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二十一章 李信通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李信通敵

第二十一章 李信通敵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1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信是多爾袞寫給孫承宗的,但卻講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吞噬小說多爾袞自述,在關外的時候丟了一個奴隸,而這個奴隸又是他手下的能工巧匠,讓他難過了好長時間。直到此番南下會獵,才得知他的逃奴竟然在高陽做了教習。所以,提出的要求也很簡單,只要孫承宗能將逃奴交還給他,他多爾袞可以保證不再攻擊高陽城。

魯之藩看罷連連苦笑,這算怎么回事嘛?羞辱?玩笑?一把將信揉成了團拋向黑洞洞的城墻下。

就在魯之藩將多爾袞的信揉成紙團,拋向墻下的時候,李信正躺在屋中床榻上,無所事事的望著簡陋的屋頂。身為此前歷次戰斗的直接指揮者與參與者,他被徹底的隔離了。到了此時此刻就算李信反應再遲鈍也明白發生了什么事,他已經被高陽城的頭頭腦腦們列為了不受歡迎的人士。

張石頭推門進來,此時他已經成為高陽軍中的一名把總。

“教習,俺想不通,典史為何不讓你指揮俺們了?”

李信表情卻極為平靜,絲毫沒有受到排擠之后的憤怒與焦慮。

“教習你倒是說句話啊,典史大人也太不公道了,那個打敗仗的鄭參將倒是騎在咱們兄弟頭上了!”

“石頭休得胡言,鄭參將乃是為朝廷力戰而敗的,他是大明的英雄,絕不可出言羞辱!”

張石頭不以為然的回道:“那教習還是俺們高陽的英雄呢,怎么就如此對待?不行,俺得找人去評里去,典史不給主持公道,俺就去找孫閣老!”

“石頭不要胡鬧了,我相信典史會分清事情黑白的,這中間也許有什么誤會。為今之計是要戮力同心守好這高陽,我個人暫時受點委屈算不得什么。”

李信好說歹說才將張石頭勸走,既然不讓參與指揮,了解下軍情總該可以吧。于是他出了門,一個人便往南城門而去,整個高陽城防,南城墻是唯一一個沒有改造完的方向,也是他最不放心的地方。可上了正街,離南城還有百步距離的時候,便聽一陣吆喝,竄出一群人將他圍了起來。

“什么人?”

“城墻重地不得亂闖!”

原來是巡夜的軍卒,看著臉生,對方也沒有認出自己的意思,李信自己解釋著,可能是最近招募的民壯太多一共沒見過幾面,認不出來也不見怪。

“我是教習李信,準備去南城查探一番!”

那為首的小校沒聽他自報家門還好,一聽說是李信,臉色立刻變得極為難看。

“原來你就是那奸細,怎么,想趁亂出城去給奴酋送信嗎?來呀,給我捆了,交給縣令大人發落!”

李信見這些人不像是開玩笑,竭力掙扎道:“兄弟們是不是誤會了?我怎么會為韃子送信呢?”

小校一陣冷笑:“典史早就有令,此番守城你不必參與,如今你無視軍令,私闖軍營重地又是和居心?別廢話了,跟我走吧!”

李信從來都不是逆來順受的人,又豈能受他一個外來的小校呼來喝去,趁其不備抽出那小校腰間雁翎刀橫在他脖子上,厲聲喝道:“都他娘的給我老實點,誰在撒野小心老子手中的刀不長眼!都給我滾蛋!”

幾個軍卒見頭目被劫持,一時間你看我,我瞅你不知該如何是好。李信手腕加了把勁,鋒利的刀刃切入小校的脖頸,鮮血頓時流了出來,在火把映照下格外滲人。

“還不滾蛋?”

軍卒們看到見血了,不再猶豫撒開腿一溜煙的便跑的沒了蹤影。李信動了真怒,他終于認出來,這名小校和那幾名軍卒是縣令雷覺民此番帶回來的護兵,平日里耀武揚威,干些偷雞摸狗的勾當,他都睜一眼閉一眼當做沒看見,如今竟騎在他李信頭上拉屎,這叫他如何能忍?

那小校見手下都逃了,氣焰頓時小了不少,可還兀自嘴硬:“你逃不掉的,趕快放了爺爺!”

李信冷笑數聲,松開雁翎刀右腳用力蹬在那小校屁股上,只見他整個人向前飛了出去,然后一個狗啃屎趴在了青石路面上,隨之而來的是一聲慘嚎。

“今天暫且放過你,以后再不開眼,別怪我李信手下無情!”

說罷,李信將雁翎刀甩到那小校面前,直插入地,隨后又作勢彈了彈身上塵土,甩下滿臉血污的小校直奔南門而去。李信剛到南門腳下,正待登城,卻聽列隊跑步的聲音自遠而近,聽節奏速度竟是不慢。

果真,一列右手持雁翎刀左手高舉火把的高陽軍士兵不消片刻功夫便出現在里李信面前,帶隊而來的正是高陽縣教諭周瑾。

“李信,你當真要造反不成?”

