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三十一章 督辦機槍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督辦機槍事

第三十一章 督辦機槍事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8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五月中旬,袁世凱正式將‘北洋練兵營制餉章’上報清廷,其規定新軍分為常備軍、續備軍、后備軍三種,后兩種乃是預備役的名頭,暫且不說,而常備軍則是每軍分兩鎮,每鎮轄步兵兩協,每協轄兩標、每標轄三營,每營轄四隊,每隊轄三排,每排轄三棚,每棚兵目十四名。又每鎮附有炮隊一標,計三營、馬隊一標,計四營、工程、輜重各一營,共計每鎮轄有二十一營,戰斗人員和長夫包含在內的話,每鎮總人數有一萬三千多人。

北洋常備軍的這個編制可以說是中國陸軍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飛躍,如果說新建陸軍是開創了中國現代化陸軍的先河,那么北洋常備軍則是新建陸軍的基礎上,徹底奠定了中國現代化陸軍的編制。

袁世凱弄出來的這個北洋常備軍四邊師編制,不僅僅成為以后清末新軍的編制,也是民國數十年里的標準編制,一直到抗戰后期才被美式編制、蘇式編制所取代。

而正式上報北洋常備軍編制的同時,袁世凱也奏請在直隸設立軍政司,而這就是北洋軍政司的由來了。

北洋軍政司一設立,袁世凱就是調了自己手下的諸多核心手下任職其中,段祺瑞、馮國璋、劉永慶都在其中。

然而除了這些大佬外,還有部分中層軍官也是被調入北洋軍政司任職,趙東云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數天前就已經是通過各種途徑得知袁世凱要任命自己為軍政司教練處幫辦了,而說實話趙東云對這個職位相當反感,因為這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副職。

然而當他看到手中的任命書時,卻是不由得感嘆事情再一次大出自己的預料之外!

袁世凱是要任命他為教練處幫辦不假,但是任命書上還沒有說完呢,后頭還加了一幾個字‘督辦機槍事’,這還不算,后面還有呢“兼新建機槍營統帶”。

也就是說,他這幫辦并不是他想象當中的毫無權利的副職,而是可以督辦所有和機槍有關的實權職位,更別說袁世凱還保留了他的新建機槍營。

如果趙東云不要臉一些,完全可以自詡為北洋軍機槍總司令,就跟段祺瑞雖然沒有名義,但是一樣自詡北洋軍炮兵司令一樣。

當然了,現在整個北洋軍也才一個機槍營二十來挺機槍,機槍司令這個頭銜的含金量太低,不提也罷。

伴隨著任命他為教練處幫辦的同時,他也是被撤去了武衛右軍右翼第二營統帶一職,并且將這個統帶職位直接交付給第二營幫辦李澤均,雖然只是署理,不過這也是極不尋常的。

自己被撤職是理所當然的,畢竟袁世凱不可能讓他一方面督辦機槍事務的同時,又讓他到下面帶兵。不過他倒是很好奇,這個李澤均竟然也能夠一步登天,直接當上署理統帶,這升官速度比自己還快啊,也不知道后頭是誰在支持他!

看著手中的這份任命書,趙東云不由自主的再一次沉思起來,如果說一營統帶到無實權的教練處幫辦,那自然是虧大了,但是如果說這個幫辦能夠有實權,比如說現在這樣可以‘督辦機槍事’同時還能夠兼任新建機槍營統帶的話,那么可就賺大了。

他多少也能夠猜測得到袁世凱任命他為教練處幫辦的緣由,那就是袁世凱已經是準備在整個北洋體系內大規模編練機槍部隊,而不是說只限于之前的小打小鬧了,而按照術有專攻的思維習慣,袁世凱要辦機槍,自然是想到了趙東云上頭來。

這給趙東云一個教練處幫辦的位置只是為了讓趙東云能夠更加方便的編練機槍部隊罷了。

也就是說,這份任命書里頭,重要不在于幫辦二字,而在于‘督辦機槍事’這五個字上頭。

此外,這一份任命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那就是趙東云的‘督辦機槍事’是涉及到整個北洋體系的,武衛右軍、武衛右軍先鋒隊、自強軍、北洋常備軍都包含其中,也就是說,這個‘督辦機槍事’一下子就讓趙東云所處的高度從基層到達了高層,甚至可以說讓趙東云把幾個腳趾頭伸進了北洋高層的門檻里。

盡管這種含義并不具備多少實際意義,趙東云也不可能說因為管個機槍就一下子躍升到段祺瑞、王英楷這種地位,但這至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說明他已經被袁世凱所接納,并逐步引入到北洋核心體系當中來。

而升官發財這種事情,有了開頭那么后續的就好辦了,按照目前北洋擴軍的架勢,他未來的升官速度應該不會慢,誰敢說他不能爬到段祺瑞和王英楷的那種高度?

