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賁第十六章 一查到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虎賁 >>大唐虎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一查到底

第十六章 一查到底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12日  作者:無言不信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無言不信 | 大唐虎賁 
這些細節微末的想法,李世民自然不會一一的向羅士信細說,只是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意思是一切有他撐腰,大膽的放手去干。

羅士信最受不得激,哪怕他知道李世民有激他的意思,也義無反顧的撞過去。

不就是一個主審官嘛?

就憑我幾千年的知識,哪有搞不定的道理。

李世民咳了咳,道:“此事就由你費心了,給我好好的查,務必一查到底,將那些牛鬼蛇神都給我抓起來。”頓了一頓,他突然又有點不好意思,道:“聽說……你最近得到一件寶貝?”

“什么寶貝?”羅士信最初聽起來還算正常,對于莫名其妙謀反意圖顛覆大唐的人,他也沒有任何好感。為了大唐的安穩,身為刑部尚書,三法司之一,也有義務將漏網之魚繩之于法,這個不存有異議但是聽到后來就覺得不對勁了,他可不記得自己得到過什么寶貝。

看著一臉迷茫的羅士信,李世民暗自氣惱,心道:“還真是小氣!”沒辦法,只能耐著性子道:“就是那個衛夫人的《名姬帖》,衛夫人博覽群書,得古名姬二十多人,共成一卷,編寫成帖。根據伯施所說那《名姬帖》乃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橫如千里之陣云、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一筆一畫古樸肅穆,體態自然,如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當真美妙無比。”他說著都露出了點點陶醉之意。

羅士信無言以對,不就是一幅舊的字帖嘛,至于這樣?

虞世南如此,這李世民都如此了。

虞世南與李世民口中的伯施是同一人。

羅士信撿來《名姬帖》分辨不清真偽,在平陽的介紹下找到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這虞世南字伯施。乃是隋朝大奸臣虞世基的弟弟。但是兄弟之間有著天囊之別,虞世基生活豪奢,欺上瞞下,獨斷專行,鬻官賣獄,為非作歹。天理難容,但虞世南卻以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揚名。

他的書法繼承王羲之、王獻之的傳統,當世一絕,對于書法這方面格外精通。

羅士信以《名姬帖》找他辨別真偽,虞世南瞧出真跡之后。激動的不能自己。一個當代知名大文豪,低聲下氣的向他借《名姬帖》臨摹收藏,又是請上座又是上好茶的,恭敬的就跟對待爹媽一樣,生怕他拒絕。

羅士信雖是武將出生,卻也不排斥文人,只要不是那種頑固迂腐不化,滿口仁義道德的“文人”。對于馬周、魏征這樣能夠為百姓為天下做出貢獻的,他都是相當敬重的。虞世南或許比不上馬周、魏征這樣的名臣,但也是一位能為天下先的好人物。五絕之名也是名副其實的。對于他的請求,也沒有拒絕,由他將《名姬帖》借去臨摹。

羅士信不知道的是虞世南現在的地位是太子中舍人,正是李世民太子府中的頂梁柱之一。李世民本人酷愛書法,尤其是崇拜書圣王羲之。而虞世南乃是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禪師的徒弟,一手書法用筆圓潤。外柔內剛,結構疏朗。氣韻秀健,深得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真傳。

李世民便以虞世南為師。學習二王的書法,時常與虞世南討論書法。

虞世南得到《名姬帖》一事,也因此傳入李世民的耳中,還親自閱覽了虞世南臨摹下來的《名姬帖》。

這經過虞世南親自臨摹的摹版已經深得《名姬帖》各種韻味,可是摹版終究是摹版。虞世南畢竟不是衛夫人本人,更非女子還是少了點韻味。虞世南深以為憾,李世民個人也心癢難耐,厚著臉向羅士信討要了。他覺得《名姬帖》這等先賢遺留下來的寶貝,落在羅士信這大老粗手里實在是寶物蒙塵,暴殄天物。

“殿下說的原來是那本字帖?那是我撿來的,正在找他的主人呢?也許找到了,反而會弄出一些事情來!”羅士信腦中再次浮現杜淹的背影,帶著幾分話中有話的說道。

李世民是一臉的不信,隨即疑乎道:“不會是用了什么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吧?”

在羅士信眼中《名姬帖》就是一本書帖,但是在李世民、虞世南這些懂行的人的眼中《名姬帖》則是千金難求的寶貝。這種東西落在誰手上不是細心珍藏的,怎么可能隨意就撿來。

說謊!是李世民對于羅士信這話的第一個反應,第二個反應就是來的不正當了。可細細一想,又覺得不可能。

若是神兵寶甲,名馬良駒這些倒是有些可能。就羅士信那狗爬一樣的書法,會為了《名姬帖》犯法?

