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三百零一章 橫掃河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一章 橫掃河南

第三百零一章 橫掃河南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2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milou

由于京漢鐵路的存在,奉軍第三軍的南下增援速度是相當快的,幾乎不用幾天時間,第三軍的第一批增援部隊就已經抵達鄭州城外。

由此可見當代鐵路對于戰爭而言具有多么龐大的作用了,實際上當代中國的鐵路建設,其中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軍事作用,比如之前的關內外鐵路,如今的京奉鐵路,清朝建設這條鐵路的最初目標可不是為了發展東三省經濟,而是為了方便從關內調兵到關外。

同樣的京漢鐵路也是具有重大的軍事作用,當其他方向的奉軍都需要徒步行軍,一天只能走個二三十公里的時候,京漢線上的奉軍卻是能夠一天機動上百公里,第三軍兩個師三萬多人的部隊從京師到鄭州,只花了一周時間而已!

隨著第三軍增援鄭州后,孟恩遠的第一軍和陳光遠的第三軍對鄭州進行了最后的合圍進攻,防守鄭州的王汝賢萬余殘部以及王士珍的近萬人根本就抵擋不住奉軍高達七萬多兵力的猛攻,而且鄭州也不像濟南那樣背靠泰山,易守難攻,所以這個鄭州戰役進行的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輕松的多。

奉軍發起進攻兩天后,士氣低下的王汝賢第八師殘部就是出現了大規模潰敗,第八師殘部的潰敗也就直接導致了王士珍麾下的近萬人孤木難支,隨后也是出現了大規模投降和潰敗等。

三天,僅僅是三天而已,有著兩萬多人防守的鄭州就是被奉軍拿下,此戰中王汝賢麾下的第八師以及部分河南省軍和王士珍的部隊里,有著將近三千人傷亡,近萬人投降被俘虜,另外有七八千人潰逃。

而第一軍和第三軍加起來傷亡不過八百而已!

從這鄭州戰役里,幾乎就是可以看出石家莊戰役、安陽戰役這兩場戰役里已經是讓王汝賢的第八師受到重創,鄭州戰役里的第八師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隨著奉軍以優勢兵力發起猛攻,第八師徹底潰散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而且鄭州戰役里,奉軍還有一個意外收獲,那就是他們抓獲了王汝賢。

“孟兄,你說這人怎么處理?直接送回京師?”陳光遠對抓獲了的王汝賢感到有些頭痛,這人也真是的,打仗打敗了你就逃跑唄,要么就是學王英楷他們宣布下野然后逃進外國使館里頭,要么干脆自殺。

可是這王汝賢好死不死竟然沒逃跑成功,而是被奉軍給抓住了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俘虜。

孟恩遠對王汝賢也是趕到一絲頭痛,要知道國內這些大軍閥個個都不是什么簡單的人,而王汝賢的名聲雖然無法和段祺瑞他們比肩,但好歹也是一個聞名國內的大軍閥啊,而根據去年到現在的北洋傳統,奉軍一般來說不會給北洋內部的軍閥趕盡殺絕,基本上你如果投降就選擇性接納,如果你宣布下野就禮送出境,軍閥當不成你還可以當個租界里的寓公。

怎么說呢,畢竟大家伙去年的時候還都是同僚呢,袁世凱時代里大家也都是稱兄道弟,沒少在一起喝酒瞎混,而且北洋這個體系受到儒家的影響太濃厚,尤其是北洋高層普遍都是有著濃厚的封建儒家情結,非常重虛名,愛惜名聲,和那些天天玩暗殺的革命黨人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縱觀北洋歷史,你就會發現兩個很有趣的名詞那就是:下野、寓公!

失敗的軍閥都是宣布下野然后跑到租界當寓公,很少說出現趕盡殺絕這種事情,而這種情況在其他體系里可見不著。

本來說嘛,這個王汝賢都已經戰敗了,那么不用奉軍來抓他就應該識趣的發表下野通電,然后一溜煙跑到租界里當寓公,但是這人竟然沒有發布下野通電也沒有逃跑也沒有自殺,這讓孟恩遠覺得都有些不好處理了。

其實這不能怪王汝賢,人家也是想要逃跑的,但是奈何鄭州失陷的速度實在太快,前后不過三天而已,這個時間對于一場大規模戰役而言不過是眨眼時間,在他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大軍就已經潰敗,根本就沒有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發表什么下野通電什么的,甚至還沒來得及率領衛兵逃跑呢,奉軍部隊就已經殺到他的司令部前了,于是乎他就很無奈的當了戰俘!

“先發報問問大總統的意思,然后再做處理!”孟恩遠可不像擅自去弄什么,那王汝賢雖然是后崛起的軍閥,但此人的身份過于特殊,擅自處理對自己可沒有什么好處,而且孟恩遠也不打算在鄭州多留。

參謀部已經來電催促了他多次,要求他率領第一軍東進開封,然后直插徐州!

