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們撤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們撤軍

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們撤軍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16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十二號夜的唐山的槍炮聲就從來沒有停下過,盡管這個時代的軍隊嚴重缺乏夜戰能力,但是為了進攻直軍點起了大量的火堆,把前線照的如同白晝后和白天一樣繼續發動進攻。

自從下午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失敗后,直軍在初略休整了數個小時后,在晚間八點三十分后再一次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進攻戰線繼續以唐山南方為重點,直軍之第一混成旅投入了作為預備隊的第二步兵團作為第二次大規模進攻的主力,這股生力軍的投入再加上原有的第一師兩個步兵團,三個步兵團聯合發起的猛烈進攻讓南部防線的第七混成旅之第一團受到了極大的壓力,其中又以第二團之第二營防守的韓河莊壓力最大!

“截止到凌晨一點整,第二營陣亡七十八人,傷一百七十人,陣亡者有第一連連長何金同上尉,第二連第三排排長方余圓中尉,第三聯第一排排長狄慶云中尉。另有包括第二連第一排排長李寸郜中尉在內多名軍官受傷。目前該營損失較大,士兵們激戰十二個小時后體能消耗極大,急需休整!”薛一平中校面露疑重道。

李純道:“既然這樣,那就先把第二營撤下來,讓第六營上去接替第二營的防線!”

不過另外一名少校卻道:“旅長,這第六營是我們最后也是唯一的預備隊了,這調了第六營上了韓河莊的話,萬一敵軍從中部和北部突破的話怎么辦?”

李純道:“今天我們不好受,難道對面的直軍就好受了?”

李純的這話眾人不用想都知道,王英楷麾下的第一師和第一混成旅在今天里也好不到那里去,作為進攻方的直軍發起猛烈進攻,雖然有著優勢的炮兵火力掩護,但是倒在奉軍重機槍槍口下的士兵也絕對少不到那里去。

尤其韓河莊方向,哪怕是直軍利用兵力優勢采取輪換進攻的戰術以避免某一支部隊遭到重創,但是參展的每一個營哪怕只是傷亡數十人,但是加起來的話今天直軍在韓河莊的陣地上留下了至少三百多具尸體,至于受傷的就更多了。

都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在今天的這場攻防戰里,直軍作為進攻的一方,直軍士兵們往往是為了攻克某一段陣地反復的發起沖鋒,雖然直軍沒有和日俄戰爭里那樣視死如歸的發起死亡沖鋒,而是采取了諸多戰術迂回,但是傷亡依舊非常大,過去的十二個小時里,直軍至少死傷一千多人,傷亡比率已經是差不多百分之八左右了。

這個傷亡比例雖然在列強軍隊里來說不算什么,日俄戰爭里日`軍甚至能夠在傷亡過半的情況下繼續發動進攻,俄軍在防御作戰和偶爾發起的反攻中,死傷過半也是經常的事。但是當今國內各軍閥的部隊,包括奉軍在內的傷亡承受率是遠遠不如列強部隊的,這個和戰術、裝備等無關,這和兵源素質有關以及信仰之類的有關。

在傷亡率這一點上,某些小規模的部隊,比如營連級的部隊在部隊主官能力突出的情況下,有可能承受百分之三十甚至過半的傷亡比例,不過這種事不能作為一整支軍地的普遍表現,只能是作為特例來看待。

如果放到師、軍級規模的話,國內的軍閥部隊,不管是王英楷的直軍還是趙東云的奉軍,尋常作戰行動中傷亡比例在百分之五以下的話,對部隊的影響不大,部隊往往還能保持較高昂的士氣繼續發起進攻。

傷亡達到百分之十的話就會嚴重影響部隊的士氣,這個時候如果軍官們足夠理智的話,就會選擇停下目前的進攻戰術,并考慮采用其他的進攻戰術了。

如果傷亡達到百分之十五以上,那么基本上可以斷定這一支部隊已經是喪失進攻能力,至于說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的傷亡率,別說進攻了,不直接崩潰就算不錯了。

對于軍隊的低傷亡承受率,趙東云也是沒有太好的辦法,因為要解決這問題實際上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士兵們有國家、民族、主義之類的信仰。

而這些東西在當代中國有嗎?

國家和民族這兩個詞匯對于普通大眾而言,實際上是很陌生的詞匯,當代的國內并沒有所謂的現代國家和民族概念,對于他們來說不管是前清還是南方聯邦又或者北方共和政府,其實都是一種‘王朝’不是‘政府’。

普通民眾并不關心是光緒還是王英楷誰當皇帝或者總統。

至于現代民族主義就更扯淡了,當時雖然不少有見識的極少精英們會看重‘民族’這個詞匯,但是普通民眾對民族并不感冒,所謂的漢人和滿人和蒙古,藏族之分對于他們來說其實都很遙遠很遙遠,比如后世人很多人熟知的清末的漢人和滿清的民族矛盾以及清末滿漢兩族矛盾,大多是后世人用自己的民族觀念強加上去的,在當時其實并不存在所謂的民族矛盾。

在辛亥革命之前,數千年的中國各種亂七八糟的矛盾只有一個,那就是: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的矛盾。

