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梟雄第十二章 新建機槍營督辦(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洋梟雄 >>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新建機槍營督辦(一)

第十二章 新建機槍營督辦(一)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8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雨天下雨 | 北洋梟雄 
第十二章新建機槍營督辦一

說到這里,他又是看了一眼趙東云,然后才對袁世凱道:“大人,去歲冬操里機槍隊之所以能夠大放異彩,和東云的第二營步隊之間的默契配合是分不開的,觀冬操時第二營之演練,步隊掘深壕固守,深壕之間筑機槍堅壘,依靠步隊與機槍隊之間的密切配合才能據敵于百步之外!因此這機槍隊的訓練中,還應該加大同步隊之間的配合。

先前東云開辦機槍隊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正所謂一事不煩二主,我建議東云還要把這機槍營的重任再扛起來,這樣東云手下的第二營也可以充分的配合機槍隊的訓練工作!”

王英楷的這一番話讓對面的段祺瑞臉色微變,同時也讓趙東云眉宇微皺!

表面上看,王英楷這是直接舉薦趙東云身以第二營統帶兼任開辦機槍隊一事,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王英楷的目的不在于趙東云,他的目的只有一點,那就是不讓機槍隊設在段祺瑞的炮兵下面,而且在北洋這個圈子里,大家基本上都已經把趙東云默認為段祺瑞派系的人馬,王英楷的這一手明面上是舉薦趙東云,但實際上是削弱段祺瑞的影響力,如此也有可能造成段祺瑞和趙東云之間的間隙。

王英楷和段祺瑞兩人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話,但是在場的人都可以聞到里面的濃厚火藥味道,這讓第一次直接置身大佬爭斗之中的趙東云也是感到壓力龐大。

這是屬于段祺瑞和王英楷之間的戰斗,別說他趙東云插不上手,就連馮國璋和王士珍這些人都只能眼巴巴看著!

然而上頭的袁世凱卻是彷佛沒有看見這兩人暗藏的火藥味一樣,只是不緊不慢再一次把視線對準了趙東云:“哦,東云你自己怎么看?”

趙東云知道,這個時候不能退縮了,不管其中牽扯到了段祺瑞還是王英楷,他都不能退縮了,因為他面前的是袁世凱,而在袁世凱面前,段祺瑞和王英楷算個屁啊。

“督憲大人放心,東云有信心辦好這機槍隊!”不用多想,趙東云立即就是給袁世凱下了保證書。

當趙東云毫不猶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實際在場的人都已經看的出來,趙東云可以說已經放棄了夾在段祺瑞和王英楷之間,他選擇了更為直接高效的方法,那就是直接選擇投向袁世凱。

袁世凱點了點頭,實際上今天的會議開始之前,他已經內定讓趙東云來負責機槍隊的編練事宜,因為放眼國內能夠懂得機槍戰術的人屈指可數,而袁世凱能夠用的人實際也就趙東云那么一個而已。不過盡管他已經內定趙東云負責機槍隊的編練事宜,但現在看到趙東云并沒有搭理王英楷和段祺瑞而是直接出口應承下來,這讓他感覺不錯。

對于手下人的爭斗,袁世凱自然是心知肚明的,甚至很大程度上還是他挑撥起來的,之所以這么做,大體上可以歸納為馭下之術,要是手下人沒有派系爭斗的話,那么袁世凱就得擔心著手下人是不是謀劃著取代自己了。不過手下人有派系不要緊,重要的是手下人得時刻要知道,北洋這個體系里,他袁世凱才是老大!

趙東云第一時間對袁世凱給予承諾,在袁世凱看來就是趙東云并沒有把段祺瑞或者王英楷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他袁世凱放在第一位。

袁世凱當即點了點頭,露出一臉的滿意之色然后道:“這樣的話,辦機槍隊這事還是你來管!”

袁世凱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是把籌辦機槍隊的事情全權交給了趙東云,而一旁的段祺瑞和王英楷等人也沒有說出反對的話,神色也是表現的欣賞和贊同,至于他們心里頭想著什么就不是外人所能知道的了。

接下來,這場會議還是以趙東云的解說為核心,趙東云從機槍的使用戰術再到機槍隊的編制一一說起并詳細解釋其中的緣由,而一群坐在他上首的大佬們包括袁世凱在內都是靜靜的聽著,不時發出一兩句疑惑。

這種場面讓趙東云感覺相當不錯,畢竟讓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這些北洋大佬如同小學生一樣聽他講話,這種事情可不會經常有!

