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172章 神奇的課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 >>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2章 神奇的課本

第172章 神奇的課本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28日  作者:李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李瀚 | 大漢 


“百姓手里沒錢,你即便弄出了奇巧舒適之物,在他們沒有吃飽飯之前,也不會舍得購買吧?”劉啟問道。

李瀚一笑說道:“父皇,孩兒也沒說一兩年就辦成這所有事情呀,咱們父子們還年輕,有的是時間慢慢來。

現在新糧種就是讓百姓先吃飽肚子,下一步當然是讓他們多生孩子,等人口富余了,開疆拓土的戰士也就有了。”

劉啟憂郁的說道:“我有的是土地養育萬民,但人口數量一直沒有大的增長,你把這件事看的太輕松了。”

李瀚“忒兒”的笑了,對于中國人民狂熱的生育愿望,再也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了,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也是人口不多,但僅僅二十多年時間,就增長到國家不得不發明了“計劃生育”這一項基本國策來控制生育的局面,劉啟是關在皇宮里的大爺,哪里知道民間的狀況。

“你詭笑什么?難道朕說的不對嗎?”

“父皇,孩兒說句話您別難受,人口之所以沒增長,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填飽肚子,但凡是能在鍋里加一瓢水養活一個孩子,他們就會多生一個,這一點絕對不用懷疑。”

“你的意思是,朕跟先帝輕徭薄役,于民休養生息,還是沒有讓他們吃飽肚子?”劉啟果然郁悶了。

李瀚的父親經常做課題帶研究生用,其中就有分析文景之治利弊的,李瀚近水樓臺先得月,消遣樣的看幾眼就底子很深厚了,笑著說道:“父皇,您跟皇祖父的政策沒有錯,現在庫房里穿錢的繩子都腐朽了,足以說明國力比著立國之初已經豐裕了許多,但是。這并不代表老百姓就能吃飽穿暖,就對新生活充滿了希望。

目前我看似祥和,但匈奴時不時犯邊,前幾年還經歷了七國之亂,老百姓對于戰亂心存余悸,孩兒一路走來,看到老農守在還沒有成熟的谷子地邊上,時刻準備有兵災之前收多少是多少,完全沒有安全感,這樣他們怎么會放心生育呢?

剛剛我們已經談到了。朝廷的政策不能夠只有官員知道就行了,一定要廣為宣揚,讓老百姓明白他們可以高枕無憂,這樣就能刺激他們的生育愿望了。”

劉徹沒聽太懂,滿臉愁容的問道:“如何讓每個百姓都知道朝廷的政策?也不能一個個去講啊。”

李瀚微笑道:“莫急弟弟,凡事都有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等新糧種普及下去,老百姓有了幾年吃不完的存糧,咱們再大力獎勵農耕業。到時候農民就會覺得勞力不夠,不夠就會生兒子,這樣一來,人口增長就會快到讓你吃驚。”

劉啟聽得也是心里一陣敞亮。就說道:“瀚兒,你的糧種預備怎么賣?這幾天朕的耳朵都被那些大臣給講出繭子了,一個個讓朕逼你獻出糧種呢。”

“嘿嘿,父皇只管跟他們打哈哈。怎么賣孩兒有打算,不讓他們因為買種子肉疼一下,他們怎么會珍惜種子?”

“哈哈哈。對啊,表哥,這次咱們能發一筆財了。”劉徹時刻沒有忘記李瀚那里有他的股份,總是十分自覺地把自己也放在老板的角色上。

劉啟看著這兩個小財迷,心里卻充滿了喜悅,今天李瀚講的東西太過廣博,他需要時間細細的消化,他最看重的就是李瀚講的關于帝王統治術的種種問題,特別是糅合各家所長創立一門學科,吸收即將當官的士子學習這一點,最讓他心動。

“瀚兒,你適才所講的集各家所長創立學說的事情,恐怕也很難吧?”

李瀚偷偷笑了,難?若說是他也是貨真價實的漢朝人,冷不丁創出一門學科出來肯定是難如登天,這需要聚集精通諸子百家的書生們,成立一個研究院,關上門研究個十年八年,恐怕才能弄出來一個適合漢朝發展的學科,可他不用啊!

