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兩百九十九章 南方各省形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九十九章 南方各省形勢

第兩百九十九章 南方各省形勢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1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情報處的處長安于同繼續道:“江陸軍第一師、第二師都是收編的南方聯邦潰兵整編而來,人員雖然滿編,但是裝備比較雜亂,戰力應當和魯軍里的省陸軍相當,不過其江北混成旅的前身是前清時代的江北混成旅,該部在南京戰役投降后被段祺瑞收編,雖然之前遭到了一定損失,但是老北洋時代的骨干任在,人員的戰斗經驗比較豐富,雖然裝備比較缺乏,但是依舊擁有一定的戰斗力。頂點.2.o

浙江第一混成旅前身為浙江新軍,去年編為南方聯邦第十八鎮,曾經是南方聯邦主力部隊之一,但是在杭州戰役里被段祺瑞第四師重創,投降后被段祺瑞改編為浙江第一混成旅后人數不足兩千,雖然歷盡兵力和裝備的補充,但是人員和裝備依舊相當匱乏,根據情報該部兵力不足四千,火炮只有四門。

另外少量雜牌部隊,情報處受限于能力未能一一查明,但是剩余雜亂人員總數不會超過五千,裝備情況比較混亂。”

安于同的話說的讓其他人都是面色有些難看,這個段祺瑞竟然在短短兩個月里就抽調了這么多部隊北上布防,要知道這個時候段祺瑞可是兩線作戰,他現在還在福建和江西和南方聯邦的端方他們打著呢。

就和趙爾巽一樣,端方看到奉軍大舉入關后,認為是天賜良機,從廣東、廣西、江西、福建、云貴等省搜刮了不少兵力,在江西中部的新余、撫州等地組織防御,也利用福建多山的地形進行死守,至少目前福建的首府福州還在南方聯邦手中呢。

雖然南方聯邦的端方無法對皖軍發起反攻,但是也足以牽制皖軍數以萬計的主力部隊了,然而段祺瑞竟然還有余力阻擋奉軍南下,可想而知段祺瑞的發展速度是遠遠超過了王英楷和趙東云的預期的,雖然還無法明確得知,但是情報處認為段祺瑞麾下的兩江陸軍師級番號都至少編導了第六師。

雖然這些兩江陸軍的戰斗力還有待商榷,但是段祺瑞手底下有十幾萬軍隊卻是事實。

如今段祺瑞在福建、兩江和南方聯邦開戰的同時,竟然還能夠抽調六七萬人北上抵御奉軍南下,由此可以看出段祺瑞的皖軍膨脹速度有多么快了。

如果不是奉軍入關的話讓段祺瑞大為忌憚,在奉軍入關的時候就開始從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抽調兵力北上的話,依靠皖軍的優勢估計現在都打到廣東、廣西去了。

尤其是段祺瑞手下的王牌部隊第四師被抽調北上后,端方麾下的南方聯邦部隊壓力大減,雖然還是節節敗退,但是總不至于和之前一樣自己好不容易才聚集起幾萬人的部隊,一下子就被第四師徹底擊潰。

某種程度上來說,趙東云的入關極大的緩解了南方聯邦的壓力,為此張之洞和端方嚴格上來說應該感謝趙東云的。

相對來說,同樣是北洋軍閥之一,張懷芝、王士珍、王汝賢、吳鳳嶺他們混的就比段祺瑞差太多了,張懷芝手握山東、安徽兩省也不過堪堪弄出來三萬人左右的部隊,而且如今還把一大半主力都丟在了濟南,沒有了部隊的張懷芝下場可不會好到哪里去,不是被趙東云擊敗吞并就是會被段祺瑞吞并,要知道段祺瑞也是對安徽這個地盤垂涎無比呢,基本上不可能再保持以前的那種超然地位了。

王士珍去年和今年年初的時候也是風頭很強勁,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他遲遲無法跨過長江南下長江南岸的武昌,導致他的精力長時間被拖在了武漢這個地方,利用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的地盤,他的擴張速度是極為有限的,大半年過去了,不過是擴張了一師又一混成旅而已,總兵力不足五萬。

而且段祺瑞的擴軍和張懷芝、王汝賢等人不同,張懷芝他們擴軍經常是成編制的抽調一支老部隊,然后進行擴張,比如說之前被奉軍包圍殲滅的山東省陸軍第二混成旅,該旅的前身實際上就是第五師抽調而來的數個步兵營組建的,這樣擴軍方式固然可以加速新擴張部隊形成戰斗力,但是對于原有部隊的影響也是極大,受到武器裝備和高素質軍官的稀缺,極有可能讓原有的主力部隊日漸平庸。

而段祺瑞麾下的絕對主力第四師卻是在去年抽調了幾個營用于組建第二混成旅后,就一直沒有成建制抽調部隊出去了,南下作戰期間一直都是保持著原有的滿編制,人員和武器裝備損失后也會得到快速的補充。

而新擴張的部隊主要來源于收編的南方部隊以及新招募的部隊,段祺瑞在兩江可是先后擊敗了二三十萬的南方聯邦部隊,兩江陸軍的主要組成實際上就是南方聯邦的俘虜,段祺瑞雖然從第四師抽調了不少軍官和骨干前往兩江陸軍,但是卻沒有成編制的抽調第四師的部隊用以擴張。

