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魔相關的章節已經結束了,關于這個爭議頗大(其實也沒
爭議,大伙的想法還是很統一的,就是吊打壽限無這個死不要臉的……)的篇章,原先我說要在寫完之后發一個《心魔篇的正確打開方式》。不過現在想想,當時說的其實是賭氣的話,因為一篇文章的解讀千人千樣,哪有
正確錯誤呢。
所以,現在我說的并不是
正確的方式,而是風騷的方式。現在來告訴大家,如何用高逼格的目光,來看這么一篇裝逼的文字。
這一篇,關于男主角楊奇的感情戲,算得上是冒險到家了,也是裝逼到家了。寫這一段情節,雖然是最一開始就規劃好的,但初因卻是一個人的一句戲言
男人懂個毛的言情啊,靠邊站吧!”
這句話,我覺得她說對了,也說錯了。對的是“言”,男人的確不擅長言。但錯的是“情”,因為男女之=無=錯=小說=3w.=ul間表達感情的方式不一樣,但不代表男人不懂情。表示不服的我,便策劃了這么一場戲,以男性的思維和筆觸寫一場刻骨銘心的虐戀。
這場虐戀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巨大的現實根基——我不是說
個人經歷之類的啊!真的不是啊!要
我!咳咳,說正事:所謂的現實根基,在于符合邏輯、符合現實。
畢業后的迷茫、只身打拼的孤獨、異地戀的煎熬,這些事其實大家應該都感同身受,這是很普遍的現象。而隨著八零末期一代人的成長。另一個社會現象也逐漸增長。并且引起了很多討論——藍顏知己。
對于藍顏知己現象。大家褒貶不一,捧噴兩極,暫且不評。而在這一個故事中,男主角就處在了這么一個備受爭議的位置上。看看楊奇情況,大家就會明白,這件事其實堪稱理所當然。
女孩們心中的藍顏知己是
樣的?
懂聆聽、肯付出、會逗樂,這是基本要求。出口成章的才情或者唱歌跳舞的藝術能加分,高素質高學歷帶來的儒雅氣質是加分項。顏值當然更是加分項。如果能包容、溫柔、客觀、知進退,能夠在困難苦惱的時候給與強大的支撐就更完美了。在成熟精干之外要是偶爾有點傻乎乎的萌點,那就更是狂點一萬個贊。
最后一點,不要顯露出滿滿的“求交配”氣息,但同時也不能徹底忽略性別、不能不把她當
看。要在欣賞她、贊悅她的同時,也為女性的矜持和自尊留下充足的空間。
好了,說到這里,大家會
,楊奇(兩年前)基本是完美無缺的藍顏知己模板,幾乎具備了一切精品藍顏應該具備的條件。
另外。關于戀情,關于楊奇
就看上齊曦這個碧池了的問題。其實是所有人類共同的課題。有幾個人能夠說明白
初戀時憧憬的那個人到底是哪一個方面在吸引
?乖女愛上了混小子,好白菜跑去主動拱了豬,外人都在扼腕嘆息,但當事人自身偏偏就是被吸引到無法自拔。
兩個要素碰在一起,好了,后面的一切都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以上說的是情節產生的基本根由。
然后說一下這一篇風騷無比的寫法。
這一篇的寫法其實是逆推——呃,不是
術語,是我
信口說的——但過程大概是這樣的:1,柯南去旅游。2,有人死了。3,各種分析各種逆轉。4,真相只有一個,兇手就是那個挫男!沒錯,這種寫法其實是推理懸疑小說的套路,先把事件的結果“死人了”、“初戀要結婚了,新郎不是我”之類的狗血結果拿出來,然后再一步步抽絲剝繭的溯洄從之。
而失憶回憶的設置,是一步步遞推情節的基本前提。
關于回憶的色彩與階段的設置,是符合心理學理論的——好吧,其實我也沒看過幾本心理學專著,我就只
點皮毛——但是人對于往昔的回憶,尤其是戀愛的回憶,都是趨向于美化,卻主觀忽略痛苦,這一點不是我胡扯的。
結構上的問題說完了,然后說立意上。
初戀,這件事又大又小,但對每個人來說都少不了唏噓感慨。想過這座山,誰都會留下一身傷,收獲諸多教訓。傷好了,才能更強。受教了,才能懂事。而楊奇,這個一直沒去碰這根線的人,就在自認為成熟之后遇到了一個大教訓。
這個教訓是:成熟與年齡無關,只關乎于經歷和感悟。鉆石都有各向異性,何況人心,總有軟弱的地方。你覺得
無懈可擊?現實卻往往會抽你一耳光,然后點著鼻子獰笑道:你還嫩得很!
