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浩第二十六章入山度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太浩 >>太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入山度人

第二十六章入山度人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02日  作者:無極書蟲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無極書蟲 | 太浩 
0

PS:請不要回復3天前的更新帖,謹慎操作,小心黑屋!

有能力的自動訂閱下;有心無力的每天堅持投下推薦票,點擊公共章節;

會員點擊:

懶得去起點的吧友,也請看完更新帖后,回復下,慰勞下更新人員。另外,記得‘簽到’哦。

總連載帖:

虛空世界和九州不同。九州道門獨尊,即便是經歷一次次劫數后仍然是仙道占據最大比重,甚至佛門在此界就沒有傳道,儒道也剛剛出現,而神道被壓無數年,即便是姜元辰出手扶持也難以對抗仙道大勢。

但是在虛空世界,神道占據主導的世界不比仙道占據的世界要少。六位道尊刨除被鎮壓的那位,其他五人中三神兩仙,只是神獸和先天神靈不同,倏忽二帝彼此爭斗,故而神道內部分歧不斷難以壓制仙道而已。

可神道自天地孕育,只要一方世界開辟都會有些先天大神誕生,這是他們充填自身羽翼的法子。所以每當有這種生靈存在,神道都會有人前去拉攏作為引路人。

而佛門更別說了,如今積弱龜縮到一定程度,但毅力堅定不斷在虛空行走設法傳道,如今澄光妙善菩薩就看準了瑤山界。

前來拉攏瑤山界的兩個人,一個是勝樂菩薩派來的使者,一個是神道一位古神,按照規矩前來接引玉瑤仙山中的那人。

姜元辰強迫天碧引路,路上感覺一股力量的壓制,隱約曉得此界大秘。“原來是玉瑤仙山孕育靈智,只是這山中之靈如今尚未真正修行,雖然占據地利主場也難以將我壓制。”昊天冠流出一道清流運轉全身,壓力消失無蹤。

不過姜元辰暗忖:尚未修行就有這般神通,若是真正修行后立刻扶搖直上,成為高階仙神不在話下。若度他入道,對我也是一番功德。

押著天碧趕路,前方有四位強大氣勢碾壓而來。

“居然是佛門和古神族?”姜元辰心下了然。笑面盈盈走了過去:“貧道天星,見過諸位道友。”自身藍光一閃,四道壓力自發卸去。

心中飛快轉動:也對,瑤山界的構成模式和佛門中須彌山傳說類似。那位未來佛若是有心,借助瑤山界這座仙山打造世界核心佛山。重開佛門大世界,或許就能一步證道!

而且這仙山之靈和神道類似,古神一族恐怕也有心思多一位山神同族出來。

不過對我道門而言,若是仙道多一位高位仙人,也不錯不是么?還能打消玄玉仙界的氣焰。

姜元辰松開天碧:“貧道界外而來,本是來此討一枚玉瑤圣果。后來掐指一算。有感此界有某位同道與我有緣,特來度之。”

古神一族來人名叫靈巖王,是先天神靈一脈的高位天神,堪比天仙六重。佛門來人是澄光妙善菩薩,堪比天仙五重。

兩人隨著天黛、天素走出宮殿。只見姜元辰笑吟吟拱手:“神佛同道前來,怎能少了我仙道一家?”

天素仙人眼前一亮,他們本來很傾向于仙道,只可惜仙道從始至終沒人露面,只好在佛神之中選擇。沉吟下道:“道友若要平日前來討取玉瑤圣果自無不可。但此刻我界遭逢大難,玉瑤圣果自身尚且不夠用,恐怕難以贈于道友。”話中有話,姜元辰何等玲瓏心思。自然曉得天素道人的暗示。

“無妨,拿仙丹來換就是。”姜元辰一向財大氣粗,本尊這些年在元氣之海時常煉藥。這可是真真正正仙人所用丹藥,丹成四轉或者五轉。

而且煉丹的丹爐嘛——

借助元清手中造化爐煉制,每一顆丹丸都有純凈造化之氣內涵,可肉白骨,活生機。

直接拿出一枚丹藥:“這是紫靈破厄丹,可輔助成仙的丹藥。小友。送你了!”隨手一拋,連同承載仙丹的玉盒一并扔給天碧。“小友連過六難。成仙在即。貧道很希望能夠多一位仙道后輩出來。”

