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121章 馬屁要會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 >>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1章 馬屁要會拍

第121章 馬屁要會拍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08日  作者:李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李瀚 | 大漢 
正文

衛綰作為周亞夫案件連帶責任的調查人,太清楚皇上對于工官尚方管理不善,私自出售皇家器物的惱怒了。

劉啟曾經很慎重的跟衛綰談過讓李瀚放手把工官尚方擴建成皇家兵工廠,并對李瀚寄予厚望,若是第一天就讓這個無所畏懼的大少爺甩手走人了那可不成。

故而衛綰趕緊站起來拉住李瀚,笑嘻嘻說道:“駙馬郎莫急,這里面有很多難處,你也要了解一下的,來來來,坐下說話。”

李瀚滿臉不情愿的坐下了,劉舍不緊不慢的說道:“少府丞,你提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有關尚方工匠的身份問題,這一點是自從開國以來,民眾就有等級之分,匠戶低于農戶,卻又高于賤奴,并非你所認為的是罪奴。

他們為何不許與平民通婚,乃是因為身份所限,平民不愿自降身份,匠戶也不愿祖傳手藝外流所致,并非朝廷限制。

不許他們在街市上自由行走,乃是因為他們負責的軍械等物乃是朝廷重器,自然不能泄露制造之法。

而且,他們進來并非逼迫,乃是朝廷從長安城幾個彷市的匠戶中抽調出來的,一家匠戶只要有一人進尚方,就可以免去他們整個家族的其他苦役,也不禁止他們娶親,每月都許可他們妻室進來探視,看起來少府丞是有誤會吧?”

李瀚一愣,他還真沒想到里面有這么多內情,這樣一來,自己就有了無理取鬧之嫌了。

三個大佬一看李瀚臉色尷尬,不由得十分欣慰,少年人嘛,火氣大點不是毛病,只要聽指教就好。

誰知李瀚冷笑起來:“哼哼,就他們打造的那些粗制濫造的東西也值得保密?丞相。若我能夠保證改良所有兵器火器質量,可否把尚方機構細化,有關部門重新劃分,并且對外招聘專業人才,在不限制他們人身自由的情況下,還能保證制造技術不外泄?”

程不識是太尉,太尉主要分管國家軍武之事,聞言眼睛一亮,卻覺得不大可信,冷冷說道:“少府丞。你乃是尚方的主官,重新劃分部門職能是你份內之事,自無不可。

只是你談到招收外人制造兵器,還讓他們自由行走卻不泄密,卻不知你如何能辦到?”

李瀚今日大怒,大鬧,并非是他仗著皇家寵愛,自己又有兩把刷子,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不可一世了。兩世為人的他對人性看得最透,越是自己準備大展拳腳,就越是不能讓三公覺得自己是一個深不可測,難以把控的人。

既然拿不準自己到底權限多大。就不妨用少年得寵者的驕縱表象來掩蓋內心的萬丈雄心,用這一番近乎于晚輩撒嬌的態度來獲得三公的輕藐,隨即就會忽略他,他就可以真正的在少府內部進行改革了。

看著程不識。李瀚腦子里浮現出一段文字:“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刀斗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然亦遠斥侯,未嘗遇害。

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刀斗,士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

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將。

程不識為人廉,謹于文法。”

大意就是李廣跟兵士們打成一片,沒上沒下沒大沒小,駐兵的時候也無組織無紀律,連巡邏放哨的人都不設,但是匈奴人畏懼李廣的名聲,也沒人敢來偷營。而程不識卻治軍極嚴,一板一眼,每到一處布置嚴密,也沒有出什么大紕漏。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李廣、程不識代表了兩種指揮管理的典型,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就親和力與團結力來說,李廣軍隊的五千人可以頂五萬人來用,而程不識的一萬人則永遠是一萬人,但也是不至于輕易被打垮的。

程不識指揮軍隊的風格在漢朝延續了很長的時期,所以漢朝時“軍中只聞將軍令,不聞天子詔”。

換句話說,指揮的命令只能下達到第二級,無法下達到第三級以下。這樣的部隊非常堅實,但擴張性與活動性都受到相當大的限制。

由此可見程不識是一個嚴謹有余而開拓不足的人,這樣的人最重規矩,若是不拿出能說服對方的。

最要命的是,李瀚接下來的大改革很大程度都跟武事有關,太尉不允許啥也干不成。

“太尉,一件兵器,從礦石到鐵坯到利劍快刀,中間有著無數的制作步驟,這還僅僅是指普通的武器,而我接下來要研發制造的,是更為復雜的半機械化大型武器,中間步驟就更加繁雜了。

若是一個工人僅僅負責其中一個環節,比如,一件精鐵鎖子甲,需要上千枚薄鐵片,還需要用特殊手法串聯而成,一個工人只負責制造這種簡單的甲片,就算他打制一輩子,恐怕也不知道鎧甲的制造秘密吧?”

