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三百一十七章 沒錢就要擴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七章 沒錢就要擴軍

第三百一十七章 沒錢就要擴軍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2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其他網友正在看:

文章名稱

作者名稱

第三

揚善德當即道:“目前第八師的重建工作正在穩步進行中,人員方面已經初步到位,目前正在進行初步的整合性訓練!”

揚善德雖然負責重建,但實際他也只能管補充兵員而已,軍官的任命由銓敘處負責,和他沒有關系,而所需的武器裝備、軍餉由軍械部負責,所需的彈藥糧食由軍需部負責,而具體部署作戰由參謀部負責。

由此可見,奉軍的體系其實是把諸多權力分散了開來,參謀部、軍需部、教育部、軍械部、銓敘處五大部門分別掌控了諸多權力,以上諸多誰都沒有辦法獨立掌控某一支部隊,至于下面部隊的主官就更加沒有辦法了。

&nbs`豬`豬`島`小說`p;別說那些師長們,就算是孟恩遠這樣的軍方大佬也沒有辦法私自掌控部隊!

你看啊,士兵補充被教育部掌控著,軍官任命被銓敘處掌控著,軍餉發放、武器裝備被軍械部掌控著,糧食、彈藥被軍需部掌控著,而具體部署、作戰調令又是被參謀部掌控著,離開了上述任何一個部門的配合,孟恩遠都是無法指揮麾下部隊作戰的,更別說叛亂之類的。

所以揚善德說完這兵員補充后,很自覺的就是閉上了嘴巴,然后一旁的趙東平也是適時開口了:“第八師的武器裝備補充目前還是比較困難,輕武器方面還缺了大約四千支步槍,火炮暫時只編了一個山炮營,機槍和迫擊炮也不足滿編的分之一。目前軍械部的精力主要還是放在蘇北和河南方向上,按照目前的情況,第八師要補滿武器怕是要到年后了。”

趙東云道:“這第八師如今武器缺編嚴重,可否能夠擔任守衛保證京漢后勤運輸線的重任?”

此時,參謀部的方壁永也是開口了:“京漢線自武勝關以北,已處于我軍掌控之下,沿線距離敵軍較遠,河南那邊的洛陽的安全也有第軍負責,第八師只負責鄭州到石家莊這一段線的話,還是能夠勝任的!”

這重建中的第八師如今部署在石家莊、安陽等南直隸地區,說是包圍京漢鐵,但實際上主要兵力還是駐防在石家莊,其中含義非常明顯,那就是防備晉軍東進。

趙東云聽罷諸人回答后,繼續道:“既然第八師的人員已經初步滿編,而教育部新兵營里的新兵也總不能一直訓練下去,一月期滿后總是要調出來的,除了部分繼續補充各部隊外,多出來的也應該編練新部隊了!”

聽到趙東云這么說,下面的將領們個個都是露出了喜色,擴軍啊,誰不喜歡!

別看奉軍入關南下作戰一來,規模膨脹了許多,但實際上奉軍新擴編的部隊其實一個都沒有,第一師、第十一師、第一混成旅、第八師這四支部隊其實都是收編的降軍,奉軍做的就是把這些部隊改頭換目,納入奉軍體系中來,而第十師,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這支部隊其實是去年就開始編練的原東省陸軍第一師、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改編而來。

也就是說,奉軍近期雖然規模大肆膨脹,但直接新組建的部隊卻是一支都沒有!

如今趙東云這么說,下面的那些將領們自然是滿臉喜色,擴軍代表著什么?代表著的就是他們的權勢更大啊!

然而也不是每個人都是面露喜色的,趙東平聽罷趙東云的話后,卻是面露慎重之色。

趙東平身為軍械部總長,乃是多年以來奉軍的錢袋,基本上他掌控著奉軍絕大部分的支出。

盡管軍政有別,但是此人和官體系里的熊希齡卻是并稱趙東云麾下的兩個最重要的財政體系官員,只不過熊希齡是管賺錢的,人稱蘇系財神爺,而他趙東平只管花錢,諸多國人戲稱他為善財童,每年經過他手中花出去的錢財數以千萬計。

