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向南從他爺爺口袋里摸出藥瓶,正急急地把藥倒在手心里要喂到爺爺嘴里去,旁邊一只手伸出來攔住:“你這是高血壓的藥吧?老人家這是三高引發冠心病了,我是醫生,你讓開讓我看看。”
尹向南看看這個自稱是醫生的年青人,又看看爺爺。老者用力按著胸口,心痛難忍,接著又干嘔了幾聲,如果不是李寒反應快,及時把他扶著側對著地面,只怕他就要被自己的嘔吐物噎著了。這時候尹向南才發現自己手上濕漉漉的,都是剛剛在爺爺脖子和背上蹭上的汗水。
李寒已經懶得管他是什么反應了,直接抽出自己的銀針,病人皮膚已經開始發紫,再不著手治療只怕要休克:“大家都散開,別圍著病人,讓他呼吸一點新鮮空氣。”
店里的人都散開了一點,看著他不知道從哪里摸出幾寸長的銀針,動作快的幾乎看不清,眨眼功夫就在病人身上插了長長短短八、九根銀針。銀針留在體外的還有一、兩寸長,細而柔軟的針身微微搖晃著,似乎互相應和,有一種奇怪的韻律在里面。
潘家園位于繁華地段,救護車很快就到了,病人有家屬在,救護車上也有醫生,李寒也沒必要跟了去。尹向南記掛著爺爺的病,也沒多費唇舌去勸說,他知道對方的名字,知道是個中醫,要找人還是很容易的。
一行人繼續逛潘家園,對李寒來說治病救人那是日常,完全沒有放在心上。古董李寒是完全不懂的,不過是外行看個熱鬧,相比起來那些地攤比古玩店要更吸引他。反正他也不是沖著那些不知道真假的古董來的,他指望著能掏到什么適合煉成法寶的材料——雖然相對從一堆假貨里淘出真古董來,這個更是大浪淘沙。
不過似乎是注定了李寒今天是要在古玩店里有所收獲,剛逛了兩家琥珀店,走進一家雜亂的小店鋪時,店老板就拿著個盒子笑吟吟地走過來,向李寒道:“我看先生是位中醫,我們家里有盒銀針流傳了幾代人,據說還是扁鵲用過的,可惜識貨的人少,真正掌握中醫的人也少,今天我看先生的醫術可以說是出神入化,用這一代神醫用過的銀針相得益彰,不知道先生是不是有興趣看看?”這店老板卻是剛才在賭石店里見過的,那個看起來極懂行的老頭,所以知道李寒是個中醫,其余什么醫術出神入化、銀針是神醫扁鵲用過的之類的話就可以直接忽視了。
不過既然來逛古玩店了,李寒當然也不會吝于花一點時間看看他口中的古董銀針,不過謙虛了幾句,也就隨老板一起在桌邊坐下,準備好好欣賞“神醫扁鵲”用過的銀針。
現代針灸用的銀針一般有镵針、磁圓針、鍉針、鋒勾針、鈹針、梅花針、火針、毫針、三棱針一共九種,一般雖然不止九根,但像李寒這種祖上傳下來的好東西,一套就九根,每根各不相同。平時九根也盡夠了,偶爾有需要才拿一次性的出來用用。
老板拿出來的這套卻一共有十二根,在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的基礎上多出三根。
古代使用的九種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屬醫針,首載于《靈樞》中,分別為:镵針,長1.6寸,針頭大而針尖銳利,用于淺刺泄熱。圓針,長1.6寸,針身粗大,針尖呈卵圓形,用于按摩皮肉。提針,長4寸,針身粗大而尖圓如黍粟,用于按脈候氣,治療脈氣虛少者。鋒針,長1.6寸,針身為三棱形,針鋒三面有口,十分銳利,用于刺絡放血。鈹針,長4寸,寬2.5分,形如劍鋒,用于排膿放血,治療癰腫。圓利針。長1.6寸,圓而且銳,針身中部微粗,用于治療急性痹證。毫針,長1.6寸或3.6寸,針身較細,針尖如蚊虻的口器一樣尖銳,用于治寒熱痹痛在經絡者,能扶正祛邪。長針,長7寸,針身較大,針鋒銳利,用于病變位置較深的痹證,又稱芒針。大針,長4寸,針身粗,針鋒微圓,用于關節水腫。
《黃帝內經》中《靈樞·九針十二原》也有記載:“九針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針,長一寸六分。二曰員針,長一寸六分。三曰緹針,長三寸半。四曰鋒針,長一寸六分。五曰鈹針,長四寸,廣二寸半。六曰員利針,長一寸六分。七曰毫針,長三寸六分。八曰長針,長七寸。九曰大針,長四寸。”而這套針最長的有八寸,最短的卻只有一寸,與書中所說有些差別,另外還有一根與現代九針里的梅花針有些像,針頭竟不是尖的,而是一個圓板,跟個噴頭似的,方圓不過兩平方厘米大小,上面密密麻麻全是針尖。
“我可以拿起來看看嗎?”李寒問。
“當然可以。”老板喜笑顏開,他就怕李寒不感興趣,只要他愿意看,那就有希望把這套針賣出去。
李寒接過老板遞給他的手套,戴上后拿起一根針細細研究起來。這針非金非銀,更不是現代喜歡用的合金,李寒竟猜不出這是什么材質做的。最讓他驚訝的是,針拿在手里,他竟然能感覺到它在躍躍欲試,就好像有生命一般。
掩下驚訝,擺出對“神醫用過”的針很有興趣的樣子,細細地把每根針都看了一遍,這才問:“你這針多少錢?”
