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賁第二章 大戰將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虎賁 >>大唐虎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大戰將至

第二章 大戰將至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3日  作者:無言不信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無言不信 | 大唐虎賁 
小說搜索

熱門作者:

文/

因為從突厥那里敲詐來了六千耕牛,有了充足的勞動力。看最快更新就得上無憂

羅士信在朔方原有的田地基礎上沿著最新挖出而成的河渠,又多開墾了百畝田地。

這旱田也有旱田的好處,旱田種的都是耐干耐旱的食物。

朔方種植的便是大豆,大豆作為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有著數千年的栽培歷史,較之嬌嫩的水稻,大豆的存活性勝水稻百倍,是旱地最常見的農作物之一。只需少量的水,便能存活下來,有著一定的收成,不過總體產量較之稻米還是遜色一二的。

在播種之前,朔方百姓挖掘出了一條通向朔方田地的河渠,有了足夠的水源。得到灌溉的大豆田,生長的極為旺盛。有經驗的農民一致表示,今天是他們北地難得的豐收年。

在這之前,朔方一直因為田地無糧,缺少食物而無法自給自足,此次豐收,將徹底改變這一情況。

休息了一小會兒,羅士信拿起了桌子上最后一份公文。

公文記載的是近一個月朔方的稅收情況,馬周很用心的將前兩個月的稅收在記載在了公文中,增加減少有著鮮明的對比。

“這稅收的增長,乎我們的意料啊!”羅士信看著這份公文,也有一些眉飛色舞。

馬周由衷道:“大將軍天賦異稟,人中奇才,自由集市、旅游兩個提議大大刺激了朔方的展,加快了朔方的經濟。屬下自愧不如……”

羅士信有些飄飄然的,甚是得意。

自由集市是他提出來的一個展項目,作為后世人。羅士信深切的做到商業對于展的重要性。

朔方想要實現真正的富強,只是展農業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土地相對貧瘠的北方,想要靠產量只能自足的農業家,顯然是癡人說夢,展經濟也是必然的。

但是朔方地處偏僻,人口稀少,又不處地理要害。還沒有固定的特產,想要展經濟也是極不容易的事情。

對此便是馬周也有些一籌莫展,便如巧婦難做無米之炊一樣。

羅士信突奇想。朔方最大的特點便是與鄰國交界,不如開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市場,將朔方作為一個貿易平臺展?

在后世往往最繁華的地方,便是國與國的邊境或者沿海地區。這其中與他國貿易是關鍵。最賺錢的也莫過海外貿易。

沒有特點特長就利用草原民族與中原的特長做交易,以展自身的經濟。

這個提議得到了馬周的認可,但得到了劉仁軌的質疑。

馬周自是覺得羅士信這一提議揮出了朔方的特點,劉仁軌卻覺得與草原民族尤其是與突厥民族做生意會令其壯大,得不償失。

對于劉仁軌考慮的這點,羅士信事先已經想過了。

所謂貿易也就是雙方互利,這吃虧的事,傻子也不會來干。答案是一定的。但是就算不展開貿易又如何?

突厥一樣可以從黑商,可以從西域從各種渠道獲得。對突厥造成不了多少影響。與其讓黑商得利。不如讓朔方百姓讓大唐得利。而且在朔方建立自由集市也等于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什么東西能夠交易,什么東西禁止交易都是由他說的算。

對外鼓勵突厥將盛產的牛、羊、馬、皮革等物資運往朔方交易,對內卻限制突厥人從中原購買兵器鐵器等戰略物資,只允許他們收購茶葉、綾羅綢緞、瓷器、酒、醋醬、蜜漿、文采榻布、書籍字畫等等一些很普遍的生活物品。

羅士信也對外許諾,不管是什么部落什么族人,只要老老實實的繳納入城稅,交易稅,不在大唐疆域鬧事,一切都好說話,絕不為難。

交易的條件的苛刻的,但是消息傳開之后。突厥部落的商人有些遲疑,但是薛延陀之類的商旅卻不在限制之內,與朔方展開了貿易往來。草原民族生產力低下,普遍的生活物品恰恰是他們所需求的。他們沒有特殊的資源,也只能以特產牛、羊、馬以及狩獵來的皮革來跟大唐做著貿易。

原先他們只能通過從黑商或者轉運幾個國家,花費高價才能獲得的生活物資,現在只需進入朔方就能以特產換取。雖說入城稅與貿易稅不低,還受到了交易的限制,但是基本的生活用品加上一些中原特有的奢侈品,比起黑心的黑商的漫天要價還是有利可圖的。

