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兩百八十五章 整編和擴軍(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八十五章 整編和擴軍(二)

第兩百八十五章 整編和擴軍(二)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2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雨天下雨)


此外日`本那邊在日俄戰爭期間越是成功仿制了這款德國火炮,而日`本人正處于經濟困難無比的時期,聽聞奉軍找德國人購買該炮后,也是上門推銷火炮,并且價格便宜很多,雖然明明知道日`本版本的這款火炮質量上不如德國原版貨,但是架不住人家的便宜啊,所以就是從日`本采購了十二門。更新最快去眼快

而從奉軍在1907年階段的軍械外購中也就可以看得出來,日`本已經代替德國成為了奉軍的主要火炮進口國,原因有二,第一日`本的火炮基本也是仿制德國,口徑是一樣的,這樣奉軍購買過來都可以直接編在一起使用,第二嘛,那就是日`本仿制的比德國原產的便宜多了。

這年頭的日`本,尤其是日`本陸軍深受軍費緊缺的困擾,恨不得什么都賣掉以籌集軍費,前期大規模傾銷二手軍火就是出于這種考慮,甚至他還上門給趙東云推銷三十八年式步槍,不過趙東云雖然知道這款步槍不錯,但是價格不便宜加上和奉軍口徑不同,所以就沒要。

奉軍目前雖然裝備了大量日`本三十年式步槍,但是等奉軍的步槍壓力沒那么大,福廠那邊的產量騰出來后,遲早是要把這批步槍給換掉的。

而火炮則是不同,基本上只要是大口徑的野戰炮,而且價格足夠{長}風{文}學fw.cfwx便宜的話,那么趙東云不會介意向日`本大量購買。

至于說日`本不賣?這種情況很少出現,為什么?因為這年頭的中國要想外購軍械其實是很容易的,大把國際軍火商長年累月待在中國推銷軍火,你日`本人不賣,趙東云可以找德國人,找俄國人,找英國人找法國人甚至奧匈、美國。

只要有錢別說區區幾門火炮了,連鎮國利器的戰列艦都能賣到!

日`本人可是一直都是眼紅中國的軍火市場,要不然也不會在日俄戰爭剛結束,中國內戰爆發之際就是直接把現役的火炮、步槍都拿出來賣了,一方面是處于升級換代處理二手貨,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和其他國家競爭中**火市場的需求,為此日`本人的軍械基本上價格都要比歐洲國家的便宜很多。

比如日`本的三十八年式步槍和德國的毛瑟98步槍,兩者的價格相差近乎一倍,如果不是趙東云可以自產福造88式的話,百分百會購買日本人的步槍而不會選擇毛瑟98,這和性能、合不合適無關,原因就一個,日`本貨夠便宜。

不過日`本貨雖然便宜,但是日`本的產量也是有限,而且他們自身也處于大換裝時期,很多新式裝備騰不出太多的產量外銷中國,比如三十八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這款火炮同樣是仿制德國1903年型75毫米野戰炮,但是價格要比從德國進口便宜好幾千呢,甚至比福元機器廠自產的價格都要便宜,如果不是產量不夠,趙東云可不會顧慮什么民族感情,鐵定會一股腦全部購買并裝備該款火炮的。

歷史上北洋的選擇和趙東云其實差不多,日俄戰爭前、日俄戰爭后到清朝滅亡的那段時間里,日`本都是北洋的重要軍火供應商,尤其是火炮大半都是日造的三十一年式、三十八年式。至于辛亥革命以后的北洋軍閥,尤其是段祺瑞的皖系等部隊更是清一色的日械,其中固然有政治原因但是日`本貨價格便宜卻是最重要的因素。

“這批軍械的單子有前幾個月下的,也有上個月才下的,最近的一批德國火炮預計月末能夠抵達旅順港,日`本方面的二手炮估計月中就能夠到一批!”趙東平繼續說著:“按照目前的福元產量和外購訂單的到貨時間,預計三個月內我們就能夠給部隊做到輕武器的滿編,而炮兵部隊要滿編的話預計要到年末!”

聽罷趙東平的話,趙東云也是略微皺眉,但是他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步槍還說,奉軍不缺,迫擊炮和機槍問題也勉強可以搞定,但是火炮問題是真的很難解決,就算下了外購的頂大,要是外國廠家生產、再運回來這中間花費的時間至少也得幾個月,一時間是急不來的。

趙東云點了點頭,然后看向了軍需部的洪浦濤:“如今彈藥的供應情況如何?”

洪浦濤當即道:“目前我軍的彈藥供應情況比較穩定,雖然我軍在唐山戰役和霸州戰役、京師戰役中消耗了大量彈藥,但是我軍之前庫存比較充足,加上我軍入關后繳獲了相當數量的彈藥,福廠和沈陽分廠的彈藥產量一直維持在高位,所以暫時來說供應我軍作戰還是不成問題的!”

