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四百二十五章 危機和機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危機和機會

第四百二十五章 危機和機會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5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送走了曹錕,趙東云的心情依舊不好!

剛才的緊急會議里,方壁永和石陽林等人都是覺得如今第四軍的局勢非常不妙,要想解決第四軍的困局,并順利完成江南戰略,增兵是一定的,然而怎么增兵卻是有了不同的見解。

雖然說趙東云已經給讓第三軍全軍備戰,隨時準備增援皖南,但實際上第三軍是不能輕易動的,吳鳳嶺和王士珍一個個都不是什么好貨色,一旦他們得知奉軍在江南陷入苦戰,第三軍又是被抽調走的話,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他們會趁機打劫,到時候京漢線估計就不保了。

因此要增兵的話,實際上能夠增援的兵力只有第十五師或者是京師一帶的其他部隊。

第十五師要南下增援前線,如果只是通過鐵路運輸,再走路到皖南的話,再快也得半個月以上,到時候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什么變化。

而且直接對皖南的增援也是很難徹底奠定江南戰略的勝局,為此趙東云需要一個新的突破點,這個突破點就是淞滬!

只要海軍方面能夠保證陸軍登陸,趙東云就敢把第十師和第十五師一起送到上海,然后給段祺瑞來一個狠狠的腹部打擊,他就不信這種情況下,段祺瑞還敢抽調蘇北、浙北地區的兵力繼續增援金陵一線。

雖然說這個行動有些冒險,但是一旦成功了就能夠徹底改變江南局勢。

奉軍不能在江南戰敗,甚至都不能消耗太多的兵力,國內局勢每一天都在變化,趙東云可不愿意自己在江南和段祺瑞兩敗俱傷,然后便宜了吳鳳嶺等人,所以他需要一個迅速的、具有決定性的行動。

在這種情況下,以往提出過在淞滬一帶登陸的計劃就是被趙東云重新想起!

以往他是不愿意冒險,但是眼看著第四軍在金陵方向的戰事陷入困局,他需要一個新的突破點。

在趙東云的強力干預下,奉軍的行動是迅速的,第十五師第二天就是前往天津登船,然后在海軍的護航下直接南下,并準備冒險直接在淞滬登陸,屆時第十師也會發動大規模的渡江登陸作戰。

這是一場規模比當初第四軍渡江作戰更大的登陸戰役,為此奉軍統帥部上下都是忙碌了起來,其中的海軍更是如此。

受到了趙東云極大壓力的海軍雖然不情不愿,但是也是被迫配合陸軍的行動,準備對淞滬發起登陸作戰。

就在趙東云受到第四混成旅戰敗的刺激,進而采取激進的淞滬登陸行動時,在金陵方向的孟恩遠也是緊急`抽調了第九師和第三師各一個團西進,以阻擋皖軍第二混成旅的東進步伐。

同時,他嚴令第四混成旅旅長林平雄收攏殘部,然后和第三十三團的殘部追上第二混成旅的步伐。

現在第四混成旅和第三十三團的情況非常糟糕,這兩部都是經歷了大規模的崩潰,幾乎是被成建制的擊潰,后續雖然陸續收攏了總數三千多人的殘兵,但是距離他們的巔峰時期已經是差距非常大了。

林平雄收攏殘兵后,雖然已經主動向趙東云發起了電報,請求辭職隱退,但是趙東云沒批準。

雖然趙東云心里頭對林平雄已經極為不滿,心中更是打算著此戰過后就把他徹底打壓,讓他永不翻身,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卻是依舊安撫林平雄,鼓勵他。

林平雄帶領著三千多殘兵追著第二混成旅的步伐也是東進。

一時間,金陵戰局開始對奉軍不利!

