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宣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宣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宣言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啃書閣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雨天下雨本章:

就在趙東云在錦州進行了入關前的最后一次軍事會議時,也就是十月十一號上午時分,在保定的王英楷再一次發布通電,稱刺殺袁公的乃是滿清皇族,目的乃是為了阻擋君主立憲的推行。

然后通電要求清廷將多位兇手正法,以慰北洋數十萬將士之悲,以安兆億國民之痛!

這兇手名單里,滿清的諸多權貴赫然在列,比如光緒的皇弟載灃,嗯,此人就是未來宣統帝的父親,宣統朝的攝政王;然后就是未來宣統朝的海軍部大臣,清末重建海軍計劃的主導者載洵,恩,此人也是光緒的弟弟。

王英楷列出的兇手名單里頭,頭兩個就是當代皇族的核心人士,更加不說說后頭還跟了五六個比較出名的滿清權貴,比如前方朝爭中力主殺袁世凱的載澤,鐵良、端方等人。

這一份兇手名單幾乎是把當代滿族貴族里幾個重要的大臣一網打盡,慈禧要是真按照王英楷的這封通電處理了他們,估計滿清王朝不用推翻,自己先就撐不過三個月了。

所以這份名單非常明顯,誰都不指望朝廷會答應,所以這只是一個戰爭的借口而已!

面對王英楷的指責,朝廷自然不會什么都不做,好說好歹也得爭一爭天下民心啊,到時候北洋起兵的時候,它才能夠號召其他諸多省份進京勤王啊。

當然了滿清皇族自己是不好直接辯解的,所以就由馮國璋出面發布通電,稱陸軍部已經和巡警部等各衙門成立調查委員會,已經展開對刺客的身份調查和全面搜捕,必然還天下人一個真相云云。

同時他們還利用袁世凱的遺體在他們手上的優勢,當即就是組織袁世凱的后事,各種法事已經做了起來,而且慈禧還了爭奪民心,還特地下令袁公之喪可用親王之制。

讓漢人大臣享受親王規格的喪禮,這也算是滿清開國以來頭一回了,之前可沒有臣子享受過這種皇族親王的身后之榮。

但是朝廷和馮國璋的舉動自然不會打消北洋三大佬的起兵念頭,王英楷在得知馮國璋在北京擅自為袁公治喪后,向來以北洋繼承人自居的王英楷那里忍受的了啊!

雖然名義上袁世凱的喪失是袁家人的私事,但在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了政治事件,誰能夠辦這事對于后續的爭奪大義名分可是相當重要的,但是不滿也沒有辦法,畢竟馮國璋是在京師而他王英楷則是在保定,他王英楷總不能在保定弄出一個袁世凱的假遺體來辦喪事。

王英楷已經是懶得打口水戰,過去的那么多天里,王英楷手下的第一鎮、段祺瑞的第四鎮、趙東云的第三鎮以及第一騎兵協都已經是做好了戰爭的準備,等的就是借口了。

所以他再一次發表通電,稱不把謀害袁公的兇手繩之以法絕不干休,并且宣稱他將會親自進京調查刺殺一案,并且電請北洋諸將隨同他一起入京!

隨后段祺瑞、趙東云迅速發布通電,大體意思也差不多,就是自己也會在隨后進京主持調查刺殺一案。

當然了,他們都會帶著手下的軍隊一起去!

這個時候,實際上北洋三大佬已經是發出了正式起兵的宣言!

盡管之前很多人已經預料到會發生這種事情,但是王段趙三人的決心明顯比他們想象的要更加的堅決。

一時間里,國內通電是滿天飛,身為南方督撫的領頭人,張之洞再一次發布通電請求北洋諸將要保持克制!

而剛被慈禧緊急任命為兩江總督的端方,這還沒到江寧呢,就是發布通電,宣稱兩江絕對不同意北洋諸將進入京師,同時宣稱要調遣兩江之第九鎮、江西之第二十七混成協、安徽之第三十一混成協入京勤王。

不過兩江之地素來不穩,革命黨人又多,端方這剛到任呢,要想擺平各方勢力匯集新軍北上勤王,估計沒有三五個月的功夫是開動不起來。

而且張之洞又是發布通電,號稱南方各省要保持克制,不可輕易卷入北洋內斗,所以南方各督撫,尤其是那些漢人督撫、新軍統領們,沒有幾個愿意北上勤王的,因為這一次北洋王段趙三人造反,舉得可是為袁世凱報仇,嗯還有立憲遺命之類的旗號,一個搞不好就是要身敗名裂。

而且更關鍵的是如果要勤王,那就代表著要帶著軍隊和北洋打仗,就算是不懂軍事的那些文臣督撫們,也都知道自家省內的新軍和北洋七鎮不是一個概念,估計還沒進入直隸呢,就被張懷芝的第五鎮給干掉了。

這年頭的南方新軍說實話比北洋軍差太多,編制最完整的就是張之洞手下的第八鎮以及兩江的第九鎮了,可是這兩個鎮人員是滿了,步槍也是裝備了漢陽廠或者江南制造局的88式步槍,但是其他的技術性裝備根本無法和北洋七鎮以及奉天兩鎮相提并論。

比如說火炮,新軍規定是要用75毫米的火炮,而且北洋新軍更是采用最新式的管退75毫米火炮。而第八鎮和第九鎮呢,別說最新式的管退炮了,他們連架退炮都沒有多少們是75毫米的,大多數還是五十七毫米的山炮,還是架退炮!

