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四十三章 集資合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集資合股

第四十三章 集資合股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6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很多人說起清末商人的時候,大多都想起盛宣懷、胡雪巖、張謇,以上三人也的確很有代表性,但是這三個人只是辦洋務出名而已,所以人們一說起清末商人才會想起了他們,而同時代里,還有很多默默無聞、同時又具有龐大財力的商人。

洪旭維就是這樣的一個商人,出身于山西的傳統經商家族,他所在的家族早年也是輝煌過的,不過這幾十年來是一代不如一代,傳到洪旭維手上的時候茶葉、絲錦生意早就沒做了,其他的一些行當也是逐漸退出,只剩下一家小規模的鼎盛票號了,不過洪家實在倒霉了點,鼎城票號由于規模小,所以不想其他票號一樣遍布全部,而是業務主要集中在山東和直隸,而山東和直隸就是庚子年義和團之亂的重災區。

這義和團作亂本來和他也沒啥關系,然而倒霉的是那些暴民燒殺打搶到了他的一個京城分號上,結果那些暴民直接搶走了成堆的庫銀,而且當時參與哄搶的除了暴民甚至還有來驅趕暴民的官軍,反正到最后是被搶了個精光,半點銀渣子都沒剩下。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畢竟票號有著自己的分攤風險的方式,不會在固定一個分號里存有太多現銀的,所以京城分號那里也沒多少存銀,也就被搶了幾萬兩銀子而已。但關鍵的是那些儲戶看見鼎城票號被搶了后,害怕自己的錢也被搶光了取不出來,于是乎就引發了擠兌。

洪旭維急忙從外地調運銀子進行,找同行拆解,好不容易才撐了過去,但前后也算是損失慘重啊。

而且庚子年后本來山西票號的日子就不好過,眼見著日子越來越悲劇,他就是想著對自家票號進行改革的同時也尋找新的投資途徑。

路過天津的時候,聽說天津英租界里新成立了一家資產達到幾十萬規模的福元機器廠,本著資本家的心態也略微注意了下。

這一打聽才知道,這福元機器廠不簡單啊,上頭有著一家資產達二十萬兩銀子的紗廠也就算了,而且還說是準備辦機器廠生產軍械,這廠子還沒辦起來呢,資金就已經湊集了三十多萬兩銀子,而且還說遠遠不夠,要繼續集資。

被引起興趣的他再仔細一打聽,才發現這福元機器廠的大小股東竟然是清一色的北洋高層官員,當看著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趙東云等名字時,他彷佛看到了大大的一個個金元寶在向他招手。

這家機器廠背后站著那么多大佬如果還不賺錢的話,他洪旭維直接上吊算了,正所謂時不待人,他立馬就找到了趙晨濱,出口第一句話就是:“你們還要多少錢?”

而這話也是把趙晨濱給嚇到了,認為這那里冒出來的人啊,張口就是說要多少錢,我要幾十萬你有嗎?

還別說,洪旭維還真的能夠拿得出來!

身為山西商人中的一員,雖然他的家族已經沒落,而票號也是連接受到打擊,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邊擠一擠,那邊挪一挪,拿出個幾十萬兩銀子來對洪旭維來說問題不大。

要不然他也不會那么自信的張口就問你們還要多少錢了。

這兩個人當下就坐了下來,洪旭維把自己的鼎盛票號給亮了出來,以表示自己不缺錢,而趙晨濱那邊也是把福元機器廠的背`景給亮出來,并且大力吹捧:“我家東主乃是北洋新貴,袁大人的座上賓,而這一次辦機器廠就是得了袁大人的大力支持,不僅如此,馮大人、段大人、王大人、周大人等大小二十余名北洋軍政要員都是投了錢下來的,保管是有賺不賠。”

聽到這里,洪旭維疑惑道:“他們投了錢進來,不是干股?”

這年頭官員參股不稀罕,稀罕的是官員真金白銀拿出錢來參股,別的地方可都是直接送干股給官員的。

趙晨濱大言不慚:“當然要給錢,哼,袁大人都親自投了一萬兩銀子下來,誰還敢白拿!”

趙晨濱說這個是有底氣的,這個福元機器廠它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商辦企業,也不是官辦企業,他更像是北洋集體企業,可謂是北洋高層個個有份。

而在這群人里頭,除了袁世凱外,其他人可沒資格讓趙東云特地去巴結送股份,然而袁世凱也不在乎那點小錢,他投下一萬兩銀子也不是為了利潤之類的,他是想要接著借口監管福元機器廠,可謂是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袁世凱都親自拿錢出來了,誰敢說自己比袁世凱更牛逼想要白拿干股,袁世凱一巴掌抽死他!

另外對于其他北洋高層來說反正又虧不了,而且這兵工廠又是給自家北洋新軍造軍火的,拿出點余錢跟在袁世凱后頭投資也不算什么,純粹是政治投機好了。

一聽到袁世凱都親自拿出真金白銀來,洪旭維的眼睛就更亮了!

當雙方顯擺過了資產、背`景后,可謂是雙方都很滿意,而洪旭維更是道:“錢,絕對不是問題,多了不敢說,三五十萬還是能夠拿得出來的!”

