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重生第四百七十六章 首鋼日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電子重生 >>電子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六章 首鋼日電

第四百七十六章 首鋼日電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06日  作者:周碩  分類: 都市 | 商戰風云 | 周碩 | 電子重生 

“周總,好久不見了。”

“宋老您就叫我小周吧,您叫我周總什么的——”周碩有些擔心的說道:“我自己折壽就算了,我怕我兒子都要跟著折壽。”

“哦?”宋老愣了愣,好奇的問道:“怎么,你已經有兒子了?我沒聽說啊,你還沒結婚吧,是私生子?我說小周,這我可要批評你……”

“宋老,您說哪里話啊,我是說我未來的兒子。”周碩尷尬的摸了摸鼻子,苦笑道:“我就是打個比方、開個玩笑,您就不要太當真啦。”

“哦哦,哈哈!”宋建開懷大笑道:“好你個小周,這么久不見,就學會耍貧嘴了啊!”

宋建是誰?被周碩稱之為宋老的這個老人可不得了,他是1953年去的前蘇聯莫斯科包曼工學院,1960研究生畢業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雙院院士,俄羅斯、瑞典、美國外籍院士,1984年起擔任國家科委主任,1986年成為國務委員。曾經擔任過帝都信息控制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七機部的總師和副部長。

七機部是洲際導彈和航天工業的主管部門,宋老更是為中國的反彈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宋老在國內的科研學術界,那也是響當當的一塊牌子。周碩也是在學術上有了一些成就,這才厚臉敢說上一點玩笑話。

其實他和周碩已經見過很多次面了,周碩一直依賴的體制內靠山科委,就是在他的領導下。(就是前面科委的那個“大領導”,只不過那個時候風聲緊,今年一整年都嚴打不敢直接寫。)

宋老和周碩說了沒兩句話,辦公室的大門就被人從外面推開了。一個看起來和宋老差不多年紀的老人推門進來,笑道:“老遠就聽著這科委老樓里有笑聲,你們倆說啥高興事兒呢?”

“胡老,您來了,快請坐。”宋老站起身來,親自為電子工業部部長胡老倒了杯水,笑道:“這不是小周正在說他最近取得的科研成果,我聽著高興啊!咱們國家,也總算有舍得在科研上面投入的企業家了。”

周碩起身和胡老打起招呼,恭敬的說道:“胡老您好,好久不見,您氣色還是這么好。”

“老咯,再有兩年,我也要退休了。”胡老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原本我還有些擔心,咱們國家電子工業實在是困難。但是這兩年看著小周你一步步成長起來,我就有些放心了。”

“胡老您說笑了,我這點成績還不是建立在國家投入的基礎上。就像光刻機,如果沒有中科院微電子研究中心0.8微米技術的底子,我也拿不到現在這條生產線。中國這個市場很大,就算沒有我,我們的高科技企業也一樣會崛起的。”

胡老慢慢的坐在沙發上,指著周碩滿意的笑道:“有你的這個態度,我相信泛翰集團未來的成就不會太差。最近我聽說你和京東方的那個小王,想搞一個液晶顯示的生產線?液晶顯示器是未來彩電的發展方向,你敢在這個上面投入,很好啊!”

“您來之前,我這不也正和宋老說這個事情。”周碩笑道:“只是我有個情況得先向您匯報,液晶顯示技術作為彩電的載體,在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了。我們泛翰研究院克服了響應延時和可視范圍的缺點,只要再掌握了大尺寸基板的生產技術,彩電技術升級換代就不是問題。”

“怪不得京東方現在這么熱切,原來是有這么大的利好消息啊!”胡老哈哈笑了起來,點頭道:“說說吧,要發展液晶產業,需要國家為你們提供什么政策?”

“我這個說出來,胡老可別生氣啊。”周碩有些擔心的看著胡老。

胡老不以為意的說道:“好了,好了,快說吧。我都是要退二線的人了,和你生哪門子氣?”

