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

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5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現在第三混成協裝備的火炮是北洋新軍向日`本購買的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速射炮,這說是速射炮呢,但其實還是架退炮,每分鐘最大射速也就三發左右,這性能在這個時代已經實在說不上多好了。

不過袁世凱之所以向日`本購買火炮,也不是因為日`本火炮性能有多好,而是因為它夠便宜。

歷史上北洋新軍早期向日`本大批量購買的數百門火炮基本都是日`本用過的二手貨三十一年式野炮和山炮,一門只有幾千兩銀子而已,也只有這些老式架退炮才那么便宜,貴的管退炮隨便都是上萬兩銀子呢。

目前北洋新軍里,只有極少一部分格魯森火炮是管退火炮,其他的清一色是架退炮,真正讓北洋新軍進入管退炮時代的還是向德國克虜伯廠大規模購買火炮以后。

自從因為東北局勢緊張而無法向日`本購買火炮后,袁世凱雖然心里還是想要架退炮那種便宜貨,但是想買也沒地方可以買了,所以只能咬緊牙關向德國克虜伯廠訂購新式火炮,也就是1903式75毫米野戰炮,這種火炮雖然在后人看來還不能算是完全版的管退速射炮,但也勉強算是管退炮家族里的一員了。

這一系列火炮也是德國克虜伯廠二十世紀初的主打出口產品,羅馬尼亞、日`本、中國等國都大批量購買過,除了德國原產的外,各國還大量仿制,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三十八年式野炮,就是克虜伯1903型75毫米野戰炮的專利授權日`產版本,而歷史上中國的漢陽兵工廠也進行過仿制生產,奉天兵工廠也曾經根據日`本三十八年式野戰炮進行仿制生產此炮。

可以說1903式系列的火炮雖然性能不算頂尖,但憑借簡單易用,性能勉強又過得去,加上德國人頗為大方的授權生產,當然更重要的是一戰之前德國克虜伯火炮可是響當當的招牌,大家都喜歡買,各種加起來也導致這款火炮銷往全球,算得上是火炮史上的一個經典型號了。

今年夏天為了第二鎮解決第二鎮所需的火炮,袁世凱向德國克虜伯廠訂購了數十門火炮,其中主要是1903型75毫米野戰炮,剩下的是75毫米短身管過山炮。不過這些新式火炮可都是準備給第二鎮用的,沒趙東云第三混成協的份,他只能繼續用日造的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

這三十一年式野戰炮由于是架退炮,性能自然無法和新式的管退炮相提并論,最大射速不過一分鐘三發而已,然而趙東云發現手下的炮兵竟然連標準射速都沒能打出來,不免有些不爽了。

看見趙東云的臉色有些不爽,劉廷貴也是心中暗道不好,但是也是頗感無奈,他手下的這個炮營雖然從開始組建到現在也有小半年時間了,但是前期一直都是處于人員招募中,一直到五月下旬才把新兵給招齊。

那個時候,由于向日`本訂購的火炮還沒有抵達,所以他們只能用幾門老舊的國產架退炮進行前期訓練,一直到來錦州前夕,他們才從第一鎮接過了十六門火炮,然后又是一路上奔赴錦州,等到了錦州安頓下來后,他的炮兵營才算是開始進行適應性訓練。

訓練時間這么短,而他劉廷貴也不是那種帶有豬腳光環的人,可沒本事隨便吼幾句就讓手下的士兵們從新兵一下子變成精銳炮兵了,這能夠讓炮兵們順利進行操練就已經不容易了,至于射速就別指望能有多快了。

趙東云身為當家人,自然也是知道自家部隊詳細情況的,雖然心中知道此事劉廷貴已經經歷了,但是他依舊感到不滿。

當然了,他的這種不滿也不會公然說出來,他只是皺了皺眉頭就是繼續看今天的這場演練。

隨著炮兵們陸續開炮,進行了一場不能稱之為‘急速射’的炮火覆蓋后,步兵們也是開始行動了,身穿青灰色的步兵們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開始從挖掘的戰壕里躍出發起沖鋒。

今天的演練主體是步炮協同,這后方的炮兵們自然還在繼續炮擊,不過炮擊的范圍已經開始向后延伸,以阻擋敵軍的后方增援,同時避免給己方進攻的步兵們帶來誤傷,眼開著炮擊的范圍開始延伸,而且延伸進行的緩慢有序,讓觀看演練的趙東云以及一大群軍官們齊齊點頭。

