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一百九十七章 楊德明的自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楊德明的自信

第一百九十七章 楊德明的自信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自從十月初袁世凱遇刺身亡后,趙東云的名字就和王英楷以及段祺瑞等幾個北洋大佬的名字廣泛登上了各地報紙。

尤其是十月中旬趙東云和王英楷、段祺瑞三人達成了事實上的軍事聯盟進軍京師之后,以上三人的名字更是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中國,不僅僅是國內甚至很多國外報紙都是在報道中國內戰的時候,都不會忘記提一提這三個人。

其中王英楷和段祺瑞還好一些,他們雖然在北洋內部威望巨大,但在外界名聲卻是遠遠不如趙東云那么大,趙東云早在1903年率軍入住山海關后,隨著日俄戰爭的爆發,作為中國在奉天地區的直接軍事負責人,清廷口中的‘武裝中立’執行者,他的大名在1904年的時候就廣泛登上了國內報紙以及國外報紙,很多人甚至把他的照片和日`本滿洲軍總司令大山巖以及俄軍遠東總司令庫羅帕特金并列刊登。

可以說那個時候,趙東云在國內就已經算是小有名氣了,而后出任盛京將軍后成為封疆大吏之一,再加上他那年輕的過分的年齡,所以就更多人對他感興趣了。

所以在袁世凱遇刺之前,趙東云的名聲就已經不算小了,而后袁世凱被刺殺,北洋諸將直接率軍要殺進京師的時候,趙東云的名字幾乎是天天都能出現在各地報紙上。

不過這些報紙上有說他是好,也有說他壞的!

比如說兩江地面上、湖廣等南方地區,這些地區的輿論整體上是對北洋諸將,包括趙東云、王英楷、段祺瑞在內是保持了批判,認為他們破壞了國內和平,讓中國陷入內戰。

不僅僅民間如此,甚至南方諸省官場上對此也是頗有意見,張之洞就指名道姓說趙東云入關之舉將會大大破壞立憲進程,不為明智之舉也。

至于端方、蔭昌這些滿族疆臣,就更是罵趙東云是亂臣賊子了。

其實不僅僅是趙東云被他們所排斥和詆毀,就連和朝廷站在一起的王士珍和馮國璋也討不了好,一大群人指著他們的鼻子罵,說他們無能,讓京師陷入戰火之中。

總體上而言,南方省份不分滿漢,其實都對北洋沒啥好感,恨不得王段趙三人和馮王兩人殺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

除了這些傳統上的民間和官場輿論外,同盟會那些革命黨人也是跳了出來,他們倒是對趙東云表達了無數的贊美之詞,稱趙東云等人實乃國家和民族之心,共和之辛。

而且孫文躲在日`本里發表文章稱呼:如有必要,他將親自返回國內直隸,領導起義軍進行革命!

不過他也只是說說而已,要是真敢跑到直隸來領導所謂的革命起義,估計王英楷和段祺瑞會先殺了他。

近段時間的輿論紛紛,也是讓趙東云的名字再一次傳遍了大江南北!

而這個近月來聞名國內,一舉一動已經影響著整個中國歷史進程的他此時此刻略微皺眉,放下望遠鏡后他道:“這第十標的進度有些慢了!”

一旁的陳光遠聽罷立即上前道:“第十標對面的是第六鎮主力一標,而且進攻方向地形較為平坦,貿然進攻的話唯恐傷亡過大,所以職部傳令他們采取穩扎穩打的戰術!”

趙東云卻是道:“避免傷亡雖然是好的,不過這仗還是要打,眼看著就要立冬了,我們總不能在這通州耗上一個冬天的!”

陳光遠聽罷面露苦色,看這趙東云的意思,似乎是想要讓部隊發起一場強行的進攻,但是在當代的戰爭模式下,發起強行進攻的話,那傷亡絕對不是第三鎮所能夠承受的,當即他就道:“如今第六鎮那邊是據工事而守,如果我軍貿然進攻,恐怕……”

趙東云卻是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進攻之道何止千萬,難不成除了學日俄玩人海沖鋒外,你們就不會點別的了嗎?”

那陳光遠被嗆了這么一句,臉色也是有些漲的通紅,趙東云今天發火他也是有所預料的,這進攻通州已經有五六天時間了,但是除了一開始打的還算順利外,后面幾天就是陷入了僵持作戰,陳光遠兩天前親自指揮第五協發起了一場進攻,但是很快就是被打退。

這種情況下,陳光遠就采取了更加保守的策略,讓部隊挖戰壕,慢慢一點點推進,但是這樣傷亡固然小了,但是所需要的時間卻是太多。

這種情況下,趙東云對他有所不滿也是正常的。

不過這個時候趙東云也沒有對陳光遠繼續批判什么了,有些話說一遍就夠了,如果陳光遠還不能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那么陳光遠也就沒有第二次的機會了。

蘇系說大不大,說小也不說,下頭一大堆年輕有為的軍官們苦巴巴盯著這些協統、統制的位置呢!

你陳光遠如果發揮不出色,那么趙東云就會毫不猶豫的把他撤換下來,換上一個能讓他獲得勝利的將領。

此時他轉過身來,然后對方壁永道:“參謀長,你有什么看法!”

方壁永道:“通州之前雖然地形一般,但是第六鎮之前卻是在這邊構筑了大半個月的防御工事,這些工事固然不能和日俄站時期的遼陽防線相提并論,但是也不可小視,這直接發起正面進攻的話,恐怕是要遭遇極大的傷亡,如果要進攻肯定是要繞過這些地方的。”

說到這里,他轉身指了指一名年約二十七八歲,佩戴者協參領軍銜的軍官道:“楊科長之前提出了一個作戰方案,或許能夠給司令一些參考!”

