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三百二十九章 王士珍的選擇(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九章 王士珍的選擇(二)

第三百二十九章 王士珍的選擇(二)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9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您的所在位置:

手機尋書網:m.xunshu.org

下載本書:


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

1907年10月17號,此時已經寒露已經過了一個星期,秋季的微風已經在清晨和傍晚帶給人舒適的涼爽。

居仁堂內,趙東云看著手中的這封情報處送來蓋著絕密二字的電報遲遲都沒有抬頭看安于同。

這封電報并不長,不過五十余字而已,但是落款卻是讓人無法忽視,那是王士珍的電報!

這是一封王士珍發給趙東云本人的電報,電報的內容非常簡單,那就是王士珍想要和趙東云商討共和大局。

這電報內容雖然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王士珍給他發這么一封私人密電,其中的含義絕對不是區區電報表面上的文字可以代表的。

他這是要服軟!

趙東云前后一想,就是把王士珍的真正想法給猜了通透,如今的王士珍在湖北的情況非常危險,如果他要想擋住南方聯邦的進攻,那么他就必須抽調在武勝關等部署在湖北北部的那近三萬主力南下,要不然的話單憑他在漢陽漢陽一線隊不足三萬兵力是很難抵擋南方聯邦十多萬大軍進攻的。

然而武勝關外有著奉軍的第三軍所屬第十三師虎視眈眈著,王士珍哪怕是在孝感失守的時候都是不敢抽調在武勝關里的守軍南下增援,因為他知!一!本!讀!小說道奉軍比南方聯邦的十多萬大軍更可怕。

然而如果不作出改變的,他王士珍遲早也是個死字,在這種情況下,王士珍不可避免的重復了他在去年北洋兵變時,奉軍攻克通州后的舉動,那就是改變立場。

只是去年他選擇了和王英楷合作,而今天,他則是打算放棄和段祺瑞的聯盟,轉而選擇和趙東云合作!

當然了,大家都是明白人,這王士珍可不是被奉軍打的潰敗后才投降的,他和王汝賢盧永祥他們都不一樣,王士珍要的是合作,就跟趙東云和吳鳳嶺的合作一樣。

只要趙東云滿足他的要求,那么他王士珍就愿意放棄反對趙東云,宣布承認趙東云總統職位的合法性以及中央政府的合法性,并在后續國內戰爭里頭會選擇站在趙東云這一邊,和奉軍聯軍作戰。

如果王士珍真的這樣做,那么就代表著奉軍統一中國的步伐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且還能夠得到鄂軍近六萬兵力的相助,屆時對付湖北湖南等地的張之洞南方聯邦部隊也就更有把握了,而更關鍵的是,王士珍一頭宣布承認趙東云的總統之位,那么當代的中國諸家北洋軍閥中,就只剩下一個段祺瑞堅持反對趙東云了。

其他的人里頭王英楷王汝賢兩個人都是徹底失敗,進而被逼著下野!

吳鳳嶺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選擇了和趙東云結盟,雖然吳鳳嶺在山西還是基本保持著獨立的地盤,但是山西可是正式承認趙東云領導的中央政府的。

如果王士珍也選擇了轉向趙東云這邊,那么昔日的反奉聯軍實際上就已經宣告覆滅,今后奉軍需要直接面對的敵人就只剩下的段祺瑞一家而已,嗯,還有個已經殘廢了的張懷芝魯軍。

可以說不管從政治角度還是從軍事戰略角度來看,如果王士珍能夠轉而支持自己,那么都是好處極大的。

只是王士珍表示自己愿意轉而支持趙東云,那么肯定也是會要求諸多條件的!

“說,他都要什么?”趙東云見李三安于同有些吞吞吐吐,當即道:“怎么不說?”

安于同看著后續和湖北那邊秘密聯絡的電文,當即謹慎道:“通過多次的密電聯絡,湖北方面提出了以下幾個請求,第一個就是結束兩軍之敵對狀態,雙方以武勝關為據點各自撤兵百里,武勝關內由湖北方面駐兵一個營,關外我軍駐一個營。”

趙東云對王士珍要求雙方撤兵的要求早有預料,人家王士珍求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抽調武勝關那邊的主力南下增援漢口漢陽一線,如果自己還在武勝關外駐扎大量兵力,他根本就不敢抽調兵力南下,而無法抽調兵力南下,那么他在漢陽和漢口一線肯定是撐不下去的,那樣求和也就失去了意義!

安于同繼續道:“第二,他請求以原價購入福廠彈藥一批,總價一百五十萬圓,但是要求我方務必在半月內交付首批價值五十萬圓的彈藥,剩下一批務必在一個半月內交付。”

聽到這里,趙東云略微皺眉,這彈藥可不太好解決啊,自己在蘇北那邊投入了太多的資源,恐怕很難再抽調足夠的彈藥產量賣給王士珍啊,不過王士珍之所以把這項條件列入了正式要求里頭,說明王士珍的鄂軍彈藥庫存已經到了最危險的境地,如果不再補充彈藥的話,估計就算抽調了武勝關的兵力南下增援,估計也就陷入無彈藥可用的尷尬局面。

安于同看了看趙東云的臉色,見趙東云的臉色一如既往的平靜,所以他也繼續道:“第三,他請求湖廣保持現有局面不變!”

