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九十章 黑龍大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 >>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章 黑龍大仙

第九十章 黑龍大仙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25日  作者:李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李瀚 | 大漢 
最新章節落伍文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大小:


館陶萬萬沒想到王娡做了皇后便威風八面,再也沒了以前看到她的時候那般熱情恭維。

看事情不成,館陶只好出門上車,怒沖沖去了長樂宮去求竇太后,誰知老太太也是一口一個不行,最后她萬般無奈,只好學習陳蟜的計策,抓起一把剪刀要自盡,終于逼得太后答應了。

劉啟接到母親召見的口信,下朝就帶著王娡去長樂宮,王娡一想就知道這趟為了啥,她眼珠一轉,招手叫過一個心腹宮女,附耳叮囑了幾句,才收拾出門跟皇上一起上車了。

那宮女就急匆匆去了劉徹讀書的地方……

劉啟在車上,聽到王娡說了館陶入宮求親的事情,當時就生氣了,怒沖沖說道:“姐姐越發糊涂了,怎么能被豎子所欺騙?那陳蟜平素能見到鏈兒幾次,就至于為鏈兒神魂顛倒要自殺?這明顯就是陳午父子看瀚兒下落不明,想借機謀奪瀚兒的一切,看起來這陳家需要敲打一番了。”

王娡嘆息道:“唉,誰說不是呢!姐姐拿來了陳蟜送給她的證據,是瀚兒拋棄在華山腳下的衣物,妾身觀那衣服完好無損,這反倒讓妾身對瀚兒活著多了幾分指望,那孩子素來機靈,必然是借此吸引賊人,而他則喬裝逃走了。”

劉啟微笑道:“王娡,你知道朕最欣賞你什么嗎?就是你比薄氏、栗氏更具備做一個輔佐朕的皇后,跟做一個皇帝母親該有的見識。

若是尋常婦人,朕當初讓你把鏈兒許給一介平民。你肯定自持鏈兒是公主不肯答應,可你非但答應了。還把這件事辦的十分妥帖。

現在李瀚生死未明,你又能保持冷靜正確推測。果然沒有辜負朕對你的期望啊。”

王娡驚喜不已,萬沒想到皇帝對她評價如此之高,開心過后她心里又是一動,多年的夫妻讓他十分了解劉啟的秉性,若是沒有把握的事情,這位皇帝可從不妄言,剛剛他的話里明明暗含著她猜測李瀚沒死是正確的,那就是說,皇上手里有李瀚沒死的確切證據?

那可太好了!

王娡猜出這個原委卻不說明。抿嘴笑笑,謙虛地說道:“皇上夸獎臣妾了,其實我真是十分疼愛瀚兒這個孩子,更希望他平安回來,日后替咱們輔佐徹兒。

嘻嘻,不瞞皇上,我怕咱們去了長樂宮,姐姐唆使母后硬逼咱們毀掉李家婚約,讓宮女去叫徹兒了。若是他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大發脾氣,母后就沒法子了。”

劉啟是個孝子,剛剛也在頭疼,若真是不行只好拿出殺手锏了。聽到王娡的話,開心的摟住王娡說道:“你可真是朕的賢后啊。”

長樂宮里,果不其然擺下了四面埋伏。館陶手里拿著剪子不肯放下,太后連聲勸阻也不頂用。她非說必須聽到弟弟弟媳答應了才肯放手。

劉啟沉著臉坐下來,搶在竇太后一錘定音之前沉聲訓斥道:“姐姐越發荒唐了。怎么在母后面前動輒輕生呢?豈不聞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隨意傷損嗎?高堂老母尚在,你如此不珍惜性命,這難道是孝道允許的嗎?

我們兩家跟李家結親,乃是天下皆知的事情,現在你要悔婚,這是失了信義。李瀚生死未明你就認定他死了,這是為母不慈。

姐姐難道就要這樣給天下人一個皇家不孝不信不義不慈的面孔嗎?你就沒覺得朕丟不起這個人?”