“營制方面,觀英吉利、普魯士等國陸軍皆每營設兩挺,一個萬余人的步兵師約配二十四挺重機槍。我軍北洋一鎮人數與泰西一師相當,也當每鎮配機槍二十四挺。然我軍新建,無論機槍又或操槍軍士皆少,所以新編機槍營不宜分散,可將每鎮之機槍集中為一營,平時集中訓練,戰時再按照情況分出一隊或兩隊配屬給下面的步兵標參與作戰。

如此新建機槍營可轄四個機槍隊、每隊下轄三哨,每哨管兩挺重機槍。如此一營有二十四挺機槍,軍士五百一十四人。”

趙東云口中的這個機槍營編制是他早就開始研究的了,不說有多好,但至少是符合當今北洋現狀的,從后世角度來看,這機槍是多多益善,最好一個師弄他個幾百上千挺,但是考慮到現在不過是1902年,先不說這么多機槍有沒有足夠訓練有素的士兵去用,單單是那昂貴的費用就足夠讓北洋吐血的了。

這年頭機槍還算是新鮮事物,價格比火炮雖然要便宜的多,但是一挺也要上千兩銀子,不僅僅機槍本身的價格昂貴,而且機槍耗費的子彈也是個龐大的數目。

這種消耗對于列強來說還不算什么,但是對于工業落后,連機槍子彈都要進口的中國來說就是一個大問題了,這不僅僅涉及到進口武器價格昂貴的問題,更容易受制于人,眼下各國對中國采取的軍火禁運就是最為明顯的例子。

而趁著今天這個機會,趙東云干脆向袁世凱道:“大人,如果今后我軍要大規模裝備機槍的話,全數依靠進口不但耗費甚多,而且戰時極易受制于人,所以職部建議國內的制造局可以自行仿造機槍,如此才能夠在我北洋大規模裝備機槍!”

袁世凱聽罷點頭:“這事我知道了!”

袁世凱并沒有說立刻就要仿制機槍之類的,因為現在短時間內想要仿制的難度太大,早年的金陵制造局雖然造過機槍,但是如今金陵制造局已經沒落,雖然說還有湖北槍炮廠、江南制造局等各省制造局,但是技術上多少還顯得不足,想要跟上國際先進步伐把重機槍仿制出來難度比較大

當然了,這是站在全國高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對于袁世凱來說都還不算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湖北槍炮廠還是江南制造局又或者是其他南方各省制造局,他們都不歸他袁世凱管!

袁世凱是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而北洋這個體系的勢力根本是在直隸、山東這一片,另外河南、東北勉強也能算上,但是在南邊卻是沒有太大影響力了。

在袁世凱能夠掌控的北中國里,原先也是有一座天津制造局的,但是這家北中國最大的兵工廠在庚子事變的時候被八國聯軍所毀,導致目前袁世凱手中沒有掌控哪怕一座的大型兵工廠。

也就是說現在要自造重機槍,要么新建一座兵工廠,要么投錢給湖北槍炮廠或江南制造局讓他們仿造重機槍。這里頭新建兵工廠的話難度太大,沒有幾百萬兩銀子根本拿不下來,而現在袁世凱連籌建北洋常備軍的錢都拿不出來,那里有余錢辦兵工廠啊。

至于拿錢出來讓南方省份的制造局制造機槍,對于袁世凱來說還不如直接向國外進口的。

這年頭的中國,每個省份都是一個獨立王國,它們有著獨立的財政、軍事、民生等權利。清廷需要錢、調動軍隊的時候還得求下面的督撫們,要不然那些封疆大吏還真不甩你,庚子事變中的東南互保就是最為明顯的例子,中央都對外宣戰了,下面省份竟然還宣布中立,這種事情放在正常國家里要多扯淡就有多扯淡。

所以對于袁世凱來說,北洋就是北洋,南洋就是南洋,南洋省份對于北洋而言其實和其他國家沒有太大差別的,拿自己的錢讓其他省份發展軍工,打死他都不會干!

當袁世凱沉思著重機槍自造這個問題的時候,一旁的王英楷也是開口道:“軍械自造的確是個問題,而且這也不僅僅是重機槍的問題,同樣也是步槍、火炮甚至子彈、火炮的問題。”

王英楷繼續道:“現在我們手頭上沒有制造局,而南方省份的制造局又不會給我們供應軍械,所需的一切都需要進口,長久下來不但耗費眾多而且戰時也有被切斷武器供應的危險!”

王英楷之所以這么說,那是因為重機槍問題和步槍所存在的問題是一樣的,目前中國包括湖北槍炮廠在內多家南方制造局已經開始批量生產1888式委員會步槍,然而他們生產的漢陽造都給了南方新軍、舊軍,根本不可能給北洋新軍哪怕一支的漢陽造。

一旁的的段祺瑞則是皺眉道:“事情難大家都知道,但是現在我們軍費緊缺,而且成軍時間急迫,進口軍械雖說弊端頗多,但也是不得不為之的無奈之舉!”


上一章  |  北洋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