這個說法不僅適用于古代中國,而且適合于全世界古今往來的絕大部分戰爭和糾紛。

某種程度上來說,后世人自幼被培養出來的各種主義、信仰等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其實就是統制階層強行施加給被統制階層的一種精神洗腦,各種主義和信仰可是極好的統制工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基督教了,這些基督教徒們有著同一個上帝,但是卻有著數十種教義,演化為各種版本的基督教,比如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多的教派分支,,天地良心,絕對不是耶和華自己干的,而是因為不同時代、地區的統治者階層都希望民眾信仰準許讓他們信仰的宗教,他們需要教義加強他們的統治。

如果說人得有信仰的話,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你自己的上帝。

而不管是宗教信仰還是國家信仰又或者是民族的信仰,這些信仰都是需要統治者階層花費長久的時間去培育,去強化的,當代的中國很顯然還沒到達這個時間點,趙東云要想讓士兵們喊著‘中國或者華夏民族萬歲發起沖鋒’估計還得給國民們洗腦幾十年以后才有這個可能。

而趙東云可沒有這么多時間,所以他選擇了最為簡單的方式,那就是依舊仿效古代,建立起個人忠誠信仰,讓士兵們為了他趙東云打仗。

這樣雖然效果遠遠不如那些高達上的各種主義,但是勝在操作簡單,而且所需要的時間足夠短,足以讓趙東云在短短數年里就建立一直效忠于他個人的軍隊。

至于說練出一支來可以為國家和民族效忠的部隊,說實話趙東云目前還沒那個能力和時間讓手下的軍隊為了虛無縹緲的國家和民族這些概念,僅僅是概念而賣命。

當然了近代中國其實也不是沒有民族概念的,嗯,比如鄰近兩個村打群架之類的就很經常發生,南方的大規模客土械斗可是出名的很。

歷史中國要形成現代國家概念和民族概念,還是辛亥革命以后,恩,準確的說應該是五四運動以后,至于之前嘛,國家和民族這兩個詞匯基本就是高高在上的政治家喊出來的口號而已。

在沒有國家和民族觀念的當代中**閥部隊,自然你也就不能指望他們能夠擁有和列強部隊那樣的高傷亡承受率了。

直軍如今傷亡了百分之八,這個數據也許看上去不怎么大,但是已經是極大的削弱了直軍的繼續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

而如今直軍雖然在南方戰線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但實際上一直都沒徹底撕裂奉軍的防線,韓河莊方向作為南方戰線的戰略支撐點雖然丟失了第一道防線,如今第二道防線也是搖搖欲墜,但是不管怎么說總算是守住了不是。

在這種情況下,直軍要想發動第三次的大規模進攻,就得重新補充彈藥和兵員,而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而時間卻也是奉軍最為需要的!

和李純預料的那樣,凌晨一點過后,直軍除了零星開幾炮,展開零星的騷擾性、試探性進攻外,直軍已經是停下了大規模進攻。

凌晨五點,在夜色中徒步行軍一整夜的第三師第九團終于是抵達了唐山前線,該團剛抵達唐山,雖然該部也因為徹夜行軍而疲憊不堪,但是已經激戰一天的第七混成旅傷亡不小,而且士氣更是普遍下降,李純的第七混成旅急需增援。

所以第九團盡管士兵疲憊不堪,但是依舊第一時間投入到了前線!

第九團的抵達并沒能瞞住僅僅數百米外外的直軍,很快第一師的前線司令部,一夜沒睡的盧永祥眼睛通紅,滿眼血絲的他在地圖上看來看去!

“確認奉軍增援上來的番號嗎?”盧永祥用著沙啞的聲音問著。

“根據前線部隊的偵查和我們從唐山了解到的情報,來源的應該是第三師的一個步兵團,具體是那個團還不知道!”旁邊的參謀小心回答著。

“第三師的其他部隊呢,現在在那里?”盧永祥繼續道。

“奉軍第三師的全部部隊在昨天早上和上午時分就相繼乘坐火車離開唐山,按照行程的話應該今天就能夠全倒了,不過我們目前還沒有得到第三師其他部隊的準確消息,偵查騎兵昨天試圖繞過唐山的時候,遭到了奉軍騎兵的攔截。”作戰參謀繼續答道。

盧永祥因為擔心遵化的奉軍,更加擔心自己派出去的騎兵部隊遭遇奉軍的那兩個騎兵旅,所以沒敢派出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只是派遣了少量騎兵零散東進偵查,但是其中一部分偵查騎兵卻是遭到了第七混成旅所轄騎兵連的攔截,就算有部分偵查騎兵成功東進,但是在昨夜的夜色中能不能找到第三師的動向也是個大大的問號。

看著唐山東部的那片空白處,盧永祥可以猜到第三師就在這一片附近,而且他更擔心奉軍昨天出發西進的那個騎兵旅,在看看唐山和遵化之間的那段巨大空白區域。

盧永祥皺眉了許久后抬起頭來,然后看著其他諸多軍官沉聲道:“我們撤軍!”r1058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夢蝶只是為了宣傳。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