雖然手下炮兵的速射不堪入目,但是僅僅是拼接這一手配合步兵的延伸漸進炮擊,就足以證明劉廷貴的這個炮兵營的骨干軍官素質是過硬的,欠缺的只是訓練士兵的時間而已。

再看步兵那邊,隨著各級軍官們吹響銅哨,揮舞著指揮刀,士兵們端著已經插上刺刀的步槍開始爬出戰壕,在模擬出來的硝煙中散開隊形,貓著腰開始向前發起沖鋒。

同時部署在戰線的數挺重機槍也已經開火進行火力壓制,雖然打出的都是訓練的空包彈,但是重機槍特有的嗒嗒聲依舊能夠讓人感受到重機槍的密集火力。

在火炮掩護、機槍火力壓制下,兩個排近百名步兵們開始對預定的敵軍陣地發起沖鋒,在趙東云的望遠鏡中,這兩個排的步兵從戰線的兩側迂回進攻時,隊形散的非常開,和當今流行的步兵戰術是差距非常大的。

當進攻方發起進攻的時候,扮演防守方的另外一個步兵隊也是開始行動,配屬的兩挺重機槍同樣部署在戰線兩側,而且還是前凸的機槍堡壘,等對面的步兵發起沖鋒后,兩挺機槍也是開始進行射擊。

當然了,因為這只是演練,自然不可能出現一開火就倒下一大片士兵的情況,所以進攻方的士兵們只是趴下身體,然后采用跳躍、爬行利用部分掩體繼續前進,而部分士兵則是趴著用步槍進行壓制射擊。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迂回進攻的士兵們已經靠近防守方的戰線不足三十米,很快進攻士兵們就是扔出了手榴彈,雖然扔出的手榴彈只是個木頭不可能爆炸,但是防守方的軍官也很自覺的看見手榴彈后就開始裝死……

不過防守方的士兵們也是同樣開始扔出一片一片的手榴彈!

當戰局出現僵持的時候,進攻方往右翼投入了一個隊的預備隊,結果嘛自然是根據提前商定好的結果,進攻方花費了極大代價后攻克了敵軍陣地。

由于這場演練規模不大,而且也不是什么實彈演習,甚至為了省錢連空包彈都舍不得多打,只讓幾挺機槍打了一陣聽個聲響而已,扔出去的手榴彈干脆就是一個木頭包鐵的假手榴彈。

從視覺效果而言是遠遠沒有后世國產抗日劇那么好看的,甚至稱得上是枯燥無聊的,就連參與其中的士兵們都是懶洋洋的。

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此枯燥的演練臺上的一群觀演的軍官們卻是看的聚精會神,少數幾個人更是直接當場拿出了紙幣一邊寫寫畫畫一邊苦思冥想。

“陳統帶,今天的這兩個隊表現的可謂是深得我北洋新式步兵戰術的精髓啊,看那迂回進攻的隊形簡直就跟統領大人寫的沖鋒戰術一摸一樣嘛!”林永權看罷大嘆,盡管他和陳光遠關系不算多好,但是對他練兵的本事還是挺佩服的。

趙東云去年就在北洋內部提出的新式步兵戰術,當時趙東云借口德國陸軍已經采用最新式的步兵戰術以應對機槍所帶來的火力壓制,而袁世凱他們在見識過機槍的龐大威力后,也是有極大感觸,不過袁世凱到底是沒答應在全軍推廣新式的散兵進攻戰術,而是有限度的進一步擴大散兵進攻時的間隔距離。

不過這第三混成協是趙東云的部隊,所以趙東云要怎么訓練部隊其他人自然是管不著的。這種新式步兵戰術雖然還沒有完全拋卻以前的那種線列散兵思想,但是士兵與士兵之間的間隔更大,而且層次更厚,同時加入了手榴彈的訓練內容。戰術的核心已經不是和對方的士兵對拼,新式戰術的核心是盡可能的避免敵人機槍火力的殺傷。

而防守的話,自然是盡可能的利用機槍殺傷敵軍沖鋒士兵了。

第三混成協采用新式的步兵戰術進行訓練,而趙東云更是有事沒事就親自給自己兼任統帶的第十標進行訓練,但是雖然這些新書戰術是趙東云提出來并完善的,但真正根據這種戰術把士兵訓練的最好的卻是陳光遠,而不是趙東云的一大票嫡系軍官。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林永權佩服陳光遠的練兵能力也正是因為這個。

陳光遠對此卻是不以為意,他就是靠練兵這手本事吃飯的,打仗他興許干不過那些歷史名將,但是單純的練兵他還是有些本事的,要不然當初他也不能越過眾多翹首以判的北洋名將們擔任第五標統帶了。

林永權佩服陳光遠,其實陳光遠更加佩服趙東云,除了佩服趙東云的升官本事外,他更佩服的那些具有遠瞻性的戰略眼光,偌大一個中國里,知道機槍速射快、威力大的人多了去,但是能夠根據機槍發展出一系列機槍戰術來,甚至根據機槍進一步延伸制定出新式步槍戰術來的人卻是屈指可數。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