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言語爭鋒,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結果。
但在場的神王,幾乎都同意輕語說的話。
是的,一切沒有如果,但一切,可以重來。
現如今的秩序,還有所謂的宇宙洪荒的核心,都是因為天道的誕生才有的概念,可是當天道衰弱,這個概念,也漸漸的消失了。
一切正如鴻蒙太初時代。
一個個嶄新的大道世界正在升起,宇宙洪荒,不再是只有天道之塔這一座高塔,還有人道之塔、魔道之塔、龍道之塔、荒道之塔,等等。
而宇宙洪荒各處的那些對整個歷史的影響都微乎其微的幾大明,也許,有成為主角的可能。
只要他們在這次爭鋒,占據了足夠的先機,他們能超越古老傳統的修士明。
“這次來,我有著非常重的任務。”
一番言語爭鋒結束了,輕語看出,在場的諸多神王,都或多或少的認同了他的意見,他也沒有再闡述什么,直接進入主題。
“在漫長的歲月,新的明,從修士明當衍生出來,各有不同,千彩萬色,正如奧術明將武道變為奧術,不同于修士明尋求大道至簡,奧術明講究復雜性,認為越復雜的存在,便越高等;
科技明無限領域,他們是人道的變種,其實早已不是人道,而更接近天道,這一點,以前是秘密,但在無限領域于人間界失敗之后,這成了眾所周知的事情,他們建立的科學體系,是偌大的宇宙洪荒,從沒有出現過的,也是其他任何明都不具備的力量;
詩人明,是一個失落的明,但仍然很強大。他們存在的歲月很久,甚至有可能科技明出現的還要久,他們一直若隱若現的生活在宇宙洪荒的邊緣,他們像是記述者,像是詩人,像是緬懷者,在他們眼里,未來是縹緲的,現在是短暫的,只有歷史是厚重的,他們所作的一切,是將一切變得詩意,變成沒有生命的永恒,這是匠人明現在對詩人明不多的一點了解。
現如今,我們匠人明所知的,也是六大明而已,也許,宇宙洪荒當還有更多的明。
不過明再多,再千彩萬色,從本質講,都可以分為兩派。
因為一切武道、明,都脫胎于法則,或者天道。
要注意,法則和天道,并不能混淆。在漫長的歲月里,明匠人明也經常將法則和天道進行了混淆,其實這是錯的,像人間界,已經建立了人道秩序和人道法則,與天道法則,相互排斥。在過去,我們都以為法則都來自天道,是人間界證明,這是錯的。
而混沌大帝和孟主神,則確定了這個理論,他們證明是先有的法則,而后鴻蒙太初的先賢制造天道,來掌控法則,又將法則提煉成大道真意,交給天道保管,當天道的力量擴散到宇宙洪荒的每一個角落,天地間,所有的法則都成了天道的法則。
大道之爭,將是大道時代的主旋律,天道能夠建立法則,人道、魔道、妖道、荒道、龍道,都可以,可以建立自己的法則,制訂自己的秩序。
因為萬物存在的基礎,是法則,沒有法則,什么都不存在,所以建立自己的法則,等于建立不受天道掌控的自己的世界。
這是各個嶄新的大道世界建立的基礎。
所以,宇宙洪荒當所有新衍生出來的明,基本都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行走天道的,一派,是反天道的。
科技明無限領域,以前是行走人道的,但是在人間界發生的一切,讓光腦之王明白了一切,他轉而行走天道。
我們匠人明,也是行走天道的,這源于我們明的核心——造物。自古以來,造物的根基,都是依存天道法則,只有順天而行,才能造物,如果逆天而行,造物都是失敗的,算成功,也會制造出怪物,如冥意會讓眾生走向滅亡,我們永遠無法造成可以永生的東西,等等。
奧術明、詩人明,究竟是行走天道,還是逆反天道,尚且無法知曉。
但是有一個明,是確定的逆反天道的。”
輕語說道這里,在場的神王,已經猜出了答案。
是輕語一直沒有詳細提起的那個明。
輕語沉默了片刻后,繼續道:“回歸者明,是一個一直希望宇宙洪荒,徹底回歸到鴻蒙太初時代,沒有至高權威時代的明。
回歸者明相信在那個時代,因為天地法則的混亂,因為沒有所謂的天道,眾生都是平等的。
他們最初是在宇宙洪荒的邊緣嘗試,他們制造法則風暴,法則亂流,將一切秩序打破,將一個個維度拖入無秩序的狀態,建立了他們明的根基。
當新時代開始,回歸者明意識到,他們有了一個可以讓整個宇宙洪荒都回歸到鴻蒙太初時代的機會,那么他們需要做的,是徹底的抹殺天帝,摧毀諸天之源,也包括,殺死一切行走天道之人。
他們的武道,完全是反天道的,對于所有修煉天道法的神王,都有削弱的手段,克制的手段。
回歸者明一直都在宇宙洪荒的邊緣,從來不語各個明來往,直到一萬年前,回歸者明的一些神王,嘗試靠近宇宙洪荒的心,在這個過程,他們蜻蜓點水般的接觸了一些至高天朝,并沒有對宇宙洪荒產生任何影響,也沒有被諸多至高天朝重視,甚至有許多至高天朝,以為回歸者明只是另一個至高天朝,或者隱秘的勢力罷了。
但在這個過程,回歸者明與我們匠人明接觸了,于是,戰爭爆發了。
我們匠人明,是行走天道的,在回歸者明眼里,肯定不是朋友,但這并不是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宇宙洪荒里行走天道的勢力太多了。回歸者明與我們爆發戰爭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回歸者明,想要我們的技藝。
戰爭,很殘酷,我們也從最開始占據優勢,到現如今,漸漸的處于了戰爭的劣勢。
這是我來到未來天庭的目的,我們有相同的目標,也有共同的敵人。”
本書來自
本書來自/html/book/8/8996/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