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悲歌第四卷第十三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奇幻>> 騎士悲歌 >>騎士悲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卷第十三章:

第四卷第十三章: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7日  作者:憑空想象  分類: 奇幻 | 領主貴族 | 憑空想象 | 騎士悲歌 
正文

“時間,十一月十七日;位置,索姆努斯盡頭的奇拉灣;天氣,晴。[頂_點]小說w.23wx.m——雷米爾.西格里斯大副的日記”

轉眼間,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周,不得不承認此次蒼鷹號的速度并沒有達到以往的標準,距離達巴蘭還有三天左右的航程,哈克船長已經飛鴿傳信通知我們德魯亞艦隊的消息。好消息是,多虧了瑟沃勒的船隊在北海不斷向敵人施壓,迫使剛抵達南海的德魯亞人進入了比阿特里斯設下的水上封鎖線,更加拖延了德魯亞人的行軍進度。而壞消息則令人大吃一驚,經過連番的試探,老船長已經得知了這支四十六條大型船的艦隊的大致戰力,其中有五百余名黑騎士,軍士及弓弩手更是達到了兩千人以上,幾乎可以和年前的格羅尼亞皇家艦隊相提并論。

而奇拉灣是索姆努斯海域安全的錨點之一,蒼鷹號在此補給了淡水,為接下來的幾天急行軍做好了準備,如同計劃的那樣,蒼鷹號在第二天午夜離開了西海范圍,根據線報,德魯亞人強行突破了比阿特里斯的水上封鎖線,可能會在四天后抵達他們的登陸點達巴蘭北岸的商貿之河。

得到這個消息后,那巴爾認定海盜公會的盟友們已經無法阻止德魯亞人的腳步,立即下令全速啟航,在第二天抵達了南海的格雷漢姆島,在此遇上了回撤中的飛魚黨船隊。經過幾次討論,那巴爾說服了瑟沃勒。令飛魚黨剩余的四艘海盜船與蒼鷹團一同前往格羅尼亞參加即將來臨的戰爭。“時間,十一月二十日黃昏;位置,達巴蘭大運河東部入海口;天氣。疑似風雨前夕。——雷米爾.西格里斯大副的日記”

漸漸沉入大海的夕陽映紅了漫天的烏云,在遙遠的海平面上反射出刺眼的輝光,四條帆船在落日的余暉中有序的駛入大運河靠岸休整,并派出人手向當地住民采購補給。縱觀兩岸,碧綠的沃土上建立著許多農場、漁場,和卡拉迪亞北陸相似,當地居民也種植亞麻、土豆、香蕉、橄欖等作物。同時捕捉高價值的魚類進行飼育,再送到格羅尼亞城的魚市賣個好價錢,忙碌了一天的達巴蘭農民們早已習慣了這些海盜們的陣勢。并沒有人對蒼鷹號和飛魚黨的船隊上心,只是將多余的糧食和飲品以高價賣了出去,便拿著幾袋子金幣回農場干活去了。

待到夕陽徹底沉入大海、月亮迅速升上云端,卻也沒能提供多少光亮。農民們在兩岸點起了火盆。放眼望去。可見的一里格范圍內,大約每隔二十碼就有一處火光,似乎每一戶農民都會在夜間點燃農場范圍內的火盆,為這條五十來米寬的大運河提供光亮。正因為有了這些光源,前路也顯得不那么陰暗了,那巴爾重新下令啟航,在夜間強烈西風的推動下,四條船迅速向內陸移動。預計在第二天清晨就能抵達格羅尼亞港口。

“從東部運河去格羅尼亞,這主意真不怎樣。在商貿之河上航行,向來都有許多東西方的商船同行,從來就不會感到孤獨,為什么偏偏要走這么一條冷清又陰森的運河……”

轉眼又過去了一個多小時,海盜船隊在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大運河中航行,漸漸駛離了有人煙的地域,沿岸的火焰光源也漸漸到了盡頭,得知再往前就得摸黑行船,肖伊多少感到有些不快,來到那巴爾身邊吐槽起來。

格羅尼亞城位于整個達巴蘭中心偏東南的位置,以我們的速度,繞到北邊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而且格羅尼亞已經戒嚴了,就算是商貿之河,想必也不會有多少同行的船只,那巴爾也是這么想,他向肖伊解釋了一番,但她還是不甘忍受這種氣氛,又召集了自由之翼的隊友討論接下來的事宜。

就這樣,正在船頭鍛煉的席格、和早已睡下的波爾查都被叫到了船長室門前,那巴爾把船舵推給了我,自己翻下護欄加入了他們的會議。

“明早就能到格羅尼亞了,他們的海軍應該已經出城牽制了德魯亞艦隊,但我覺得希望渺茫,最終還是會被打到城下吧……”

肖伊對格羅尼亞人的海戰實力不抱信心,年前格羅尼亞海軍同米內拉島的暗黑艦隊在西海爆發沖突,縱使與海盜公會的精銳聯手,亞特羅斯率領的艦隊也是在遭受了不小的打擊后才成功穿越封鎖線,以至于只有七成戰力抵達卡拉迪亞,在援助卡拉迪亞抵抗入侵的戰役中也沒有發揮多少效果,這已經足夠成為她懷疑格羅尼亞人戰斗力的理由了。

“團長啊,以前的你不是自稱最博學的嘛!你還不知道格羅尼亞人的來歷吧?”

