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126章 三公三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 >>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6章 三公三股

第126章 三公三股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0日  作者:李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李瀚 | 大漢 
·

李瀚要的就是這個契機,雖然皇帝同意了,三公不通過就算是私人行為,趕緊指著地圖上描上的藍色粗線,講述了京杭大運河的貫通,以及從水路運送的快捷方便和重大經濟意義。

劉舍管著錢,當然最關心這么大的工程錢從哪里來,為難的說道:“李瀚,你這個想法很好,老夫也曾經跟太尉御史多次商議,想把漢揚水路跟長安城連接起來,可惜國孥缺乏,只能是望水興嘆啊!

你這個工程比著我們的打算又龐大了十倍不止,要想貫通……唉,難吶!”

李瀚一笑說道:“劉公,若我能不讓國庫出一枚銅錢,就能把運河貫通,你們信么?”

別人在三公面前說這句話的唯一可能,就是被叉出去暴打一頓,但是李瀚說出來,三公都瞪圓了眼珠子,六只手躍躍欲試又想掐住他逼問,李瀚趕緊抓起一個坐墊擋在身前,才算是制止了三個暴力分子的沖動。

劉舍說道:“李瀚,我們都知道你天資聰慧,能力非凡,你若能幫助朝廷完成這件大事,加快抗擊匈奴時的后勤運轉,就是我們朝的大功臣,老夫一定會上表為你請功。”

李瀚把頭搖的撥浪鼓一樣說道:“不不不,三位大人不要用封王封侯一類的封賞打發我,我頭小頂不動那么大的帽子,還是來點實惠的好處獎勵我吧。”

衛綰笑的跟老狐貍一樣說道:“你想要什么好處?”

“我挖運河不要朝廷一文錢,幾個中轉站的城市建造發展也不需要朝廷一文錢,但是,運河的營運權最起碼給我十年。”

“營運權?啥意思?”

“就是運河挖好以后,除了朝廷公用之外,私人商販想要通行經商獲利,必須繳納一定的錢財彌補開鑿費用,我估計十年時間應該可以收回成本了。”

程不識眼睛都快瞪成銅鈴了。收過路費這種事情太超前,已經超越他的承受能力了:“在運河行船還得交錢?”

“看您說的,咱們開鑿河道花費了大量成本,他們通過水路牟利,不繳納過路費怎么行,天底下哪有白吃的米飯。”

“你一個人有這么多錢辦成這件事?”衛綰總算是問到了點子上。

李瀚突然鬼頭鬼腦的站起來,跑到門口看看,又跑到窗口看看,這才在三公滿臉鄙夷的神情中跑回來,示意他們把耳朵湊過來。這才低聲說道:“三位都是小子的叔伯,我把你們當自家大人才告訴你們實話。

其實,這條水路貫通之后,收取過路費是一項收益,另外小子還讓劉禮伯伯駐扎在杭州經營商鋪,沿水路通過簪裊一郡貫通西域商道,把的絲綢、茶葉、鐵器運過去,再把西域人的香料、琉璃,最主要是把黃金白銀換回來。一來一往的利潤驚人,本金當然不會小,不過……

嘿嘿,論起賺錢的本領。滿朝小子若說第二,恐怕沒人敢說第一。故而,好多勛貴大戶對我還是有些信心的,只要這個消息放出去。有的是精明人哭著喊著找我入股,這錢就綽綽有余了。

還有件事我只告訴你們三位大人,你們可不能泄露啊。”

三公都聽呆了。三顆或者花白或者灰白或者黑色的頭顱一起猛點,李瀚越發神秘的低聲說道:“皇后娘娘都參股了,一下子占了三成呢!我家里收拾收拾,也能占五成,也就剩下兩成的虧空,所以你們不必擔心。”

瞬間,李瀚的兩只胳膊被六只手抓緊了,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道:“不必找人了,剩下的兩成我出!”

話出口之后,三公對視一眼,瞬間達成默契,一起又用噴火的眼神盯著李瀚,程不識拿出伯伯的架勢,斬釘截鐵的說道:“瀚兒,你小孩家家的占五成太多,再讓出一成,我們三位叔伯一人一成,這件事就不必泄露出去了,免得引起朝臣議論。”

李瀚愁眉苦臉的說道:“咳咳,小侄本來還打算……”

衛綰笑嘻嘻說道:“不必打算了,就這么定了,需要多少本金你核算出來,我們三家按比例給你送去就是。

還有,新糧種賣給別人也就罷了,我們三個可已經算是你大生意的股東了,明年播種的時候我們就不管了,糧種可是要給我們留的足足的。”

