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189章 一個人設的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 >>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9章 一個人設的局

第189章 一個人設的局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04日  作者:李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李瀚 | 大漢 
››


目錄:

作者:

網站:

第二張是周陽的絕命書,是撕下來的衣襟,上面寫道:“相父入宮,田叔登門,謂:‘人子當尊孝道,爾老夫年邁,大去有期,當早置陪葬甲盾為父謀福,工官尚方恰好有多余甲盾出售,可前往購買’。

遂從之,誰料乃是奸人謀害老夫陰謀,此事乃吾一人所為,不干老夫之責,今以死明志,祈請皇上明察。”

劉啟看完一張,就遞給左側的程不識,程不識看完又傳遞給劉舍,之后慢慢傳看,卻沒人遞給正中間跟李瀚并排的竇嬰。

第三張,乃是周亞夫的絕命書,也是袍襟:“奸王茍且,以重利誘惑朝中重臣欲行謀逆之事,霸上重地,大將軍即將易主。

老夫正欲徹查,卻遭誣陷,今愛子已被連累慘死,老夫縱活在人世又有何用?罷罷罷,老夫成全爾等,隨陽兒同去,笑看爾等如何被天雷索命吧!”

萬沒想到其中竟然隱含有諸侯王謀反,劉啟心里一沉,眼中精光一閃,抬頭看了一眼李瀚,李瀚沖他擠擠眼,也不知道是何用意,劉啟理解為這件事李瀚已經胸有成竹了,方才放下心來。

程不識跟劉舍看完,兩張臉變得煞白,群臣們飛快的傳看一遍,其他證詞也都看過了,其中還有魏瑾承認自己疏忽導致周陽自盡的供詞,登時一片死寂,掉一根針都聽得到,誰還記得讓皇上懲罰李瀚啊。

自立國,朝廷對謀逆案件的打擊最為無情,動輒就是牽連廣泛,株連九族,如今周亞夫臨死說出如此內幕,在座的都屬于有可能跟“奸王”茍且的“朝廷重臣”,誰都難逃嫌疑,若是出言不當引起皇上忌憚,那可是自找倒霉了。

竇嬰勉強耐住性子等了半日,卻發現氣氛越來越詭異,終于忍不住從田蚡手里搶過幾張紙看完了,他也變成泥塑木雕了。

李瀚的聲音打破了沉默:“諸位對丞相筆跡想必熟悉,魏其侯覺得這絕命書是我偽造的么?您現在還覺得是我逼死了周相父子么?”

竇嬰也目瞪口呆,萬萬沒想到這件事的發展完全偏離了他設想的軌道,竟然還牽連到謀反之事,這可不能再大意了,今日就他對李瀚的討伐最為激烈,為的就是想樹立群臣以他為首的格局,進一步用扳倒李瀚替周亞夫鳴冤樹立威望,再多方下手把丞相位置拿下來。

可是,現在事情發生了這樣的逆轉,要是繼續強硬下去,非但丞相得不到,還極有可能被當成被“奸王”以重利收買的謀逆大臣,那可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竇嬰立刻叫道:“天哪,皇上,臣萬萬沒想到周相之死牽連甚深,之前誤會了少府丞,還請少府丞不要見怪,并且懇請皇上命人趕緊徹查此事,萬萬不可令謀反之事成了氣候啊!”

劉啟冷冷的問道:“眾位誰還有話要說?”

劉舍說道:“皇上,既然此事牽連到謀逆,的確不可大意,還請皇上另外派重臣協助少府丞和廷尉府共同徹查此案。”

劉啟突然說道:“既然周丞相已死,丞相之位不可空虛,朕,命御史劉舍接替丞相之位。”

“啊?”劉舍大吃一驚,心里很快涌起一陣狂喜,趕緊拜伏謝恩。

竇嬰臉色如同豬肝,萬沒料到自己辛辛苦苦謀劃多時,卻給老好人劉舍做了嫁衣裳。

皇上任命丞相之事如此突然果斷,其他群臣雖然覺得意外,但也都紛紛向劉舍表示祝賀。

劉啟抬抬手接著說道:“朕命建陵侯衛綰為太子太傅,任御史,即日起主持謀逆案的調查,李瀚跟張歐依舊參與調查。”

衛綰也驚呆了,天上掉下來一個太子太傅的帽子,足足有一丈高,還金光閃閃耀眼奪目,關鍵是毫無風險啊!

竇嬰當時雖然也是太子太傅,但誰都知道皇上討厭劉榮平庸,更討厭栗妃驕縱,早有廢太子之心,哪里比得上如今劉徹深得圣寵,其母又是皇后,這位置簡直是堅若磐石,給他當太傅,豈不是皇上送一個輔佐幼主的功臣位置給自己嗎?