趙東云一聽這話,就知道這個方壁永是在給這個年輕人機會,當年段祺瑞就是這么向袁世凱舉薦他的!當即就是看了過去:“哦,楊德明是吧,這段時間過的可好?”

這個人就是數年前袁世凱選送的多名精英學子里唯一考上柏林軍事學院的那名學子,乃是北洋體系甚至國內里繼趙東云之后,第二個就讀柏林軍事學院的學生,而繼他之后,這幾年來,北洋體系里又有四人成功考入該校,不過另外四人目前都沒畢業回國,這楊德明也是今年下半年剛回國。

因為有著趙東云的成功經歷在,讓袁世凱對他期望甚大,他剛回國就被授予協參領的軍銜,然后進入北洋軍官學校擔任教官,按照趙東云當年的晉升路子,如果他在擔任教官的日子里表現出來應該有的軍事才華,那么他很快就能夠一步登天,直接擔任某一標統帶。

這不快不行啊,袁世凱當年為了能夠培養出幾個真正的軍事名校出身的人才來,這幾年可是花了不少錢,比如楊德明在德國的數年求學生涯,花了北洋至少三千英鎊,這花了大價錢才培養出來的人才,不重要就是對不住自己的錢袋子!

但是好景不長,袁世凱剛死呢,楊德明的軍事生涯立馬就岌岌可危了,為什么?

因為他不僅僅是留德學生,而更關鍵的是趙東云的名副其實,而且還是唯一的同校后輩,不用別人說,他自己都感覺自己腦門上刻著蘇系這兩個字。

于是乎他一咬牙,就和很多其他少壯派以及蘇系軍官們那樣,直接跑到錦州去投靠趙東云了。

對于這樣的人才來投靠,趙東云還有什么話好說的,當然是立即重用了,他也不學袁世凱先讓他去軍校里磨礪什么的,而是直接一揮手,就是給了他一個參謀處作戰科科長的位置。

如果他能夠體現出應該有的才華,趙東云是打算著不用多久就讓他到部隊帶一個標的,如果他還能再體現出對自己的忠誠,那么趙東云不介意繼續推他上位到一鎮統制。

所以這個楊德明,盡管今年剛回國,但是他的人生前途已經是紅的發紫,只要不出差錯,只要他能夠體現出一名柏林軍事學院畢業生該有的素質,那么不用幾年他就能夠成長起來。

此時,趙東云也是有些好奇,這個楊德明能有什么辦法解決目前的困局!

楊德明看起來有些緊張,畢竟在這么多前輩大佬面前單獨會話提出作戰方案,有壓力也是正常的,只見他上前兩步道:“回學長的話,我一切都還好!”

眾人對他的這句‘學長‘很有怨念,因為大家一個個都是叫著司令或者大人,少數幾個年輕一輩,上過趙東云進修班的,頂多也就不要臉皮喊一聲‘老師’,但是能夠稱呼趙東云為學長的,暫時來說也就只有這個楊德明了。

不過楊德明也沒有管其他人的心思,而是接著繼續道:“目前我軍在通州一線采取正面進攻,面對第六鎮的工事遭到一定阻攔是肯定的,而從日俄戰爭時期的經驗以及我軍前段時間和第六鎮交戰的部分戰例來看,哪怕是我軍素質和裝備超過第六鎮,但是正面進攻的難度依舊非常大!

依照職部的看法就是,留下一協在通州牽制進攻,而后抽調一協北上,繞過通州從西北方向挺進,這樣即便對方也分兵來攔截,但是敵軍也無事先構筑好的工事可用,進攻的難度將會大大降低。

同時也可以派遣騎兵部隊游走北部,徹底把京師給封鎖起來!

京師人口眾多,一旦被全面封鎖期內軍隊敗亡是遲早的事情!”

不過一旁的顧藍玉卻是道:“孟將軍的騎兵部隊是要留在南邊防備天津的,如果調到北邊來萬一諸國有異動怎么辦?”

不料楊德明卻道:“如果諸國有所異動,那么他們早在半個月前就動了,不會等到現在,而且觀各國之輿論,目前各國內并沒有大肆出兵我國干涉之跡象。只要我們保證天津以及京師使館區的安全,各國是沒有理由發兵的!”

說到這里,楊德明又得:“退一步說,就算他們想要出兵?誰會出兵?誰能出兵?英法美德等國遙遠,派兵困難,而最有可能和最方便派兵的俄軍和日軍,他們已經被日俄戰爭所累,未來十年內都不可能發起一場對外戰爭,如果各國只是派遣數百數千人,難道諸君認為他們幾千人就能夠擊潰我北洋三軍十余萬將士?所以諸位不用太過擔心列國干涉軍!”

楊德明說這話的時候,顯得信心滿滿,不過其他幾人顯然是有所不認同,這晚清幾十的諸多對外戰爭里,說實話已經是把國人都給打怕了,以前是瞧不起洋人,認為他們都是蠻夷,而現在嘛是看見洋人就怕,做點什么都先會下意識的先考慮萬一洋大人們打過來咋辦?

不過趙東云卻是腦海里也在計算著得失,抽調第一騎兵協北上,這固然能夠對進攻京師形成一定的兵力優勢,但是天津那邊要是沒有這么一個騎兵師防著,說是話趙東云不放心,萬一真的再來一次八國聯軍,然后聯軍一出兵就端掉唐山,然后攻占山海關的話,那么局勢就會非常不妙了。

只是現在只靠一個第三鎮也不行,就算最后拿下通州估計也是損失較大,那樣他趙東云還憑借什么資本和王英楷以及段祺瑞爭?

看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www.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夢蝶只是為了宣傳。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