他越是對愛情忠誠,就越不容易走出來。他受的折磨越多,最后收獲的領悟也就越多。
初戀是夢的具現化,那段記憶和那個人身上凝聚了我們對生活的一切美好憧憬。楊奇是個以夢為馬狂奔疾馳的人,所以才越發的深陷其中無法抽身。
當愛已成往事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說: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這是看開的表現嗎?絕對不是。一場生死情,幾人潰退幾人逃、幾人含淚帶笑?陷在那個坑里出不來的絕對不只是楊奇。我們常說,累覺不愛。不愛,是因為沒拿
無法再給。想要再出發,必須重整旗鼓。
而這一篇故事,就是一個自我解脫、自我救贖的故事。這段故事中人人都有心魔,齊曦有、朱銘有、楊奇有,甚至人人都有。然而一念花開、一念成魔,救贖和淪落或許只隔一線。
下面說一說細節好了。
這一篇——準確的說是這整個《超生》,都充斥著大量的細節、大量的隱喻。
很久之前就有人問女主是誰的問題——呃,女主當然是楊女王,但除了楊女王之外的正常“女主角色”的話,其實早有提及。倒回頭去重新看看,從最一開始起就多次說過笨蛋萌眸如繁星、眼中有星光等等,這是很普通的形容,但整本書再也找不到第二個這樣形容的姑娘。再想想日月神胎的故事,日月星,這個隱喻很刁鉆,但也足夠明顯了。
還有一個隱喻。不
大家注意到沒有,從頭到尾,在且僅在寫到回憶的時候,用“男孩”、“女孩”來稱呼。“呆子”“傻瓜”“笨蛋”,這三個略顯突兀、不合時宜的外號,也是由此而來,指代了那個時候的青澀、幼稚、忘乎所以。所以在寫到現實時,很少寫“呆子曦”,而是寫“齊曦”。
另外,在這篇故事中,楊奇其實身處于一個激烈變化、情勢緊張的外部環境中。他有很多事應該干,有很多事需要考慮,但是明明應該大量著墨的情節卻偏偏被感情戲擠到一邊,幾乎沒
寫過——愛情是盲目的,陷入了盲目之中的人,看不見世界。
14、19、21,等腰三角形的按鍵,這已經不能稱之為隱喻了。現在大伙兒都賊精,我
一瞬間就都猜到是啥意思了。
還有很多很多,不列舉了,有興趣的可以
去找找看。
最后,感情戲的結尾處,楊奇豁然的頓悟,說的其實是一個道理:我們放不開的,不是某個現實中的人,而是一段被下意識美化的回憶。愛情中,活人贏不了死人,現實勝不過回憶。
我們就像是被SM的人,一下下痛苦的鞭撻間隙中,一點溫柔的撫慰,就將我們徹底馴服——呃,這個比喻很奇怪,但寫出來之后
都忽然覺得:好有道理啊!這兩件事幾乎就是同一個原理呢!
咳咳,總之,歸根結底,在我們糾結于
的時候卻往往忘了身邊。我們發家致富、我們青云直上、我們有了天下無敵的神裝之后,要再回頭把初戀女友搶
嗎?行,可以,這是人之常情,但在搶之前不妨先看看
的四周。不要忽略了身邊人,不要傷害那個真正需要珍惜的人。
這一段故事,好與不好我已經無權多言了,但我
很喜歡這一篇,非常的喜歡。挑戰了無數的定理、違背了無數的規則,跨越了無數的困難,沒有遺憾。
看網文,說到底大家都是為了輕松一下,誰也不是為了看
心靈雞湯來的。但我想讓手中的人物能夠有血有肉、有靈魂,能夠不再只是一個虛幻的符號,能真的在另一個世界中活著。所以,賦予了太多太多
一輩子只寫一次,以后再也不這樣寫感情戲了。如果有誰能夠有點
感觸的話,這次就算頭破血流也值了。
最后,把一首暴露年齡的老歌送給大伙兒,為這一個“寫完之后
都忽然被
的逼格震呆了”的打開方式畫下句號——
下載聽去吧
趙傳:《我終于失去了你》
另:當了好久鴕鳥了,好久都沒敢去過書評區、群、貼吧、微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