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三百三十九章 投誠和第十二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九章 投誠和第十二師

第三百三十九章 投誠和第十二師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02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正文

自從奉軍入關以來,已經有不少北洋其他派系的將領先后投誠了奉軍,其中有戰敗投降后被迫投誠的,也有主動投誠的,其中最為出名的自然是第一混成旅的旅長鮑貴卿和第一師師長盧永祥這兩人了。[.23[w]x.

此外在直隸、河南、山東三省作戰過程中也有著不少直軍、魯軍、豫軍以及鄂軍的將領們先后選擇投降或者投誠,不過影響都不算大,這些人有些宣布下野然后脫離軍界,也有些繼續留在奉軍里頭服役,效忠趙東云。

在這種情況下,張殿如說出要仿效盧永祥投誠奉軍,一時間是讓會議室里陷入了沉默。

包括劉朝錄在內,在座的諸多將領都是臉色快速變化著,良久后劉朝錄才是試探性開口道:“老大人,您可是已經和北邊接觸過了?”

張殿如略微點頭:“實不相瞞,在宿遷的時候就有北邊情報處的人來找過我,不過那時候我拒絕了他們,而昨夜他們又來找了我!”

低下的一群人聽見張殿如這么說,就已經知道張殿如今天突然提出這個話題,絕對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了詳細的考慮甚至是有可能和北邊達成了不為人知的某種協議。

張殿如繼續道:“北邊給了我承諾,只要我等反正效忠中央政府,那么他們就可以給我們一個師的番號,屆時在座諸位都可以繼續保留現有的軍銜服役。如果不愿意繼續從軍,北邊也會給予適當的特別退役金!”

劉朝錄道:“一個中央師的番號?那么軍費和裝備呢,那邊怎么說?”

張殿如道:“他們承諾,如果我們能夠反正,那么一切仿效第一師的章程,不但給我們一個中央師的番號,而且還會承擔我們的軍費還有裝備以及士兵的補充。”

這個時候,又有人問道:“不知道這個特別退役金怎么說?”

不是每個人都想要繼續從軍打仗的,有些厭煩了戰爭或者對自己沒有太大自信,又或者是害怕以后趙東云日后收拾的人也是想著,就算投誠了,那么到時候自己拿上遣散金當個富家翁的!

張殿如道:“我看大家也都是有這個心思看看他們的條件的,很多我說了也不算,還是讓北邊的人來說吧!”

他的話語剛落下,門后就是走進來了一個身穿皖軍冬季深藍色軍服的上校來,不過此人雖然穿著皖軍的軍服,但是開口卻是道:“鄙人安龍云,添為統帥部下屬參謀部情報處第三科科長。”

這個安龍云看上去大約三十七八歲,從他的神態看上去就可以很輕易的看出,此人乃是軍人出身,不僅僅此人是軍人,實際上情報處作為一個軍方機構,所屬的情報官員全都是現役軍人。

簡單的自我介紹后,他沒有搭理那些人的驚恐目光,而是直接道:“諸位也都知道,我軍向來優待愿意棄暗投明的同仁,不管是鮑將軍還是盧將軍,他們棄暗投明后如今都是我軍的核心高層將領,掌軍一方。如果再做的諸位同仁愿意轉投我軍,那么我可以保證你們將會受到和鮑將軍以及盧將軍同樣的待遇。

如果愿意繼續為國家和民族效力,那么一律原軍銜留用原職!

如果想要解甲歸田,那么按照不同等級發放數量不菲的特別退役金,營長補發三千圓,團長補發八千圓,旅長補發一萬五千圓元,師長補發三萬圓。”

說實話,這個補發的退役金很一般,因為事實上趙東云并不希望自己招降了一支部隊后,然后這支部隊的軍官們都拿著退役金解甲歸田了,他要的是他們真正的反正,轉投奉軍為他趙東云效力,所以也不會開出天價的退役金了。

事實上,奉軍對招降部隊的高級將領來說,其最大吸引力并不是金錢,而是原銜原職留用。

盡管他們都知道,一旦投誠后部隊會被納入奉軍體系,然后就是海量的奉軍中低層軍官被調進來,原來的中低級軍官都會被調走,但是對于高級將領一般都是不動的,也就是說,投誠后再座的這幾個人還會繼續擔任新的師長、旅長。

