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二百一十八章 流賊勢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流賊勢大

第二百一十八章 流賊勢大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16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您的位置:


/五味酒

分享到:

楊嗣昌起行趕赴山西剿賊平亂,除了在京畿附近招募的新兵以外帶的大都是京營兵,戰斗力一般。但事到如今就算硬著頭皮也得上了,此前還有盧象升,高起潛等人為他打頭陣,現在能打仗的越來越少,楊嗣昌一向以知兵著稱,這一回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大軍選擇的是保定至真定一線,最終由井陘穿過太行山進入山西。

而自打太原陷落,晉王自盡殉國的消息傳到京城之后,原本對楊嗣昌還充滿了信心的崇禎皇帝突然也沒了底,太原城乃山西第一重鎮,城高池深,居然一夕城破,更重要的是山西尤其太原乃京師天然屏障,流賊一旦據此為禍進可攻三關取京師,退可守太原而據河東。

這位已經龍馭天下十一宰崇禎皇帝,第一次對流賊產生深深的恐懼,哪怕是張獻忠掘了老朱家的祖墳,他有的也僅僅是憤怒與自責。于是緊隨著楊嗣昌的出京,皇帝第二道圣旨亦出了京師,召集各地兵馬救援山西。

可是能遵旨而行的又有幾人?比如這大同鎮總兵王樸,盡管在出京陛辭時聲淚俱下的表示一定要為朝廷鞠躬緊隨,死而后已,但一轉臉便做起了自保的打算,這一回他是打定主意,只要守住大同的一畝三分地,便是打死也不輕易出兵。

當然,能調大同府出兵的除了皇帝的圣旨以外,還有總督山西、保定、河南的楊嗣昌,在兵進井陘之前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大同鎮總兵王樸,楊嗣昌早在真定府時就命人快馬傳令他出兵由北方大舉壓下,配合他在井陘入晉的軍事行動。同時,又急調河南的左良玉率兵渡過黃河,北上進剿。

對此,河南巡撫李仙風積極異常,畢竟流賊是在他們這里跑出去的,萬一皇帝追究下來,丟官去職都可能是輕的。而左良玉不知因何卻在濟源境內搖擺不定。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李信所屬的三衛亦對是否出兵展開了一場討論,實際上不管是楊嗣昌還是崇禎皇帝,都沒指望李信的千把軍卒,能夠和流賊一較短長。尤其是楊嗣昌,三衛在級別上與大同鎮總兵互不統屬,但又同歸宣大總督洪承疇與總督山西的楊嗣昌調度,可是楊嗣昌只派人去調了王樸的兵,并沒有知會曾在年前與蒙古韃子一戰斬獲頗豐的三衛鎮虜軍。

這其中固然有對李信此人的蔑視,但更多的是對崇禎皇帝另立三衛這個決策的不滿與抵制,就是到了這個時候他還在想著朝廷上的布局。

而三位之中主戰的聲音幾乎只有李信一人,從毛維張到錢泰,乃至海森堡、艾伯特都持觀望態度,就連李信身邊一向惟他馬首是瞻的陸九都沉默了。

渾源州乃是李信布局之中的勢力范圍,流賊現在已經到了代州,與渾源州可說是近在咫尺。一提起代州,那張俊俏又頗為頑皮的俏臉便時時映在在眼前,她行走京師山西各地,協調各方關系,不是簡單的女子,恐怕也只有在他面前才會如此露出不為人知的女兒一面。李信又不是傻子,如何感覺不到她心中的情意。一想到此,便如百爪撓心……

但他要出兵卻絕不僅止于此,劉賊為禍,戰亂就在眼前,如不拒敵于境外,那么下一步戰火燒到大同,飽受戰爭蹂躪之后,這批土地又要經歷多少時間才能恢復如初?

可是就在李信即將出兵之時,一則流言不脛而走,黃妸女兒身份,以及對李信的情深意重,都沸沸揚揚的傳了開來。甚至已經有人在背后議論,總兵大人此次一意堅持出兵,恐怕就是為了救他的女人。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凡英雄人物,又有幾個能輕易便過了美人關的?

至于黃妸是女兒身的秘密,在山西各大商社之間亦早有傳聞,這一回暴了出來,人們亦不為奇怪。毛維張對此不表態,直說惟總兵命令是從。錢泰的態度依舊是堅決反對李信出兵,認為大好局面得之不易,不能輕啟戰端,說不定楊嗣昌進了井陘之后就能大敗流賊,何須三位多此一舉?

只有海森堡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聽說李信執意興師,竟然是為了救心愛的女人,這位一向不茍言笑的德意志人竟然罕見的開起了玩笑。

“如果是去救心愛的女人,我海森堡謹以個人名義,舉雙手雙腳支持閣下!”