天碧接過一看,心中大動。這顆龍眼大小的丹丸中蘊含先天紫氣。還有一股清心破障之能,對他渡劫有助。

天素等人便是自修成仙,但總的來說拜師玉瑤仙山中的山靈。而天碧是山靈取碧落之氣而出,跟他們一脈同源,是兄弟相稱。見姜元辰送出仙丹,天黛仙子面色緩和:“諸位,有什么話進來說吧。”

天素聽出姜元辰暗示,遙遙點頭。

天星淡淡一笑,對旁邊靈巖王和澄光妙善菩薩示意。這一神一佛心中一沉:仙道怎么來人了?玄清天一脈不是被人糾纏,元昌開始對清虛道君下手了嗎?玄鈞一脈更是將注意力放在別處,據說天鈞道尊正在追殺涳姆道君。仙道怎么會有人來到此地?難道是玉京一脈?他們不是隱居了?莫非是天芒一脈,不過那位道君勢單力孤,怎么敢和我神道對抗?

“不對,仙山之靈和玉京道尊堪稱一脈同源,若是那位道尊關注一下也說得過去。”靈巖王心中盤算:“不過玉京道尊性子最好,即便是拉攏仙山之靈成神,那位也不會有什么意見。”思量清楚,知道這件事還是需要看自己這些人的手段。

走入天素仙人的宮殿,主人高坐,天黛帶著天碧坐在左邊,姜元辰三人在右側。以道行論,依次是靈巖王、澄光妙善菩薩和姜元辰。

一時間,大家皆不開口。澄光妙善菩薩捻動佛珠,身上一股檀香之氣彌漫。“天星上人”老神在在閉目養神,三位地主也不好開口。最后還是靈巖王道:“天素道友,如今玄玉仙界攻伐瑤山界,單純依照瑤山界的戰力根本抵擋不住。前不久那九州界和玄玉仙界一戰,直接擢升兩位真仙才勉強對抗。瑤山界那人雖然厲害,但想要一步合道,應該也不容易吧?”

瑤山界核心這座仙山的的確確是天地瑰寶,里面誕生精靈實力強大,但要說一步合道,是不是把真仙看得太廉價了?

姜元辰睜開眼,不由打量靈巖王。九州界的消息,如今傳得這么遠了?

“聽說玄玉仙界實力大損,目前只是其中一部分實力?”天黛仙人猶豫不定道:“或許將他們擊敗。可以讓他們知難而退?”

“雖說玄玉仙界三位真仙皆有損傷。但玄玉仙君只需一尊化身降臨就足以橫掃瑤山界。”澄光妙善菩薩雙手合十,念誦佛號:“施主,還是入我佛門參悟正法,才可助山靈修行大道。我佛門未來佛賜下昔年我佛加持金蓮,有明心悟道之功。若瑤山之主以此修行。三千年內可證菩薩果。”

“區區一菩薩果而已。”一旁靈巖王和姜元辰同時嘲笑,靈巖王道:“誰知道是不是什么功行退轉的低階菩薩?你佛門體系古怪,一輩子卡在菩薩果上也很正常。”

“不錯,你佛門體系怪異。先把什么羅漢果、菩薩果分清再說!而且菩薩果不需要發宏愿?你們這是準備坑人吧?再者,佛門功法源自我道門,若說你佛門有度人手段。我道門自然也有。”姜元辰一拍腦袋,上方云光水汽舒卷。

姜元辰刻意隱藏跟腳,這一神一佛皆未察覺他的本相。只是認為他是虛空隕石自發孕育靈識,故而號稱天星上人。這跟腳和瑤山之靈類似,因此兩人才認為這是仙道某位道尊道君過來拉人。

隕石本源是一團不朽星華。這點姜元辰參悟星辰大道自然能夠模擬,虛空中例子不少不會引起注意。而星華之外則是水汽,此慶云又名“三光一氣玄水慶云”有日月星光輝匯聚水汽凝練三光神水。吸收日月精華連同本體星光凝練水元,這是其修行之本,至少在外人看來如此。

姜元辰那些法寶一個個很顯眼,真把紫金葫蘆或者日月精輪拿出來必然暴露身份,連北冥如意都放在紫微大帝處不敢外露。于是他用的是幾乎不怎么外用的琉璃凈瓶。此物盛放三光神水,常年放在紫微宮中。算是大眾貨色之一。

慶云散發水德靈光,碧水之氣又有玄氣彌漫,浪濤不絕。日月三光感應世界,直接沖向仙山深處:“想我仙道自玄清而始,立三尊而大昌,體系完整,層層遞進。道友何不入我仙道,享無邊大逍遙大自在。這才最合乎你道吧!”