衛綰也是拜伏叩謝,群臣再次紛紛稱賀。

竇嬰更覺得無地自容,不由自主的挪動墊子離開了中央位置,強忍著沒有提前離去。

李瀚跟沒事人一般坐在那里,樂滋滋看看劉舍,又看看衛綰,好像不知道朝堂上今日從群情洶洶到如今一片賀喜,統統都是他一個人營造出來的一般。

稱賀告一段落之后,新鮮出爐的丞相劉舍很快找準了位置,開口說道:“皇上,臣觀周相遺書的確是其親筆,那么有奸王謀反之事應該不假,特別是周相提到灞上軍營即將更換大將軍之事尤為重要。

大將軍劉禮為人謹慎,治軍甚嚴,由其把守京城東門最為可靠,請皇上不可輕易更換。”

劉啟似笑非笑的說道:“劉禮已經上疏請求解甲歸田,朕也已經答允他只要找到妥當人選就滿足他,前日梁王倒是推舉了一個妥當人選,乃是安夷將軍呂季主,諸位以為如何?”

這田叔跟呂季主兩個人,都跟梁王有著深厚的關系,就在李瀚被蒼龍擄走前夕,梁王派公孫詭和羊勝二人謀殺了袁盎,現場遺留下磨掉字跡的兵器,又被人認出乃是梁國兵器,劉啟派遣兩人去梁國索要兇犯,派去的就是田叔跟呂季主,結果二人帶回了公孫詭和羊勝的人頭,卻把調查證據一把火燒了。

當時很多人議論田叔跟呂季主兩個人這么做是幫助景帝全了孝道,全了兄弟情義,算是把梁王主謀的罪名給消除掉了,不至于讓太后因為兩個兒子不合而憂心,也不讓皇帝因為弟弟有罪而擔當殺死弟弟的惡名,兩人因此都得到了提拔重用。

沒想到,今日田叔先是被查出唆使慫恿周陽,還威逼利誘秦幽,明顯就是心懷叵測,加上周亞夫的遺書點名“奸王”,還提到霸上大將軍易主,馬上,劉啟就點破梁王推薦呂季主,這下子,“奸王”是誰,豈不是呼之欲出了么?

李瀚突然說道:“皇上,梁王在民間素有‘兵神’之稱,早年七國之亂期間,他獨立支撐良久,最終助您平定了叛亂,對于朝廷大將一定是知之甚深,既然是他推舉的人選,一定會十分妥當,臣贊成。”

這下子,群臣可摸不著頭腦了,劉禮跟李瀚的關系舉朝皆知,最不該贊同拿掉劉禮換上呂季主的應該是李瀚才對呀,怎么他第一個贊成呢?何況如此一來,梁王是否是意欲謀反的諸侯王這件事還怎么調查?

劉啟呵呵一笑說道:“對啊,朕也覺得此人甚為妥當,既然如此,朕就下詔命劉禮辭官,任命呂季主為灞上軍營大將軍吧。”

衛綰驚惶的說道:“請皇上三思,劉大將軍年富力強又無錯失,為何就命其解甲歸田?縱然是任命呂季主為灞上軍營大將軍,也可以將劉禮大將軍換一個位置,為何就不用了?”

劉啟淡淡說道:“人各有志,劉禮請辭之詞,甚是堅決,是實實在在不愿意繼續為官了,既然如此,朕就成全他吧。”

這下子,沒人說話了,此事就這么定下了。

既然案子還要繼續調查,而李瀚又拿出確鑿證據不是他逼死了周亞夫父子,那就沒什么可說的了,大家也就散了。

李瀚沒走,他倒是想走來著,劉啟一聲冷哼就把他釘在地上了。

等大臣們都散了,皇帝站起來背著手就往后宮走,小女婿只得低眉順眼跟在老丈人屁股后頭,兩人走進皇后的住處,皇后卻不在宮里,去長樂宮看太后去了,倒也十分清靜。

把內侍跟宮女統統趕出去,劉啟方才面色陰冷的問道:“你已經查清楚了?是不是劉武?”

李瀚斷然點頭道:“是的父皇。”

劉啟攥起來兩只拳頭,控制著心里的滔天怒意,木然的說道:“他上次謀求儲君不成,派屬下刺殺朝廷大臣,朕已經看在太后面上給足了他面子,實指望他能夠幡然悔悟,安分守己的當他的太平王爺,沒想到他依舊對朕的皇位念念不忘,還敢勾結反賊構陷大臣,謀奪君權,哼!”

李瀚理解皇上的心情,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

皇權,歷來就是皇家最殘酷的爭奪對象,為了這把龍椅,多少夫妻反目,兄弟離心,父子相悖,甚至母子之間也互相算計,都是為了一朝稱帝,九五至尊。

按說劉啟對母親足夠孝順,對弟弟也足夠友愛,奈何這皇位的吸引力太大了,已經大到讓劉武可以摒棄一切親情鋌而走險,故而,皇帝之怒是無法平息的。

劉啟是一個很能隱忍的人,而且,他也是歷史上少見的不愛說話心里有數的皇帝,縱然是面對最信任的女婿,他也不習慣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劉啟已經決定這次絕對不能縱容劉武了,立刻就要公開此事,派兵捉拿梁王回京問罪,但在這之前,要充分掌握劉武謀反的證據,才能讓太后無話可說。rs



上一章  |  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