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三百七十三章 債多不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債多不愁

第三百七十三章 債多不愁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24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一秒記住www.,為您提供高速文字。

    周學熙坐了下來后,并沒有等太久,趙東云就已經是放下了手中的鋼筆,然后抬起頭來:“讓你久等了!”

    周學熙面對趙東云,自然是不敢托大的,當即面露恭敬道:“職部不過是略侯了幾分鐘罷了,不礙事的!”

    數年前趙東云還只是區區一個北洋常備軍里的一個新軍統領時,他周學熙就已經是袁世凱麾下的重要財政系統官員了,掌管著天津官辦銀號等一票北洋官辦企業的周學熙早幾年雖然年輕,但是其發跡非常早,甚至比趙東云發跡的還要更早一些。

    而兩人最近幾年的交集也不少,當初趙東云籌辦福元機器廠的時候,還厚著臉皮找周學熙籌款,后來趙東云掌控的福元公司又和周學熙一起集資開辦灤州煤礦,唐山鋼鐵廠、天津洋灰廠等諸多產業。

    不過兩人的接觸多,不代表著周學熙就是趙東云手底下的人馬了,周學熙不僅僅是一個財政官員那么簡單,他代表著是北洋內部的財政體系,北洋在庚子年后創辦的一系列官辦企業,都和周學熙有著密切的聯系。

    此人在前年共和后,雖然沒有投靠王英楷也沒有投靠趙東云,但是憑借其在北洋財政體系的特殊地位,一樣穩居高層,第二屆內閣的時候,趙東云也照樣得任用他為財政部長風文學總長一職。

    然而周學熙不簡單,趙東云卻是變化更大,如果說辛丑年間趙東云地位還不如他,那么1905年后趙東云的地位就不是他所能比較的,至于等到1908年后的今天,趙東云更是他需要仰視的存在。

    所以今天面對趙東云的時候,周學熙就是保持了非常必要的恭敬!

    趙東云對周學熙的這種態度也習以為常了,自從他就任東三省總督開始,就已經躋身國內最頂尖政治家之列,能夠和他相提并論的只有張之洞、王英楷、段祺瑞等少數幾個人,權勢地位的快速上升,外人尤其是下屬們對他態度也是一天比一天恭敬,時至今日,敢在趙東云面前出大氣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大多都是一副恭恭敬敬,不敢出大氣的模樣。

    久而久之,趙東云也就習慣了下屬們的態度,越來越習慣當一個上位者了!

    而趙東云的這種態度也是越來越讓屬下感到面對他的時候壓力龐大,夸張點說就是能夠從趙東云身上感受到所謂的王霸之氣。

    所謂的王霸之氣是怎么來的,大多都是上位者因為權勢顯赫日積月累而來的,嚴格上說起來這并不是什么氣勢,而是一種態度:放眼天下我最牛逼!

    當然了,如果不是身居一國之主,三軍統帥之位,而只是一個普通人的話也擺出天下我最牛的態度,那就不是牛逼而是傻逼了!

    嗯,那種傻逼氣勢就是和‘王霸之氣’只有一字之差的‘王八之氣’!

    趙東云和周學熙的開場白沒有持續多久,周學熙知道趙東云日常事務繁忙,接見自己的時間都是固定在行程表上的,前后時間只有半個小時而已,而自己要說的事可不少,要是磨磨蹭蹭估計時間都不夠用了。

    所以周學熙很快就是說起了正事:“今年的財政預算的初表已經做出來了,還請總統過目示下!”

    說罷,周學熙就是地上了一份厚厚的報告書,趙東云接過來后翻了起來,報告書相當厚,至少也有幾十頁,趙東云自然是沒有太多時間一一仔細翻看的,所以他是一邊翻看著報告書前面的匯總表,一邊開口道:“哦,說!”

    周學熙身為你財政部總長,對于蘇系的各項財政數據自然是了如指掌的,哪怕手中沒有拿著那份報表,但是他依舊能夠一一道來:

    “去年也就是1907年度,除去支付軍費、債券本息、行政支出外,我財政部尚存留款項一千七百六十萬圓。

    另外還有愛國債券的本息兩千八百萬圓尚未償付,拖欠福元機器廠四百七十萬軍械款,拖欠福元紗廠、葫蘆島紡織公司,天津大通紗廠、李記糧行、洪福商行、福元卷煙廠、福元水泥船、北方糧油公司等八十七家民營企業總數一千二百萬貨款。

    另外拖欠原各官辦票號、銀行,現整合后的華通實業銀行、中東工商銀行兩家總數六百七十萬圓之貸款本息。

    另外拖欠中央以及北方各省之公務員薪金約一千三百萬圓。”

    聽到周學熙說出的一連串拖欠,讓趙東云心里也是有些倒吸涼氣,不是當家人不知當家難啊,外人眼中他掌控的蘇系強盛無比,但是只有親自看過了蘇系的財政報表后才會發現,蘇系的實際情況到底有多么的糟糕。

    去年以及現在為了打仗,趙東云是把所有能夠挪用的錢都給挪用了,福元機器廠那邊的貨款就從來沒給齊過,總是給一筆拖一筆,而其他作為軍需供應商的商家也是很難收起貨款的,別的不說,為軍隊供應香煙的福元卷煙廠,這一年來就沒拿到過一毛錢的貨款。

    而鼎盛銀行和福元公司下屬銀行福隆銀行、錦州李家以及北方多家資本財團聯合投資成立的北方糧油公司,其成立之初主打東三省的大豆產業,但是很快就是被選為奉軍的主要軍糧供應商。