這個請求有些模糊,不過也非常好理解,那就是王士珍要求獲得和以前的王英楷共和政府時期里在自己地盤上的‘政治軍事財政’上的實際獨立地位,也就是說他希望保持之前的那種超然政治地位。

他是想要繼續當他的山大王,而不是當趙東云的下屬。

王士珍對趙東云的投誠,和盧永祥的投誠是大大不同的,盧永祥的投誠是在直軍徹底戰敗,第一師戰敗的情況下投降的,而盧永祥也只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將領而已,只要能夠讓他繼續帶兵打仗那么他是不會要求獲得什么地盤之類的。

但是王士珍乃是真正的北洋大佬之一,他本來就是軍閥,而且現在他雖然是被南方聯邦逼得危險無比,但說實話人家手里頭繼續還有著五六萬人的兵力,說句不好聽的,人家可以對你趙東云投誠,但是他同樣可以對南方聯邦的張之洞投誠,如果王士珍選擇效忠南方聯邦的話,估計張之洞做夢都會笑醒。

所以王士珍要求繼續保持事實獨立的地位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過王士珍可以理解,但是趙東云卻是無法理解,要是他可以答應王士珍的話,那么以后他答不答應段祺瑞?如果他都答應了,那么他還怎么南下統一中國?給段祺瑞和王士珍時間慢慢發展然后給自己來一場北伐嗎?

安于同雖然跟在趙東云身邊的時候不算多,但是對眼前這位主的性格也是多有了解,知道眼前的這個趙東云雖然看上去是平靜淡然,但是心里頭想著什么,那就是外人不知道的了,興許心中已經是發火了呢,所以他說完就是閉上了嘴巴靜靜站在一旁。

此時趙東云已經完全忽視了安于同,他手中繼續拿著這些寫著王士珍要求的電文,然后背著手開始在房間了來回渡步,然后就是站在了辦公桌后的那副巨大的中國地圖上,盯著那副巨大的中國地圖一言不發。

旁邊的安于同感覺到氣氛有些詭異,本來說嘛他的報告已經算是完事了,但是沒來得及告退,趙東云也沒有開口讓他走,有心現在告退但是看著趙東云站在地圖前思考,他又是不敢貿然打擾。

基本上軍方的幾個高層將領以及經常跟在身邊的人都知道趙東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看著地圖進行思考,而那個時候思考的通常都是關乎到整個國內局勢甚至遠東局勢的大事,諸多趙東云做出的重大決定,都是在看著地圖的時候所立下的,他甚至聽聞奉軍決定入關前的一晚上,大總統就是站在地圖前足足半夜,然后第二天就是宣布準備入關。

現在不用說,趙東云已經是看著地圖進行關于后續戰略的思考了,而安于同在這種重要時刻可不敢打擾趙東云。

但是就這么出去也不好,因為他也不知道趙東云是不是刻意把他留下的,所以他只能挺著腰和之前一樣繼續站著,不說話!

趙東云此時和安于同想象的一樣,的確是已經陷入了思索當中,如今他考慮的事情非常多,不僅僅有著湖北局勢,更有著蘇北局勢,還有著整個兩江局勢甚至表面上暫時和奉軍無關的福建江西戰局以及兩廣局勢。

這些地方看似是相互獨立的,但實際上這些地方的局勢都是相互聯系的,比如說江西和福建方向的南方聯邦遭遇慘敗后,段祺瑞不但已經兵臨廣東,而且可以說福建和江西方向抽調更多的兵力北上蘇北作戰。又比如說王士珍在湖北如果慘敗,那么南方聯邦就可以恢復在長江以北的湖北地區的統治,進而張之洞麾下的十多萬大軍就會北上河南,這樣一來河南的奉軍就需要承受極大的壓力了。

甚至遠在戰區之外的兩廣云貴四川陜甘等地區,這些還處于南方聯邦控制下的省份如果發生了什么變故,那么也會極大的影響到南方聯邦的實力,而南方聯邦的實力又直接關乎到段祺瑞王士珍的勝敗,而這兩個人有關系到奉軍的勝敗。

所以當代的中國局勢表面上看上去是相互獨立的,但實際上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要分析整個當代中國局勢,就必須從整個中國角度出發,把國內所有軍閥,把所有的列強勢力都要考慮進來,而單獨考慮其中一個或者兩個軍閥是不準確的。

現在趙東云就是這樣,他如今考慮的不僅僅是湖北王士珍那邊的勝敗,而是把幾乎所有有可能引起國內局勢變化的因素都考慮了進去。

因為他要的不僅僅是王士珍的投誠,而要的是整個中國的統一!

思慮了許久后,他才是把視線從地圖上轉移了開來,轉身后卻是發現安于同還站在那里,當即就是開口道:“你再和湖北那邊去電,就是撤兵和彈藥這兩項我可以滿足他們,但是第三條嘛,再和他們談一談,總不能他們說什么我們就答應什么吧!”

安于同聽趙東云的語氣有些淡然,這不是趙東云平日里表現出來的那種表面上的淡然,而是一種真正的淡然。

而從這種語氣里安于同已經可以感受到趙東云的真正想法,那就是他并不在乎答應王士珍的這些條件,只是讓安于同有些不解的是,趙東云怎么能這么輕易的答應了?

安于同之所以會不解,說到底他還是不夠了解趙東云,如果是換成了李三在這里,那么看到趙東云的這種表情,聽見這種話那么李三百分百就會肯定:這王士珍死定了!

或者在:




尋書網(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