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克蕪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克蕪湖

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克蕪湖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8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milou

趙東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為了拉攏工商界的資本家給購買愛國債券,籌集軍費,他可是已經連接舉行了多次的酒會、舞會之類的,而邀請的人都是那些以往上不了臺面的商人,自古以來中國的商人政治地位都是非常低下的,明朝的沈萬三夠有錢了吧,還不是被朱元璋一刀砍了。

然而近幾年,國內商人的政治地位急劇上升,說到底還是一個需求問題,以往人家朱元璋可不依靠商人們的錢來維護國家的統治,但是現在不同了。

只是拉攏和縱容還是有區別的,趙東云可以拉攏這些商人,但是絕對不會縱容這些商人拖自己的后退。

而這一次福元機器廠的分紅事件明顯就是拖了自己的后退,福廠如果今年持續分紅的話,他們就很難繼續大規模擴產,這對于急需武器彈藥的奉軍來說是非常不妙的。

福元機器廠的分紅事件,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對奉軍的發展有些不利,不過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來太大的影響,目前的福元機器廠還是每天都保持著高強度的生產,每天從福元機器廠的倉庫里直接搬上停在廠區直線鐵路的軍列的軍火不計其數。

步`槍、火炮、機槍、炮彈、子彈乃至軍刀、水壺等各種軍需物資不計其數,每一天都有軍用專列滿載著這些軍需物資離開福廠,然后經過廠區鐵路支線后進入京奉鐵路,有些是失望天津港口,然后裝船海運到海州等幾個南方的補給港口,而更多的則是繼續沿著京奉鐵路南下,然后在京師再進入京漢鐵路,一路南下,有少量一部分在石家莊專車,然后進入山西,這些是賣給吳鳳嶺的。

更多的則是繼續南下,抵達鄭州、信陽等奉軍在河南的幾個大型軍用物資轉運中心,一部分還繼續南下湖北,用以供應王士珍的的部隊作戰所需,主要的還是從信陽出發,通過人挑馬拉進入安徽,用于補給第一軍、第四軍乃至第二軍的作戰所需。

而這一路高達數千里的補給路線,全都是由軍需部所負責,為了供應全軍的物資所需,洪浦濤這幾個月來可是頭發都愁白了。

盡管他只是管后勤的技術性將領,但是工作的繁忙程度一點都不弱于參謀部總長方壁永。

當軍需部把彈藥補給源源不斷的送往前線的時候,前線部隊也是利用這些彈藥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尤其是第十四師和第三師成功匯合后,就是沒有停下過對金陵的猛烈攻勢,奉皖兩軍對金陵外圍,也就是金陵西、南兩個方向的諸多外圍陣地展開一個接著一個爭奪,往往一個不起眼的小山頭,就能夠引起奉皖雙軍的營級甚至團級部隊的爭奪,不管是哪一方勝利,雙方都會在這些小山頭上留下眾多的尸體。

而金陵戰役的猛烈和膠著狀態和當初的徐州戰役極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奉軍不能從側面迂回,直接從和宿遷一樣的地方取得突破。

第一混成旅雖然嘗試過繞過金陵,發起大范圍的迂回進攻,但是剛發起迂回呢就是被段祺瑞識破,進而派遣部隊攔截,一旦被攔下后要想繼續向前強行突破,那難度和正面突破也沒有什么兩樣了。

當金陵方向的戰事呈現持久化狀態的時候,當涂那邊也是差不多,第九師和第二混成旅誰都沒有徹底擊潰對方的能力,只能是在當涂繼續僵持。

然而讓統帥部諸多將領沒有想到的是,最先取得突破的并不是金陵方向,也不是當涂方向,而是在蕪湖。

蕪湖,這里以往駐扎了第二混成旅以及一個旅的皖軍省軍部隊,不過隨著奉軍發起渡江戰役后,第二混成旅就是緊急東進增援當涂方向,只在蕪湖留下了一個旅的省軍。

負責進攻蕪湖的乃是奉軍第四混成旅,這支部隊雖然沒有奉軍的三大主力師那么出名,但實際上這個混成旅也是一支老奉軍部隊,建軍于北方四大軍閥起兵支出,當初為了快速形成戰斗力,剛組建的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都是直接從三大主力師抽調成編制的部隊。去年入關之處,該混成旅一直都是和第三師、第九師等部隊一樣戰斗在最前線,被編入孟恩遠第一軍麾下,歷經唐山、京師、鄭州、徐州等多個戰役。

單純說同等兵力的戰斗力,其實這個第四混成旅是不遜于第三師這種主力師的,只是第四混成旅在奉軍序列里乃是標準的混成旅,沒有說和皖軍第二混成旅一樣嚴重超編。

第四混成旅乃是標準的混成旅編制,轄有兩個步兵團,一個山炮營,一個騎兵連以及其他部分的輔助部隊,總兵力約五千人,和皖軍里的第二混成旅總兵力達到一萬兩千人可以說天差地別。