看著特意前來表態的海森堡,李信哭笑不得,自己堅持出兵是考量大局之后做的決定,絕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下的決定,但是經過數日的轟傳,這件事便直如黃泥掉褲襠里,越描越黑,索性便也不再解釋。

這個消息甚至傳到了高時明耳朵里。御河東岸的檢查站成功抵制了瘟疫之后,立即按照朝陽堡模式進行選舉,并自治管理,高時明對此一竅不通,一時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便返回陽和衛。聽說李信為了個女人打算出兵,自然是極力反對,并不惜以中使的身份壓他。

并且不聽李信的任何解釋,不管李信如何從大局著眼分析,高時明都將頭搖的跟撥浪鼓一般,總之就是兩個字“沒門”!高時明如此做當然是存了私心,李信不出兵大不了是不功不過,如果出兵一旦敗了,他高時明以中使身份坐鎮于此是要跟著吃掛落的。

當然,李信出兵還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大獲全勝,可就連高時明都不相信,開什么玩笑,連太原這等城高池深的大城都擋不住流賊,就憑借區區兩千人上去以卵擊石,能帶著一條命回來都算命大。

最后就連大同鎮總兵王樸都托人捎來了書信,勸李信一定要冷靜,不要因怒興師,壞了自家的大好形勢。而且就連陸九都加入到勸說的行列中來,看著一副大義凜然的陸九,李信突然醒悟。

自己與黃妸的事,只有陸九清楚前前后后的經過,莫不是他將消息放了出去,只為給大眾一個合理的留住自己的借口。看不出來,陸九平時一副惟命是從的模樣,關鍵時刻倒是頗有些主意,可是這么做真的就合適么?

李信便如此陷入了與大家的拉鋸之中,他試圖說服這些人,這些人又反過來試圖說服他……

眾人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則慘不忍睹,很快,流賊進犯渾源州的消息傳到大同府城,又很快傳到三衛。大同鎮總兵王仆坐不住了,立即引兵殺往渾源.

高時明聽說總兵王樸出兵的消息之后,立即仰天大笑三聲,又趕去告訴李信:“李將軍不用出兵,王樸既然已經出兵,想必流賊寸步難進大同府!”

王樸當初任經營總兵,又數次參與對韃子以及流賊的大戰,雖然勝敗各有,但也算得上是少有的身經百戰的總兵,對付一幫子新起的流賊,當還是有勝算的。他之前所憂慮的,則是王樸由于心態轉變的保守開始求穩,而不出兵,那李信說不定便有了出兵的理由。

僅僅一天之后,高時明便再也笑不出來了,事實狠狠抽了他以及三衛那些以為王樸出兵便可高枕無憂的眾多官員狠狠一耳光。王樸兵敗,狼狽逃回大同府城,流賊竟然分兵襲破雁門關直取大同。

一時間,大同府境內風聲鶴唳,人人自危,高時明更是一副惶惶不可終日的模樣,完全沒了前一日指點天下的氣度。到了此時此刻,李信振臂一呼,三衛出兵。再沒人敢出言反對了,所有人都集體沉默表示贊同,只有毛維張站了出來,弄得李信又是一陣皺眉,這貨不是想在這種時候還想阻止出兵吧。

“大人,下官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信最厭煩這種開場白,催促他快講。

“大人是三衛總兵,麾下將士又來自三衛,獨獨叫鎮虜軍恐怕已經不合適了,會不會影響整體士氣?”

竟然與出兵無關,李信也是連日來被那幫家伙弄的神經兮兮。至于軍隊命名一事他是甚少考慮,的確,再以鎮虜衛命名,雖然聽著霸氣,但必然會引起其他衛所兵員的不滿。當即一口允諾:

“改!今日就改,改叫三衛軍!”

豈知毛維張又拱手道:“還有一事,大人上次提及的夏季軍服一事,下官已經著幾家商社辦妥,今日剛剛送抵陽和衛!”

李信上一回不過是隨口一提,軍容整肅也是戰斗力之一,尤其是春夏到了,應該給新軍置辦一套軍服。當時,毛維張曾仔細詢問過,軍服按何種規制,他所指的其實是衛所軍與募兵,誰知道李信卻來了興致大談一通,把具體的樣式都詳細描述了一番。

這件事說完,李信也就忘了,畢竟身為三衛之首各種事都讓他分身乏術。毛維張卻記下了,不但記下了而且還辦好了!不得不讓李信刮目相看,自打叛亂事件之后,能明顯感覺到此人的變化,只不知是好是壞!

王樸終于派人來陽和衛找李信求援了,流賊勢大,他的京營和新兵一敗涂地,根本擋不住,只能寄希望于李信。I734

書書屋最快更新,請

本內容出自《》,五味酒出品,。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