然而雖然情況已經比較危急,但是孟恩遠卻是沒有放棄對金陵的進攻,第一混成旅在他的命令下依舊快速東進,已經是連續擊潰前來阻攔的兩江陸軍兩個團。

“哼,我倒是要看看,是我先拿下金陵還是你們先擊潰我的西線!”孟恩遠現在也已經是和段祺瑞一樣,正在進行一場豪賭,一場關乎奉皖兩軍勝敗,關乎數萬奉軍士兵性命的豪賭。

金陵東南方向,鮑貴卿看著孟恩遠的作戰命令,心中也是有些感到一些驚訝,他作天就已經得知第四混成旅在當涂慘敗的消息了,原本以為孟恩遠會讓他暫緩攻勢,甚至回援,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孟恩遠非但沒有讓他回援,反而是讓他加大進攻的步伐,要求他在兩天內切斷寧滬鐵路線,然后和第九師第十八旅一起掉頭對金陵發起進攻。

只要第一混成旅切斷寧滬鐵路,抵達長江邊上,那么就代表著奉軍已經是完成了對金陵的最后包圍,進而就能夠從三個方向對金陵城內之地發起最后的總攻,一舉殲滅金陵之敵。

只要趕在第二混成旅突破奉軍西部防線的攔截之前攻克金陵,那么孟恩遠依舊能夠自豪的宣稱在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里獲得勝利。

反過來,要是讓第二混成旅先突破馮局臨時部署在西部的防線,那么對于奉軍來說就是一場可能造成全軍覆滅的大慘敗!

此戰,孟恩遠并不是為蘇系而戰,也不是為趙東云而戰,他是為了自己而戰!

隨著時間過去,金陵方向的奉皖雙軍戰斗的越來越激烈,每天都有無數的軍人死去或者受傷。

四月十三號,鮑貴卿率領第一混成旅成功迂回抵達長江邊,并成功切斷了寧滬鐵路,雖然東邊還有近萬從鎮江出發的皖軍來攻,但是鮑貴卿卻是沒有顧身后的敵軍,而是直接掉頭就朝著西面的金陵發起了進攻。

這個時候,金陵已經是被奉軍徹底包圍,于此同時奉軍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四師、第一混成旅的大部分部隊開始對金陵發動了最后的總攻。

當金陵總攻戰爆發著的時候,奉軍第十五師已經是在乘船抵達上海外海,為了趕時間,第十五師的海運實際上是混亂不堪的,乘坐的船只都是租用的外國船只或者是征用的國內船只,而海軍的戰艦再一次全部出動,為第十五師以及第十師的渡江提供艦炮掩護。

次日,皖軍第二混成旅在靳云鵬的率領下,已經進軍到距離金陵不足五公里,在這里,他卻是遭到了來自奉軍第九師三十四團、第三師第十二團的頑強抵抗。

四月十五號上午,奉軍第十師在準備多天后,率先在南通一線發起渡江戰役,下午時分,第十五師在海軍戰艦的掩護下,冒著皖軍炮臺的炮火正式對上海展開登陸。

第四混成旅的失利并沒有讓奉軍高級將領畏畏縮縮,反而是主動的發動大規模攻勢,對金陵的圍攻,對淞滬一帶的登陸更是把整個江南地區的戰事推向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截止到四月十六號,奉軍已經累計在江南地區投入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第十四師、第十五師、第一混成旅、第四混成旅、第二騎兵旅,第二重炮營等部隊,另外教育部還持續保持對前線部隊的新兵補充,原有編制兵力和補充兵加起來,參戰總兵力已經是超過十二萬人,其中累計傷亡已經超過兩萬人!

皖軍為了防御奉軍的進攻,也是匯集了至少十五萬以上的部隊,廣泛分布在皖南、蘇南一線。

奉皖雙方圍繞著金陵這個具有極大政治意義的城市進行爭奪,單純來說金陵本身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至少在軍事上不算重要,這個城市并不是什么重要的戰略要地,也沒有易守難攻的屬性,比濟南、徐州、鄭州這些城市更難守,所以歷史上經常可以看見金陵被攻克的例子。

太久遠的不說,幾十年前發匪之亂的時候,太平軍攻克過金陵,清軍又反攻回來,如果說后世的話,1911年革命時民軍也攻克過這座城市,數次易手就足以說明這個城市真的不容易守住。