山中傳來微微震動,那山靈似有意動。玉瑤仙山。顧名意思,這座山頭本來就蘊含仙道靈韻。據姜元辰揣測是上古某一位古仙人道場所化,和仙道最契合。雖然姜元辰不知道為什么沒有仙道中人前來拉攏,但如今見了,總不能推出去送給其他人。

不求收服,只求接下善緣。

看姜元辰亮出慶云,以自身道韻感應,旁邊澄光妙善菩薩連忙升起舍利金光。漫漫金光中有一座舍利塔,塔高七重,每一層都是金剛舍利堆積,共計一百零八顆。

靈巖王見此,一嘆,也顯出腦后神輪。神輪中一座靈峰若隱若現:“道友,你我一脈同源,何不隨我一起共參不朽神道?”正因為他也是靈峰所化神靈,因此上面人才讓他過來引渡。

瞧見他,山靈似乎又有遲疑,姜元辰面色微變,嘆道:“兩位道友,這山靈得道尚淺,不如你我三人演繹一下*?”這就是邀戰斗法的意思,兩人皆聽出來,齊齊道:“善。”

斗法,有文斗,武斗之說。武斗,自然是亂打一氣,各種法寶神通一塊用。文斗才是真正的論道斗法、神通比較,移山倒海、追星躡月這種。

澄光妙善菩薩道:“善哉善哉,此地盛景難受我三人攻擊,不如我等論道一番?”頭頂舍利金光演化極樂凈土,有無數梵音佛唱彌漫在瑤山之中。

“大和尚!誰聽你講什么勞什子佛經?”靈巖王不管不顧,當先出手,黃光一掃,將其頭頂舍利金光掃下:“要論佛理,回去找你們未來佛去!”

一旁姜元辰也出手,三光神水灑下:“所謂菩提正法,不外乎心覺修行,能說出口不成?法不言,由心傳,能說出來的都是外道。菩薩你修行至今連這一點都看不透?這里我等就以神通斗法吧!”三光神水變化,滿天星斗演繹對著其他兩人罩下。但其主要目標還是澄光苗圃。

靈巖王一看,伸手一握,滾滾黃氣伴隨玄黃功德落在手中,一拳似慢實快轟向另外兩人。同樣也是瞄準澄光妙善菩薩:“若論修為,仙道這道人比這菩薩還弱一等。佛門最擅長度化他人,先讓他出局!”

姜元辰和靈巖王頗有默契聯合攻擊澄光妙善菩薩,最先將他打出局。

接著,在佛光消失的那一霎,星光化掌,玄黃凝拳,姜元辰和靈巖王彼此硬拼一記。

轟隆——

未完待續本文字由提供。如果您喜歡該作品,歡迎來起點支持作者。

1樓2015070122:24相關的貼子換一換5488573390721367054768243相關的圖貼

德為立道之心,功為順應此心之果。所以觀,明己心。以人心應天心,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如此,已近大道矣!

收起回復來自2樓2015070122:27

收起回復來自3樓2015070122:29

收起回復來自4樓2015070122:29

收起回復來自5樓2015070122:36

收起回復來自6樓2015070122:41

德為立道之心,功為順應此心之果。所以觀天心,明己心。以人心應天心,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如此,已近大道矣!

收起回復來自7樓2015070122:44

收起回復來自8樓2015070122:53

收起回復來自9樓2015070122:53

德為立道之心,功為順應此心之果。所以觀天心,明己心。以人心應天心,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如此,已近大道矣!

收起回復來自10樓2015070123:35

收起回復來自11樓2015070123:44

收起回復來自12樓2015070123:44

收起回復來自13樓2015070123:45

收起回復來自14樓2015070123:45

收起回復來自15樓2015070123:45

收起回復來自16樓2015070123:45

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秦:糾糾老秦,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戰!

漢: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晉:何不食肉糜?

隋:犯我國邦者,必亡其國、滅其族、絕其苗裔!

唐:內外諸夷敢稱兵者皆斬!

宋: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元:吼!吼!吼!吼吼吼……

明:不和親,不歲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百姓不做安安餓莩,猶效奮臂螳螂!

清:歡迎萬國來艸!

民國: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本朝:先發展,神裝起來了再裝逼

收起回復17樓2015070200:13

德為立道之心,功為順應此心之果。所以觀天心,明己心。以人心應天心,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如此,已近大道矣!

收起回復來自18樓2015070200:14

收起回復來自19樓2015070200:17

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容:使用簽名檔

保存至快速回貼


上一章  |  太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