館陶一看弟弟發火,心里慌了,可是想起陳蟜橫刀就頸的樣子,硬著頭皮咬咬牙繼續撒潑般叫道:“我也知道李瀚是個好孩子,但現下他不是已經死了嗎,總不能為了一個已經死掉的孩子,再搭上一個活著的孩子啊!

何況鏈兒尚未及笄,你們就忍心她為了一個死掉的人荒廢掉一輩子嗎?”

“誰說李瀚已經死了?”一個清亮的聲音在門口響起,是劉徹手里扯著劉鏈,滿臉怒氣急匆匆沖了進來,開口便叫道:“姑母,您明知李瀚是替我被擄走,臨行之時還用血寫字囑托我替他養家,現在才多久,您就忍不住要對他下手了?這件事別說我不答應,您問問鏈兒,看看她答不答應。”

劉鏈已經十歲,也是個亭亭玉立的小丫頭子了,清秀的小臉上滿是堅決,脆生生說道:“我要等李瀚哥哥回來,絕不會嫁給陳蟜哥哥的。”

館陶一看皇帝一家子都不答應,嚎啕大哭著撒潑道:“母后啊,您剛剛答應幫我的……可您現在為什么不說話?您這是要眼睜睜看著女兒母子雙亡啊!

罷罷罷,既然弟弟剛剛已經說了我是天底下不慈不孝不信不義之人,那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干凈!”

竇太后把手里的杯子往幾上一頓,冷哼一聲說道:“堂堂長公主如此撒潑成何體統,你跟我安生呆著!”

館陶一怯聲音就低了,可是太后轉臉又對劉啟說道:“啟兒,并非是你姐姐背信棄義,若是李瀚活著,母后也不容她如此胡鬧。

但你們看到李瀚的衣服沒有?能夠連衣服都被丟棄,足以說明那孩子已經被賊人所害了,若是這樣,何苦讓鏈兒苦守,又要讓你姐姐再遭受一次喪子之痛呢?”

劉徹呆著臉說道:“姑母,恐怕您被陳蟜騙了吧,他看起來可不像是輕易輕生的人。鏈兒今年才十歲,不知道陳蟜看上她什么了,寧肯為她死?”

館陶不管不顧的叫道:“鏈兒小小年紀就姿容秀美,脾性又謙和可人,蟜兒喜歡她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你們為什么寧肯讓花朵一樣的鏈兒,為一個死去的小子耽擱一輩子!”

太后說道:“啟兒,徹兒,你們男人就不要理會女眷的事情了。速速回未央宮去吧,這件事我跟皇后商議。”

劉啟看劉徹瞪著眼睛。紅著臉準備頂撞太后,哪里肯讓兒子落一個忤逆祖母的名聲。趕緊悄悄握住兒子的手輕輕捏了捏,自己嘆息一聲說道:“母后,有件事牽連太大,孩兒原本并不想說,怎奈您一心向著無理取鬧的姐姐,我也不得不說出來了。”

竇太后驚問:“什么事?若是牽連到國家朝政,你就不要說了。”

“孩兒今日收到一封快馬傳遞的奏書,上面有一首絕佳好賦,現在念出來給大家聽聽吧。”劉啟笑瞇瞇說道。

大家都被搞糊涂了。這正出人命呢,怎么有閑工夫吟歌賦了?

可是劉啟不理會母親不滿的眼神,跟姐姐對準胸口的剪刀,站起身漫聲吟道:

“朝時婚書九重天,夕嫁匈奴路八千。

欲為天朝除戰禍,嬌軀豈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上蒼若能憐吾意,好收吾骨歸長安。”

聽完之后,大殿里一片沉寂,竟仿佛大家都被這首詩里那種無奈、悲哀、蒼涼、落寞的情懷給左右了。

太后良久不語。終于哽咽問道:“此賦從何而來?道盡和親女子的哀痛啊!難道是瓶兒做的?”