但是這座城市不具備軍事戰略價值,又不容易守,那么為什么現在上的清軍、太平軍、民軍以及現在的皖軍都要死守金陵呢。

因為這座城市乃是江南地區的心臟,更是南中國唯一一個具有極大政治影響力的城市,身為僅有兩個可以作為首都的城市,金陵和京師一樣,政治意義是其他城市所無法比擬的。

此外,金陵也可以看做除江南,尤其是蘇南地區的核心支柱,西大門,守住了金陵就等于守住了盡力你以東的廣泛蘇南地區。

盡管蘇南地區從面積并不大,但是卻是能夠提供每年數千萬的稅賦收入,這是每個統治者都不能蕪忽視。

經濟和政治這兩方面結合到了一起,也就造成了奉軍想要攻克這座城市,而皖軍則是想要死守這座城市。

哪怕是當初句容被突破,第二混成旅還沒有突破奉皖的當涂防線,金陵守軍面臨被包圍孤立的風險時,段祺瑞都是沒有說放棄金陵,而是選擇了繼續死守。

到了現在,段祺瑞就更加沒有撤退的心思了,第二混成旅已經距離金陵不足五公里,只要他能夠收到第二混成旅撕開奉軍的西部防線,那么此戰誰勝誰負還說不定呢。

但是,他并沒有想到的是趙東云的決心會那么堅決,得知第四混成旅慘敗,第四軍陷入困局的時候,趙東云非但沒有撤軍或者說繼續派兵到皖南增援,而是直接從北方抽調部隊,然后在淞滬地區和第十師一起發起登陸作戰。

這樣的冒險行為讓段祺瑞得知后,也是不有的暗罵一聲趙東云是個瘋子,他是要把所有賭注一股腦的全部壓倒江南這邊來啊。

但是盡管這個行為非常冒險,但是效果卻是極大的。

奉軍在海軍不情愿的配合下,第十師和第十五師同時發起登陸作戰,一個是渡江,一個是直接從船上登陸,為了掩護陸軍的登陸,程璧光把海軍里所有能夠開動的戰艦都一股腦調過來了,甚至連只有幾挺機槍的那些輔助艦都是調了過來為陸軍提供登陸時的火力掩護。

而且出發之前,根據趙東云的親自指示,海軍是帶上了所有能帶上的炮彈,并且明示海軍方面,此戰務必把炮彈都打出去,要是敢留著炮彈帶回來,他可就要生氣了。

另外還給程璧光一個暗中的警告:那就是如果這一次登陸作戰失敗了,他趙東云會很生氣很生氣,到時候可就不是說什么不給海軍軍費,不造艦之類的事了,到時候他趙東云就會揮起屠刀砍向海軍的這些將領們。

所以盡管心理面是不情愿的,但是程璧光也是不敢違背趙東云的親自命令。

搜刮了所有能夠開炮的船只帶到上海后,程璧光帶領艦隊冒險靠近吳淞炮臺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

當艦隊朝著吳淞炮臺進行大規模炮擊的時候,運輸船也是冒著炮火靠近岸邊,然后船上的第十五師士兵們開始乘坐小船滑向岸邊,正式發起了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程璧光見陸軍士兵登陸的差不多后,這才帶領艦隊稍微撤離,這個時候他的艦隊已經是受到了不小的上海,海容號更是被命中多發炮彈,上層建筑被打成篩子,連六寸的主炮都是被打壞了一門,死傷水兵數十人。

這一次,程璧光的艦隊可謂是出了力氣的,光光是戰艦上的這些彈坑,就已經足以向趙東云交差了,所以等陸軍的先遣部隊登陸一成功,他就是率領艦隊撤離了。

用艦隊和炮臺進行炮擊,艦隊是虧得很,而要真正拿下這個吳淞炮臺,還得依靠陸軍。

曹錕在部隊登陸的時候,并沒有停留在軍艦上,而是隨同第二十九旅一起登陸,這剛踏上岸邊,他就是發出了第一個作戰命令:“拿下吳淞炮臺,為海軍的兄弟們開路!”R1058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