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170章 李叫獸的帝王課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 >>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0章 李叫獸的帝王課程

第170章 李叫獸的帝王課程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27日  作者:李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李瀚 | 大漢 
·第二卷天地大,江湖遠

李瀚怒沖沖叫道:“匹夫敢爾!父皇,這都是您平素對待臣子過于寬容,才導致他們一個個驕橫跋扈,依仗有些才干就目空一切,這足以說明朝廷缺乏一種明確皇權的標準,這怎么能行呢?

父皇,您推行無為而治的確是一個仁君的大慈悲,但是,這是一個很不完善的領導體系,凡事光靠自覺的話,壞人豈不是能盡情的利用皇上的仁慈鉆空子了?”

劉啟心里一陣轟響,對于該如何駕馭群臣,他的確總是有一種力不從心之感,前陣子啟用酷吏郅都,就是這種心里沒底的感覺促使的,現在被李瀚點破了原因,那種虛弱感一下子明晰起來,索性坐下來,示意李瀚詳談。

正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劉徹胖臉通紅跑進來,一邊跑一邊喊:“父皇,你不要打表哥,他……咦,你們在說話啊?”

原來劉徹聽一個小內侍講李瀚被皇上訓斥揪進殿了,慌著來說情呢,看人家倆好好的,就紅著臉也坐下了。

劉啟沒有責怪劉徹,只是問李瀚道:“你說朕的無為而治不好,那該用何種方法治理群臣呢?剛好徹兒也來了,一起聽聽。”

李瀚已經考慮透徹了,篤定的說道:“父皇,這個說來就話長了,要從各種方面去分析,咱們先以周亞夫丞相做例子吧。”

“你講。”

“但凡是朝廷的文武大臣,一般來講可以分為五大類。”李瀚在現代值夜班的時候。官場小說看的也不少,談起為官之道也不是棒槌。盤膝坐下一開口就語出驚人。

“五大類?哪五類?”劉徹問道。

“第一類,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這種人為的是干事業。

第二類,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的人,這種人純粹為的是當官。

第三類,只琢磨錢不琢磨人跟事的人,這種人為的是發財。

第四類,既琢磨人又琢磨事的人。這種人可以成大氣候。

第五類,既琢磨事又琢磨人還琢磨錢的人,這種人更不得了。不過,最后一種人朝目前就我一個,父皇跟弟弟不必擔心。”

劉啟跟劉徹聽的認真,也很為這新奇的理論感到震撼,沒想到最后卻聽到這句恬不知恥的自吹自擂。登時都笑了。

李瀚可沒笑,他極其認真的接著說道:“我說的可是真的啊!丞相周亞夫很明顯就是第一類人,只會干事業,卻不懂得人情世路,上下尊卑,更不懂得韜光養晦。腦子里只有一根筋,那就是對與錯。

殊不知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原本就分著三等的,你屬于二等人,卻想用自己的道理去左右一等人的決定。這就是他最大的悲哀。

不過……這種局面也并非是周亞夫一個人的錯誤,父皇您也有不當之處。”

劉徹嚇了一跳。趕緊殺雞抹脖子的使眼色,想讓李瀚別指責父親,免得遭到懲罰。

可是劉啟已經被李瀚把群臣的分類吸引了,一曬說道:“我怎么錯了?”

原本回到京城,李瀚打算逍遙幾年,認真把自己的事業發展起來的,可是劉啟卻非要讓他入朝,那就必須要調整計劃了。

既然入朝,就必須要一腳踢響,用最大的噱頭,跟最短的時間獲得群臣的認可,若是以一個少年紈绔的面目進入朝廷,日后推行任何新的策略,必然就會遭到質疑跟否定,這一點,李瀚早就看透了。

故而,這些天李瀚一直在認真的思考用什么最能讓朝廷接受的法子,打開自己入朝后的第一幕畫卷。

推行高產良種僅僅是第一步,這東西對外說的是師父所贈,并不能證明他簪裊爵個人能力,在匈奴的威猛僅僅是傳說,群臣們哄傳一陣子也就罷了,更不會因此就對他產生信任跟敬畏。

若想立穩腳跟,獲得絕對話語權,在京杭大運河的貫通跟后期營運計劃上不遭到阻撓,首先必須獲得皇帝的全力支持,那么怎么樣才能讓皇帝相信自己的計劃不是異想天開呢?就必須先拿出讓皇帝信服的理論跟事實。

