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八十三章 擴編補充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三章 擴編補充標

第八十三章 擴編補充標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5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正文

對于趙東云來說1903年的7月,整體算是平靜的,抵達錦州后的他一邊睜大了眼睛盯著日俄局勢的同時,也是加緊訓練第三混成協并修筑防御工事。

然而在這略顯平靜地錦州之外,整個東北甚至整個遠東局勢卻已經是越來越緊張,因為東北問題清國、俄國、日`本、英美等國是頻繁交鋒,而位于風暴核心的自然是中日俄三國了。

俄國從1903年夏天開始就是往東北地區陸續增兵,日`本則是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戰備,而中國這邊,也是被迫采取相應的軍事調動來應對。

不過說是中國呢,但其實就是北洋,就和當年的甲午戰爭一樣,現在假如和日俄在東北爆發戰爭,那也是北洋一家的戰爭,和中國的大部分南方省份都沒啥關系,甚至和慈禧光緒也沒什么直接關系,勝利也好敗也好甚至中立也好,那都是北洋的事情。

這說上去興許是過了,但實際上就是如此!

要不然偌大一個中國數十萬各種軍隊內,為什么只有北洋的一個第三混成成被派往了東北呢?為什么大家都叫嚷著收復東北,但是誰都不肯掏哪怕一兩銀子用來備戰擴軍呢?說白了他們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后頭吹吹牛就算了,真要讓他們派兵或者支援軍費那是不可能的。

張之洞,岑春煊等人一個個都叫嚷著進軍東北,但他們一個在湖北,一個在廣東都躲的遠遠的,別說派遣手下的新軍去東北了,他們連一兩銀子都不愿意拿出來支援北洋新軍駐防遼東。

趙東云的第三混成協進駐錦州,花費其實并不小,開拔費,修建營房,修筑防御工事,采購軍械囤積備用,前后已經花費了數十萬兩銀子,其中一部分是袁世凱使手段從清廷戶部手里拿到的,而剩下的一部分則是北洋自家掏出來的,張之洞和岑春煊可不會好心的拔過來幾十萬兩銀子給趙東云用。

所以說,1903年東北局勢緊張之際,別看整個中國群情洶涌,但就跟后世的憤青五毛美分一樣,多數是只說不做的貨色,讓他們后頭叫喚那是響亮了,但要讓他們真的去做些什么,大多是會高喊:“憑別人不去做,要我們去做啊?”

所以希特勒的那句話還是非常對的:敢于為國家和民族犧牲的永遠都是少數人。

真正面對東北局勢緊張做出反應的,還是北洋,派遣趙東云進駐錦州只是其中之一,而后袁世凱又是因為東北局勢緊張,繼續大規模擴軍,以防備局勢敗壞。

好吧,這聽起來太過光偉正了,其實這也是扯淡!袁世凱之所以擴軍,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增加手下的軍力以掌控更多的權勢,至于應對東北局勢,只是個借口而已,沒有東北局勢的緊張,袁世凱怎么可能從清廷手里摳出足夠的銀子來擴軍,沒有這些錢,他的北洋軍怎么可能擴編到后世的北洋六鎮啊。

不過這些真正高層的事情和趙東云沒什么關系,他雖然已經是屬于北洋高層之一了,但沒有到達可以影響國內政局甚至遠東局勢的地步,現在趙東云能夠做的就是把第三混成協牢牢的抓在手里,然后走一步看三步,未來的日俄戰爭時期里繼續壯大自己。

在趙東云的心中甚至在第三混成協的諸多軍官心中,繼續壯大的最好途徑就是把第三混成協變成第三鎮,然而這說上去簡單了,但實際上做起來難度非常大。

最主要的還是錢的問題!

袁世凱手里的錢有限,在清廷沒有拔下來大規模軍費之前,他不可能支撐兩個鎮的同時擴編,這就好比上半年的時候,北洋上下早就想要編練第四協了,但是因為那個時候傲編練趙東云的第三協,導致第四協的編練計劃一拖再拖。

一直等到五月份趙東云的第三協初步成軍后,才正式展開第四協的編練工作,后來北洋常備軍成立兩鎮一協,北洋上下的主要經費也就投入了第二鎮的編練上頭,對已經編練成軍的第三混成協只是保持了維持經費的投入,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投入幾百萬兩銀子把第三混成協擴編為鎮了。

所以第三混成協要變成第三鎮,難度不小!

