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一百七十七章 榆關密議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榆關密議續

第一百七十七章 榆關密議續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啃書閣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雨天下雨本章:

1906年的北洋勢力雖然遭到了來自朝野上下的嚴重擠壓,但是核心的軍權依舊沒有丟失,反而是掌控的更加嚴密了。、ybdu、

現有的北洋七個鎮中,除了原來的京旗常備軍,現在的陸軍第七鎮的統制鳳山是滿人外,其他的六鎮統制清一色是北洋體系的高層將領,第一鎮統制依舊是王英楷,第二鎮統制是近兩年爬起來的吳鳳嶺,第三鎮統制目前還是由趙東云,第四鎮統制則是段祺瑞,第五鎮統制乃是張懷芝,第六鎮統制是王士珍。

除了最頂尖的一鎮統制外,還有屬于高層的協統、標統絕大部分也都是北洋嫡系軍官。

就連名義上屬于旗人掌管的第七鎮,實際上除了鳳山這個統制是滿人外,其他的中高層軍官大多也是北洋將領,嗯,比如說和趙東云交情匪淺的曹錕、何宗蓮就在這個第七鎮分別擔任第十三協和第十四協統領。

在這些北洋大佬和嫡系軍官里頭,雖然一致對外上算是北洋一個整體,但是也細分為好幾個派系。其中王英楷、張懷芝是穿同一條褲子的,乃是北洋內部派系里威望和實力最強大的一個派系,手握陸軍第一鎮、陸軍第五鎮。

早些年段祺瑞和趙東云也算得上一派,不過段趙分裂后也就各自成一派,段祺瑞以陸軍第四鎮為家底,此外段祺瑞之前和劉永慶關系密切,因此遠在南邊的江北混成協實際上也可以算成是段祺瑞這一派系的,不過現在江北被蔭昌所掌控,這江北混成協自然是指望不上了。此外段祺瑞門生較多,在第二鎮、第五鎮乃至第六鎮都是有段祺瑞安插的人,所以別以為段祺瑞只有一個第四鎮就弱多少了,其實不然。

趙東云則是陸軍第三鎮為核心,不過最近奉天兩鎮編成后,趙東云手下掌控三鎮兵力,乃是當今北洋體系里兵力最為雄厚的一派,不過他的資歷和威望卻是遠不如王英楷和段祺瑞兩人。

剩下的王士珍、吳鳳嶺算是中立派,不怎么參與到其他幾家的派系之爭,也沒有和王英楷、段祺瑞、趙東云三人這樣到處拉攏人,他們只效忠于袁世凱。

這樣仔細一分析的話那么就會發現,當代北洋主要是由王英楷一派,段祺瑞一派,趙東云一派以及其他的中立派所構成。

說了這些人,諸君可能會問,馮國璋那里去了?

馮國璋這幾年混的很悲劇,不但沒撈到一個統制的位置,而且主持的軍事教育和軍制改革等事務也是被趙東云和段祺瑞搶去了大量風頭,導致這些年來存在感越來越弱,以至于連吳鳳嶺、張懷芝這兩個人都上位了,馮國璋依舊沒能撈到一鎮統制的位置,進而建立自己的勢力根基。

如今的馮國璋也就只能依靠手底下的各種軍校來編制自己的關系網了,試圖依靠大量的門生來曲線救國,而這個方法效果也不算差。

如今的馮國璋雖然在北洋第一梯隊里沒啥存在感了,但是在威望上依舊不是那些第二梯隊的將領可以比較的,甚至吳鳳嶺和張懷芝在威望上也不能和他比較,他悲劇就悲劇在沒有實權,空有威望轉化不了勢力了。

除了馮國璋這個悲催外,其他的幾個大佬或多或少都掌控著實權部隊,加起來北洋整個體系嫡系就有七個鎮,可戰的旁系還有奉天兩鎮、江北一協,總兵力接近十五萬。

清廷想要打壓并消滅擁軍十五萬的北洋派系,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很多事情卻不能用簡單的數字去衡量的,要不然的話大家也不用勾心斗角去爭斗了,直接比一比賬面數字就行了。

“依靠我們的實力,按照理論來說是不成問題的,但是一但事發,難保不會出現預料之外的變故,而且南方幾個省份的態度也是比較曖昧啊!”段祺瑞沉重道:“還有,如今秋操將近,湖北一鎮、河南一協已經北上,另外第一鎮和第五鎮也接到調令要南下參加秋操,這事你們怎么看?”

吳鳳嶺道:“這不是明擺著嘛,一方面調我北洋駐扎在京畿的重兵南下,再以湖北第八鎮、河南混成協牽制,好讓我們有所顧忌!”