皇帝并非尋常人,一般般的理念絕對不能讓他萌生強烈的認同感跟參與感,故而,李瀚決定借用一下歷代帝王的統治精粹,對劉啟進行一堂帝王啟蒙課程,只要一舉拿下劉啟的信任,接下來再提出什么政策性的建議,就沒有難度了。

李瀚原本打算等娶了劉鏈過門之后,以女婿的身份跟岳父促膝長談,誰知今日因為周亞夫的事情,恰好給他送了一個絕妙的時機,他就準備現在開始講課了。

故意提出朝臣五類人的噱頭,引發劉啟質問,李叫獸微微一笑開口說道:“父皇,您的錯,不,也許從高祖開國就錯了,錯就錯在不破而立。”

“何為不破而立?”劉啟驚問。

“高祖立國,秦時尚黑,漢時仍然尚黑,秦時歷法九月為元,漢時依舊毫無更改,其他如爵位,如臣子官職,統統沿襲秦時舊制,看似平穩過渡,其實卻后患無窮。”

“這跟朝臣跋扈有何關聯?”劉啟聽的一頭霧水。

“關系大了。”李瀚說道:“孩兒給您講個真實的事情,名叫‘桃花源記’。”

“快講!”

“漢前元五年,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李瀚流暢無比的把小時候老師逼著背誦的課文背誦出來,心里得意非凡,覺得自己的記憶力真是一流,渾不覺劉啟跟劉徹看他的眼神都充滿了異樣。

“父皇,此文乃是孩兒聽一個漁人講述之后所做的,您聽了有何感想?聯系到孩兒講的您不該沿襲秦時舊制,您該明白何為‘破’了吧?

并不是說高祖破了暴秦統治建立了漢朝,就等于破,所謂的‘破’,是要打破一切秦時的習慣,給上至朝臣,下至百姓一個全新的形象,讓大家明白,現在已經是漢朝了,皇上的統治跟前朝不同,我們該遵守的規矩也大有不同。”

劉啟仿佛醍醐灌頂,腦子里一派振奮,但還是不太明朗,微微頷首示意李瀚往下講。

李瀚說道:“這些小事看似簡單,但對于老百姓來講,卻是十分明顯的變化,比如咱們如今正在大力改善朝廷經濟水平,提高老百姓們的生活水準,那么,就該廢除不允許百姓穿顏色衣服,不允許穿綾羅綢緞的規定,只要誰能干,就可以吃好的穿好的。

還有,哪有九月份就過新年的道理?一年之計在于春,九月乃是萬物開始蕭殺,草木枯萎,天氣寒冷的時候,定為元日無論從節氣,還是從吉祥來講,統統都不好,改掉了,老百姓對于朝代的更替會更加明晰。

這樣一來,也就不會出現荒山僻嶺之人,不知有漢的事情了。”

“哎呀父皇,表哥講的真好啊!”

“朕懂你說的‘不破而立’是何意了,這是朕的錯誤之一,還有之二么?”

“有!”

“表哥你……”

“徹兒住嘴,讓他講。”

“父皇還有第二個錯誤,就是太注重親民,富民,強民這三件實事了,卻忘記了樹立自己的權威,過分的平易近人放在民主社會是可行的,但現在是帝權專政時代,您……”

李瀚意識到自己又講禿嚕了,民主這個概念可不該出現,趕緊說道:“呃,我的詞匯有些來自我師父從外域帶來,故而您可以忽略不計。

我的意思是說,您想要群臣以及百姓徹底臣服您的統治,對您的措施不敢提出任何意見,就必須先要把自己凌駕于他們之上,讓他們不敢覺得您跟他們一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簡單的一句話,就是您必須神化您自己。”

“神話?”

“兒臣此次進匈奴,為何在路上要絞盡腦汁的杜撰出一個‘圣天教’來蒙蔽韃子呢?”李瀚又開始舉例說明:“就是因為想要控制一個民族的最簡單方法,就是信仰壟斷。

只有讓韃子們覺得我是上天的兒子,而他們只是卑賤的羔羊,我只要抬抬小指頭,就能夠讓他們灰飛煙滅,他們才能對我產生足夠的敬畏,然后我告訴他們雪是黑的,他們也不敢懷疑。”(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9


上一章  |  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