對于那巴爾的問題,肖伊點了點頭,他便繼續為其講述格羅尼亞的故事,將自己所知的一切都詳細的說了出來。

“紀元前的無數時光里,在世界地圖上不明顯的達巴蘭一直是一塊無主之地,說到當下的格羅尼亞公國,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第六世紀,也就是同時期的卡拉迪亞帝國時代。但格羅尼亞人并非卡拉迪亞人的分支,他們源自同時期的西方大陸巴里昂,這些人以殖民者身份占據了達巴蘭,當一部分拓荒者注意到了這塊土地下隱藏的價值后,擁有強力武裝的殖民者搖身一變成為了獨立王國的統治者,并在古代的無數廢墟中開辟了這一條穿越大陸的大運河,更在中心地帶的建筑遺址上進一步施工,這才有了如今的世界奇觀水城格羅尼亞。”

那巴爾不知疲倦的為隊友們解說著格羅尼亞的來歷,其他人也非常認真的聽著,當肖伊覺得自己想知道的并非這些陳年舊事時,那巴爾這才開始講到格羅尼亞的軍事力量。

“團長覺得格羅尼亞人不善征戰,這一點是真的錯了,他們是古老國度巴里昂王國的衍伸,最強的戰力就是祖先那無人可擋的重裝騎士,這方面他們遠比卡拉迪亞的芮爾典人強得多,中央島的兩大騎士團、還有精銳的火器部隊我們已經見識過了,但我敢保證那絕對不是他們的全部家底,畢竟戰爭都是有后備工作的嘛。”

“聽起來這些家伙只是空有實力,缺乏歷練啊?就算是強大的軍隊,長期不曾經受戰火,也是不堪一擊的吧?”聽到這里,波爾查也站出來挑了一下刺。

這下那巴爾詞窮了,好在迪安就在附近,水手長也加入了這次討論,他清了清嗓子,解釋道:“格羅尼亞有一點和你們禪達相同,他們同樣對外提供傭兵資源,主要的雇主是西方巴里昂大陸的幾個國家,有時海上成規模的商旅也會雇傭一些人手護航。”

“那也只是傭兵啊,和禪達的那些菜鳥沒區別吧……遇上德魯亞人就立馬歇菜了……”肖伊覺得兩者沒有多少差距,因為禪達的精銳傭兵在禪達最后之役時悉數戰死,雇傭兵始終無法取代正規軍的戰力。

迪安笑了笑,繼續說道:“大小姐,這你就不懂了。格羅尼亞人并不是替無業傭兵置辦工作這么簡單,而是直接將正規軍交付出去,在執行大型戰役任務獲取報酬的同時也能讓軍隊得到充分的訓練,我在哈克船長手下當差的時候,就不幸和格羅尼亞人的部隊交過手,這些傷疤也是在那僅有的一次敗仗中得到的。”

他脫下背心,展示了肩頭和背部的幾處傷痕,這些嚴重的傷口恢復良好,但起碼已經有五年以上的歷史了。其中依稀可見被燧發槍射擊造成的貫通傷、還有幾處被奇異劍刃造成的扭曲創面,肖伊剛想問這些傷害的來源,迪安就繼續為她解惑了。

“技術是最重要的,格羅尼亞人擁有領先其他諸國的技術,以騎士出名的芮爾典人還在設計厚重的多層鋼板甲抵御傷害,而格羅尼亞人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研發出利用溝壑設計抵御傷害的技術,格羅尼亞騎士甲看似沉重無比,實則比芮爾典人的鋼板甲輕得多,這也是格羅尼亞不外傳的一種金屬工藝所致。”

肖伊回想了一下曾經見過的兩大騎士團騎士形象,他們穿著的重甲略有不同,紅蓮騎士的裝甲凹凸有致,在需要重點防護的關節部位都加裝了額外的金屬棱角,內部則利用高韌性的皮革強化鈍擊傷害抵抗,使一身紅裝的騎士們看起來十分魁梧且不可撼動。她又想到以灰色為主的番犬騎士,這些騎士的護甲就顯得單薄了一些,也沒有采用前者的凹凸面減傷設計,但他們的盔甲是分層設計的,最里邊裹著一層輕薄的鎖鏈甲,中間穿上一件不影響活動能力的短袖皮衣,最外層才是分為肩甲、胸甲、裙甲、前臂甲、腿甲的五款新式裝甲,它們采用了一種以半弧面抵御傷害的技術,在關鍵部位的防護上不輸給前者,同時也大幅減少了累贅度。

迪安猜想肖伊已經了解這一部分了,又說:“卡拉迪亞諸國的騎士僅有單方面的價值,眼下最強的暗黑騎士團也沒能打破這一框架。再說格羅尼亞騎士,他們就像是戰爭中的多面手,既能騎馬沖鋒,以巨弩和大弓為主的遠程殺傷能力也令西方的巴里昂人自愧不如,步行作戰又能分別靠長弧刀和蛇形巨劍殺傷皮革和金屬裝甲的敵人,如果格羅尼亞統治者們沒有遵循先人定下的戒律,那也輪不到暗黑騎士團在卡拉迪亞撒野了。”

討論了這么多,大家心里都明白了一點,和卡拉迪亞諸國的軍隊相比,格羅尼亞的軍備顯得是那么先進和另類,這下肖伊也不敢再小看他們了。(未完待續。。)

并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亦無法嚴格審查其版權歸屬。如您對本站作品持有版權方面的異議,請聯系本站客服。我們將于72小時內處理。


上一章  |  騎士悲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