有了兩千多年封建帝王統治歷史,電子閱讀器里現成的就有很多儒釋道法各家典籍,再結合各個朝代興亡更替的教訓,以儒學為基礎,稍微加以改良,除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倫理綱常,剔除掉變態的理學禁錮,弄出一套能夠提高民眾愛國觀念,卻又不死板到遏制人性的東西來,絕對不算是太困難的事情。

“父皇,并不難。”李瀚胸有成竹的說道:“若是成立學院,咱們的教材必然是從簡到難,孩兒幼時,師父曾經傳授過兩篇課文,淺顯易懂,卻又把天道倫理,孝道節義天地萬物,統統包含進去了,不僅僅是咱們的書院當教材,也可以普及天下,讓孩童們當做歌謠誦讀,培養他們的家國之念,日后才能為國家危難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

“啊?還有此等好的課文?你可還記得?”

“記得啊!一篇叫做《三字經》一篇叫做《弟子規》,等我回頭默寫出來,呈送給您看。”

“你先講幾句給我聽聽,表哥。”劉徹又激動了。

李瀚苦笑著想,弟子規就罷了,那三字經里面,可是包含了后世好多朝代的事情,一股腦背出來還不嚇死你們啊?我還打算回家仔細修改一下呢,現在你就要聽,我只能挑揀著說些給你聽了。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首孝悌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綱者

君臣義

父子親

夫婦順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數

曰仁義

禮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麥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曰喜怒

曰哀懼

愛惡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孫

自子孫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倫

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弟則恭

長幼序

友與朋

君則敬

臣則忠

此十義……”

劉啟聽的目眩口呆,看李瀚不背了,半晌方急切說道:“你師父去哪里了?快招來,朕讓他為丞相!”

李瀚暗笑,我師父就是我自己,現下讓您給我一個丞相當當,您老人家恐怕不大放心吧?

“我師父浪跡天涯云游四海,孩兒實在尋不見他,父皇若是覺得這課文還可用,孩兒回去整理出來送給您就是。”

劉啟感慨唏噓道:“令師實乃神人啊!此文如此朗朗上口,簡單易懂,卻把天道人倫盡數包含,的確是精妙絕倫啊!”

李瀚說道:“是啊,弟子規更加細致,從孝、悌、謹、信、泛眾愛、親仁、學習這幾個方面,都進行了精妙的講述,絕對是孩童啟蒙的好教材,背誦這樣的文章長大的孩子,行為就不可能出現大的偏差,還有,能有效培養他們的血性跟民族凝聚力,不至于成為軟骨頭。”

劉啟朗聲大笑:“哈哈哈,雖然得不到你師父輔佐,得到你也是朕的福氣。

瀚兒你說得對,咱們父子們時間還多的是,這些事一件件慢慢來,父皇希望在還能睜眼看見的時候,就能看到你們兄弟躍馬橫槍,幫助朕把你地圖上所圈住的地方盡數歸于。”

李瀚跟劉徹都是一臉自信,朗聲回答道:“必不負父皇所愿!”

正在這時,內侍進來匯報道:“稟皇上,廷尉張歐求見,說是接到舉報,條侯之子私自從工官尚方購買甲盾五百,廷尉疑其想要謀反,請皇上下旨捉拿條侯父子調查。”

劉啟冷哼一聲說道:“哼,周相果真是對朕心生怨恨,那就讓張歐去查。”

“是。”

李瀚聽了這話,心下一陣黯然,看起來歷史注定該來的還是要來,自己提醒了周亞夫卻已經遲了,或者那頭老獅子根本沒當回事,依舊讓他兒子買禁忌品陪葬用,罷了罷了,心盡到了,救不下來也是周亞夫的命數。

李瀚自認為心里遺憾,其實臉上表情已經露了出來,不僅如此,他還發出了一聲沉重的嘆息,劉啟跟劉徹都發現了,四只眼睛就盯著他看。

“呃……父皇,弟弟,你們看著我干嘛?”

“你剛剛說過,讓朕不要殺了周亞夫,而是留作反面教材教育百官,現在就出現了他的取死之道,朕很懷疑你師父是否傳授了你未卜先知的本事,你卻對朕隱瞞了。”

李瀚瞬間冷汗就下來了,這皇帝精明的很呢,自己可不是能未卜先知么,這些事都發生過啊!

“哪有,父皇,我只是覺得以周相的狂傲,以及他粗疏耿直的個性,必然會在細節上有所疏漏,遲早要觸犯朝廷的法紀,故而適才才做了揣測。

至于周相他兒子購買禁忌品,這個純屬巧合,我怎能未卜先知呢。

不過兒臣覺得,購買五百甲盾想要造反,絕對是一個大笑話,周相手握千軍萬馬之時尚不造反,現在虎落平陽了,怎可能鬧這種笑話?他兒子買了估計是想給周相陪葬用的吧?”(未完待續。。)u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


上一章  |  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