不過話這是從整個北洋新軍角度考慮的,對于趙東云來說如果上頭不給他正式編制以及擴軍的經費,那么他就得自己想辦法了。

要擴軍嘛,也不是非得有正式編制和朝廷經費的,也可以采用其他辦法,比方說整編那些舊軍,收編土匪等等,辦法多了去。

而這個時候,趙東云再一次覺得北洋體系里頭各部隊自主招兵、訓練,甚至自己解決經費對于任何一個軍閥來說都是好處多多的,因為這代表著即便上頭不給編制和經費,趙東云也可以自己想辦法擴軍。

“錦州巡防營里的兩千多舊軍已經整編的七七八八了,裁汰了大約半數,剩余千人目前由教育科正在進行新兵訓練!”林永權站在趙東云的辦公房內,向趙東云報告舊軍整編事務。

錦州巡防營也算是新生事務了,六月趙東云剛抵達錦州的時候就向袁世凱訴苦請求援兵,但是袁世凱那里有援兵派遣給他啊,但是一點援兵不給也說不過去,最后只好從永平、通州等地東拼西湊給湊齊了一千多直隸練軍派往錦州。

與此同時盛京將軍增祺在得知趙東云率兵進駐錦州后,并且有意整頓當地舊軍時提高當地防軍部隊戰斗力后,就是和袁世凱那邊一合計,把錦州當地的一千多錦州防軍和增援而來的一千多直隸練軍合編為錦州巡防營,以協同第三混成協擔任錦州防務。

并責成第三混成協統領、候補知府趙東云進行整訓。

這個錦州巡防營雖然有兩千多人的人數,但是實際戰斗力連土匪都不如,比如說緊隨錦州巡防營成立的奉天省巡防營馬步游擊隊,嗯,就是被增祺收編的張作霖的那支土匪,人家雖然只有五百人,但好歹也是兵強馬壯,雖然不如正規軍,但是打起其他土匪來可是得心應手。

不過趙東云也沒指望這個錦州巡防營能夠有什么戰斗力,他要的只是一個名義、編制而已,畢竟有了錦州巡防營這個編制,朝廷就會支付軍費。

現在可不是軍閥混戰時期,趙東云可沒辦法直接在當地收取稅賦養軍,現在不管是擴軍還是養軍,大部分都是需要朝廷、北洋支付,現在嘛,還得加上奉天。

趙東云手下的軍隊所需的軍費來源是比較多種多樣的,半數來自直隸省撥款,一部分來之于清廷戶部的撥款,還有一部分則是來自盛京將軍府的撥款。當然這說的只是籠統來源,而在這三大項下面又細分諸多,比如從某海關每年截取多少,又每年挪用原肅毅親軍、元字營經費等亂七八糟的。

當然這些細節東西是不用趙東云去操心的,反正每個月袁世凱會把這些零零碎碎的錢籌齊給他送來,奉天那一部分則是因為第三混成協進駐錦州后的部分協防費用以及錦州巡防營的費用也由錦州、奉天承擔。

關于北洋新軍的經費問題,詳細說起來都可以寫一份碩士論文了,在此略過不提。

趙東云手下的第三混成協是有著充足經費來源的,但是他要擴軍的話就必須另外尋找經費來源了,而現在這個錦州巡防營就是給了他這個名頭。

既然這個錦州巡防營是袁世凱和增祺派來給他當援軍的,并且還讓他來整訓該軍,那么他自然是不客氣的把屠刀對準了這個錦州巡防營。

六月份開始就是派出了手下整編舊軍的頭號大將陳光遠,借著整編的名義直接裁汰了上千號人,而剩下那些勉強過得去的青壯也是一股腦塞進教育科的新兵營。

而這樣一來,這個存在于清廷正規軍編制中的錦州巡防營就只存在紙面上了,一個兵都沒有剩下!

“現在錦州巡防營那邊每月大約能夠挪出一萬五千銀子,再加上奉天這邊撥付的協防費用每月五千兩,雖然少了些,但是從其他方面擠一擠,挪一挪,也勉強可以讓我們練一個標了。”林永權遞過來一張表格,上面說的是編練一個步兵標所需的各項花費,同時還標有目前第三混成協的各項經費來源。

“這維持一個標每月所需的費用我們可以承受,不過這建軍之處購買軍械,修建營房,安家費等費用怎么解決?”趙東云看著皺眉問道。

“這方面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是我們這邊先擠一擠了,前頭的開拔費和彈藥補充費以及營房修建費還剩余不少,挪出部分用于購買軍械和安家費了!”林永權如此道。

趙東云聽罷卻是搖頭:“那筆錢不能動,那可是我們第三混成協的家底,要留著備用!這購買軍械和安家費等費用得另外想辦法!如果實在不濟,也不用一時間全部編滿,可以先用舊槍練著先!以后每月慢慢購置!”

(九頭鳥書院)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最新章節地址/133/133508/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小說在線閱讀與txt下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直在努力!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