周瑾疾言厲色,李信最后踹趴下那小校的一幕恰巧就落入到他眼中,原本白天他便主張戰時當行非常之舉,不論清白與否先將此人控制起來以防萬一,等韃子退去后再行徹查,沒有問題自然皆大歡喜,有問題當新帳老賬一起算,一個秋后處決都算便宜的,千刀萬剮的磔刑怕是免不了。

火光將南門下的馬道照的燈火通明,李信從未見過周瑾如此怒容作態,當他有什么誤會。

“周大人言重,幾個兵痞耀武揚威,李信教訓他們一下罷了!”

周瑾豈肯聽他解釋,對左右喝道:“綁了!帶回城西縣庫!”

高陽軍的士兵們有幾個不認識身為教習的李信?這個平日里耍筆桿子的教諭如今令他們去抓李教習,很多人腦子里都轉不過這個彎,動作上就變得遲緩。周瑾見軍卒沒有動靜,心道:這李信在軍中倒有些威望,只可惜是馬賊出身,從賊者從來反復不定,趨利避害,如不看好了指不定會惹出什么大禍來。是以厲聲喝道:“怎么?你們要同他一起造反嗎?”

這頂帽子扣得太大,誰能承擔得了造反的罪名,幾名高陽軍軍卒沖李信道罪。

“小的們有令在身,教習得罪了!”

然后便一窩蜂的扭住李信,用拇指粗的麻繩將他捆了個結結實實。李信心里一片冰涼,在以往的認知里,這個周瑾雖然處處節制他,但那是出于朝廷公心,自然不與其一般見識。可今日這周瑾的行為著實反常,就好像非至自己于死地而后快不可。再聯想到魯之藩的態度,他隱隱覺得,一定是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誤會存在。

想到這一層李信反而不再掙扎了,周瑾將自己綁去縣庫大營,必是去見魯之藩,想必這位典史大人一定會秉持公心為自己主持一個公道,退一萬步講,即便魯典史也誤會了,不還有孫承宗呢嗎!

但事態似乎并沒有朝李信所期望的方向去發展,或者說是他完全低估了事態的嚴重性。

李信被教諭逮捕的消息不知如何便不脛而走,以張石頭為首的一干老營人馬自然不忿周瑾抓了他們的教習,那種共同經歷過血戰所建立起來的信任不是旁人幾句話就能夠瓦解的,幾百人將周瑾圍住,讓他給個說法。

“抓人要有證據,無憑無據的就抓俺們教習,豈不是讓將是寒心!”

“對,姓周的你今天如果不給俺們個說法,這勞什子把總老子不干了!”

說話的是張石頭,有他挑頭,大伙紛紛表示,周瑾要么拿出李信通敵的證據,要么立刻放人。周瑾氣急敗壞,是哪個嘴巴比老娘們的褲腰帶還松,將原本只應有他們幾個人知曉的事情,傳的盡人皆知,他只覺得自己和這群兵痞說不通清理,奈何被圍在中央又無法脫身,一時間急的滿頭大汗。

李信自是不會再為他說話,他也希望周瑾要么拿出自己的罪證,要么趕緊將自己放了,如今城外韃子大兵壓境,高陽城里卻在搞窩里斗,這都是什么事啊,難怪歷史上南明數次取得對北方清軍的優勢,最終都以慘敗收場,還不是內斗鬧得。

眼看著局勢越來越混亂,大有一發而不可收拾的趨勢,典史魯之藩來了,到底是總覽縣城大小事務的典史,積威之下大伙竟漸漸靜了下來。魯之藩埋怨的看了眼周瑾,這個周瑾就是器局太小不識大體,難道他就沒料到自己的舉動幾乎要造成了兵變么?如今城外大敵壓境,他竟還只想著什么寧枉勿縱,真是迂腐!

魯之藩沖在場四圈拱手作了個揖,“諸位,如今大敵壓境,魯某請有職責在身的立即返回崗位,魯某一定會給李教習,給諸位一個合理的交代!”

“典史大人此言差矣,一個交代要多復雜嗎?大人若有李教習通敵的證據現在就拿出來,如若沒有就立即放人,讓教習還帶著俺們打韃子!兄弟們說是不是?”

軍卒們轟然應諾!

魯之藩認得這個挑頭的人叫張石頭,是高陽軍數一數二的刺頭,當初李信出任教習的時候此人還給過他難看,如今怎的竟如此擁戴他了?這李信還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只可惜……魯之藩覺得自己是被人架在了火上烤,他本就不相信李信通敵,但在疑點面前,也只能選擇謹慎從事,畢竟李信由馬賊到高陽軍教習的轉換不過才一個月時間,他的忠誠沒有得到過切實的考驗。所以,他想等徹查清楚了再還李信一個清白,誰知周瑾竟如此毛躁……

現如今的局面一旦處置不好,隨時都會爆發兵變。

“李信通敵的證據在此!”

不知哪里冒出一句話將所有人驚的目瞪口呆!K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