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一百五十六章 奉天新政(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奉天新政(一)

第一百五十六章 奉天新政(一)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啃書閣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雨天下雨本章:

除了這個葫蘆島紡織公司外,作為趙東云直接掌控的福元紗廠自然還會有其他項目陸續投進來。

之前的福元建設公司就不說了,這個子公司不算是在工業區內的投資,只是負責建設工程而已,真正入住工業區的是其他幾個子公司。

比如福元洋灰廠將會投資興建一間分廠,福元機器廠那邊也會在這里設立一個機械分廠,不過主要是準備開展修理業務,畢竟福元機器廠下設的機械制造修理分廠雖然技術不咋地,但是修理那些機器還是不成問題的,此外也可以生產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機器設備。

然后福元化工公司也會在葫蘆島工業再設立一間主要生產肥皂的工廠。

福元紗廠為核心的趙東云控制下的這些企業,其實并沒有在葫蘆島投入太多的現金,葫蘆島紡織廠主要是李家出的錢,而建設公司也只是做工程并不是投資,洋灰廠以及機械分廠和肥皂廠算是投資,但是總體規模也不算大。

但是趙東云要的只是一個開頭作用,用于鼓勵其他商人入住這個工業區而已。

甚至為了進一步發展這個工業區,趙東云還特地讓福元機器廠的趙晨濱向國內工商界散布消息,說后續采購將會優先考慮國內民族企業的產品。

福元機器廠是什么?這可是總資本超過了母公司福元紗廠的超大型兵工廠,甚至都不好用兵工廠來形容了,這是一個匯集了諸多重工業部門的超大型重工企業,對外界的各種采購自然也是極多的,別的不說了,單單是它上萬號工人的每年所需的工服、工鞋甚至飯堂里所需的糧食、菜蔬這些東西都不是小數目,足以讓那些大商家掙破腦袋了。

更不用說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工業原料了,比如為了爭奪福元機器廠的木材訂單,東三省的幾個大木材商可是把賄賂都送到趙東云頭上了,由此可見福元機器廠這個企業對周邊商業環境的影響有多大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福元機器廠在唐山落戶三年,但是因為當年的協議以及袁世凱的干預,每年的賦稅是定額的,頭年五千兩,次年八千兩,第三年往后每年一萬兩,這個稅款對于當時來說不算小了,但是就連袁世凱也沒有想到福元機器廠會短短幾年里就發展到這個地步啊,如果按照正常水平來收稅,每年是遠遠不止一萬兩那么點的。

為此,管轄著唐山的永州府衙門非常不滿,去年永州府那邊就開始叫嚷著‘福廠商稅正常化’,畢竟誰看著自家地盤上有著一個超級企業,但是每年卻只能收萬把兩銀子都不甘心啊。

不過卻是遭到了來之北洋體系乃至眾多北方工商財閥的聯合反對,因為現在的在的福元機器廠已經不僅僅是趙東云的私人工廠了,里頭大多數股份可是在北方幾個省的銀號、錢莊以及其他大商人手里呢,要想從他們身上割肉是不可能的。

所幸福元機器廠還大量雇工,這些工人階層的消費也是極大的帶動了唐山當地的發展,里頭的工人可不是苦哈哈,而都是開機器的技術性工人,薪資水平要超過當代普通工人的收入以及農民收入,所以也算帶動了唐山衣食住行等產業的發展,永平府每年從這些產業上頭也能收取不少賦稅,多少平息了永平府衙門的不滿。

現在福元機器廠要優先采購國內的各種原料,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大家都知道背后說的肯定是葫蘆島工業區那邊啊。

趙東云是什么人在當今國內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他的名字這段時間頻繁登報,除了關于日俄戰爭的話題外,近期更多的則是他在奉天開辦的一系列新政改革,這出名了大家自然會去挖他的出身背`景,于是乎趙家、福元紗廠、福元機器廠就成為了趙東云的明顯標簽。

這個時候大家才知道趙東云不僅僅是一個練軍有方的封疆大臣,他還是一個家財萬貫的實業家,雖然現在沒人能統計出趙家所屬的福元紗廠以及一系列子公司到底有多少錢,但是上千萬肯定是有的。

基于趙東云和福元機器廠的關系,再聯想到葫蘆島工業區,那么眾人很容易就會知道,福元機器廠口中所謂的優先采購,是特指葫蘆島工業區內的企業。

搞明白這一點后,不少人立馬就是跑到葫蘆島工業區開設工廠去了。

做事都是開頭難,而一旦開了頭那么就簡單多了!

“大人您看,這是首月入住商家的名單!”趙鄂把入住工廠名單遞給趙東云看的同時,也是眉飛色舞道:“這一個月來我們工業區衙門的同僚們可都是忙的腳不著地,現在熊會辦還去了天津洽談沒回來呢!”這略微吹噓了一番自己的苦勞外,趙鄂也是不忘恭維趙東云:“不過好在有大人交代下來的各項章程,這才不至于亂起來!”

