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四十六章 滲透戰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六章 滲透戰術

第四十六章 滲透戰術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0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新建機槍營要擴軍,也就代表著趙東云在短時間內急需大量合格的機槍部隊軍官,而這個問題卻是新建機槍營里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

要擴編一支軍隊,有三點是必須解決的,那就是軍官、士兵、軍械。

這三點里士兵的問題最好解決,因為這年頭招兵相對容易,不用多長時間就能夠招到足夠的士兵。軍械的問題也不算太難,只要有錢這年頭什么都能買到手。然而軍官問題卻是不容易解決。

因為趙東云需要的是懂得機槍戰術的軍官,而這年頭機槍才剛剛興起,袁世凱根本就不可能從其他部隊給趙東云調來懂得機槍作戰的軍官,如此一來趙東云也就只能自己親手培養了。

為了培養合格的機槍指揮官,趙東云設立了臨時性的隨營學堂,自己親自上課,此外機槍隊的幾個老軍官,比如林永權等人也擔任輔助性的教學。

如此的隨營學堂自然是沒有什么正式編制和名稱的,只能算是新建機槍營的自發性、非常規產物,而且學員也僅限于新建機槍營的基層軍官,講授的內容也比較單一,主要講解機槍相關戰術。

不過趙東云也會講解步兵戰術和當今的軍事理論呢。

他的本意只是想著給手下軍官們灌輸部隊步兵戰術和軍事理論,以便提高他們和步兵的協同作戰的素養,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講的步兵戰術比機槍戰術更吸引人。

要知道趙東云的原身可是柏林軍事學院畢業的高材生,雖然趙東云沒繼承他對軍事上的天份,但是腦海里的記憶卻是實打實的繼承了下來,所以講解當今軍界主流理論和戰術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此外他在講解中也是融合了一些自己的東西,這些東西主要是趙東云后世里的記憶內容,然后再加上他自己的想象,如此就融合出來了一些似而非是的東西。

比如說,如今的步兵戰術雖然已經拋卻了排隊槍斃時代的緊密隊形改為散兵隊形,但作戰時這種散兵隊形依舊非常緊密,甚至有時候士兵的間隔只有兩米到三米,寬松的也不過五六米的間隔距離而已。

從甲午戰爭一直到日俄戰爭再到一戰初期,各國軍隊都是運用這種戰術,一直到一戰中后期機槍橫行,并逐漸形成戰壕陣地戰后才慢慢改變,一戰后期德國開始運用小規模部隊的滲透戰術,使得沖鋒槍等武器登上戰爭舞臺。

而現在呢,各國雖然已經認為到機槍的重要性,并且都普遍裝備,但是不管是列強還是袁世凱等人,他們都沒有想到機槍的出現會徹底改變戰爭模式。

所以袁世凱雖然已經決心大規模裝備機槍,但現在北洋軍的步兵戰術依舊停留在傳統的密集沖鋒上。

最能體現當今步兵戰術的戰例就是日俄戰爭了,其中又以旅順戰役體現的尤為明顯,可以說把這個時代的步兵戰術要點充分體現了出來。

然而身為一個后來人,就算趙東云并不是什么近代軍事專家他也知道這種步兵戰術面對機槍、鐵絲網、戰壕的時候,完全就是送死的節奏。

而當他在講解機槍和步兵相關戰術時,就多次說過機槍部隊在面臨步兵密集沖鋒時該如何以最大效率殺傷敵人。

而同時又延伸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步兵該如何才能夠攻克機槍堡壘陣地?

其實整個新建機槍營內的軍官,原先大部分都是步兵軍官,他們只是中途被抽調過來編練機槍部隊而已,所以他們的腦海里很多時候還是以步兵軍官自居,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嘗試去考慮,假如自己率領步兵部隊的話,該怎么攻克機槍陣地?

這個時候,趙東云提出的步兵滲透戰術就是引起了他們的注意,趙東云所說的滲透戰術其實就是小規模步兵突擊戰術,那就是進一步加強連排級部隊的火力密度,比如可以隨著步兵一起進攻的機槍,比如說可以緊隨連級部隊進攻的小口徑曲射火炮,又比如說士兵隨身攜帶的可投擲炸彈。

通過加強小規模部隊的火力,在戰前運動數百米距離外,然后步槍作戰小組在伴隨機槍、小口徑火炮的火力支援,以彎腰等低姿態小跑分散接近敵軍陣地,靠近后投擲隨身攜帶的炸彈,然后進入敵軍陣地和敵守軍進行肉搏奪取陣地,而肉搏除了用傳統的刺刀外,也可以選用手槍。

趙東云說的這些,其實帶有濃厚的二戰風格,因為他口中的這種小規模部隊是指裝備了迫擊炮、手榴彈、輕機槍、沖鋒槍的部隊。

但是這些武器到目前來說,卻是通通都沒有出現,各國部隊里興許有臼炮,但絕對不能做到伴隨連排級部隊進行快速機動作戰,而機槍也都有,但是那些重機槍根本就無法伴隨步兵一起發起進攻。

重機槍是用來防守的,用來伴隨步兵進攻的那是輕機槍!