不過趙晨濱卻是冷哼一聲,你有這么多錢也不能給你那么多股份啊,這總股本雖然還沒有定數,但是約莫在七八十萬左右,因為少了不夠,多了暫時用不上,至于后續擴張的資金等以后再說。

如此情況下,你拿出來三五十萬的話,我趙家豈不是無法掌控機器廠了?

所以就沒直接答應,而是說需要等候時日再答復!

洪旭維并不是唯一一個找上門來要入股的人,他前腳剛走,后頭又是連續來了好幾個財力雄厚的大財主,而財力小一些的更是陸續來了幾十個。

除了這些想要直接入股的人外,還有不少銀行、錢莊也是跑過來問要不要貸款之類的,其中就有洪旭維和周學熙兩個人。

先說洪旭維,他雖然想要直接投資福元機器廠,但是聽趙晨濱的口氣是就算是接受他的直接入股,但是也不會接納太多,因為趙家需要保證自己是福元機器廠的第一大股東,所以寧愿把股權分散一些。

而同時為了掌控控股權,他也是聽說趙晨濱到處借錢,還打算以福元紗廠為抵押進行貸款,洪旭維想著能直接入股多少算多少。至于借錢歸借錢,反正自己的是票號,吸納來的資金也是要借貸出去才能產生利息的,借給福元紗廠風險低利潤大,退一萬步說就算這筆錢收不回來了,他把抵押的福元紗廠收回來也是賺的。

和洪旭維的心思不同的是,周學熙純粹是處于政治上的考慮才來問要不要錢,袁世凱向他吩咐過,這一次福元機器廠的籌辦不僅僅是辦一家商辦企業那么簡單,它更關系到北洋未來軍械供應的重任。

所以出于政治上考慮,天津官銀號有義務向福元機器廠提供資金,當然了利息肯定是不低的,但這天津官銀號不管怎么說都是北洋資產,這資金調用以及后續償還上也更具有靈活操作系,比借其他票號和外資銀行要方便安全一些。

面對這些蜂擁而來的大小商人和銀行,趙晨濱心中感到了無比的滿足!

這種掌控數十甚至上百萬銀子投資項目的感覺真的很不錯,讓趙晨濱很為之著迷。

“由于可以選擇的余地比較大,同時為了保障我們對機器廠的控股權,所以后續集資的參與者比較多,不算諸位大人們的投資,其余參股的商家共有二十八人,多為直隸、山西、山東商家。如此算上諸位大人和我們趙家,共有大小股東五十三人,募集總股本八十三萬兩!”說話的是一位穿著馬褂的中年人。

而這個人就是趙東平的父親,趙東云的三叔趙晨巒,這一次他是特地為了組建機器廠而北上的!前段時間趙東云給老家里傳話,說要用到大批銀子辦廠,并且說利潤豐厚,而且是和北洋的其他高層一起辦。

雖然趙家的其他幾房多有疑慮,但是在趙晨亮的說服下,還是各自湊了一部分資金,一方面是出于家族幫扶的考慮,因為現在趙東云已經是正三品了,而且仕途看上去也蒸蒸日上,據說很得袁大人的看重,如此的趙東云自然也就被視為趙家權勢的支柱,出點錢幫襯一二是應當的。

另外趙晨亮是見自家兒子自從到了保定后,跟在趙東云身邊混的風生水起,而且已經被趙東云保舉為候補知縣,也是十足十的官身了,如此情況下自然就越看重趙東云了,除了準備自家拿出銀子來說,也是勸說了其他四房和大房。

同時趙東云也是向老家傳話,說保定這邊可用的人手不足,如家中有杰出子弟可來保定發展,他會酌情安排,這也是獲得了趙家大力支持的原因。

趙東平的例子就擺在前頭呢,剛去保定不到一年就得了官身,而且還是在前途無量的北洋新軍里當差,這如何不讓趙家的其他人眼紅啊。

出于諸多原因,趙家四房里除了趙東云所在的二房由趙母又拿出來兩萬兩銀子支持兒子的事業外,大房家底豐一揮手就是出了六萬兩銀子,他們主要是想要把幾個子弟送到趙東云身邊去搏一個出路,畢竟如果只是要個頂戴品級的話,也花不了幾個銀子,但是花錢你買不到在北洋體系里的實職啊,更買不到大人物的親手關照和提拔啊。

趙晨亮所在的三房財力較薄,而且資財多在田地、店鋪等固定資產上,能夠拿出手的閑錢不多,但是咬咬牙也出了三萬兩,至于四房是想著他們二房把十幾萬的家底都投進去了,大房和三房也是好幾萬好幾萬的拿出去,就想著反正有趙東云在,估計也虧不了,就算要虧也是和大家一起虧得,但是如果能賺的話也能一起賺啊,所以也是抱著跟風的心態也投了四萬兩銀子。

如此四房相加,趙家就是湊了十五萬兩銀子!

然而只靠這十五萬兩銀子卻是遠遠不夠掌控福元機器廠的,所以趙東云還得另外想辦法。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