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銘的實驗讓他的新產品得到了李愔的認可,同樣,他得到了李愔的大訂單,一百臺大型柴油發電機,這些發電機將一直在桃園使用,直至火力發電廠在益州建立起來,除此之外,李愔又購買了二十臺移動電站以備不時之需。
搞定了發電機這件事,李愔又去了機械廠訂制了各種現代機械,現代化的機床,車床,銑床,甚至還有焊機,這回兒他是放開了折騰,能買到什么就往回搬什么。
當然這些事情不是李愔能三兩日完成的,于是他只能隔三差五的往返于現代和唐朝,畢竟除了機械,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而且他明白這是持久戰,能在今年內搞定就算是萬幸了。
甚至李愔干脆讓佟年出單,桃園要什么他就買什么,省的他無頭蒼蠅一樣亂買,這可把佟年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李愔就這樣忙碌著,轉眼間卻是已經是到了五月,這個月份益州的百姓又是忙碌起來,開始收獲冬小麥,種下高產稻,因為有了種基地,李愔現在已經不需要從現代購買稻種和小麥種,而雜交稻這種東西李愔還不打算種,沒必要,高產稻就足夠用了,而且隨著農業推廣到整個巴蜀,稻種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李愔就是三頭臂的哪吒也要累死。
沒有了購買種的壓力,李愔的注意力放在了新的農作物上,玉米,油菜,棉花,無花果,橡膠草,柴油樹都被李愔引進到了益州,其無花果和橡膠草是為了橡膠生產,而柴油樹就是為了桃園需求量日益擴大的柴油準備的。這種柴油樹的果實可以提煉出天然的生物柴油,可以作燃料的同時還無污染,現在許多國家在種植,李愔當然也不肯落后,因為他真是很需要柴油,但他總不能一直靠從現代買,咱得學會自力更生不是?
除了這些。李愔還把一些水果和蔬菜也引進益州,比如西紅柿,黃瓜,菠蘿,大豆,荔枝。香蕉,葡萄,白菜,菠菜等等,其有些蔬菜唐朝也有,但是都沒有大范圍的種植,而蔬菜的種在現代很多。李愔直接就買來了。
“殿下,你看怎么樣?”楊樹村的田間,魏鐵牛指著一個石碑說道,這個石碑一米多高,上面寫著楊樹村士豆種植基地。
“噗!”,“哈哈哈……”眾人看去都是大笑不止。
魏鐵牛摸著后腦勺有些莫名其妙,道:“殿下,你們笑什么嘛!”
管思興臉色大囧。這楊樹村可是在他的管理之下,自從他上任之后開始對農業進行更細致的規劃,尤其是李愔引進這么多新的農作物以后,管思興在不同的村縣都劃出了不同經濟作物的種植基地,而楊樹村得到就是土豆種植基地,因為他們種植土豆最早。
走到魏鐵牛身邊,管思興小聲道:“讓你找個識字的去。你怎么就是不聽,這‘土’字和‘士’字都分不清,現在讓人看笑話了吧。”
魏鐵牛這時候才明白過來,這石碑立在這里已經十來天了。怪不得他瞧見有些讀書人經過這里的時候會笑個不停,“小王八蛋,你不是說先生教過你土豆兩個字怎么寫的嗎?”魏鐵牛轉向身后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回家我非讓你爹揍你不可。”
李愔笑過之后,道,“行了,你也別責怪孩了,還不怪你自己,誰讓你讓小娃寫了這些字給刻石碑的匠人送去。”
魏鐵牛聞言立刻聳拉著腦袋,“我們村以前窮,哪有幾個人能讀書識字的,這有了錢才把孩送去公塾學習,說起來不怕殿下笑話,整個村里還就他認字最多了。”他指向剛才訓斥的小孩。
“所以說要多讀書,村里現在富裕了,孩都送去公塾學習了嗎?”李愔領著一眾官員向村里走去。
“都送去上學了,現在有了管刺史的事跡,每家每戶都是把孩送去上學了。”
魏鐵牛的話讓管思興一陣不好意思,現在他倒是成了巴蜀的學習楷模了,他經過有孩的人家時,總會聽到相似的話,“好好讀書,以后要和管刺史一樣當上刺史。”,“要像管刺史一樣努力知道嗎?”