薛延陀商人獲得的成功,成了各族的榜樣,先后展開了與朔方自由集市的貿易。最初突厥還佯裝著薛延陀商人,深怕羅士信這個不講道理的煞星又對他們使用什么“陰謀詭計”,事實也證明他們想多了。這朔方敞開門來做生意,羅士信也沒打算壞自己的名號,對于這些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久而久之,突厥的商販也就不隱瞞自己的身份了。

在他們看來,羅士信固然如惡靈一般可惡可怕,但在信譽上還是很可信的。只要不違反約定,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交易,一切都好說話。

突厥在這方面吃過羅士信的虧,所以異常聽話。

鐵勒中的思結部卻意圖借此機會想從大唐這里買些食鹽,讓搜查了出來。

羅士信毫不客氣的將思結部所有的商人一并殺了,將他們貿易來的錢財都上繳國庫,同時也禁止思結部的人踏入朔方境內,如有現,格殺勿論。

羅士信這里是說到做到,思結部想要派人來解釋緩和,連使者都讓他給殺了。

一下子將那些心懷叵測的商販給震懾住了,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要來朔方行商,守規矩是唯一的出路。

草原民族缺少日常用品,中原人也缺少牛、羊、馬、皮革等草原特產,得知朔方有這些貨物,中原的商人也先后涌入朔方。他們可沒有草原民族的顧慮,開店租商位,毫無顧忌。羅士信對他們也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不將違規商品賣給草原民族,便歡迎他們的到來,還能許以一些便利優惠。當然如果為了利益與異族交易違禁品,羅士信也會不容情的將他關入大獄,抄店封家。

只要他在朔方一日,他便不允許這種賣國商人的存在。

這古代沒有后世那么達,想要做鬼并不容易的。

因為自由集市的存在,朔方有了吸引商賈的條件,朔方的經濟自然一日千里。

同時羅士信還效仿后世,推廣旅游業,對中原宣揚草原的廣闊,吸引文人雅士地方豪俠來朔北草原馳騁游玩。

這見多了中原的山山水水,能夠一覽朔北草原的風光,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縱馬飛馳,坐在草地上飲酒暢談,也是一大風雅之事。

原來秉著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無人敢冒著生命威脅在草原游玩。但是現如今除了商旅,草原異族不敢靠近朔北草原半步,安全的很,自然也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喜愛。

其中著名的詩人王績,一時興起,來朔北草原游玩了一番,高興感慨之余,隨性寫了一篇歌頌朔北草原的散文。

王績號東皋子,在初唐很有名氣,性子簡傲,好酒如命,能飲五斗不醉,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他做的詩,寫的散文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

他的那篇散文正如一貫風格,包含著魏晉風骨,語言簡練剛健,自然明白而流暢,擺脫漢賦的浮華,率直透著大氣,是一篇難得的作品。

王績作為五言律詩的奠基人,在后世或許名聲不顯,但在當代卻極有名望。他的散文打響了朔方的名氣,給朔方帶來了無形中的宣傳。以至于前來朔方一觀草原風光的富家子弟、文人墨客比比皆是。他們大多成群結隊而來,一次就是百八十人,而且出手闊綽。對于經濟的影響,也極為可觀。

羅士信提出的兩條建議讓馬周瞠目結舌之余,也有一種小小的挫敗感:覺得自己這位頂頭上司果然是非同小可,天資卓越,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一鳴驚人,想常人不能想之事。原以為他不擅于政治,想不到才學了不久,立刻就想出了兩手妙招,將朔方的經濟提起來了。

他的改革制度,固然有效,但是步步為營,穩固根基展,著實有些比不上羅士信這兩手妙招玩的有效。

他哪里想得到羅士信有此提議全是因為身上有著千年的經驗。

羅士信嘚瑟了好一陣子,方才將公文放下,慎重其事的道:“接下來,朔方的政務就全權交給你了。未來的一段日子,我是沒有心思來過問朔方政務了。”

馬周心念一動,吃重道:“莫非北方已經有了變故?”

羅士信默默的點了點頭道:“如我們想的一樣,突利敗了。”

馬周低聲道:“那我大唐是不是要?”

羅士信搖了搖頭道:“我不知道,不過應該快了……”

他也是剛剛不久前得到的這個消息,李世民給了他備戰的命令。

突利敗了!

頡利鞏固了他突厥汗王的位子!

大唐備戰!

一切都預示著大戰將至……(未完待續!

()

(→)


上一章  |  大唐虎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