再比如說重機槍,北洋的重機槍裝備水平比歷史上要提高許多,額定編制是三十挺,但實際上各鎮或多或少都超編了,比如趙東國云的第三鎮重機槍達到了七十多挺,其他各鎮一般都是三十到五十挺不等。

而南方新軍呢,第八鎮雖然也練了個重機槍隊,但是只有區區十來挺而已,第九鎮就更少了。

裝備水平也就算了,更關鍵的是訓練水平以及軍官素質。當代北洋新軍是擁有完整體系的軍隊,擁有大量合格的軍官,并且士兵也是常年進行實彈訓練。而南方新軍的軍官也就靠那幾個留日士官生支撐著,根本就沒有大量合格的軍官,而實彈訓練這種事就更少了。

所以在這一兩年的國內,南方新軍和北洋新軍的差距是極大的。

有人說1911年時代的北洋才是最巔峰的狀態,但實際上1906年的現在,北洋才是處于最巔峰的狀態,全新的裝備,良好的訓練,軍官階層整體上年輕而上進,晉升體系沒有僵硬,真正的人才很容易就能夠獲得上位,再加上之前充足的財政保障,這些都是讓1906的北洋軍處于了最巔峰的狀態。

面對這樣的北洋軍,說實話那些南方督撫們是腿腳有些發軟的!

再加上這一次表面上看起來是北洋造清廷的反,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北洋自家的內斗,所以諸君還不如搬著板凳先看戲,等著北洋內斗的元氣大傷后,再來摘取勝利的果實。

南方督撫們什么反應,說實話影響不了如今的局勢,因為就算南方督撫全都出兵勤王也影響不了大局,這一場爭斗的核心始終是王段趙三人和王士珍以及馮國璋這兩個派系之間。

而要分出勝負來,除了打一場外已經是沒有其他途徑!

十二號早上,錦州女兒鄉校場,此時此刻已經匯集了超過萬人,而旁邊的高臺上,趙東云正帶著一群蘇系高級將領們下來,在之前趙東云已經做了一番出發前的演講,主要還是為了鼓舞士氣,宣揚自己出兵京師的正確性,讓士兵們知道他們這次去京師,要為了袁世凱報仇,是為了立憲能夠順利施行。

畢竟直接打著造反的旗號是不好聽!

走下了高臺后,趙東云接過護衛牽過來的戰馬韁繩,然后一個翻身就是上了馬背!

此時的趙東云穿著全套的將官冬裝禮服,不過和以往身穿常服的時候不同,這一次他沒有穿皮鞋,而是穿了長筒馬靴,再加上腰間的那柄指揮刀,此時的他就是擺出了一軍統帥的架勢。

緊隨趙東云之后,其他的孟恩遠,陳光遠,何宗蓮,林永權等高級將領也是齊齊翻身上馬,他們乘坐的馬匹并不是軍中大量普及的蒙古馬,也不是這兩年才逐步引進培育的頓河馬,而是日俄戰爭后期趙東云陸續從日`本購買引進的盎格魯阿拉伯馬。

這種源自法國的混血馬雖然不算世界上的頂級軍用馬匹,但相對于東亞地區現有的其他乘騎軍馬而言,各方面條件還是比較優越的,不過價格也比蒙古馬以及頓河馬甚至盎格魯諾曼底馬要昂貴,所以在這些數量比較少的盎格魯阿拉伯馬在奉天陸軍里頭,作用和日軍那邊差不多,主要是充當高級將官乘騎用馬。

畢竟高級將官乘馬出行的時候,乘坐一匹只有一米四多的蒙古馬和乘坐一匹一米六多的盎格魯阿拉伯形象差距還是很大的!

一大票的高級將領相繼上馬后,趙東云輕夾馬腹,然后就是催動身下的這批棗紅色的戰馬向前小跑而去,后頭的十余名高級將官也是隨后而行。

策馬從高臺一側出來后,趙東云一行人就是越過了高臺下的步兵方陣,他此時一手控馬,另外一手則是抽出了自己的指揮刀,然后向著西方遙指,口中大喝:“出發!”r1058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