別人或許不奉軍的軍費有多么緊張,但是作為奉軍的實際財政管家,趙東平卻是非常清楚的。旁人如今只他軍械部每個月花錢如流水,購買無數的火炮和彈藥并且為士兵們支持薪餉,但是很少人,他掌控的軍械部已經累計拖欠國內的諸多軍需供應商高達千萬圓的貨款,尤其是福元機器廠那邊更是從去年開始就沒還清過,這剛還一批貨款呢,接下來就下了更多的軍械訂單。

除了福廠那邊的大頭外,他軍械部作為奉軍的唯一采購部門,可不僅僅采購武器彈藥,還得采購軍服、糧食等各種各樣的軍需物資,而這些物資相當多的也是拖欠著。

比如說如今已經十月份了,秋冬季節即將來臨,軍械部也是早早開始了秋冬軍服的采購,但是這被服采購卻是只支付了一小部分的定金而已,至于大頭的后續貨款都還拖著呢,明年能不能結清都是未知數,僅此一項軍械部就拖欠了福元紗廠、葫蘆島紡織公司、沈陽匯龍紡織公司總數近兩萬圓的貨款。

然后糧食也不是個小數目,戰爭期間奉軍可是不在扣除士兵們的伙食費,而是由軍方直接供應,這部隊二十幾萬人每天的人吃馬嚼就不是個小數目,奉軍自身可沒有那么多的糧食儲備,只能從各大糧商里購入,這又是一大批開銷。

所幸的是南下部隊由于距離后方過遠,后勤運輸不及的時候,前線部隊往往會就地征用當地的糧食作為補給,這個征用雖然也會給憑據,但給的卻是奉軍自行印刷的軍票,這軍票的信用價值比趙東云弄出來的紙`幣還要不堪,至少在趙東云徹底統一中國之前,是別指望趙東云能夠兌換這些所謂的軍票了。

雖然在前線使用軍票是很掉人的事,但是后勤供應不及的時候部隊連吃的都沒得吃,自然也就不能指望部隊還能做到不擾民了,這給了軍票都算是明之師了,如果是換成其他軍閥部隊,直接搶了連軍票都不給。

另外奉軍在南方前線的大規模就地征用一定程上也是緩解了奉軍的后勤壓力,同時也算是減輕了購買軍糧的壓力。

但是能夠就地征用的也只限于糧食了,而軍隊所需要的其他大量物資還得軍械部一一購入然后運輸到前線去。

林林總總加起來,軍械部在過去的幾個月里采購了至少不下四千萬之巨的物資,然而直接付完全款的只有進口貨,而從國內采購的甭管是武器還是糧食,其實大多都是只付了個定金,了不起也只能給一半,剩下的就是一拖再拖。

其中哪怕是福元機器廠這樣連趙東云都要親自照看的兵工廠也是無法收齊貨款的,軍械部趙東平能夠做的就是盡量隔一段時間就支付一批貨款給福元機器廠,避免福元機器廠的現金流徹底斷掉然后停產,反正是拖欠的款項是越積越多,至于以后怎么還那只有天曉得了。

外頭拖欠了那么多的貨款的情況下,軍械部還能夠源源不斷的采購到諸多的物資維持前線作戰,這不得不說已經算是了不得的創舉了,和熊希齡在內閣里玩拆東墻補西墻的本事比起來也相差無幾了。

除了物資采購外其實奉軍的大頭開支還有部隊的薪餉,僅僅是部隊的薪餉開支每個月就是好幾萬,你要趙東平全部拿出真金白銀來是不kěnéng的,為此趙東平的解決辦法就是和中國銀行合作,不發銀元改發紙`幣,而且直接發放到士兵在銀行的個人賬戶中。

這樣的話只要不是所有士兵一夜之間把所有存款都提取出來,而且都還是要真金白銀的話,那么中國銀行那邊就能夠維持一個持續發放軍餉的假象,當然了這樣一個搞不好也會造成紙`幣信用大跌,不過熊希齡和趙東平他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這不發紙`幣的話他們可拿不出來那么多真金白銀來發放軍餉。

當然了,為了給新發行的紙`幣支撐信用,共和政府已經是早早宣布,紙`幣是可以用于繳納政府稅收的。

這種信用保證可比區區一個銀行用保證金管用多了,只要能繳稅,政府承認這種紙`幣的價值那么老姓也就比較容易信任這種紙`幣的貨幣價值了。

拖欠,紙`幣代替,這些方法雖然暫時緩解了奉軍的軍費壓力,但這些都可以說是臨時性的措施,決不能長久維持下去的,如果沒有額外的大批財政收入的話,實際上到明年奉軍財政徹底破產不是說有kěnéng,而是分的。

而這種情況下,趙東云竟然還說要擴軍!