    蘇系財政雖然收取了不少實物稅上來,但是二十幾萬大軍人吃馬嚼要吃的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雖然在南方作戰的部隊一般采取就地采購的模式,但是在北方省份駐扎的部隊,一般都是由軍械部集中采購,軍需部統一運輸供應的,而這些糧食一部分從政府的糧倉里征用,而一部分則是向那些大糧商采購。

    而北方糧油公司就是承攬了其中諸多供梁合同,面的軍方的合同,北方糧油公司自然是竭力供應,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貨款拖欠,已經是累計拖欠了一百多萬圓,讓這個財力豐富,之前叫嚷著要打造北方諸省最大的糧食加工企業的公司一度陷入了破產邊緣。

    1907年過去了,留給蘇系財政的是高達四千多萬的財政赤字!

    至于那留存的一千七百六十萬圓,那可是財政部從去年的秋稅里拼命才保住的,這筆錢對于蘇系來說就是保命錢,是留待最危急的時刻才能夠拿出來用的,平常時候別說軍方的趙東平別想要從這筆款子里摳出一筆來,就算是拿著趙東云的手令都不可能從熊希齡手中拿到錢,至于趙東云親自去要,熊希齡攔是攔不住的,但是回頭人家就會給趙東云遞上辭職報告,從而宣告中華共和國第二屆內閣解體!

    雖然1908年里,蘇系還能夠從地方收取到不少稅收,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最近的一次夏稅都還要半年以后呢,平時的那些工商稅、雜稅雖然也有一些,但是也遠遠不夠填補蘇系財政缺口的。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不是有著善后借款,按照蘇系財政目前的情況,趙東云連1908年上半年都是撐不過去的!

    從中也可以看得出來,趙東云為什么愿意付出巨大的代價,不惜拿出鹽政抵押,承認前清的所有條約都要把這些善后借款拿到手了,不是他喜歡賣國,而是如果不借的話,不用段祺瑞來打他,他的蘇系奉軍自己就得會先因為沒錢而崩潰了。

    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后,從善后借款所獲得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其各國善后借款里的第一批款項就高達五百萬英鎊,折合華圓約五千萬。

    而這一筆錢由于都是金本位的外匯,所以放在中華銀行里作為準備金的話,又可以超額發行至少上億華圓的紙幣,可是這筆錢還遠遠無法徹底解決蘇系的財政困難,因為這筆錢還沒有到手呢,軍方那邊就已經擬定利用這筆軍費擴軍備戰,制定了后續南下渡江的諸多戰役計劃。

    這一筆錢毫無疑問,它的用途只有一個,那就是充當戰費

    當然了,盡管財政部本身不可能從這筆款子里獲得多少錢去填補財政窟窿,但是有了這筆款子打底,軍方那幫人也不會整天想要把財政部的最后一點家底都拿去買炮彈了,如此也就可以騰出手來,比如補發公務員的薪金,適當的償還一部分到期國債以及拖欠的各種貨款等。

    “去年我們的缺口太大,而今天要想填補這些缺口是千難萬難的!”周學熙說著的時候也是一臉愁容。

    趙東云卻是沒有太多感覺,缺錢嘛,又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從他當第三混成協的協統開始,他手底下可用的錢財就沒有寬松過,以前是缺幾萬幾十萬,后來是缺幾百萬,而現在呢,已經是缺幾千萬甚至幾個億了,正所謂債多不愁,當缺錢到了今天這種程度后,區區三四千萬的赤字也就不算什么了。

    真要說來,他剛和各國簽訂的善后借款里,總額兩千七百萬英鎊之巨,以后要償還的本息高達六千多萬英鎊,按照現在的匯率折成華元就是六億多。

    在身上已經背負的六億多欠款的情況下,區區三四千萬赤字算個屁啊!

    所以他依舊能神色輕松道:“哦,那么今年的收入預算呢,預期能夠達到多少?”

    如今蘇系已經實際控制并可以征收稅收的地區非常大了,包括東三省、察哈爾等蒙古地區、包含唐山行政公署在內的直隸省、山東省、河南省、蘇北、皖北。上述地區里,比較值得關注的就是蘇系的老巢,前年以來一直支撐著蘇系奉軍快速發展的奉天省、另外唐山行政公署由于重工業發展比較快速,能夠貢獻的財政收入也不俗,直隸省其他地區要略遜一些,不過直隸省有著天津和京師在,也勉強算得上是富省。

    再過來的山東和河南兩地,這兩地方在清末也是出了名的窮省,對于在這兩個省份能夠榨出多少油水,趙東云自己都不抱什么希望。

    皖北也是如此,張懷芝盤踞安徽大半年都沒能搜刮多少錢練出幾萬人來,由此可見安徽尤其是皖北地區的油水實在有限。

    蘇北的情況倒是要好一些,清江浦、揚州等地都是比較富裕的,但是該地歷盡多場戰亂,要恢復民生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樣到明年能夠給蘇系貢獻多少稅收也是值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再過來名義上效忠北方共和政府的山西、湖北兩地,吳鳳嶺和王士珍雖然已經效忠北方共和政府,但是你也別指望他們會給中央上繳哪怕一毛錢的稅收了,人家自己用來養軍都嫌少呢。

    對于蘇系控制的這些地盤,在明年到底能夠收上來多少稅收,趙東云自己也是有些忐忑的!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夢蝶只是為了宣傳。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