福元機器廠和其分廠‘沈陽兵工廠’的諸多產能中,其實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用來生產彈藥了。

自從入關作戰后,福廠和沈陽兵工廠已經是采取晝夜開工,工人換班機器不停的生產模式,產量幾乎是比和平時期翻了一倍,

子彈方面7.92毫米和6.5毫米的兩大類子彈加起來目前都已經能夠做到月產四百萬發以上,炮彈也是能夠月產兩萬發以上,其中的七十五毫米炮彈月產就超過了五千發,六十毫米的迫擊`炮彈則是達到了六千發之多,再加上八十毫米迫擊炮炮彈、一百毫米迫擊炮炮彈、五十七毫米炮彈、一百毫米炮彈以及海軍所用的各口徑炮彈,總數已經是超過了兩萬發。

如果沒有這么龐大的彈藥產量,也無法供應總數十多萬人的奉軍長期作戰了。

只是福廠的彈藥產量雖然也夠多了,但是隨著奉軍人數越來越多,趙東云為了穩妥起見,還是從德國那邊購進了一批數千萬發的子彈,總之彈藥這玩意是越多越好。

這兵員、軍械、彈藥方面一一說過后,方壁永則是再一次開口了:“基于目前我軍的軍械還是比較緊缺,為了盡快的讓部隊形成戰斗力,參謀部已經優先裝備第十三師,以求讓該師形成完整的戰斗力!”

趙東云點頭:“嗯,平均分配下去是不妥當的,如今參謀部的重心還是要放在第十三師上頭,另外第一師和第一混成旅也是注意,這兩支部隊雖然是直軍出身,不過都是老北洋了,戰斗力是可以的,后續要加大對這兩支部隊的人員和武器的補充!”

第十三師編練已久,現在人員已經基本滿編,等的就是重型裝備了,只要成軍該師就能夠成為奉軍里頭的主力師之一。

而盧永祥的第一師和鮑貴卿的第一混成旅,雖然不久前他們還是奉軍的敵人,但是如今他們已經投誠了奉軍,而且趙東云已經是把這兩支部隊的連長到團長都給換了個遍,雖然盧永祥還是師長、鮑貴卿也還是旅長,但是這兩個人實際上已經無法和以前那樣徹底掌控這兩支部隊,加上奉軍一向來對所轄部隊的控制力都是比較強的,所以也不用太過擔心盧永祥和鮑貴卿再一次反叛,就算反也反不了。

而這兩支部隊可都是老北洋部隊了,其中大部分士兵都是訓練多年,素質上比剛訓練了一個月的新兵強多了,再如今奉軍兵力緊缺,到處都需要用兵,并且處于多線作戰的情況下,自然是不能浪費這兩支部隊,主要把兵員和武器補充上去,這兩支部隊很快就能夠恢復戰斗力,屆時奉軍就能夠增加兩支主力部隊。

而第十一師的話,雖然也是以投誠士兵為主,但是王英楷時代的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戰斗力就不怎么樣,整編而來的第十一師也就不能對他們抱多大的希望,所以在奉軍的擴編步伐中,這個第十一師的優先程度是在后頭的。

趙東云繼續道:“如今這第十一師和第十三師也快要成了,而師長人選你們有什么想法!”

第十一師和第十三師以及兩個混成旅的主官人選一直都沒有確定下來,如今快要成軍了趙東云也不能繼續拖著。

聽到趙東云如此問,方壁永道:“如今我軍里頭能夠勝任師長重任的人還是有幾個,第六旅旅長顧藍玉、第五旅旅長孔眺北、第七混成旅旅長李純、第四混成旅曹錕還有第五混成旅何宗蓮這幾個人都是能夠擔當重任的!”

趙東云聽了方壁永的話,覺得他說的還是比較務實,說的這幾個人也都是奉軍里頭旅長以及混成旅旅長里頭的資深將領了,而且說實話奉軍里頭的高級將領還是不多,能夠挑選的范圍有限。

他想了想后道:“你記一記,讓陳光遠從山東回來,就任第十三師師長!調曹錕擔任第十一師師長。第三師師長由顧藍玉繼任,第六旅旅長由裴連英繼任!”

“第四混成旅旅長由林平雄繼任,而空出來的十七旅旅長嘛,德明你下去擔起來!”

趙東云的這一番調動透露著兩個明顯的信號,那就是趙東云對陳光遠前期的指揮作戰不滿,要不然也不會把陳光遠從第三師調到第十三師,雖然還是擔任師長,但是誰都知道第十三師的重要性遠不如第三師。

而曹錕從混成旅旅長的位置升任第十一師師長,也算是邁進了一大步,而考慮到曹錕此人和趙東云向來關系不淺,此人的升遷也是在預料之中。而顧藍玉升任第三師師長也是眾人預料之中的事,雖然霸州戰役里第三師整體表現不佳,沒能在霸州一舉重創第七師導致陳光遠逐漸失去了趙東云的重視,但是第六旅打的還是比較出色的,戰后眾人都預料到他會升遷師長,就算不是接任第三師師長,也應該會升任第十一師或者第十三師師長的。

而裴連英和林平雄兩人,身為老資格的趙東云嫡系部下,這一次升起來也算情理之中,倒是楊德明的任命讓在場諸人大感驚奇,因為這個楊德明雖然能力出眾,也擔任作戰處處長這一個要職兩年多,但是他在留德之前只擔任過營管帶,沒有擔任過團長、旅長之類的經驗,如今趙東云一下子把他外放到一旅旅長之位,可以說是出乎很多人都意料之外。

歡迎您訪問,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