李瀚一臉的敢怒不敢言,看的三公暢快透了,好像坑了一個大凱子一樣,殊不知這小子正在心里暗笑他們三個大土鱉,都被他給算計了。

要知道能夠驅使人全心全意支持的動力,僅僅靠忠義是不行的,這也不能說三公都不是好人,主要是因為李瀚的提議完全是新概念,還是需要極大地冒險精神來支撐的。

三公都是老成持重的人,若是耗費國孥,李瀚再把利益放大一百倍他們也不敢答應,而現在,僅僅是私人出錢,就能夠替國家,替各家賺取一大筆錢財,投資占了一成,至不濟是賠本,總不會動搖國本,還能夠用利益來讓三公與自身相關,這就徹底達到目的了。

特別是皇后娘娘主動投資這件事,更是打動他們的最大籌碼,連皇后都參與了,他們再參與,就不會因此引起皇帝的不滿意,還能小小的拍皇后的馬屁一下,李瀚這小子人稱“小財神”,回頭再給他們賺來源源不斷的錢財,那就更美滿了啊。

達成共識之后,幾個人繼續轉入正題,討論兵工廠成立后的防衛以及工匠問題,在這方面三公都是行家,程不識把李瀚劃定的杭州、天津、北京三地附近的駐兵各分出一千人,參與兵工廠的籌建和防衛工作。

至于工人,李瀚說他自己有打算,就在本地征召民工,三公馬上十分謹慎,說萬萬不可增加農民負擔,秦始皇就是因為征用民夫過甚才引發造反的。

李瀚笑著說他征收工人跟秦始皇可不一樣,這是要發功前的,管吃管住還發錢,保證能夠讓工人開開心心去做工。

還有一個因素李瀚沒說出來,否則就被徹底當成妖孽了,那就是明年夏收時期的蝗災,歷史記載,景帝中元五年的蝗災十分嚴重,除了北地幾郡,整個關中以及中原、淮漢之地統統絕收,饑民遍野,因為缺糧,朝廷賑濟之后,尚且餓死百姓數十萬。

李瀚在周亞夫跟石頭走的時候,已經秘密命令石頭,用帶回去的大量布匹、鐵鍋、茶磚等貨物,再沿途收購一切能買到的糧食,一起運回簪裊郡,等今年冬天大雪封住草原的時候,用這些東西大量換取牧民的牛羊,就地制成肉干,還有牧民的奶酪一類的高蛋白耐存放的食品統統都要,悄悄開始儲備賑災的食品。

除此之外,李瀚還給外公去信,讓二舅帶領表兄在河內郡方圓范圍內盡可能多的收購搜刮糧食,全部就地秘密儲存,現在李瀚的威望已經連成精的外公都言聽計從,所以現在成效已經很大了。

就算這樣,李瀚還是不放心,數百萬的災民嗷嗷待哺的場面想想就心驚膽戰,弄這些東西也是暫時緩解一下,故而,他還讓外公用少量的糧食換取農民們挖好曬干的野菜,野山菌之類,但凡是能吃的統統要,聽說已經堆滿好幾個庫房了。

現在就開始利用運河跟三城建造的事情招收民工,負責他們的吃飯問題,也是李瀚緩解災荒到來之時的勞動力閑置問題,他相信到時候只要有口飯吃,這些災民是非常樂意去挖河或者建造城市的。

三公不知道李瀚的打算,但聽到他說征民夫是給錢的,也就放心了,三人現在已經絲毫不把李瀚當小孩看,這種種發展策略既切實可用,又利國利民,更加毫無漏洞可尋,就算是老成謀國之人也不過如此了,這少年來日成就不可限量啊。

計議完畢,還真是天色不早了,一向吝嗇的程不識難得的主動要求請客吃飯,劉舍跟衛綰都震驚不已,可見讓程公請客是有多難得了。

李瀚眉花眼笑的說道:“好啊好啊,能吃到程伯伯請客的飯食,我以后有的吹牛了,咱們去哪里?”

程不識一句話就把李瀚臉上的笑容給打沒了:“滿長安能吃得下的飯食只有你李記大酒樓,自然是去你那里了。”

劉舍跟衛綰詫異半天了,猛然間捧腹大笑起來。

李瀚揉揉鼻子悻悻的說道:“程伯伯真是好算計,到我家酒樓請我吃飯,吃完了好意思長輩飯錢么,到底還不是我請。”

程不識洋洋得意的說道:“嗯,你的三字經里面不是說‘首孝悌次謹信’么,孝敬我們幾個長輩是應有之義,區區一頓飯食還嘀咕什么,趕緊帶路。”

如今的東市,已經不是當初的舊摸樣了,雖然因為李瀚這三年多沒在長安,李家沒有太大規模的擴建,但是,李瀚回來后這段時間內,規劃圖上的設施還是在逐漸豐滿,現在酒樓附近已經多了好多規格一樣的商鋪,家具店、雜貨店、綢緞店等等鱗次櫛比,已經初具繁華規模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