周碩深吸一口氣,認真的說道:“那我就說了,我希望未來能夠以液晶產業為紐帶,組建一個類似于日本財團的聯盟。”

“嘶——”胡老皺著眉頭,說道:“小周,說說你的想法吧。”

“胡老,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國內的市場再大,我們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就不會有前途。”周碩正色道:“但不論美日歐,哪個市場都不是容易打開的。只有抱成團,才能在國際市場上求得一線生機。”

“目前世界上主要得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都已經經過了自由資本主義時代,而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在日本,經濟主要把持在財團的手里。而美國的經濟則攥在華爾街的手里,歐洲的經濟被各大托拉斯企業掌握,這是先進世界的主流。”

“但我們國內,恐怕目前是沒有誕生托拉斯的土壤,而金融業更是不可能強大到影響國內大環境的地步。所以只有財團模式,才是一條貌似可行的道路。其實不用我說,國家就已經在試驗這條道路了。不說別的,首鋼集團就是以生產鋼鐵為主,兼營機械、電子、房地產、服務業、海外貿易等多種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跨國經營。但我不得不說,首鋼的嘗試不能說會失敗,但也算不上是成功。”

“原因很簡單,就是首鋼太獨,也沒有主心骨。”

首鋼集團別看名字里帶著一個鋼字,但實際上卻是一個涉獵極廣的龐然大物。首鋼集團在1995年,是中國國內最先進芯片生產線的所有者。它和nec1991年合資成立的首鋼日電電子有限公司,在1995年12月經過技術升級,能夠生產0.5微米6英寸技術的晶圓。

當然在周碩的這個歷史里,很快就在1996年被華晶刷新了記錄。但在原本的歷史上,首鋼日電的技術,在當時可是獨一份。但首鋼自身的技術極差,根本無法掌握nec的生產水平,整個首鋼日電反而是控制在nec的手里,和京東方的狀況其實極為類似。

除了電子工業以外,首鋼還積極進入其他行業。比如說房地產,國際貿易之類的。作為一個重工業鋼鐵企業,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務正業……

但首鋼自己沒有核心技術,卻又不想把吃到嘴里的nec吐出來,于是只能淪為nec的生產基地。平白因為污染受著石景山的氣,熬了十幾年,直到世界上普遍進入微納米時代了,nec可以說是榨干了首鋼日電的好處之后,才逐漸把股份轉給首鋼集團。

當初想好的用市場換技術,結果就是市場也丟了,技術也沒拿到。首鋼或許賺了兩個錢,卻給石景山區留下了一大堆污染和麻煩事,搞的自己里外不是人。

周碩這兩句話一說出來,胡老就陷入了沉思。

首鋼引入nec成立首鋼日電,也曾經被電子工業部寄予了厚望。然而經過幾年運行下來,胡老心中也有自己的考量。市場讓出來,股份讓出來,最后是不是真的能夠得到技術呢?如果沒有泛翰集團橫空出世,首鋼日電1996年投入0.5微米生產線,對國內是好是壞?

四年時間里,首鋼日電的關鍵技術崗位仍然把持在nec的手里。公司的運轉和管理崗位,同樣把持在日本人的手里。中國人只能擔任基層的勞動力崗位,在技術上毫無發言權。至于說讓中國的科研人員參觀借鑒,更是想都不讓想。

這樣的合作,最終只能是中國人淪為一個打工的。工廠里對你千防萬防,就算在中國土地上建設一百一千家這樣的工廠又有什么用?

所以說,首鋼的全方面發展不能說失敗了,起碼規模上去了,錢賺到了一些。但最根本的技術,卻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

后世中國國內幾家一線晶圓廠,又有哪個是在首鋼日電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

見到胡老臉上露出認同的神情,周碩振奮起精神,再接再厲道:“胡老,所以說首鋼這種八爪魚式的發展是不行的。在中國想組建財團式的組織,就必須有兩個要素。”

“一,必須以一個有技術優勢的產業為主心骨,在市場上取得能夠與外國企業競爭的資本。”

“二,必須廣泛的聯合國內有志于此的企業,形成一個上下游聯系緊密的產業鏈條。”

“當這樣一個產業聯盟建立起來之后,再以它為基礎,將觸角伸向社會上的其他關聯行業。最終形成日本財團式的松散壟斷組織,以這個組織的力量團結國內商業資本,去與國外的壟斷組織進行較量。”

“壟斷。”胡老聽到周碩的這個詞,臉色漸漸的沉了下來,皺著眉頭問道:“小周,你給我說句心里話,這個組織究竟想用來做什么?”

周碩猶豫了一下,隨即抬起頭來,雙目炯炯有神的正色答道:“當然是為了讓中國微電子產業,最終有站上世界巔峰的一天!”r1152

名書樓,為您提供精彩免費小說閱讀.



上一章  |  電子重生目錄  |  下一章