“和親隊伍途徑華山,在山腳下蹊蹺多出兩名宮女,是劉武弟弟拜托送親使張方達幫他帶去匈奴的。

原本張方達不會奏報給朕,但是。其中有個叫小紅的宮女明顯是女扮男裝,還出口成章字字珠璣,這讓他不敢隱瞞才報上來。

這首賦就是那小紅為劉瓶做的唱曲。剛剛姐姐言說李瀚的衣服從華山腳下得來,此事你們以為如何?”

大家都驚呆了。這還用想嗎,用膝蓋也能猜到那小紅就是李瀚!

劉徹第一個就笑的活不成了:“哈哈哈。小紅……李瀚,你也有今日!等你回來非笑死你不可,我讓你笑話我在你家尿床……呃……”

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劉徹趕緊閉嘴了。

可是卻又引發了劉鏈的一番爆笑,夫君活得好好的,又聽到弟弟的糗事,這機會可不常能遇到,她怎能不痛快狂笑呢。

竇太后沒有笑,她可不是尋常女子,說她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都不為過,她從劉啟那句“是受劉武弟弟囑托帶去匈奴的”話中,聽出了許多弦外之音,立刻揮手讓其他人先退出去候著,單獨留下劉啟密議了許久。

最后,皇帝母子二人達成共識,并且擬下一道密詔,派快馬送出去了……

京城的這一插曲,以館陶被劉啟嚴厲警告不允許泄露李瀚的行蹤為結尾草草收場,至于她回去后如何應付她那尋死覓活的兒子暫時不提,反正只知道后來隆慮侯還活得好好的,就說明他沒舍得真抹了脖子。

插敘結束,鏡頭拉回子午嶺,再說咱們發達了的李瀚君,若是在后世現代社會,一倉庫的冷兵器對他而言,也算不得什么,可是現在是公元前149年啊,資源匱乏到何種地步,擁有能裝備五萬精兵的兵器,不是富翁是什么?

咱們的富翁適才以蒙面大俠的形象出現在密室里,救出驚魂未定的縣令等人后功成身退,又摸回樹林邊偷看了一會兒匈奴人燒死尸,才回到高奴城。

縣令一行人走進縣衙嚇了一跳,里面燈火輝煌不說,還撲鼻聞到一股濃郁的羊肉湯味道,是誰如此大膽占據了縣衙,還把莊嚴地地方變成了廚房了呢?難道是歹人還沒有撤離?那豈不是剛出狼窩又掉進老虎洞了嗎?

縣令懊悔不該冒冒失失沖進縣衙,回頭就要逃走,張方達出現在門口叫他:“大令勿驚,吾乃送親使張方達。”

縣令這才松了口氣,嚎啕大哭一聲:“張公,是您救了我等么?”

張方達看到李瀚揉著鼻子出現在縣令身后,沖他微微點頭,就笑著說道:“是啊,本官率隊到此,看到縣衙空無一人,高奴城也是一座空城,就差軍士們四處打探,終于發現端倪,出手救了大令。”

縣令千恩萬謝,大家都進屋里講了各自的遭遇。至于救人過程,則直接被張方達忽略過去了。不是他想忽略,而是他真心不知道。

一時羊肉湯端上來。大家都熱乎乎吃了一碗,城中百姓家家沒了羊狗,但撿了性命回來誰還會計較,至于那些準備用來破解邪物的羊血狗血,也都被百姓們在回來的路上拋棄在子午嶺上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李瀚一覺醒來,驚訝的發現都接近午時了,他跳下床看到一盆清水放在臺上,不假思索痛痛快快洗了個臉。精神一振走出門,卻看到一個少年坐在冰涼的臺階上,就叫道:“你是誰,在這里做什么?”

那少年轉過身看到李瀚,驚喜的叫道:“爺,您不是說讓我今天來找您嗎?”

李瀚這才想起是昨夜那個機靈的少年,現在陽光下看著這個敦敦實實的少年,虎頭虎腦的甚是機靈,就笑著說道:“你叫什么。多大了,怎么進來找到我的?”