“哪能啊!”羅士信郁悶叫道:“真的是撿來的……”他正想說緣由。

李世民打斷道:“好吧,我也不管《名姬帖》是從哪里來的,就暫且借給我五……不,十天,十天之后,還你便是了。”

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是大了好幾階的太子,羅士信只好應了下來,心道:“一本破字帖,還真是多災多難。”

這回到了刑部,羅士信將即將成為廬江王李瑗謀反案的主審官告訴了馬周、劉燕客以及他自己在刑部組建的小班底。此事宣揚開來,瞬間就形成了一股不小的風波,傳遍了整個刑部。

刑部尚書羅士信力壓大理寺卿、御史大夫成為三司會審的主審官,在刑部著實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對于羅士信的威望也有了很好的提升,絕大多數人都認可了他這位給刑部帶來新風氣的尚書大人。

刑部侍郎劉德威得到這個消息,也只能黯然長嘆。

“大人,王虎求見!”

“快,讓他進來。”羅士信隨即見興致高昂的王虎,精神也跟著振奮,笑道:“看來,王兄這是不虛此行了。”

王虎點了點頭道:“回大人,《名姬帖》確實是江南李氏的祖傳之寶,根據一番調查。李氏因家道中落,族中不屑之人將《名姬帖》賣給了幽州的毛皮瓷器大商賈陸賈。因為家丑不外揚,此事也沒有傳出去。我花費了好一番力氣才打探到了。隨后我又托朋友打探了這個陸賈,此人是幽州的富商,利用楊廣挖掘出來的大運河往來南北做生意。以北方的皮革販賣到南方,再以南方的瓷器販賣到北地,以此發家,家財萬貫。陸賈平素最愛收集古玩字畫,特地在江南文風盛行之處開了一家收購古玩字畫的店鋪,高價收購各類名人字畫。不過根據面上的消息說是陸賈是高句麗的細作,利用商人的身份做掩護,暗中為遼東的高句麗收集大唐的情報,還背地里給他們輸送鑌鐵弓弩等戰略物資。不過江湖上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說陸賈是受冤枉的,他與高句麗沒有半點的關系關聯,莫名其妙的就成了細作,給處死抄家。”

羅士信頷首道:“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也許還要麻煩你跑一趟幽州。”

王虎以江湖禮節抱拳退了下去。

羅士信腦中想著王虎帶來的消息,讓人叫來了馬周。

自從當上刑部尚書之后,他便有一種取用江湖人士的想法,利用江湖人士來緝兇追盜,打探消息。江湖中人人面廣,消息傳遞的也夠迅速,如果能夠利用起來,將會事半功倍。

《名姬帖》的莫名出現,羅士信、劉仁軌均察覺出異樣,廬江王李瑗謀反案的發生,更加讓他覺得兩則其中有著一定的關聯,事情或許沒有想象中的簡單。

于是他派出了他的門客王虎去江南調查《名姬帖》的詳細情況。

他已經從虞世南哪里了解到《名姬帖》主人衛夫人的情況,衛夫人出生衛氏是世代擅于書法的家族,因為嫁給了汝陰太守李矩,將衛氏書法帶到了江南,《名姬帖》也成為江南李氏的祖傳寶貝。調查《名姬帖》,必需從江南入手。

王虎出身江南王家,是江湖上的武學世家,在江南人脈廣闊,也就安排他南下調查。

果然江湖中人在這方面有著獨特的能力,短短的時間內便將情況探查清楚了。

馬周應喚而來。

羅士信向他說了《名姬帖》的事情,馬周表情嚴肅。

隨即,羅士信又道:“我現在懷疑那個遺落《名姬帖》的人就是此次的三法司之一御史大夫杜淹……那個背影,很像。”

馬周越發凝重:“這《名姬帖》來至于王君廓的心腹,《名姬帖》的主人是幽州人陸賈,他在幽州出的事……御史大夫杜淹可能是收賄的那個人……這,大人,屬下覺得查下去,也許會引發不小的動蕩。”

“我明白,但是到了這一步,發現了問題,哪里還有退縮的可能。既然當了這個刑部尚書,就擔起這個責任。”羅士信向來都有著雄心豹子膽,不知害怕是何物,不加猶豫的道:“所有案件到最后都要歸為刑部存檔,陸賈的下場是處死抄家,刑部一定有檔案記錄,去給我找出來,看看是不是有問題。”(


上一章  |  大唐虎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