張之洞在湖北編練的一鎮新軍在不久前的全國統一番號改革中,被授予了陸軍第八鎮番號,乃是繼北洋七鎮后第一個被授予正式番號的地方省份部隊,而河南混成協,值得乃是第二十九混成協,不過還掛著暫編兩個字,還不算正式成軍。

前幾個月朝局還算穩定的時候,朝廷那邊說要辦一場秋操,當時袁世凱等北洋人還沒意識到朝廷已經是準備動手打壓北洋了,所以就大咧咧的答應了下來,準備派遣一支部隊南下和湖北新軍以及河南新軍進行一場演習,然而沒有想到三個月不到,局勢就已經發生了如此多的變化。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種關鍵時刻是不能亂調部隊的,然而如果袁世凱不調動部隊的話那么朝廷就要更加懷疑了。

王英楷道:“此時尚無定論,一切都還要大人做決定!”

的確,不管現在的王英楷,段祺瑞,趙東云以及吳鳳嶺他們說什么,其實他們都沒有決定權,不管是對朝廷屈服還是選擇溫和的政治對抗又或者是干脆造反,都得袁世凱來決定,他們四個人如今只能是做好一切準備而已。

隨后這四人又是商談了好一會,不但說起局勢問題但是說起了詳細的行動計劃!

什么行動計劃,那自然是商討一旦袁世凱決心造反,那么應該怎么起兵的問題了,至于用不的用上那是以后的事,現在總的要有所準備才行!

“如果真的被迫舉事,第一鎮那邊變數太大,而且第六鎮也近在京師,恐怕會被朝廷提前掌控,到時候如果我第一鎮和山東那邊的第五鎮怕是要南下,總得把江北混成協和河南混成協還有湖北一鎮給攔下來。屆時只依靠一個第二鎮和第四鎮,怕還是不夠穩妥,到時候子楊你的第三鎮也是要入關的!”王英楷一如既往的以老大哥的身份安排事務,說實話他的這個派頭讓段祺瑞和趙東云都有所不滿。

要知道趙東云和段祺瑞可不是跟著他王英楷混,而是跟著袁世凱混,今天王英楷雖然說是奉了袁世凱的指示前來商討,但是擺出的這一副我是老大的模樣依舊讓他們不爽,但是如今事涉北洋存亡,這意氣之爭也就先放下了。

“到時候恐怕熱河、山西等地也是要亂,第一鎮和第六鎮變數也太大,我們還是應該準備的更妥當一些才好,我看子楊的奉天兩個鎮也可以入關,這樣一來就可保證萬無一失了。”段祺瑞如此道。

不了王英楷卻是道:“如果行清君側之事,我們手頭上的這幾個鎮也夠了,東省旗人舊軍不少,總的有人鎮著,而且一旦起事,日俄行庚子年干涉舊事的話,不在奉天攔下來,難不成還要讓他們跨過遼西進抵京師不成?”

東三省里還有大量旗人呢,而且黑龍江和吉林也不是北洋的地盤要是他們腦袋發熱了要南下的話,就得留一部分兵力進行抵擋和鎮壓。當然了對于這些諸人也不怎么擔心,他們真正擔心的還是日俄的干涉。

眾人口中所謂的需要多少鎮來穩住局勢,其中用于對內的兵力只是少部分而已,主要力量還是用來防備外國干涉軍的。

“子楊你那兩個奉天鎮不能動,必須死死的釘在錦州一線,一旦守不住遼西那么局勢就大破了!”王英楷臉色沉重:“至于天津和唐山這邊,到時候騰出來兩個鎮的兵力也足夠穩住局勢了。”

“到時候只要穩住三五天,憑借大人的威望必然能夠重新整合我等北洋七鎮,屆時第一鎮和其他部隊歸附后,局勢就能夠徹底定下來了,到時候如果外國還是強行干涉,我等就和他們打一仗,老子就不信我們十幾萬人擋不下來!”王英楷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肥肉一顫一顫的,充滿了兇惡之色。

山海關密議歷盡四個多小時,在場的四位北洋大佬從朝中局勢一直說到怎么起兵,嗯,重點還是圍繞著如何起兵造反這上頭,從這場會議里也看得出來,袁世凱會不會造反不知道,但是一大票北洋大佬們還是挺盼著能夠起兵造反的,開國功臣的誘惑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抵擋的。

從山海關離開,乘坐火車回錦州的時候,趙東云就覺得這事怎么那么想黃袍加身啊,袁世凱還沒說要反呢,自己這幾個人就迫不及待的商量著怎么造反了!

不過這些想法想想也就過了,他現在的心思已經是回到了奉天,這一次回去恐怕是真的要整軍備戰了,恩,自己手頭下的諸多兵力不多,如果要防止外軍干涉的話,這奉天乃至整個遼東都不能守了,還得和以前那樣,把兵力匯集到錦州來,依靠自己構筑多年的錦州防線來頑抗。

一個鎮估計還不行,到時候自己抽調奉天兩個鎮的步兵防守錦州,至于騎兵部隊在這種固定工事防御戰中起不來什么作用,到時候自己可以帶著奉天常備軍的三千多騎兵部隊一起入關,免的自己只帶著一個孤零零的第三鎮入關,最后被王英楷他們給吞并了。

就當趙東云思慮著今后怎么行事的時候,臨榆縣電報房里,一個帶著瓜兒帽的人已經悄悄的向外界拍發了電報。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