少年憨笑道:“我叫石頭,17了。一大早就來找你,門口的兵不讓進來。我說要找神仙公子,那個大官聽到了,讓人把我帶到這里等你。但他吩咐我你很累,不讓吵醒你睡覺。”

“神仙公子?”李瀚啞然失笑道:“你還真會給小爺取名字。難得張公居然知道你是要找我,哈哈!”

石頭認真的說道:“我說找神仙公子。大家都知道是你呢。”

李瀚揉揉鼻子,心說自己好端端一個大好少年,卻被當成神棍了,看起來有些手段能不用盡量別用。

“石頭,你確定你跟我走了沒有親人難過?還有,跟著我要經歷很多危險,你不怕?”

“不怕!”石頭堅決的說道:“我不是高奴人,是陰山腳下石門障的,六歲父母就被匈奴人殺了,這些年我不斷跟著商隊牽馬當向導養活自己,最近恰好流落到此地,昨夜卻被當成高奴百姓抓走了,若非爺救了我,死了也白死,所以我寧愿跟著爺走。”

李瀚一聽大喜,他知道陰山就在五原郡,乃是漢朝跟匈奴的交界位置,這孩子熟悉地形,就等于他想要私下做些小動作的話,多了幾分勝算,當即就收下了石頭。

張方達走到跟前,微笑調侃道:“小神仙,醒了?”

李瀚揉著鼻子苦笑道:“怎么張公也消遣起小子來,我算哪門子神仙啊。”

張方達認真的搖頭道:“不,老夫覺得神仙不見得都是能飛天遁地,來去無影的,只要是能夠救民于水火就是,你昨夜一人挽救千余性命,在老夫跟百姓眼里就是神仙。”

李瀚哪里敢說那些人的危機就是他造成的,他救人就是免得犯殺孽呢,扭捏著說道:“湊巧而已,僥幸僥幸。”

“老夫倒是很奇怪,昨夜你那條黑龍坐騎是如何召喚出來的?今天滿城百姓都在城西建造生祠,供奉你這個黑龍大仙呢!”

“啊?”李瀚那個汗啊,黑龍大仙,虧他們想得出來!無非就是那銅牌上鏤空刻了一條張牙舞爪的黑龍,被手電一照映射在山壁上罷了,現在弄成他召喚出來的坐騎了,說不定再傳下去,他馬上就變身鶴發童顏,白須飄飄的老神仙了。

石頭神氣的說道:“是啊是啊,我看到了,我們爺手一揮,那條黑龍就出現了,還口吐人言,雖然聲音跟人說話不太一樣,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爺就是黑龍大仙!”

李瀚正不好意思,聽石頭這么說,沒好氣的抬腳就踹在這糊涂蛋屁股上,開口罵道:“混小子胡說八道,你爺我好端端一個人,哪里是什么黑龍大仙了,以后不許傳謠言!”

張方達卻收起了戲謔,嘆息道:“唉,老夫忝為大臣,遇到危機卻無法化解,還得靠你一個半大孩子出馬,真是愧對朝廷信任啊!

李大,以你的本事,脅迫你的人肯定被你除掉了,你若不愿隨同去匈奴,這就可以離開了,老夫不勉強你。”

李瀚苦笑道:“張公高看我了,脅迫我的人是我不忍除也不能除的,所以,我只能任她荼毒跟她走這一趟了。”

自從李瀚在子午道觀初露崢嶸之后,張方達一路上都在研究他,早發現他跟項柳關系密切。現在聽他這么說,立刻心領神會的笑道:“情之一字最能拘禁人心。看起來,你是個重情的人。這也讓老夫更相信你不是一個壞人了。

如此就同行走一遭吧,有你在,老夫也分外的有所依仗。”

李瀚臉皮縱然厚如城墻,聽到張方達如此信任還是老臉一紅,揉揉鼻子說道:“呃……多謝張公看重,只要能用上小子,小子一定效犬馬之勞。”

張方達越看李瀚越順眼,不免就多看了他幾眼,此刻陽光正暖洋洋照射在他身上。把他那張臉都照的纖毫畢現。

立刻,張方達的神情變了,他驚愕的瞪大眼張大嘴,伸手指著李瀚的臉,如見鬼魅般驚叫道:“簪裊爵!駙馬郎!李瀚!”