不得不說,這種條件對于已經走投無路,這撤退也是死,不撤退也是死的張殿如等人來說吸引力極大。

這也是張殿如接納情報處的條件,并主動幫助說服手下其他幾個將領的原因所在,因為只有說服這些人一起投誠,帶著睢寧的這一萬三千多人一起投誠,他張殿如才能夠擔任改編后那個中央師的師長,要不然的話他一個光頭司令跑到奉軍投誠,趙東云可不會甩他。

劉朝錄、李承炳等人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會議室里一時間沉默了下來,哪怕是心中已經有些動搖了,但是他們依舊很難下定決心的,當叛徒投靠敵人所帶來的心里壓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眼見他們不說話,安龍云又開口道:“諸位將軍們也知道,我軍第十師已經大舉西進,還有第一混成旅的配合下,徐州方向的貴軍是插翅難逃,皖軍之敗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難道諸位真想要和段合肥一起陷入萬劫不復之深淵嗎?

如今我軍正值鼎盛時期,拿下江北后就能夠迅速南下兩江其他地區,統一中國之日可待。

就連湖北的王大帥也已經放下了成見,為華夏一統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選擇了效忠中央,難道你們真的愿意北上民族罪人的罵名遺臭千年嗎?”

安龍云說的這些誘惑和恐嚇的話,并沒能真正的影響到在座這些高級將領們的思考,對他們來說語言上的恐嚇和誘惑都是沒有多大用處的,要是靠一張嘴巴就能忽悠別人投降,趙東云也不用打了,直接忽悠段祺瑞他們都想就行了。

張殿如、劉朝錄他們考慮的是現實的得失,他們心中自然有著他們自己的考量!

所以安龍云只能是繼續等著!

半響后,劉朝錄抬頭看向張殿如:“我老劉戎馬一生,從來就沒有當過叛徒,但是我老劉更加不愿意當一個民族罪人。老大人,只要你決定了,不管是什么決定,我老劉都支持你!”

看似前后兩句話不搭調,但是卻是已經直接說明了,他已經是愿意和張殿如一起轉投奉軍了。

那李承炳也是咬了咬牙:“為了國家統一,為了共和大業,我李承炳也是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努力的!”

這幾個高級將領表了態后,其他幾個人也是相繼發言同意,其中肯定有幾個人是愿意了,但是看看會議室外的那些張殿如的衛隊,他們就知道只要自己今天說出任何反對的話,那么立即就得到一個人頭落地的下場,所以他們不敢反對。

安龍云見此,露出了滿臉的笑容:“我代數萬萬國民們感謝諸位將軍的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睢寧方向的兩江第五師、兩江第二混成旅的殘部一萬三千多人在張殿如、劉朝錄、李承炳這三個主要高級將領的率領下,正式宣布棄暗投明,效忠于北方共和政府。

得知該部投誠后,在京師的趙東云心情大好,特地叫來了情報處的處長安于同:“之軒啊,這一次睢寧的事辦的漂亮,張殿如的反正足以大大的打擊敵人們的士氣!”

安于同自然不敢居功:“總統過譽了,情報處有這些許成績,都是總統平日里教導有方。”

趙東云呵呵一笑:“你也不用拘謹,那個去睢寧的人是誰?能夠說服上萬大軍的投誠,作用可以比肩一個旅了。回頭你要好好的獎勵他!”

安于同道:“冒險去睢寧的情報處第三科的科長安龍云,出身奉軍軍校速成三期通訊科,為人膽大心細,主持江北軍情工作以來頗有成效!”

安于同知道在這個場合里能夠親自向趙東云提一提這個人的履歷,對于安龍云的后續仕途而言有著極大的好處,畢竟蘇系軍政兩屆,中低層的官員和軍官那么多,趙東云那里記得住啊,能夠讓趙東云記住名字的,軍方的都是少`將以上,政府里最次也是一個處長或者司長。

而安龍云這個屬下能力杰出,再加上兩個人是同姓,五百年前還是一家呢,所以也是有心提攜這個后輩。

趙東云道:“此人能力不錯,后續你也要給他再加加擔子!”