“以精鐵制甲?”程不識也是武將出身,豈不知這意味著什么,哪里還有半點謹慎矜持,從自己的位置撲過來就抓住李瀚的爪子問道:“你能做出如此精巧的甲胄?”

李瀚忽閃著無辜的大眼睛,堅定地說道:“能。”

程不識眼里忽然泛起了淚花,喃喃說道:“當年征戰匈奴,老夫的副將為了救老夫,替老夫擋下了匈奴人的利箭,若是有你說的鐵甲……”

提到戰場上的傷痛,李瀚深有體會,匈奴人的騎射在朝的確是當世無雙的,否則太祖如何會深陷白登之圍,不得已采用讓漢朝蒙羞許久的和親制度呢?

“太尉,將士戰死沙場,乃是為國盡忠,您也不必太過傷心。

匈奴人精于騎射,行動迅捷,而我朝良馬奇缺,兵器落后,您能夠在裝備劣于強敵的情況下守護邊郡多年,到現在邊境百姓言及呈大將軍猶自感佩不已。

您的功德是一刀一槍戰來的,跟小子利用火器取巧有著天壤之別,小子對您一直是十分敬仰啊。”

既然要讓人家支持,馬屁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拍馬屁跟阿諛奉承可大有不同,分會拍不會拍兩種,不會拍的說的天花亂墜,聽的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哪里會有功效。不會拍的一句好話不說,連起來卻是一種高大上的贊揚,聽的人渾身舒坦跟蒸了桑拿一樣,這才是水平。

李瀚這通馬屁就派出了桑拿的味道,聽的程不識雙眼迷離,似乎又回到了擔任邊郡太守的時候那種金戈鐵馬的歲月。

李瀚話鋒一轉接著說道:“但是,戰場之上,乃是敵我之分,我軍是人,敵軍是狼,獵人斬狼,自然不需要講什么公平,否則,我邊地居民為何屢遭韃子擄掠?他們把來我們的地盤燒殺搶掠稱之為‘打獵’‘打草谷’,這不是欺人太甚嗎?

故而,小子就是要以暴制暴!

咱們朝從來都不缺乏聰明智慧,難道打個仗,還能在裝備上輸與野獸般的蠻夷嗎?

小子雖不才,但早年遭逢良師,傳授了一些奇能異術,加上小子喜歡鉆研,倒也頗有長進,特別是對軍甲器物的制造,甚至還有鐵器的提純改良方面都有一些心得,正想盡數貢獻出來,壯大我將士的作戰能力,徹底把匈奴打垮打殘,為我早年間血灑疆場的勇士們報仇雪恨。”

說到這里,李瀚已經徹底左右住了談話主場,不單單是三公完全被他帶進了一種悲壯豪邁的氣氛中,連門外臺階上坐著的田琦,以及追過來的秦兵甲都滿臉苦大仇深,估計給一個炸藥包就去當董存瑞了。

“可是,眼見尚方各司條件簡陋,工匠們死樣活氣,火器司更是不知所謂,才讓小子萌生了恨鐵不成鋼的惱怒,這才跑來沖三位長輩發火,現在想來,剛剛小子的態度真是太狂悖了,祈請三位長輩責罰。”

李瀚完美的講述了自己的要求,最終卻用道歉結束,這講話藝術真的是不低。

三公哪里還會在意他剛剛的態度,也沒人把他的提議當成少年人想要踢響頭三腳的燒包舉動了。

程不識慎重的坐直身體,開始以嚴謹的工作態度聽取李瀚的改革可行性報告。

李瀚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雖然尚方各司的糜爛情況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但他也并沒指望在這里能發現驚喜,故而,帶了幾張圖紙,就是準備在大調整出現的時候有備無患。

此刻,幾張圖紙攤在桌子上,都是李瀚用越來越短的鉛筆在厚實的牛皮紙上繪制的,三公一下子都湊到李瀚面前的矮幾周圍盯著看,卻都露出了大失所望的表情。

李瀚不以為意,指著第一張圖紙介紹到:“這東西看似簡單,也不像兵器,各位長輩一定很失望吧?其實絕對不能小看,此物名叫‘馬鐙’。

在馬鞍兩側安上此物,就能保證將士在飛奔途中有所依托,即便是驟然間遭到沖擊也不至于翻身落馬,還能夠提高上下馬的速度,可別小看這幾秒鐘,關鍵時刻,那可就是……啊!程公,疼……您把我手腕捏斷了……”(未完待續。。)

今天中秋,家里來了好多客人,故而第三更晚了些,見諒哦!

原本這會子該去賞月,可惜小李這邊在下雨,那就請能看到月亮的親們替小李看看吧。


上一章  |  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