上官儀和竇賢德聞言都是善意地笑了起來,政務考試的余波不僅沒有停息,現在反而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共鳴。
“這就對了,知識改變命運,明白嗎?”走在益州城通往楊樹村的水泥路上,李愔心情大好。
進了楊樹村,李愔有些意外,一年多沒來了,這楊樹村倒是發生了不少變化,這水泥路鋪上了不說,村里的茅草屋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都是換上了磚瓦房,不過這些磚瓦房還是古代的建筑風格,十分具有美感。
“不錯,現在都住上磚瓦房了。”李愔笑著說道。
魏鐵牛感慨道:“這都是拖了殿下的福,讓我們楊樹村的人富了起來,以前,我們哪敢想象今天的樣,吃飽穿暖,住著好房,手里還有余錢。”
“也不能這樣說,這和你們的辛勤勞動也有關系,不過,有了錢也不能驕傲,看不起其他村的人。”
“那是自然。”魏鐵牛說道。
李愔這回趁著農忙下來,一是看看這農業合作社的運營狀況,一個是看看百姓的生活情況,說著,李愔進了一戶人家,他這回來沒有通知任何人,是臨時起意,所以也就不存在地方官員演戲給他看的情況。
這戶人家是一家五口,一對夫妻加上三個孩,李愔進了屋,徑直進了廚房。
“現在村里的人家都是吃上了植物油和精鹽,每頓飯不是白米飯,就是面食。”魏鐵牛跟在李愔屁股后面說道。
“那這油你們都是去益州城買的嗎?”這戶人家的米缸是滿的,桌上還有炒花生這盤菜,的確如同魏鐵牛說的。
“不是,這盛唐商會買油和鹽以后,村里有人專門去益州城里販了油來賣,平日里都在村之間吆喝,我們要買直接叫他們就行了。”
李愔點了點頭,這是最原始的商業行為,賣油翁已經在益州出現了。
楊樹村比較富裕,但這并不代表封地上所有的村縣都是這么富裕,李愔離開楊樹村又去其他的村的巡視,他們的生活情況提高了不少,現在是不怕餓肚了,但說到手里余錢的量那就不如楊樹村了,雖然村里也有幾家蓋起了磚瓦房,但畢竟只是少數。
“沒幾年時間這些村是無法趕超楊樹村了。”管思興似是看出了李愔的心思這樣說道。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總會有先富和后富的,只是要控制這種差距,不能讓貧富差距太大。”上官儀接著說道。
李愔明白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也沒法說什么,正如上官儀說的那樣,要控制,不能讓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巡視了幾個村,天色漸晚,一眾人返回了益州,說起來,李愔對目前益州的發展狀況還是很滿意的。
回了王府,李愔剛進臥房,崔鶯鶯見了他道:“殿下,母后說后天就要回長安。”
“后天?這么快!”李愔坐下,給自己倒了一杯水。
崔鶯鶯抱著小狗蝴蝶,道:“母后說父皇在催著她回去,不好再在這里逗留。”
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長孫皇后的病情已經完全康復,或者說在一個月前就康復了,只是病好了以后長孫皇后反而不急著回長安了,在益州游山玩水,還和崔鶯鶯一起參與了益州女大學的建設,甚至還親自題詞,這讓女求學的熱情上了一個臺階,不過后來李愔才知道這是崔鶯鶯的鬼點,為了就是增加女大學的名氣。
“也好,你準備一些特產讓母后帶回去吧?”說起來李愔也想長孫皇后早些回去,也免得她每天都像小學生一些問著問那。
崔鶯鶯點了點頭道:“嗯,我知道了,只是太上皇怎么辦?”
提起李淵,李愔的頭立刻大了半圈,現在他終于理解了一句話,叫做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李淵在病被治好以后居然賴著不走了,而且連李世民的賬也不買,他還寫了封信給李世民說是要在益州安度晚年了此殘生,而更奇怪的是李世民還就答應了,真是讓李愔吐血三升。
見李愔幾乎抓狂的樣,崔鶯鶯“噗”的一聲笑了起來,她道:“殿下,我看我們就別想點了,不如就給太上皇建一個宅院,讓他在益州定居算了,我們又不是養不起一個人,而且父皇心里肯定還是有些疙瘩的,太上皇不回去正合了他的心意,而太上皇呢!他是打算在益州好好享受,畢竟他年紀這么大了,雖然病是治好了,但是也沒有多少年了不是?”
嘆了口氣,李愔道:“如今也只能這樣了,我又不能把他強行送回去,算了,不想這個了,能送走一個是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