三個帶著驚嘆號的稱呼,如同張方達伸出手,“蹭蹭蹭”三把,揭掉了某人三張面皮。

第一張,啞巴小紅!

第二張。被項柳以情脅迫的李大!

第三張,神乎其神的黑龍大仙!

最后,就露出一個貨真價實的簪裊爵爺,駙馬郎。李瀚來!

某人被這三個稱呼叫的頃刻石化,抬手摸摸臉,軟乎乎熱乎乎的。卻沒有這些日子熟悉的黏糊糊,這才想起黑甜一覺醒來。居然忘記了自己是誰,下了床又毫無顧忌的洗了個臉。這下子被項柳涂上去的灰黃色化妝品都掉了,真面目就露出來了。

“呃……張公勿驚,小子并非有意隱瞞身份,只是事關重大……”李瀚狼狽不堪的解釋道。

張方達激動地一把攥住李瀚的手腕,嘴唇哆嗦,胡子亂搖的嚅囁道:“金萬斤……金萬斤!”

李瀚剛剛還以為這位爺認出他了替他高興呢,聽了這六個字,方才知道合著人家看到的不是他李瀚,而是堆積如山的銅塊,就是一直被他入鄉隨俗稱作黃金的黃銅,在朝可以當貨幣流通的所謂“金子”!

“張公,您要想把小子送回朝廷領賞也不是不可以,但總得等咱們順利完成送親任務才行吧?為了不讓別人跟您搶功勞,小子是不是還是稍微打扮一下,還變成李大比較合適呢?”某人好心的建議道。

張方達樂的合不攏嘴,連連點頭,他也并非是貪財為了賞金,他曾親眼目睹了皇上為了李瀚失蹤在朝堂上大發雷霆的情景,又親身經歷了李瀚的神奇之處,是真心為朝多了一位少年英才開心,剛剛喊出賞金數目,是一種下意識的第一反應。

李瀚趕緊鉆進屋里,用項柳給他的石灰膏樣的東西厚厚的涂了一臉走了出來,立刻,一個清秀可人的小正太就變成了一個灰塌塌的小廝了,再摸摸,黏糊糊濕膩膩,這才是對頭的感覺嘛。

張方達激動過后想起了正經事,開口說道:“今日縣令準備帶兵圍剿子午道觀,老夫生恐出現意外,讓他等待你起來再作商議,你覺得此事可行嗎?”

李瀚瞪大了眼睛說道:“圍剿子午道觀?虧他想得出來!你讓大令先生仔細想想,昨天的事情有多詭異,他作為一個朝廷命官,不能夠保護全城百姓被人擄掠,還在被我們救回后宣揚荒誕不經的鬼神之說,更在無可泄憤之時遷怒于無辜的道士們,這不是自找挨刀子是什么?”

張方達越聽越驚訝,動容問道:“你何出此言哪?”

李瀚抓狂道:“但凡是不能解釋清楚的事情,就盡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是這件事上報上去,朝廷問反賊是誰?都去了哪里?既然地方官言說救回合城百姓獲得大捷,俘虜呢?難道能告訴朝廷黑龍大仙現身把那些人都化成灰了?”

“此刻子午道觀應該有反賊同黨留守,抓了豈不就是反賊?”

聽著張方達的話,李瀚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張公,若是您讓大令帶人去子午道觀,除了一群一口咬定安分修行的道士之外,還能發現一個賊人,我李瀚,不,我李大摳了我的雙眼給您當泡踩!”(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前后翻頁,上下(↑↓)上下滾用,回車鍵:返回目錄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的文字、目錄、評論、圖片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來自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節請返回落伍文學首頁,永久地址:


上一章  |  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