老板努力把向上翹的嘴角拉平,一臉不舍地道:“本來祖上傳下來的東西不應該賣的,但我們家也沒人懂針灸了,您又是位神醫,把它讓給您,想來我們家祖先也不會為這個生我的氣。您就給個十五萬吧,如果換個人,就是一百五十萬我也不會舍得賣的。”
李寒還沒來得及說話,旁邊朱威已經叫了起來:“十五萬?你怎么不去搶呢?別以為托個神醫的名頭就能忽悠人,懂針灸的人誰不知道九針與新九針,你這竟然有十二根,也不知道是哪兒弄來幾根針就想當古董賣……”
老板立刻就變了臉,沉聲道:“那都是現在的人用的,古人用的當然與現在的人用的用區別,何況這還是神醫扁鵲用過的銀針,當然區別就更大了,你不懂就別亂說,不是被人針灸過幾回就懂針灸的。”
他堂堂一個中醫博士畢業生,B市中醫學院講師,竟然被一個外行說不懂針灸?朱威郁悶的一口血差點噴出來,卻偏又不知道要說什么。難道要把他的行醫證工作證都拿出來不成?那就真成大笑話了。
金鴿在一旁看著男朋友的臉,也不忙著安慰,扭開臉偷笑起來。李寒也好笑地搖搖頭:“老板,這位可是B市中醫學院的講師,擅長的雖然不是針灸,比那些開店給人針灸減肥治病的人可強多了。這樣吧,你也別亂開價,要是誠心賣,一萬塊我拿走,要是不行就算了。我也不過是圖個名兒,回頭拿去送給我們領導,說不定升主治醫師的時候能順利些。”
老板連連搖頭:“一萬可不行,你要想,這是扁鵲用過的針,那可是神醫啊。”
“但你并沒有證據,對吧?”李寒說,“如果你有證據證明這確實是神醫扁鵲用過的銀針,哪怕去銀行貸款我也會買下來。但現在誰都不能確定這套針真的被扁鵲使用過,你要知道,我是中醫,不像西醫那樣有收紅包的機會,何況我還剛畢業。這樣吧,一萬五,再多我就真拿不出來了。”
說在給商王紫使了個眼色,倆人同寢室幾年,互相掩護的事情是常做的,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一旁幫腔道:“你才上班幾個月啊,哪里存到了這么多錢,就是我們兩個人的積蓄加起來也沒一萬五啊。”
李寒笑著拿出一張卡:“沒事,我上個月剛申請了一張信用卡,額度兩萬,買了個蘋果手機后,剩下的錢正好夠。”
“你這是剛畢業就準備做卡奴……”
商王紫話沒說完,老板就立刻攔過話頭:“行,看在你這么年輕醫術就這么高的份上,一萬五就一萬五,想來祖宗也不會怪我的。先生請來這邊刷卡。”
走出古玩店,商王紫與朱威立刻撇開女朋友湊了過來:“老四,快把針拿出來看看。”
“師兄,這針是不是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真是扁鵲用過的嗎?”
李寒打開針盒遞過去給他們看:“我也不清楚,只是覺得有些古怪,反正也不貴,就買回去研究一下。”
一萬五千塊合英鎊也不過一千多點,他現在隨便看一次診也不止這點錢了。只是這針剛到他手上時似乎是活的,現在再摸卻又安靜下來,朱威與老大拿在手里時他也特意觀察過他們的表情,并沒有什么特別的。
他唯一能確定的是,剛開始那針表現出來的躍躍欲試并不是錯覺。
現代九針似乎不止9根針,我對針灸并不懂,甚至沒有被扎過針,所以除了九針有所引用外,其它的都是我胡扯的,請不要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