廷有大功的良將,再者亦想看看自己的百戰驍將又將如何應對來自朝廷內部的挑戰和暗算。

正好朱由檢一眼瞥見了御案之上,剛剛由內閣呈上來的,太原怒殺奸夫**案的審訊條文,便隨意翻了幾頁,豈料竟一氣看了下去,足足用了個把時辰反復研究數遍才算完。

朱由檢又急急去翻條文乃何人所擬,又是何人所奏,很快他便發現了兩個人名。竟然是由李信所擬,然后由山西按察使司儉事呂四臻所上。沒想到,李信還有此能才能,他明顯能看出來,所謂一分為三的法子,是在為張石頭脫罪制造便利條件。但他還有一點大惑不解,那就是審訊,訴訟,陪審之人絕大多數都與李信從無交集,那又如何制造便利呢?

太原城中致仕的大學士張方嚴被李信請出來擔任主審,自然是想憑借他的方正耿介之名,以提高審訊的公信度可以理解,但是李信難道就不怕此人又臭又硬的脾氣給他添亂嗎?

還有旁聽名單,其中晉王竟然也赫然列于其中,還要請朝廷派員一并旁聽,這是不是做的有點過了,整個審訊人員里面多了如此多的阻力,李信想給自己的部下脫罪的難度怕是又要提高了不少。

更為離譜的是十一人陪審,判決定罪大大權竟然交給了這些人,而當朱由檢看了甄選陪審人員的細則之時更是一頭霧水。他甚至懷疑,李信如此所為可能是出自于真心實意為了審判之公正,公開。

但是這明顯不符合常理,一旦張石頭被定罪,對三衛軍的影響還在其次,李信如此大肆鋪張的搞這一套,恐怕刻薄寡義的名聲也從此要背上身了。

朱由檢忽然心中一動,既然李信要朝廷派員旁聽,不如便派個人下去,并且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既然李信有意選了一群與之沒有交集,甚至多有不睦之人進入審案人員之列,不如便再填上一把火,且看李信如何處置。

很快,朝廷的旨意下來,由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劉令譽親赴太原,旁聽這件在京師官場轟動一時的怒殺奸夫**婦案。接到皇帝的旨意后,劉令譽誠惶誠恐,拿不準皇帝的主意,此前的后臺靠山是內閣首輔大學士劉宇亮,后來劉宇亮由于熊開元誣告李信一案徹底失寵倒臺,他便每日都活在了膽戰心驚之中,生怕被秋后算賬。

雖然,劉令譽后來有意投靠帝師張四知,可老家伙對其卻若即若離,更讓他不知如何是好。而這件案子恐怕既是危機,也有可能成為轉機。果然,張四知的名帖與書信于當日晚間就被送到了劉令譽府中。劉令譽迫不及待的打開書信之后卻呆呆的愣住了,自言自語著。

“難道真要納投名狀不成?”呆立良久,點點頭又搖搖頭,終是下了決心。“也罷,不成功則成仁…”

第二日一早,劉令譽輕裝簡從啟程上路,在諸多送行的目光中有幸災樂禍者,有兔死狐悲者,有嘆息可憐者。但是,這些他都看不到了。

當天晚間,皇帝竟然又下了中旨,這回便不是給朝臣,而是給了北鎮副司的正四品鎮撫使李用,令其攜帶秘制去太原,至于執行何等任務便不為外人知曉了。

比起北鎮副司鎮撫使李用的南下太原的秘密任務,大臣們關心更多的則是此人乃李信堂兄,皇帝派遣此人當屬大有用意,甚至已經有人在私下揣測,皇帝準備力挺李信。

就在劉令譽南下的同時,太原城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陪審甄選,大量的民籍百姓鄉紳富戶都在此列。而呂四臻則按照李信所擬定的甄選細則做的一絲不茍,甚至為官多少年都沒如此認真過,所為的便是將來李信被彈劾之時,把責任都推的干干凈凈。

李信所定下的甄選細則,甚至細化到了具體的某件事上。比如,候選人五服之內的親屬中,如有類似和奸者一律不得入選。更有甚者,還羅列出諸多問題,并列出數個候選答案,令候選人一一作答,再按照所選答案評分,及格者方可入選。

還有一點就是陪審的人數問題,不是此前他認為的十一人,而是足足有三十三人,共計三組。面對極為苛刻的條件,呂四臻使出了渾身解數,愿意趟渾水而又合格者居然寥寥無幾。

本書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