有了趙東云這么一句‘能力不錯’的評價后,那么安于同后續也就能夠順勢重用安龍云了。

不過具體怎么獎勵,重用那就不是趙東云的事了,情報處那邊自然會安排,而趙東云現在的事就是,給張殿如他們一個新的中央師番號。

剛好之前的第十二師被撤銷番號后一直沒能恢復,所以趙東云大筆一揮就是把這個番號給了張殿如的部隊,緊接著正式任命張殿如為該師師長,李承炳為第二十三旅旅長,劉朝錄為第二十四旅旅長,由于這個師投誠后依舊處于睢寧這個蘇北前線,所以趙東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甚至人員對該部進行大規模的整編。

所以只是從蘇北抽調了部分軍官前往替換任職后,基本上還是讓原有的軍官留任的。

張殿如獲得了第十二師的番號后,并且得到了統帥部銓敘處授予的陸軍中`將軍銜后,還是顯得比較興奮的,要知道他之前雖然也說是中`將,但是這個中`將只是段祺瑞私授,頂多說是兩江陸軍中`將,而他本人在北洋共和政府銓敘處里的軍銜實際上還是少`將而已。

在這里再一次提一提,雖然北洋數大軍閥還在進行著戰爭,但是他們彼此間并沒有**,段祺瑞和王士珍可沒有宣布**或者成立中央政府之類的,他們依舊承認京師的共和政府是中央政府,他們只是不承認趙東云這個總統而已。

而趙東云為了避免讓南方諸省掀起**的風潮,所以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政治上保持了克制,至少到目前為止,他依舊沒撤銷那些中央師的番號,比如說段祺瑞親率的第四師就一直保持著中央師的番號,而段祺瑞本人都還是陸軍部總長,銓敘處承認的陸軍上`將呢。

這不得不說是一件比較諷刺的事!

但是北方的銓敘處也只承認對那些影響力較大的大軍閥頭子的軍銜了,但是你也別指望趙東云給那些軍閥的手下們也頒發軍銜啊,所以各省北方軍閥的那些將領們所獲得的軍銜,基本都是王英楷時代由銓敘處授予的,而且軍銜普遍偏低。

很多其他軍閥的師長、混成旅旅長,步兵旅旅長們雖然一個個大多自稱中`將,少`將,但是在銓敘處里記錄的正式軍銜普遍要低一到兩級,能夠有少`將的就不錯了,而很多都是校官。

比如說張殿如,他在銓敘處的軍銜只是個少`將而已,但是在兩江陸軍里他卻是一師師長,趙東云就任總統后,他就是被段祺瑞私授予了陸軍中`將的軍銜。按照道理來說,這個中`將的軍銜是做不得數的,但是他投誠的時候趙東云卻是承認了。

銓敘處承認的陸軍中`將,這才是真正的陸軍中`將啊,可不是那些軍閥們私下授予的中`將可以比擬的。

存在同樣情況的還有李承炳、劉朝錄,他們之前在銓敘處的記錄軍銜不過是校官而已,如今也是授予了正式的少`將。

這個新的第十二師由兩江陸軍第五師、第二混成旅的殘部整編而來,雖然總兵力不少達到一萬三千人,不過不管是張殿如他們自己還是奉軍的其他幾個高級將領,都沒指望這個新的第十二師能夠發揮出什么戰斗力來,這不拖后腿就不錯了。

該師劃歸第二軍后,徐邦杰命令該部原地休整,繼續駐扎睢寧!

而第十師卻是越過了睢寧,然后繼續朝著西北方向進去,兩天后,該師和鮑貴卿的第一混成旅成功取得了匯合,緊接著向徐州南部繼續推進。

而這個時候,意識到了自己面臨著有生以來最大危機的段祺瑞再一次展現了梟雄本色,他一方面命令兩江陸軍第二師第三旅繼續頑抗第十師的西進,又命令兩江陸軍第一師第二旅對徐州正面的奉軍發起反攻。

然而另外一邊他卻是悄然帶著嫡系第四師以及兩江陸軍第一師第一旅一共三萬余人朝著西南方向連夜撤退,一夜之間就是南撤了二十多公里,等到第二天徐州正面方向的奉軍發起例行公事的進攻后才發現,段祺瑞的主力,尤其是嫡系第四師已經跑了。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