這樣一來,這個第四師的戰斗力就得到了極好的保存,甚至隨著作戰的經驗的增加,人員、技術裝備的增加,戰斗力比袁世凱時代還要強。

而且這個第四師是屬于超編的部隊,南下作戰的過程中,段祺瑞給第四師又編練了一個所謂的補充旅,這個補充旅乃是屬于混成旅的編制,所以第四師擁有兩個步兵旅、一個混成旅、一個滿編制的炮兵團、一個千騎規模的騎兵團,總兵力是超過兩萬人的加強師。

這從段祺瑞一直都親自兼任第四師師長就可以看得出來,第四師在皖軍中的份量了。

奉軍如果要南下蘇北,其首當其沖的敵人就是這個第四師,至于其他皖軍部隊雖然也有一定的戰力,但是遠遠無法給奉軍造成太大的威脅。

安于同說罷了蘇北皖軍的形勢后,又是說了河南地區的形勢:“河南方向,王汝賢的殘部萬人固守鄭州,不過在鄭州還有王士珍的兩個混成旅,兩者相加,目前鄭州方向的敵軍約在兩萬左右。而我們已經得到情報,王士珍已經從武漢前線抽調了大量部隊北上,目前敵軍增援的數目不祥,但是情報處預計不會少于一個師!”

河南戰線上,實際上王汝賢已經是被打殘,雖然歷次戰事沒能包圍住王汝賢的部隊進而全殲,每次都能讓王汝賢的第八師逃走,但是經過歷次戰事后王汝賢的小兩萬人打到現在,死傷了一部分,逃走了一部分,目前只剩下萬人左右的殘兵敗將而已,先不說他們的硬件裝備如何,單單是士氣就已經是十分低下,依靠王汝賢手中的殘兵是絕對無法阻擋兵強馬壯的孟恩遠第一軍攻勢的,但是王士珍部隊的陸續增援卻是讓他們穩住了陣腳。所以后續河南戰事奉軍的主要敵人實際上已經不是王汝賢,而是王士珍了。

趙東云聽罷后,又是突然問道:“南方聯邦呢,現在情況怎么樣?江西還有福建和武漢和陜甘的情況如何?”

雖然驚訝于趙東云會突然問題南方聯邦的情況,但是奉軍目前雖然還沒有和南方聯邦直接干上,但是兩者天生就是敵人,所以情報處那邊自然不會對南方聯邦忽略的,所以相關的情報收集一直都是保持著,不過由于雙方距離過遠,情報處之前的工作重心也一直放在王英楷,段祺瑞等人身上,對南方聯邦的情報比較有限。

安于同道:“據我們所知,南方聯邦目前在福建方向有錫良統帥的兩個鎮,分別是第五鎮、第六鎮、第十鎮,兵力大約在四萬人上下。江西、湖南方向有端方統帥的第十一鎮、第十二鎮、第十六鎮和第十七鎮以及多支混成協,兩省兵力約十萬到十三萬之間。湖北方向有張之洞親率的第八鎮、第二十一鎮、第三十二鎮等部隊總兵力約十萬左右,陜甘方向有趙爾巽的第十九鎮。”

安于同對南方聯邦的情報說的有些模糊,這不是他不想說清楚,而是情報實在有限,再加上南方聯邦的部隊番號比較亂,去年的時候南方聯邦的鎮級部隊番號就已經是超過了三十個,至于各種名目的混成協就更多了,有時候幾百人就敢拉出一個混成協的番號來,千人不到就號稱一個鎮,而有時候兩萬多人也是一個鎮,比如趙爾巽的第十九鎮,來源也是相當復雜,有全新編練的新軍,也有前清新軍改編而來的新軍,也有著前清時代的巡防營、練軍、綠營等部隊,總之亂七八糟的什么都有。而且南方聯邦的部隊經常被北洋部隊打敗擊潰,被全殲或者被擊潰后,很多部隊的番號都消失了,然后沒過幾天又在其他地方弄出一個同樣番號的部隊來,這就導致了情報處對南方聯邦的軍力,尤其是具體部隊的番號判斷相當困難。

所以安于同也只能是給出一個大概數字,至于具體兵力,別說安于同了,估計連張之洞和端方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很多奉軍將領對南方聯邦的認知非常有限,知道的只是比較出名的幾支南方聯邦部隊,比如趙爾巽的第十九鎮、張之洞的第八鎮、第二十一鎮,至于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沒什么認知了。

趙東云聽罷后轉頭又問石陽林:“作戰處認為南方聯邦能不能擋住段祺瑞南下部隊的進攻?”

石陽林道:“很難,雖然段祺瑞已經抽調了多支主力部隊北上轉而對付我們,但是皖軍在福建和江西方向的部隊還有不少,其中姜桂題的第六混成旅、段祺瑞的另外一支嫡系部隊第二混成旅都還在江西方向作戰,再加上其他的兩江陸軍輔助,徹底拿下江西然后殺進廣東是遲早的事情。”

“武漢那邊的情況好要一些,張之洞麾下的軍隊雖然戰斗力也不強,但是也有十萬之巨,但是之前就能夠牢牢守住武昌,今后繼續守住問題也是不大的!王士珍要想突破長江攻克武昌難度非常大!”

王士珍要是能夠拿下武昌,他早就打下來了,何至于在武昌和張之洞隔著長江對持大半年呢!

趙東云聽罷著沒有再開口問話了,而是沉思了起來,其他人看見趙東云的這種狀況就知道趙東云已經是在思索著未來的整體戰略了。

而包括方壁永和石陽林等人在內,他們都在等著趙東云做出最后的戰略決定,帶領他們走向一個個勝利,繼而統一中國。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夢蝶只是為了宣傳。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