趙東云沒有答話,而是專注看著名單,不過這份名單說的太過簡單了些,只是列了各廠商的名字和投資數額,但是需要雇工幾人,做什么產業等都是沒有詳細描述,看來這個趙鄂融合到自己體系里時間還比較短,暫時還是沒能完全接受第三鎮的辦公風格。

所謂第三鎮的辦公風格,實際上乃是近年慢慢形成的,因為趙東云看各種報告書的時候對那些模糊不清、在量詞上使用的那些約、余、等這些詞匯極度反感,一而再,再而三要求下屬各部門遞交公文報告時,必須盡可能有詳細數據,杜絕使用模糊化的量詞等,趙東云如此要求,下面的各司局自然也就不好在戰報上用‘殲敵遍野,俘敵無數’之類的詞匯的,而是老老實實的匯報:當場戰死多少人,傷病死多少人,打死多少人,打傷多少人,俘虜多少人。甚至一些戰利品也得列出一個詳細清單了。

這久而久之,趙東云手頭下的這些辦公人員也算是邁入了近代化辦公模式,而不再是通篇古言文了。

這趙鄂來錦州不過月余,此人雖然是傳統進士出身,但也是個務實的人,不會和其他老學究們一樣搞似而非是的東西,只是他接觸第三鎮體系時間太短,處事風格暫時還沒有改變過來而已。

趙東云當即道:“這名單上一共有二十七家?除了前頭這幾家福元的廠子和葫蘆島紡織廠外,這后頭的幾家都是做什么的?”

趙鄂是個聰明人,他聽到趙東云這話這表面上是問自己,但實際上是表達了不滿,如果這一份報告完整而齊備,那么趙東云也就不用開口問了。

當即連忙開口道:“這單子上除了福元的三間分廠和葫蘆島紡織公司外,還有奉天和來商行投資的和來榨油廠,該廠預定投資六萬兩以購置機器、修建廠房、募工之用,據呈還有后續募股兩萬兩做運營之用,該廠如成,當為我奉天第一大榨油廠。

同樣榨油廠的還有安東全家投資的全氏榨油廠,預定投資四萬兩,雖然規模略小,不過全氏廠和和來廠相加,來年我葫蘆島在榨油一業里也算勉強入行,后續定能吸引更多其他商家入駐工業區的!”

“然后還有在營口專營油坊、洋布的林家投資的寧遠織布廠,此乃營口林家涉足我奉天紡織業的第一次投資,初始投資額為十萬兩,后期也是也再募集商股的,該織布廠本月已經開始投建,從上海購置的頭批機器設備預計一月后就能抵達工業區,三月后就能投產。再過來就是鐵嶺……”

他話沒說完呢,趙東云就是略微揚手打斷了他的話:“回頭你呈上一份詳細章程來!”

說到這里,趙東云覺得有必要再指點指點這個往日和自己關系不錯的趙鄂,當即又是加了句:“盡可能數據詳盡些!”

說實話,對于尋常下屬趙東云是不會去親自指點什么的,如果這些下屬做事讓趙東云無法滿意,那么趙東云表面不會說什么,但是回頭就會把你調走甚至撤職,這些官員們每個月都拿好幾百兩甚至上千銀子的俸祿呢,沒點本事憑什么讓趙東云養著他們,他可不養庸俗之人。

他也只是看在趙鄂剛來不久沒有適應的情況下才會指點這么一兩句,如果再過兩個月趙鄂處理事務還是用清朝官場的老一套辦法,那么就代表著此人是玩不來洋務,那么趙東云就要把他調往其他部門任職了。

設立葫蘆島工業區的同時,趙東云也是大刀闊斧開展了奉天全方面的改革,財政上,他設立了奉天官銀號,以充當奉天一省的官方銀行,準備發行官方的銀元、銅元甚至紙幣等,再把糧餉處、稅務總局合并為財政總局。

同時還設立了鹽務總局,全權負責奉天的鹽政,期翼進一步提供鹽政收入。

在此他新設了農林總局,專門發展境內農業資源,提供大豆、桑蠶、小麥等農作物的產量以及負責發展省內的林業資源等。

再礦務上,他設立了礦務總局,用以發展奉天省內的煤礦、鐵礦、銅礦等礦產資源。

然后成立了另外一個重權部門,那就是工商總局,這個部門將會負責奉天境內的所有工商事務,其總辦由趙東云的頭號嫡系林永權擔任,不過考慮到林永權沒怎么辦理過洋務,這過去也只是掛個名頭穩住局勢的,真正辦事的還得其他人,比如會辦就是趙爾巽舉薦而來的鄧嘉縝,襄辦則是趙東云剛招募而來的歸國留學生方濂桐。

方濂桐學的是法律,讓他去工商總局就是讓他完善工商業的一些法律條文,填補空白,以維護奉天的商業環境。

除了這些經濟事務外,自然還有政治、軍事、教育等事務,尤其是軍事上的改革幾乎從趙,東云一接任盛京將軍就開始了,這改革的核心除了裁汰舊軍外,自然就是編練新軍了。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