奉軍里的編制還是比較規范的,師級部隊滿編制約一萬五千五百人左右,像第三師這種部隊略有超編的話頂多也就是多幾百人,達到一萬六千人的規模,而混成旅滿編制則是統一為五千人左右。

并沒有說出現某支部隊出現嚴重超編的情況。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趙東云這些年大力掌控軍權是分不開的,軍械部糧餉處、教育部的設立基本上杜絕了部隊主官直接染指軍費的可能性,更是嚴格禁制部隊主官私自招募兵員。

哪怕是前期第九師在渡江戰役里損失較大,但是兵員補充也不是說就地補充,而是由教育部專門準備了大約兩千多名新兵用于補充,這些新兵都是教育部數月前招募,并進過了完整新兵營訓練的士兵。

哪怕是前線部隊補充俘虜,也得走教育部這一道程序,接受了大量俘虜后,這些愿意轉投奉軍做站的俘虜士兵會先由教育部統計接受,然后再根據各部隊的申請適當分配。盡管說這些投誠的俘虜士兵大部分都會就近補充給作戰部隊,然而前線部隊卻是不能直接繞過教育部接受這些投誠士兵。

兵員、軍餉由統帥部統一控制后,這就極大的限制了部隊主官的權利,也就使得前線部隊主官沒能力,同時也沒這個膽子私自擴充所轄的部隊。

正式軍權的嚴格掌控,讓奉軍各部隊的編制基本上都是遵照了參謀部編制處制定的編制表施行,不會和皖軍、南方聯邦部隊一樣空有統一的番號編制,但是各部隊的編制摻差不齊,出現三團制的混成旅,三旅制的師。

第四混成旅作為一個標準編制的混成旅,兵力雖然不多,名聲也不如第三師、第九師這些強軍那么大,但是它不管怎么說都是奉軍里的一線戰斗部隊,奉軍諸多混成旅里戰斗力算得上是第一了。

奉軍里混成旅不少,第一混成旅、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第十一混成旅,上述混成旅只有第一、第四、第五、第七混成旅有著戰斗經驗,剩下的幾個都是新編,常駐后方的部隊,大規模戰斗經驗等于零。而有戰斗經驗的那四個混成旅里頭,其實也就只有第一混成旅、第四混成旅參與了南下作戰。

現在的第一混成旅配屬第四軍,正參與金陵戰役,而第四混成旅則是在蕪湖方向單獨負責一個方向的進攻。

鮑貴卿的第一混成旅雖然說也是恢復了滿編制的人員和武器裝備,但是怎么說呢,到底不是奉軍嫡系,而是直軍的老底子,這讓很多奉軍核心將領有意無意的拖延該旅的發展,比如說去年年底,第一混成旅在江北戰役里一度打到只剩下三千多人,但是一直到今年年初才恢復了滿員,然而第四混成旅呢,卻是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保持了滿編制。

從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兩者實際上還是有所差別的,正派嫡系和投誠部隊不管在什么時代,都是會有這差別的。

第四混成旅負責蕪湖攻勢,前期主要是造勢,搞的大張旗鼓,就是為了迷惑對面的皖軍,以拖延第二混成旅的東進步伐。

這個策略一定程度上也發揮了作用,一直到奉軍在和州渡江前,皖軍的第二混成旅都牢牢釘在蕪湖,不敢擅離一步,一直到奉軍第四軍在和州、當涂方向大規模渡江后,第二混成旅才是發現自己當面只有一個奉軍的第四混成旅,然后才是迅速東進當涂。

只是皖軍第二混成旅走了,雖然說在蕪湖還留下了一個旅的省軍,但是這些省軍在多次的國內軍閥戰役里已經充分表明了他們的戰斗力低下。

負責防守蕪湖的這個皖軍步兵旅為兩江陸軍第三師之第六旅,和這個時代所有單獨作戰的旅一樣,它同樣是得到了兩江第三師師部的火炮等兵力加強,說是一個步兵旅,但實際上乃是一個混成旅,總兵力超過五千人。

然而在面對等同兵力的奉軍第四混成旅進攻下,該旅還隔著一個長江進行防守作戰,但是依舊沒能守住。

第四混成旅甚至都沒有大規模搭建浮橋,只是動用了數十艘船只發動了一場小規模的登陸作戰,登陸的一個營就是直接擊潰了對方高達一個團的灘頭防守兵力,進而掩護了第四混成旅的其他兵力成功乘船渡江。R1058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夢蝶只是為了宣傳。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