這鄭州竟然已經拿下,那么他也就不打算在鄭州多留,準備明天就讓前鋒部隊東進,自己也是率領主力部隊跟上,而鄭州防務和后續南下作戰的任務,自然有著陳光遠第三軍來負責。

抓獲了王汝賢的電報抵達了趙東云手上的時候,也是讓趙東云小小的驚訝了一把,不過他對王汝賢倒是沒有什么太大的感覺,別說現在了,就算是北洋時代這個王汝賢的地位也是遠遠不如他趙東云的,當時趙東云是和王英楷,段祺瑞并稱北洋三大佬,就連張懷芝、吳鳳嶺等人都得自認二流,而王汝賢去年不過是河南新軍的一協統領而已,如果不是王英楷拉攏他給了他一個第八師的番號,他可發展不到現在這種情況。

所以趙東云只是回電,讓王汝賢先發個下野通電,然后再安排他進京,反正這人殺也不能殺,放也不能放,先軟禁起來再說,以后局勢穩定了可以考慮放他到租界當寓公。

“如今鄭州既然已經拿下,那么下一步的調動作戰處這邊可有了計劃?”趙東云道。

石陽林道:“作戰處已經調令第一軍即日東進開封、歸德,逼近徐州。另外也已經讓第三軍派遣部隊繼續南下汝州、許州、南陽、汝寧等府縣,不過考慮到河南和湖北兩省交界多山地,加上武勝關難攻易守,所以后續第三軍的行動除了收復河南南部的府縣外,則以窺視武勝關為主。”

趙東云點頭:“武勝關和湖北那邊先不用著急,先把河南控制住,肅清敵軍殘部,哼,他們可以在武勝關守,我們也可以在武勝關把他們的北上通道堵死。”

“后續的戰略重心還得是放在徐州那邊,我已經讓軍需部、軍械部做出了相關調整,后續河南那邊的彈藥補給會減少很多,騰出來的部分都會用于供應徐州方向,所以作戰處在考慮河南、湖北戰事的時候要把這一點考慮進去。”

石陽林道:“職部明白!”

如今奉軍的高級將領基本都知道,奉軍的生死大敵不是什么王士珍,也不是南方聯邦,而是段祺瑞,甚至可以說之所以那么著急拿下鄭州,也是為了能夠抽調兵力前往徐州一線,為了確保徐州一線的兵力和彈藥充足,適當的收縮其他戰線的兵力和補給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而石陽林自然也是明白,隨著鄭州戰役的落幕,那么后續奉軍的戰略重心就會全面轉向與徐州一線,而河南那邊則是會轉入戰略防守的態勢,一方面是肅清殘敵、土匪這些河南境內的其他武裝力量,另外一方面則是把王士珍的部隊攔住,不讓他們北上就可以了。

而這些任務都是新組建的第三軍的任務,第三軍里的兩個師一個是新組建的,一個是直軍投誠士兵整編的,可以說戰斗力其實也有限,把他們留在河南那邊也不會太過影響奉軍在徐州一線參戰部隊的實力。

隨著陳光遠的第三軍在河南境內大肆出擊,迅速攻占了多座城鎮,其中的第十三師更是一路南下抵達武勝關前,不過讓王士珍安心的是,奉軍第十三師并沒有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而是就在不遠處挖起戰壕,搭建帳篷營房,奉軍自然不來主動進攻,手中兵力緊缺,而且又是兩線作戰的王士珍也是沒心思反攻河南,派遣了一萬多人駐防武勝關后。

武勝關這種有名的天下雄關,盡管如今已經不是冷兵器時代,這些所謂的天下雄關重要性大幅度下降,但是易守難攻的地形還是非常有利于防守的,王士珍估計有一萬多人守的話,對面的奉軍沒有個四五萬人是別想來進攻了。

于是乎,鄭州戰役后的王士珍就是一邊坐看段祺瑞和趙東云的戰爭,同時也是想著辦法該如何把該死的武昌給拿下來,徹底滅掉張之洞掌控湖北。

隨著局勢的發展,不知不覺中,人們都是把目光盯在了徐州一線,別說蘇系和皖系的人盯著,就連南方聯邦的端方和張之洞等人也是睜大了眼睛盯著徐州一線,因為不出意外的話,這里即將爆發一場去年到現在為止最大規模的戰爭,屆時蘇系奉軍和皖軍將會匯集十余萬甚至二十余萬的大軍進行一場超大規模的會戰,而這場戰役的勝負將會直接影響到后續中國局勢的發展。

毫不客氣的說,這場即將爆發的戰爭將直接決定趙東云、段祺瑞兩人誰能登頂權力巔峰,統一中國!R1058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夢蝶只是為了宣傳。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