接下了任命書后,趙東云和李澤均很快就是交接完畢,不過人還沒有離開廣宗呢,袁世凱又是給他送來了一份嘉獎。

四月底趙東云剿滅了廣宗民變、并且生擒了景廷賓,這可是結結實實的大功,為此袁世凱親自上奏為他以及段祺瑞以及其他人請功:留直補用道段祺瑞,此次派令統帶武衛右軍等,前往廣宗剿辦逆匪,該道……啪啦啪啦說了一大堆,不過這說的都是段祺瑞,說他如何勇武剿滅順德府民變的,和趙東云沒多大關系。

諸位看官要問了,這一次剿匪段祺瑞雖然率軍南下,但是仗都是趙東云打的啊,怎么袁世凱一直說段祺瑞,而不提趙東云啊。

因為這一次剿匪的負責人就是段祺瑞啊,嚴格上來說是段祺瑞命令趙東云去廣宗剿匪,所以趙東云剿滅廣宗民變的功勞也是他的功勞,說白了就是趙東云的功勞就是他的功勞。

當然了,這幾年的北洋體系還不至于抹殺下層軍官的軍功,所以在說完了段祺瑞后,袁世凱說:“又留直知州趙東云,領兵深入廣宗,以千兵破逆軍萬人,生擒景廷賓,功亦甚偉。”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但也是給足了趙東云面子。

前面一大半說完了諸位手下的苦勞、功勞,奏章的后面袁世凱就為手下開口要官了:“合無仰懇天恩將二品道銜留直補用道段祺瑞,賞戴花翎并加勇號;四品銜留直知州趙東云,賞加三品銜秩知府留直補用……”后面還跟了一堆其他人的請賞,不過和趙東云關系不大,故在此略去。

面對袁世凱親自提筆寫的請賞折子,清廷的辦事效率還是非常高的,不用幾天功夫就是準了。

于是乎當趙東云剛接到教練處幫辦督辦機槍事的任命的次日就升官了,前頭督辦機槍事的任職只能算是差遣改變了,不能算是升官。而這一次才算是正式的升官,從正四品升到了正三品。

如今,他的官銜已經變成了:秩知府留直隸補用,正三品銜,而差遣的正式名稱長了點,是:北洋軍政司教練處幫辦督辦機槍事兼新建機槍營統帶。

辭別了趙鄂、李澤均以及第二營的一群軍官后,趙東云就是帶著機槍營離開廣宗,準備北上保定任職,本來段祺瑞等人想要讓趙東云留下兩個隊的機槍,說是順德匪患依舊嚴重,需要機槍火力作為支援,但是被趙東云所拒絕。

要知道這機槍營可是趙東云的升官發財的重要籌碼,那里會輕易讓與他人之手,他甚至不顧段祺瑞的面子,執意要把機槍營的四個隊全部帶回去,所用的理由就是機槍營訓練日短,加之要以新建機槍營為根本培養各軍所需機槍軍官、士兵,任務甚重,不能缺人。

而且順德府那邊雖然還有不少義和團和聯莊會在活動,但是已經沒有大規模的叛軍了,少量叛軍在清軍的鎮壓下翻不起風浪來。

在趙東云的堅持下,段祺瑞也是只能放棄留下兩個隊機槍部隊的做法,但是隨同段祺瑞一起到了順德府的那個機槍哨說什么也不肯還回趙東云了,趙東云對此雖然不滿,但是不太在意了,那兩挺機槍就當送給段祺瑞一個人情了。

隨同趙東云一起北上的除了機槍營以及趙東平等人外,還有方若蓮這個修女!

在廣宗待了那么久,趙東云一開始用諸多借口把方若蓮留在了自己所住的住所里,而且自從把景廷賓抓住了后,有些閑得慌的趙東云把很多時間都花在了她身上,女人嘛,即便是修女也是經不住哄騙的。

臨走之際,趙東云再一次無恥的展開哄騙大招,說廣宗順德小地方沒有什么大教堂之類的,他可以護送她去保定,那里可是有著大規模的天主教堂。其實這話很沒有說服力,但這話的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說著這話的時候,趙東云可是拉著她的小手說的。

那時候的方若蓮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興許是因為趙東云的懇切神情,興許又是小手被抓住,她不答應趙東云就不放開,又或者是因為待在一起的時間久了,習慣了趙東云的存在。

不管因為什么理由,方若蓮卻是沒有拒絕趙東云提議,當然了方若蓮還是可以很驕傲的對上帝說,她并沒有淪陷在趙東云的溫情攻勢里,因為她從來就沒有答應過跟他去保定,她只是沒反對而已!

答應和不反對對于她來說,是有很大區別的!

眾人沿著來時的路一路北上,和來時磨磨蹭蹭,花了足足一個月才走幾百里路不同,這一次回程趙東云率領機槍營只花了幾天功夫就從廣宗抵達了石家莊,然后在石家莊坐上了火車直奔保定。

在保定,有著一個教練處幫辦督辦機槍事的職務在等著他呢!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