再繼續擴軍的話,估計把他的軍械部整個都拆了也是維持不下去啊!

然而趙東平的這種擔心趙東云不嗎?

他非常清楚自己面臨著什么麻煩,自從去年開始自己的財政難題就一直沒有解決過,但是這樣又如何,還不是走到了今天,自己麾下的大軍已經橫掃直隸、河南、山東省,目前已經是兵臨徐州,拿下江北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沒錢難道就不擴軍就不打仗了?笑話,要是這樣的話大家也不用打仗了,直接比誰錢多不就完了。

再者他趙東云需要的并不是錢,而是各種炮彈、糧食等物資,只是這些物資需要用貨幣去購買,而這種貨幣可以是黃金白銀也可以是白紙一片。

難道說他手里沒有足夠的黃金和白銀就無法把轄區里的生產力、物資調集起來了?不kěnéng的事,就算他手里一兩黃金白銀都沒有,他同樣可以調集轄區里的民眾以及物資去發動戰爭。

比如說紙`幣或者軍票,只要他趙東云說這張小紙片可以用來付賬,繳納稅款,那么這就是‘錢’!

所以你可以看見趙東云大力發行紙`幣,其目的很簡單,那就是把自己印刷的紙片用以收集國內的生產力。

當然了,這種手段只限于國內,對于國際貿易不起作用,人家外國人可不認什么紙`幣,不過國內認也就足夠了。

只要看清了政府、稅收、貨幣之間的關系,那么就會發現,對于一個掌控著貨幣發行權的政府而言,政府它想要有多少錢就要有多少錢,不存在所謂的財政困難這個事實。比如后世的各種貨幣增發,還不是直接印刷了由政府花出去,你說這些是錢吧,其實也只是個印刷,你說它不是錢吧,它還真能當錢花。

如今趙東云掌控下的蘇系財政就有著往這個趨勢發展的跡象,蘇系如今的財政體系其實和間接黃金本位、銀本位、外匯本位都是不搭邊的,蘇系的中央財政,也就是中國銀行一共才多少充當準備金的白銀啊,勉勉強強也就幾千萬而已,而且這些都還不是中國銀行自身的,而是儲戶的錢。但是根據這點準備金發行的紙`幣都已經好幾億了,而且還是持續大量發行中,這種超額發行紙`幣的事情對于其他國家而言幾乎是不kěnéng的事,但是在當代中國,而且還是處于戰亂中的中國卻是成為了現實。

當然這種超額發行也造成了紙`幣的信用價值降低很多,不過政府承諾紙`幣可以用來繳納稅款后,很多人還是勉強接受,然后第一時間就是用來繳納各種稅收,最后財政部收到手的也是一堆一堆的紙`幣……

這種紙`幣的信用價值并不是建立在央行的準備金上,而是建立在政府信用上,而要往深了說,其實就是建立在奉軍的戰斗力上。只要奉軍不敗,那么趙東云就不會倒臺,而趙東云不倒臺,那么這央行發行的紙`幣自然也就能夠繼續堅挺下去了。

所以只要奉軍能夠保持勝利,那么就不用擔心后方的財政體系崩潰!

退一萬步說,就算財政體系崩潰了,但是手握二十幾萬大軍在手,趙東云大不了來一個武裝征稅,尤其是江南地區他就不信收刮不出來幾千萬白銀黃金出來,至于民心這東西,用兩個字可以很hǎode詮釋:‘呵呵’!

當你站在趙東云的角去考慮,那么就會理解趙東云為什么在財政部倉庫里都可以跑老鼠的情況下還繼續擴軍了!

因為軍隊就是財政的保障!

這和越窮的人家生的孩越多一樣,越窮的軍閥就越是擴軍,這是一條不歸,要么死的很慘,要么死的非常慘!

ps:寫這兩章的時候順手畫了個徐州會戰的示意圖,希望能有助于大家了解近期的情節發展,該圖已經上傳到書友群相冊里,諸位可以去看看,群號:35923224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