而輕機槍各國現在普遍沒有裝備,大名鼎鼎的麥德森輕機槍現在都還沒有正式服役呢。

手榴彈別看他很古老,但是即便是在日俄戰爭的時候,手榴彈也大多是士兵們自發臨時制作的,成批量生產的制式手榴彈要到日俄戰爭以后才出現。

沖鋒槍就更不用說了,最早用沖鋒槍的德國人要一戰后期才裝備呢,現在連沖鋒槍的概念都沒有,這個時代里勉強算是近戰自動武器的,也只有半自動手槍了。

可以說,趙東云口中裝備了以上武器的部隊現在只能算是幻想,至少短時間內不可能出現!

然而僅僅是這種思路依舊給下面的諸多軍官感到驚奇,以至于慢慢流傳出去后就連常備軍的一些軍官們也聽說了這種滲透戰術。

盡管他們沒把這種戰術當真,但是也是讓他們及時想起,趙東云現在雖然是管機槍,但他卻是實打實的步兵軍官出身啊!

“前些日子,我聽說過你提到的滲透戰術,覺得很有意思,不過想要建立這種部隊怕是不容易吧!”段祺瑞一邊看著趙東云一邊說著。

趙東云道:“是不容易,不過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伴隨步兵機槍的話,由于重機槍太重,但是我聽聞丹麥已經有人研發可以單兵攜帶的機槍,這種機槍雖然火力持續性要差一些,但是作為單兵攜帶支援武器,已經是足以為一個步兵班提供火力支援了!”

趙東云想著既然說開了,就干脆說多一些:“小口徑火炮的話,現在各國也都有臼炮,不過重量太重,我曾經設想過一種簡易的、輕重量的曲射火炮,射程上不用比肩傳統火炮,只要超過步槍射程就可以了。”

“哦,還有這種火炮?”段祺瑞來了興趣!

趙東云當即就是掏出了鋼筆和記事本,然后畫了個簡易迫擊炮的圖:“就是這個!”

段祺瑞看著這個草圖,卻是搖了搖頭,作為一個炮兵軍官,他可不相信眼前的這個火炮能夠設計的出來。

趙東云對段祺瑞的不理解也沒說什么,畢竟迫擊炮這個東西還沒有出現,應用概念也比較模糊,趙東云也沒指望段祺瑞、袁世凱這些人一看到迫擊炮立馬就跳出來大喊趙東云你真是設計天才之類的話來。

雖然對迫擊炮不認同,不過段祺瑞對趙東云口中的手榴彈卻是挺感興趣的:“這東西如果能夠批量生產的話,估計能夠用上!”

手榴彈也不算什么難以理解的東西,各國打仗早就有了士兵自發制造的手榴彈運用,只不過一直沒人想著制式生產而已。

趙東云也道:“這東西用來肉搏之前使用,作用應該不小!等福元機器廠建起來后,我會讓他們弄些來試試!”

“只是,如果按照你說的滲透戰術,那么是否能夠突破機槍陣地呢?去年冬操時,我可是見過你的機槍隊開火,多挺機槍一起開火的交叉火力,恐怕是任何步兵都不能抵擋的吧!”段祺瑞還是對機槍相關比較感興趣。

所以趙東云和他的談話大多數也是圍繞著機槍進行、然后又是涉及到了步兵和機槍的協同,甚至也說了步兵和炮兵之間的協同。

這一說就是一個多小時,段祺瑞喝了口茶后道:“你說的機槍和步兵之間的配合訓練的事我會向督憲提一提,不過能不能準就難說了,畢竟事涉兩軍,調配起來有些麻煩!”

趙東云點頭道:“這應該不會吧,常備軍左鎮的部隊就在我們邊上,讓他們配合訓練估計問題是不大的!”

趙東云之所以要求機槍部隊和步兵配合訓練,主要還是因為機槍和炮兵不一樣,它本質上并不是一個獨立兵種,只是步兵的一種支援武器而已,實際上除了北洋新軍外,其他各國的機槍都是編在步兵部隊當中的,那樣自然也就不存在和步兵的配合問題。

然而在北洋新軍中,由于北洋軍的家底薄弱,同時也由于趙東云的私人作祟,導致為數不多的機槍部隊是獨立于步兵之外,縱觀全球,也就沒有和北洋軍這樣把機槍部隊單設一支部隊的,盡管這只是臨時性的,但是依舊讓機槍部隊的訓練出現了諸多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趙東云才會請求和步兵進行混合的訓練!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